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三上冊語文《囚綠記》導學案

初三上冊語文《囚綠記》導學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初三上冊語文《囚綠記》導學案】

初三上冊語文《囚綠記》導學案

  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詠物抒情的寫法,瞭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2、瞭解本文的構思,體會它結構精巧、變化多姿的特點。

3、瞭解有關語句的深刻含義和表現手法,感受本文語言含蓄優美的特點。

  教學設想:

1、這篇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散文,含蓄優美。藉助於多讀,讓學生讀中求解,讀中悟情,讀中明理,讀中品味。

2、結合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事蹟的介紹,深入體會本文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綠色是希望之色,是生命之色;它不僅是芸芸衆生喜愛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詠之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位喜愛綠色的現代散文家陸蠡寫的一篇散文《囚綠記》。

作者簡介:陸蠡(1908—1942),原名聖泉,浙江天臺人。現代散文作家、翻譯家。1931年畢業於上海國立勞動大學,後與友人創辦泉州語文學社。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學教書,同時開始寫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編輯,業餘從事散文創作和翻譯。1938年創辦科學、文化綜合性雜誌《少年讀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進駐上海租界,由於在淪陷後的上海堅守文化工作崗位,他於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轉到虹口日本憲兵拘留所,刑審數月,慘遭殺害,時年34歲。

陸蠡是現代文學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作家。他以散文詩集《海星》步上文壇,嶄露頭角。後來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綠記》。他的散文從瑣細的生活情節中,挖掘出某種耐人尋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誠、淳樸心靈的閃光,作品大都矚目現實社會和下層人民的貧窮疾苦,通過對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淳樸的優良品質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的頌讚,表現出作家愛國憂民的高尚情懷和可貴品格。在藝術上,那鄉野泥土的氣息,憂鬱動人的故事情調,優美清麗的文筆,嚴謹的構思,形成他自己獨特的風格。其文筆縝密、漂亮、醇厚,感情深沉、誠摯、樸實。

背景資料:本文選自《中國現代散文》,寫於1938年秋,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時期。

2、指明一學生上黑板寫上課題和作者名字。教師給作者名正音。

3、簡介作者有關情況。(學生圈劃、朗讀課文後面註釋中的有關內容)

 二、 釋題:“囚綠”就是把綠色囚禁起來。

作者爲什麼要囚綠呢?要求學生帶着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高聲朗讀、輕聲朗讀、一個人讀,找個伴兒一起讀等不同形式)自由朗讀課文。

教師明確要求:標註段落,圈劃疑難字詞。或結合課後註釋,或同學相互討論,合作解決,實在不能解決的,也可當場求助老師。

  三、 教師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線索。

1、作者爲什麼要囚綠?(因爲他愛綠)

2、他把綠“囚”牢了嗎?(他後來把綠釋放了)

3、離開了綠,他對綠的感情又是怎樣的呢?(他對綠充滿了思念)

教師歸納板書:戀綠   囚綠   釋綠   思綠

 四、 研讀“戀綠”的部分(第1-7小節)。

1、學生速讀課文。指明學生找出表現作者愛綠感情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適當引導講解,在學生找出後,或組織學生齊讀,或組織分組讀,在讀中與作品直接對話,感知這篇散文的語言風格。

2、創設情境:假設學生是作者,要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與綠直接“對話”,要求學生以課文第五小節一段話“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視同至寶”爲例,變換人稱、有感情地表述,直接抒發對綠的喜愛之情。

 五、 研讀“囚綠”部分。(第8-11小節)

1、作者因爲愛綠而囚綠,課文那些語句寫出他綠友的愛之深?指名朗讀文中有關語句

2、教師展示常春藤盆栽,要求學生觀察它的枝條向一個方向伸長即向着陽光方向生長的外形特點,揭示喜愛它的第二個原因,即追求光明的性格。提問:作者得到“綠”了嗎?找出文中的有關語句來說明。

六、理解文章的深刻內涵

“綠”被囚住後的生長狀況如何?“綠”象徵什麼?你認爲“綠”在文中具體可以指什麼(聯繫背景)?

明確:象徵對光明、和平的嚮往。意蘊:1、嚮往光明和自由、堅貞不屈的作者本人!2、蒙難、渴望自由與和平的北平的人們!3、日寇鐵蹄下堅強不屈的中華民族!

