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九年級上冊《魚我所欲也》教學教案

九年級上冊《魚我所欲也》教學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導語:《魚我所欲也》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論爲依據,對人的生死觀進行深入討論的一篇代表作。下面是其教學教案,歡迎參考。

九年級上冊《魚我所欲也》教學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積累基本文言文詞彙。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

2、過程與方法:在誦讀中探究作者怎樣提出論點展開論證的。

3、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正確抉擇,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教學重點

在誦讀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語言藝術。理解作者的觀點,學習作者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捨生取義的現實內涵。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導入。

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相信孟子會給我們提供幫助的。請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

  二、資料助讀

1、“性善論”的要點: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2)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仁義禮智的道德規範即由此產生。“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變壞,是由於受外物的影響,不是本性的表現。“富歲子弟多賴、懶。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養”。“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2、《禮記檀弓》中有:“齊大飢,黔敖(富人)爲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捧)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對照註釋,掃除語音障礙。

2、請兩名學生朗讀,其餘學生評點。

可以從讀音準確、節奏分明、重音清晰、流暢自然等方面評價。

3、教師點評。

黑板顯示:

字音:

(1)不爲苟得也(wéi) (2)爲宮室之美爲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wù)

停頓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 (2)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

(3)鄉/爲身死而不受。今/爲宮室之美/爲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學生齊讀課文。

5、學生自讀課,參考註釋,理解文意,有不懂之處勾畫出來,準備質疑。

6、請學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確:人在進行選擇時,應以義爲重;人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質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問我答

學生提出翻譯中的疑難問題、請同學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問師答

對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教師酌情給予點撥。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4、小結

通假字

(1) 闢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闢

(2) 辯通辨,辨別。例: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3) 得通德,感激。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4) 與通歟,語氣詞。例: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5) 鄉通向,從前。例:鄉爲身死而不受

一詞多義

爲:爲宮室之美(爲了,介詞) 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爲也(做,動詞)

得:故不爲苟得也(得到)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感激)

是:非獨賢者有是心(此、這)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這是)

與: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通“歟”) 呼爾而與之(給予)

虛詞(注意“之”、“而”、“於”的用法)

 五、朗讀訓練,體會語言特色,初背課文

1、學生齊讀課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欣賞整齊而又有變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韻美。

2、學生背誦成組的排比句、對偶句。

3、教師出示背誦練習。幫助學生背誦。

小黑板顯示: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爾而與之, ; , 。

鄉爲身死而不受, ; , 今爲妻妾之奉爲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4、學生齊背課文。

  六、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理清本文的論證思路,畫出全文結構提綱。

 第二課時

 一、齊背課文。

  二、再讀課文,分析討論文章思路。

1、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本文的論點是什麼?怎樣提出來的?爲什麼不直接提出來?

明確: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由“魚’’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先設比喻而後提出論點,這是因爲“魚”與“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爲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邏輯。由此及彼,由淺人深,引出“生”與“義”的論題來,自然,明曉。

2、論點提出以後,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

明確:提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捨生取義”的論點後,首先從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捨生取義”,是因爲人皆有“欲生不爲苟得,惡死有所不闢”的思想。然後再從反面說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惡死,那麼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可是事實上,“義”超過了“生”,所以人能夠不貪生,不避死。這種羞惡之心,人人皆有,賢者更能保存而不喪失。接着舉例說明,人即使在飢餓時仍有羞惡之心,自古以來就有寧死不食“嗟來之食”的人。最後,文章陡然一轉,“鄉爲身死而不受”,現在“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又是爲了什麼呢?難道是“爲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先前爲了“義”可以“捨生”,現在卻爲了高官厚祿和物質享受就舍掉了“義”,這種行爲不是應該停止嗎?

總之,這段文章是說,能做到“捨生取義”是人有羞惡之心;如果不顧羞恥,不辯禮義而受“萬鍾”則失掉了“本心”,這種行爲是應該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這一勸勉上。

 三、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明確:運用了比喻、對比、排比等。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地說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飢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於“生”,突出了主題。對比。生和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人。最後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鍾”作對比,讚揚了捨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於逐層深入分析,又能增強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四、引導學生討論本文的論證方法。

明確:

1、用類比論證法提出論點。文章一開頭,就提出“魚”和“熊掌”都是好吃的東西,但如果兩樣不能同時得到,那就舍魚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義”兩樣都很貴重,

2、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顯出兩類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則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設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後兩種不同的態度作對比,然後得出結論,使讀者心悅誠服

 五、課堂小結

孟子以自己的行爲實踐着自己的人生主張,孱弱的身軀擔負着民族的大義。面對散發着孟子生命氣息的文字,我們的心中唯有崇敬。捨生取義,這是怎樣的崇高與豁達,這是怎樣的氣魄與壯志;這是男兒捨身報國的壯志雄心,這是中華兒女報效母親的赤膽忠心。讓我們高吟《魚我所欲也》,譜寫生命的壯麗篇章。

  六、延伸思考

思考、討論:在幾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問題和應當“捨生取義”的觀點,那麼在我們現代社會,面對愈來愈多的誘惑,面對人生的各種考驗,我們應當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七、課堂練習

1、速讀課文第二節,說說本節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在面臨人生的抉擇時應將正義放在首位的。

2、對比閱讀以下幾則材料,聯繫課文說說它們各自表現出了怎樣的價值取向。

材料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

材料二: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爲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匈牙利 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材料四: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夏明翰)

 板書設計

26、魚我所欲也

論點:捨生取義

論證方法: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