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題西林壁》教學實錄與反思

《題西林壁》教學實錄與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題西林壁》教學實錄

《題西林壁》教學實錄與反思

 教學目標 :

1、會正確書寫“緣”,理 解“題、橫看、緣”等詞語在詩中的意 思。能正確流利地朗 讀、背誦古詩。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以及正確看待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詩句的理 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 情以及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 學習古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所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感悟品味詩中所蘊含的哲理。

  課前交流:

1、老師:同學們,我們以前見過面嗎?(學生:沒有)

老師:自我介紹。初次見面,要是以後同學們在街上碰到我,你們能認出我嗎?爲什 麼?

老師:爲了避免大家忘記我,請同學們認認真真、含情脈脈地看我一分鐘。(師從正面、側面、反面各轉一圈)

老師:現在不會認錯了吧?剛纔,同學們已經認識了老師,現在讓我也來認識認識你們吧!(生自我介紹)

2、同學們喜歡爬山嗎?你爬過哪一些山?它給你留下了怎麼樣的印象?用一個詞語概括一下。

3、(課件出示描寫山的詞語)現在我們來一個記憶力大考驗,老師這裏有一些描寫山的詞語,看誰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最多的詞?(請學學生朗讀、齊讀一遍)

4、交流學生記詞情況。

 一、情景引導新課

1、你對廬山有哪一些瞭解?生介紹課前蒐集的廬山的資料。

2、想不想親眼目睹廬山的風采,讓我們跟隨攝像機的鏡頭一起走進美麗的廬山。(課件播放廬山圖片)剛纔我們的廬山之行給你留下了怎麼樣的印象?

2、廬山是歷史文化名勝,以其美麗壯觀的景色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爲廬山留下了一首首壯美的詩篇。900多年前宋朝大詩人蘇軾花了十多天的時間遊覽了廬山,但對廬山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他感受頗深,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寫下了這樣一首詩。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西林寺牆壁上的詩)

3、哪位細心的同學知道了這首詩的名字?

師指導學生朗 讀題目。(生跟老師一起朗 讀課題)

4、理 解題目的意 思:

題:書寫 (書寫在西林寺牆壁上的詩)

帶着你對題目的理 解再讀古詩題目。

5、這首詩的作者是——蘇軾,關於蘇軾你瞭解多少?(課件出 示簡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他的詩、文、書、畫都很專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詩、詞散文的創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對詞的發展作出了貢獻,著有《東坡全集》。

6、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

7、課件出 示古詩範讀

老師:讀得怎麼樣?老師相信同學們一定也能讀得這麼美。

(1)生自由讀。請同學們仔仔細細讀上4遍,前兩遍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要把詩念得字正腔圓;讀後兩遍的時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順,注意詩的停頓。

(2)請學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一會你們來評價評價。

(3)師生合作讀。讀古詩不僅要讀的準確,還要讀的有節奏,要讀的有板有眼。學生朗讀前四個字,師讀後三個字。?

  二、感悟理 解

老師:詩寫得美同學們讀得更美。但是僅僅會讀還不行,還要會理 解。同學們平時是怎麼樣理 解古詩的?

學生:交流理 解方法。(查字典、結合詩後註釋、查工具書、上網查資料等)

老師: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自讀古詩,請同學們用你平時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學古詩。

生自學,師巡迴指導

老師:學好了嗎?誰能說一說,通過自學古詩的前兩句,你都知道了什 麼?

老師:(出 示嶺峯的圖片)嶺和峯有什 麼不同?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嶺:連綿不斷;峯:高聳入雲、高高挺立)

(學生:作者還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樣。?從“各”字看出都不一樣。)

?老師:你能想象一下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會看到廬山怎麼樣的景色?(師創設情境)

(遠:重巒疊嶂 近:危崖險巖 從高處俯瞰:深溝幽壑 從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

老師:怎麼樣讀出不一樣的感覺?讀出氣勢,有強弱對比,如遠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讀出起伏,遠強一些,近弱一些,高強一些,低弱一些。自由練讀(請學學生朗讀前兩句詩)

老師:爲什 麼看到的廬山的景色不一樣?答 案就在詩中,快讀讀吧! 誰知道原因了?

學生:只緣身在此山中。

出 示詩的後兩句,請學學生朗讀。在這一句裏有一個字很難寫,誰知道是哪一個字?(緣)

指導書寫,理 解“緣、不識”的意 思。(因爲)

誰讀懂了這兩個句子詩的意 思?

你能用上什 麼關聯詞嗎?

(學生:我們之所以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是因爲自己身在這廬山之中)

老師:誰能反過來說一說??

(學生:因爲我人在這座山中,所以認不清廬山的真面目。)?

老師:爲什 麼詩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認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