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三《囚綠記》知識點及導讀

初三《囚綠記》知識點及導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初三《囚綠記》知識點及導讀】

  【文章導讀】

初三《囚綠記》知識點及導讀

1. 字詞解釋:

孔隙:窟窿眼;縫。

纖細:非常細。纖,細小。

囚繫:關押,拘禁。系,打結。

注音:

涸(hé)轍 揠(yà) 苗助長

淅瀝(xī lì)

猗(yī)鬱 :茂盛的樣子。

蕈(xùn)菌:蘑菇。

2. 背景

1940年發表。作者在北平的一家公寓外發現了一株常春藤,異常驚喜,就將它的柔條牽進屋裏。常春藤儘管被“幽囚”在黑暗的小屋裏,卻固執地向窗外迎着陽光生長。作者去上海前,又將常春藤的柔條移回原來的位置,並祝福它永葆青春。作品借物抒情,表達了對自由的渴望,風格含蓄委婉。

3. 內容疏導

本文講述了作者與常春藤綠枝條的一段“交往”經歷,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和“性格特點”,也寫出了作者的生存狀況和真摯心願,含蓄地揭示了華北地區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命運,象徵着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綠”是全文描寫的客觀對象,作者圍繞“綠”展開思路,鋪設線索。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爲五個階段,即“擇綠”“近綠”“囚綠”“釋綠”和“懷綠”。

A. 擇綠 (1~4段)

從窗戶寫起,交代綠的由來,其實是在綠枝條出現之前交代一下背景。這背景是很寒傖的,但有了綠枝條,就頓然有了生氣和活力。第4段反覆三次提及“綠影”,儘管只是寥寥幾筆,但富有詩意。綠在此時還只是“影”。另外,一些表達情感態度的詞語,如“喜悅而滿足”“歡喜”“喜悅”等,也給綠帶上了情緒色彩,物我之間初相映照。

B. 戀綠 (5~7段)

開始對綠枝條直接描寫。“觀”者行爲有:“我移徙小臺子到圓窗下,讓我面朝牆壁和小窗”“我望着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長”等。“被觀者”情狀有:伸須、攀緣、舒葉、凋謝。“觀者”心態有:“懷念”“快活”“留戀”“歡喜”“急不暇擇”“視同至寶”“面壁成歡”等。這一部分是以寫心理活動爲主,所謂“觀”的對象和“觀”的行爲倒成爲其次,成爲抒情的依託。

C. 囚綠 (8~12段)

這五段是文章的主體,與文章標題呼應,寫出了綠枝條生命變化的五個階段。第8段寫作者引綠入室。敘述描寫不多,以抒情爲主。“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措詞甚好,很形象,富有質感。第9段寫發現“生的歡喜”。外加一個聯想,從前鄉下的事情,行文生出必要的“歧路”,跌宕生姿。第10段寫綠條執意向外。觀景甚細。第11段寫綠條漸瘦漸弱。描寫綠枝條衰敗過程。第12段寫計算綠囚出“牢”的日子。囚綠至此結束,情感回到原來的喜綠狀態。

D. 釋綠 (13段)

“盧溝橋事件發生了”是文章背景,既是作者活動的背景,也是綠枝生存的背景。對綠枝條的關心和照看突然暫停,變成求生的謀劃。最後“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綠枝條獲得新生。

C. 念綠 (14段)

一年後仍舊懷念“圓窗和綠友”,設想再度見面時的情景。

五個階段寫實景伴隨着寫心理、寫情感。開始囚綠時歡喜,發現綠枝條抗爭後執意囚之,既憐愛又惱怒,但最終打算釋放。

4. 本文寫法上的特點:

第一,物我互觀,盡顯性靈。作者隻身獨處,選擇了與綠枝條對話、溝通心靈的方式排遣寂寞,所處一室雖小,而精神天地甚寬;景物本無性靈,進入作者有情的視野,便活了起來,成爲“我”的朋友。景物被賦予性靈,文章即生華彩。

第二,敘事有波瀾。如果只寫作者與綠枝條的“心靈絮語”而無甚變化,則流於平淡。奇妙的是文章寫出了作者心情的起伏和綠枝條的命運變化,作者始而欣喜,繼而魔念生長,囚禁綠枝條,最後放生。由尋綠、觀綠、囚綠、放綠到懷綠,五個階段較爲分明,其間波瀾起伏。

