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題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詩。宋朝著名詩人蘇軾在遊覽廬山後採用敘事與說理相結合的方式,將自己的所看所感記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成爲不朽的佳作。本設計對古詩的教學進行了大膽的創新,主要教學程序如下:

《題西林壁》教學設計+教學反思

  一、 談話與導入

1、 師生談話:大家都旅遊過哪些地方?

2、 師板書:廬山,生跟讀兩遍。

3、 請學生自己談談對廬山都知道些什麼。

4、 師生共同觀看風光片《廬山》。

5、 小組交流觀後的感受。

6、 請學生用一個詞語描述一下廬山,並把詞語寫在黑板上。

 二、 初學與感知

1、 廬山是歷史文化名勝。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詩人蘇軾花幾天時間遊覽廬

山,對廬山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他感受頗多,在廬山西林寺的牆壁上寫下了一首詩。

2、 多媒體出示西林寺的圖片和《題西林壁》這首詩,師配樂朗讀。

3、 學生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

4、 教音:嶺ling 峯feng 不識bushi 只緣zhiyuan

5、 指名兩生和兩組讀。

6、 認識“緣”字。

①請學生自己通過部首查字典來認識該字。

②完成填空:“緣”字用部首查字法查,應查____部首,再查___畫。第四筆是___,名稱是________,第五筆是___,名稱是______。

③多媒體演示“緣”字的書寫順序,學生再跟寫一遍。

④學生在自己紙上練寫“緣”字。

7、 再讀全詩,要求讀流利。

8、 學生練習後,小組比賽讀。

9、 請學生把全詩分成兩部分,並說說理由。

 三、 理解與感悟

(一)學習第一部分

1、 齊讀一、二句詩。

2、 自查字典,理解“嶺”“峯”的意思。

3、 根據字典的解釋和自己的理解,在紙上畫出“嶺”“峯”,請兩生在黑板上

畫。( 嶺: 峯: )

4、 說說“嶺”“峯”的區別。

5、 小組討論:同樣的山,爲什麼有這樣的區別?( 因爲觀看的角度不同 )

6、 繼續討論:作者分別從哪些角度來觀看廬山的?

7、 體會“橫看”“側”“遠近高低”的意思。

8、配合相應的風景圖片,完成填空:從左向右看,廬山是_________________;從上往下看,廬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從遠處看廬山,像_______________;從近處看廬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從高處(山頂)看廬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低處(山腳)看廬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小組中交流這兩句詩的意思。

(二)學習第二部分。

1、 自讀。

2、 同座討論,完成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之所以_______________,是因爲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指名學生自主選擇其中的一種句式來說。

4、 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5、 想象一下,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呢?

6、 質疑。

  四、 朗讀與背誦

1、 按自己的理解來讀讀這首詩,注意讀出感情。

2、 請學生說說爲什麼這樣讀,讀後評價。

3、 提供四段背景音樂( ①古琴曲《高山流水》;②古箏曲《漁舟唱晚》;③二

胡曲《二泉映月》;④江南絲竹《茉莉花》),學生自主選擇音樂,配樂朗讀。

4、 學生個人或以小組爲單位把這首詩根據自己熟悉、喜愛的曲調唱出來。

  五、 昇華與拓展

1、 觀看成語故事片《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2、 說說觀後的感受。

3、 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明這個道理。

4、 介紹有關廬山的詩:《望廬山瀑布》《登廬山》《廬山詩》

  《題西林壁》教學反思:

《題西林壁》是蘇軾在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課前,我佈置學生查閱相關的資料,有關於題壁詩的,有關於蘇軾生平的,還有蘇軾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課前預習的資料查閱,讓他們更全面地瞭解了詩歌的背景、相關的內容,更有助於詩歌學習。

伴隨着對《望廬山瀑布》的複習,我們開始了對《題西林壁》這首古詩的學習。由於這首詩的詩句意思淺顯,學生看看註釋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學本詩時,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對詩中所蘊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讓學生回想我們學古詩的方法:1、解詩題,知作者。2、初讀詩,正字音、清節奏。3、抓字眼,明詩意。4、多誦讀,悟詩情。然後安排學生先自主學習,藉助有關資料和書上的註釋,自己去讀,去理解詩所表達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進廬山,感受那裏的高山峻峯,想象詩人當年在廬山寫下這首詩時的情景。而且在理解從不同角度觀察廬山的景色各不相同時,我讓學生試着畫一畫,從而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指導學生朗讀古詩時,可以是齊誦、輪誦、師範讀或配樂誦讀,形式多樣,重在讀出理解,讀出感受。有了這些奠定後,我們就要直奔本課的重難點,即引導學生理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詩的內在含義。經過討論,大家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認識事物的本質,必須全面客觀地把握、冷靜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現象所迷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句俗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理解含義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你還發現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會看見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討論。學生談到了身邊的同學,比如陳櫻文雖然學習不好,但是從來不撒謊;張洪耀熱愛勞動等實例。再比如《畫楊桃》一課,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楊桃的形狀不一樣。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學,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體會詩中的情和理,培養學生對古詩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開拓學生視野,讓他們感受祖國風光的壯美,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而且懂得了應該怎樣正確地對待人和事。

課堂還生成了不少亮點:學生頻繁品讀、相互補充;詩配畫,加深情感體驗;還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對詩意、內涵的領悟給別人講明白,這都說明他們對這首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真的是在品詩、欣賞。師生所表現出的激情比預料的更高漲,因此出現了讀詩、美讀中體會詩情,讀出詩中的圖畫。

當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一、對時間的把握不太精準,環節銜接得不夠完美。從第二行詩到三、四行詩的過度上問題的設計還不是很合理,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詩的意思上花費的時間太多,導致在感悟道理的環節較爲倉促。二、細節的瑕疵。在畫古詩的環節,個別學生要完成詩配畫難度較大對學生的指導還不到位。三、在處理教學難點時,有點急於求成。在前兩行詩歌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基本明白“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只因爲自己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但要他們談談學習古詩後有什麼啓發時,沒有給學生足夠思考、討論、交流的機會。

總之,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大膽預設,充分準備,提高課堂效率,儘快地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去,較成功地上好一堂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