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案+教學反思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案+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一、揭題,知背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教案+教學反思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古詩兩首的第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板書詩題)齊讀詩題。

2、題目是什麼意思呢?重點提示“聞”是聽到的意思。

3、這首詩是誰寫的呢?(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相關資料)。

二、初讀,讀通順。

1、欣賞配樂範讀。

2、師:大家喜歡這首詩嗎?我們一起大聲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3、檢查生字。這句詩能讀準嗎?“卻看妻子(z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三、再讀,明詩意。

1、看來同學們已經把詩讀通了,那怎樣才能把它讀懂呢?你們有沒有好的辦法?(熟讀法、結合註釋法、查資料、結合上下文、邊讀邊悟、結合插圖等方法。)

小結:看來過去的學習大家已經積累了許多好辦法,今天我們就來運用這些方法來學習這首詩。把你讀明白的和小組同學交流,不明白的標記出來,在小組裏討論解決。最後請2號同學把同學們對詩句意思的理解歸納起來,等會兒我們全班交流。

2、交流:

(1)交流了哪些讀懂的地方?

(2)有沒有沒有解決的問題?

(3)誰能把全詩的意思說一說?

過渡:看來,同學們運用自己的方法把詩意弄明白了。(板書:明詩意)

3、你們認爲詩中哪個詞語最能表示詩人當時的心情?(板書:喜欲狂)

 四、細讀,悟詩情。

(一)從哪裏看出“喜欲狂”?

過渡:詩人欣喜若狂呀!從哪裏能體會到詩人的這種喜欲狂的心情呢?請同學們讀讀詩,細細的品味一下。

1、學生自由體會。

2、集體交流。

A、“涕淚滿衣裳”(喜極而泣、悲喜交集。指導朗讀。)

B、“卻看妻子、漫卷詩書”(家人的喜更增加了自己的喜,一向愛書如命的他居然也隨手狂亂的捲起詩書與大家共享快樂。真的是“喜欲狂”啊!指導朗讀。)

C、“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放”字和“縱”字體會到詩人喜欲狂的心情。52歲的詩人,既不適合放歌,也不適合縱酒,這真的是“喜欲狂”了呀!當詩人想到,在鳥語花香中與妻子兒女做伴還鄉、安享晚年,怎能不欣喜若狂?)

D、出示三峽畫面,想象最後兩句的情境

大家看,從巴峽到巫峽,周圍高山險峻,路途艱難。而出巫峽到襄陽,從襄陽的洛陽又是何等的長途跋涉。在這裏詩人卻這樣說,你怎麼理解?(歸心似箭、喜欲狂)

3、過渡:通過同學們剛纔的體會,詩人的喜悅之情躍然紙上,怎樣把你體會的情感讀出來?(自由有感情朗讀)

4、指名讀。

(二)爲什麼會“喜極而泣”

1、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怎麼會如此的喜欲狂?這“喜極而泣”的“涕淚”裏到底包含着什麼?請同學們試着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去理解。

2、學生談理解。

3、詩人這樣欣喜若狂僅僅是因爲個人嗎?(板書:愛國)

4、這其中也包包含着濃濃的愛國之情呀!看課件,齊讀。

小結:看來同學們真的領悟到詩人的強烈的情感了。(板書:悟詩情)

、古詩拓展。

1、老師這裏有一首反映當時在國家危難之時,詩人的著名詩作,同學們想學一學嗎?

2、出示《春望》。

3、用課上總結的學習方法來學習。

4、交流學習體會。

 六、總結。

作爲愛國詩人,杜甫還寫下了許許多多的壯麗的詩篇。就請同學們課下再積累一些杜甫的名作,相信你會有更多的理解和收穫。

 七、作業。

學了這首詩後,你最想做些什麼?畫一畫,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寫一寫……選擇一項或幾項完成。

 附:板書設計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知背景

明詩意 喜欲狂 愛國

悟詩情

 教學反思:

在教學這首詩時,學生在前一天預習了整首詩,我認爲他們對全詩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於是抓住“妻子”的音義、“涕淚”的古今異義,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來學習,學生逐字逐句理解的時候,能差不多說到位,我就沒再去“嘮叨”。可課後,經提醒我知道我錯了,學古詩不能滿足於僅僅理解詩的意思,更不能滿足於僅僅把詩句中逐字意思簡單串聯。比如“初聞涕淚滿衣裳”學生說剛剛聽到就激動得淚水沾溼了衣服。可是單單聽這句話,是彆扭的,是什麼讓詩人情緒如此反常?脫離了對杜甫曾經“悲”的感悟,擺脫了當時的情境,這樣的理解是可笑的。如果學生走進情境,就不會就字論字,簡單地把單個字的意思聯起來說說了事。他們頭腦裏會出現:杜甫一聽到這個好消息,高興得手足無措,萬分激動,不由任淚水沾溼了衣服!

學古詩,學語言,學表達,作爲師者,我應該爲學生創設情境,引導他們在頭腦中想像畫面,在充分的思維空間中走進畫面讓學生利用各自的文化積澱表達詩歌的意思。這樣的課堂纔是詩意的,纔是有“語文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