 七、【中心思想】作者通過寫在孤旅生涯中“囚綠”的故事,通過讚美窗前一株永向光明、“永不屈服於黑暗”的常春藤,頌揚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抒發了對光明與自由的嚮往之情與自己忠於祖國的情懷。

 八、拓展延伸

1、本文給你什麼深刻的人生啓示?

其實我們每個人就是一抹綠色,免不了要被生活的苦難和痛苦囚住。遺憾的是,有的沒有能夠永遠向着陽光生長,枯萎了!就以一些作家藝術家爲例吧……

2、你能舉出一些被人生的苦難“囚住”了但“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常春藤”嗎?

生自由發言。應該知道的有司馬遷、張海迪、史鐵生、海倫•凱勒、保爾•柯察金、蘇軾、李白等。

3、總結語:配以一些圖片總結:a浩瀚的大海正是因爲有了礁石,才激起了美麗的浪花。(古希臘格言)b生活的磨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 c在苦難面前擡起你自信的頭顱!永不言敗!d永不屈服於黑暗!e永遠向着陽光生長!

藝術家的心靈和靈魂大都是純淨、複雜、深邃又有很多有痛苦的,有一些人自殺了,原因雖然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對自己對人類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有一顆追求真善美之心,擁抱善良和純真,善待生命,珍視生命,善待他人和世界,像司馬遷、張海迪、史鐵生、海倫•凱勒、保爾•柯察金一樣,在人生的風風雨雨裏,讓生命之樹永遠向着陽光生長!

4、結束語(生齊讀):當我們的生命之綠被囚住時,我們不能失去生機,更不能枯萎和凋落!要永遠向着陽光生長!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麗和輝煌!

 【重點分析】

一 課文細緻地描繪了常春藤在自由環境中活潑可愛的情貌和被囚禁後的反抗精神,從而顯現其令人敬仰的品格。課外查閱資料或請教老師,瞭解課文寫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所處的環境,從中瞭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本文是抗日戰爭爆發一年之後寫的,作者回顧了一年前在北平寓所將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來的事。在述說之中,有懊悔,有自責,表現出對常春藤品格的敬佩。在寫作本文時,打敗日本侵略者,爭取民族的自由解放,已成爲每個有良心的中國人的共同呼聲。陸蠡在這篇謳歌綠的`文章中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二 課文除運用託物抒情的手法以外,還運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請你仔細閱讀課文,畫出直接抒情的語句,圈點批註。

(1)“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視同至寶。”——直接傾訴對綠的熱愛和渴盼,表現出作者對當時北方都市沉悶環境的厭倦和不滿,既指自然環境,也可以指當時的社會環境。

(2)“我拿綠色來裝飾……無聲的歌唱。”——一方面表達作者喜愛綠色就像喜愛生命,綠色在作者心中就是生命中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徵;同時也爲自己“囚綠”交代原因。

(3)“植物是多固執啊……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責怪常春藤,表達對綠的自省的心理活動,對綠的認識逐漸起了變化,但仍然不肯徹底改變自己的決定,很能反映作者對綠愛得“執著”。

(4)“離開北平一年了。我懷念着我的圓窗和綠友。有一天,得重和它們見面的時候,會和我面生麼?”——兩者的關係改變了,由主宰者和被支配者的關係,化爲朋友。同時也隱含了作者對淪陷於敵人手中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懷念。

三 讀書要讀出文字的內涵,下面這段話,隱含着怎樣的矛盾,你能說說嗎?全文中這樣的語句還有不少,再找出一兩處品味一番。

植物是多固執啊!它不瞭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我爲了這永遠向着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爲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

這個句子寫出了作者對“囚綠”的自省,又不肯徹底自己決定的矛盾心理,更能反映作者對綠愛得“執著”。

課文中類似的句子還有很多,如“我漸漸爲這病損的枝葉可憐,雖則我惱怒它的固執,無親熱,我仍舊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長了。”這句點明瞭自己一方面感到常春藤的“可憐”,同時又“仍舊不放走它”的矛盾心理,表現了對“綠”的摯愛。

四 有表情地朗讀課文中“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魔念在我中生長了”幾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