第三,含蓄蘊藉,深沉厚重。作者與綠枝條的命運有某些相似之處,同處一室,同被囚禁,體驗到生的歡欣、生的艱辛;時值日寇入侵,華北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作者是富有正義感的青年作家,國難當頭,不能不憤怒、憂煩,不能不生出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這也應該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直接原因,但這種心緒表現得非常隱蔽,文章之“巧”由此而來。

5. 寫作特色賞析

由於作者與綠枝條的'命運有某些相似之處,同處一室,同被囚禁,體驗到生的歡欣、生的艱辛;再加上時值日寇入侵,華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作者是富有正義感的青年作家,國難當頭,不能不憤怒憂慮煩惱,不能不生出堅貞不屈的浩然正氣,這也是作者寫作本文的一個原因,但這種心緒表現得非常隱蔽,文章之'巧',由此而來,所以抒情上顯得深沉婉轉,語言上淳樸清麗,成爲本文的另一個特色。

《囚綠記》寫於抗戰前期“祖國蒙受極大恥辱的時候”,作者陸蠡當時正在淪爲孤島的上海,他懷念一年前在北平時所住公寓窗外的一樹常春藤。作者喜歡綠色,留戀綠色,便將常春藤從窗外牽進房間囚繫住它,引爲綠友,但它又發現常春藤有一種決不改變的品性,固執的朝着窗外的方向,“永遠向着陽光生長”,“永遠不屈服於黑暗”。這就進一步寫出了他對綠色的愛之深和爲什麼愛。盧溝橋事變發生後,這就使讀者聯想到祖國山河的淪落,體味到被囚繫的而枯萎,卻固執的朝着窗外陽光的常春藤,便是我們堅忍不拔的民族象徵,包含着作者對民族的光明前景的信仰,也體會到作者含而不露地抒發了對破壞和毀滅生命的侵略者的抑鬱憤懣之情。同時,這常春藤也象徵作者本人嚮往光明、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和高尚品格。他在常春藤上寄寓了一個正直愛國者的情感和願望。

簡析本文的行文線索

本文的行文線索是 尋綠——戀綠——囚綠——釋綠——念綠,其中囚綠是重點,也是驚人之筆。在這一部分中,作者發現了綠色的特徵,從中得到了啓示,甚至悟到了綠色的秉性與自己的心靈的相通之處,從而也使這一短文富有強烈的象徵意味。

6. 象徵意義

常春藤雖然被作者“囚禁”了,但是它的尖端總朝着窗外的方向。它是這麼的固執,永遠朝着陽光生長,這說明它永遠不屈服。最後作者想通了,放了綠,因爲作者那時遇到了盧溝橋事變,他因由常春藤的不屈服的品質聯想到了中華民族對待外侵略者表現出來的固執與不屈服,和麪對勝利與光明的嚮往,與追求自由的精神品質,這,就是常春藤所象徵的意義。

作者無法囚綠,恰恰說明了綠的頑強和倔強,表達了中華民族在日寇的鐵蹄下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作者介紹】

A. 簡介

陸蠡(1908一1942),不僅是我國現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寧死不屈的抗日烈士。

陸蠡

原名陸考原,學名陸聖泉,字聖泉。陸蠡是他的筆名。 天台平鎮巖頭下村人。資質聰穎,童年即通時文,有'神童'之稱。 1922年跨越初中,考入之江大學附屬高中部,初露文學創作的才華。1924年升入之江大學機械系。1927年,轉國立勞動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系,二年後畢業。

B.詳細介紹

1931年秋,陸蠡與友人吳朗西等南下福建,任泉州平民中學理化教員,課餘從事創作和翻譯。第一本散文集《海星》的大部分文章,就是在這時寫的。

1934年,陸蠡到上海南翔立達學園農村教育科任數理教員。 一年後,因吳朗西和巴金等在上海創辦文化生活出版社,便辭去教職,改任編輯。1938年,應老友朱洗的邀請,到臨海琳山農校任教, 翌年仍回出版社。在此期間,經常與著名作家巴金、麗尼、許天虹等促膝交談到深夜,使其文學創作邁上了新的臺階。繼處女作《海星》於1936年8月問世後,1938年3月,他的第二本散文集《竹刀》(曾名《溪名集》)出版,編入《文學叢刊》第五集;1940年8月,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綠記》,列爲《文學叢刊》第六集。三個集子的共同特色,是凝鍊、質樸,蘊藉而秀美。陸蠡也寫過許多短篇小說,給人的感覺總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尤其可敬的是,陸蠡是一位堅貞的愛國者。1937年8月,吳朗西、巴金分別去重慶、廣州籌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由陸蠡負責。幾年中,在敵機轟炸中出版的書籍竟達數百種,還有十幾種叢書。期刊《少年讀物》因有抗日內容被強令停刊,他又先後主編了《少年讀物小叢書》和《少年科學》。

1942年4月,陸蠡發往西南的抗日書籍在金華被扣,日本憲兵隊追蹤到上海,查封了書店,沒收了全部《文學叢刊》。陸蠡不顧胞妹的勸阻,親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關押。後被解到汪僞政府所 在的南京審訊,敵憲問:'你贊成南京政府嗎?”陸蠡說,'不贊成!' 敵人又問:'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國?”回答依然是:'絕不可能!'7月21日臨刑時,年僅34歲。

陸蠡的散文,在現代散文的百花叢中,有着奪目的光彩和獨特 的風格。近年,全國許多出版社爭着出版他的散文集,浙江和臺灣 先後出版了《陸蠡集》、《陸蠡傳》;好多本中國現代文學史在論述散 文部分裏,都寫到了陸蠡;中國現代散文的各種選集,也都選進了 他的許多作品。

 【延伸閱讀】

《囚綠記》 序

我羨慕兩種人。

一種賦有豐盛的想象,充沛的熱情,敏銳的感覺,率真的天性。他們往往是理想者,預言者,白晝夢者。他們遊息於美麗的幻境中,他們生活在理想之國裏。他們有無窮盡的明日和春天。他們是幸福的。

另一種具有冷靜的思維,不移的理智,明察的分析,堅強的意志。他們往往是實行者,工作者,實事求是的人。他們墾闢自己的園地,他們的生活從不離開現實。他們有無止境的樂趣和成就,他們是幸福的。

前者是詩人的性格,後者是科學家的典型。

前者是感情的師傅,後者是理智的主人。

我羨慕這兩種性格。

反觀我自己?

兩者都不接近。

我是感情的奴役,也是理智的僕隸。

我沒有達到感情和理智的諧和,卻身受二者的衝突,我沒有得到感情和理智的匡扶,而受着它們的軋轢;我沒有求得感情和理智的平衡,而得到這兩者的軒輊。我如同一個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間,受雙方的擠壓。我歡喜幻想,我愛做夢,而我未失去動物的本能,我不能扮演糊塗,假作惺忪。我愛鬆弛靈魂的約束,讓它遨遊空際,而我肉身生根在地上,足底覺觸到地土的堅實。我構設許多崇高的理想,卻不能遊說自己,使之信服,我描擬許多美麗的計劃,仍不能勸誘自己,安排自己。我和我自己爲難。我不願自己任情,又不能使之冷靜;我想學習聰明,結果是弄巧反拙。我棄去我所喜悅的我所寶貴的,而保留住我所應當忘去的應當屏除的;我有時接受理智的勸告,有時又聽從感情的慫恿;理智不能逼感情讓步,感情不能使理智低頭。這矛盾和轇轕,把我苦了。

啊!我是一個不幸的賣藝者。當命運的意志命我雙手擎住一端是理智一端是感情的沙袋擔子,強我緣走窄小的生命的繩索,我是多麼戰兢啊!爲了不使自己傾跌,我竭力保持兩端的平衡。在每次失去平衡的時候便移動腳步,取得一個新立足點,或則是每次移動腳步時,要重新求得一次平衡。

就是在這時刻變換的將失未失的平衡中,在這矛盾和轇轕中,我聽到我內心抱怨的聲音。有時我想把它記錄下來,這心靈起伏的痕跡。我用文字的綵衣給它穿扮起來,猶如人們用美麗的衣服裝扮一個靈魂;而從衣服上面並不能窺見靈魂,我借重文采的衣裳來逃避穿透我的評判者的銳利的眼睛。我永遠是膽小的孩子,說出心事來總有幾分羞怯。

這集子就是我的一些吞吐的內心的呼聲,都是一九三八年秋至一九四○年春季間寫的。在這時期內敢於把它編成集子問世,是基於對讀者的寬容的信賴的。

至今還不曾替自己的集子寫序。寫這序的,是自白的意思,也是告罪的意思。以後,不想寫什麼了。

一九四○年六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