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囚綠記》課堂實錄及反思

《囚綠記》課堂實錄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W 次

  《囚綠記》課堂實錄

《囚綠記》課堂實錄及反思

執教者簡介:

李曉丹,2007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榮獲2013年度齊齊哈爾市教育局考覈優秀人員嘉獎;12年被聘爲齊大中文系見習指導教師;“第五屆東北三省中學語文教學研討會”說課一等獎;“中學教學觀摩課”《念奴嬌·赤壁懷古》獲榮一等獎;11年全市觀課議課活動中,作爲唯一代表我校語文學科參賽的教師,所授《孟子—民爲貴》一課及說課《咬文嚼字之煉字》榮獲特等獎;《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作文週刊>》獲省課程改革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多篇科研論文或國家、省市級一等獎。

時間:2013年12月5日15:25—16:05

地點:齊齊哈爾實驗中學圖書館東廳

授課對象:齊齊哈爾實驗中學高一十九班全體學生

情況說明:本課爲常規課。《囚綠記》爲人教版語文教材必修二第一單元中的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

 教學過程:

  步驟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我們從小生活在北方,如果請同學們形容一下隆冬季節,大家會想到什麼樣的詞語?

生1:寒冷。

生2:銀裝素裹。

生3:寒風徹骨。

生4:荒涼。

師:是啊!當我們看慣了漫天的雪白,已無視窗外乾枯的枝條,甚至厭倦了慢慢冬季的冰天荒地,你是否也會渴盼那一抹新鮮的綠色,期待“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生機與活力,甚至憧憬着“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多彩多姿!人類就這樣不斷向大自然索求着精神的慰藉與心靈的欲求,太多的文人墨客在探尋着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其中的典範佳作《囚綠記》。

  步驟二:誦讀感知,理清脈絡。

師:同學們預習了,題目爲《囚綠記》,文中那些段落直接寫“囚綠”?

生齊:8—12段。

師:下面請同學來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大家來重溫預習時的讀文感受,看一看“囚綠”前後分別寫了什麼內容,並展開想象的翅膀,體會作者心靈的搏動。

生1:誦讀1~4段。

師:誦讀很流暢,如果語速再舒緩些就更好了。

生2:誦讀5~7段。

師:誦讀感情十分飽滿,但要注意“因爲”一詞的讀音:“yīn wèi”。

生3:誦讀8~9段。

師:請不要緊張着急,注意“伸長”的讀音,前後要統一。

生4:誦讀10~12段。

師:誦讀的情感很充沛。

生5:誦讀13~14段。

師:注意“重”字音:“chóng”。大家簡單評一下幾位同學誰讀的更好。

生齊:生2(任伊菲)、生4(劉子源)。

師:請大家展示一下預習成果:“囚綠”前後分別寫了什麼內容?試用與題目中“囚綠”這一短語結構相同的動賓短語來概括各部分主要內容。

生:我認爲在“囚綠”之前,作者分兩部分來寫:第一部分1~4段,“尋綠”,在尋找公寓過程中,作者渴望綠,在遇到綠時,他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房間。第二部分我定義爲:“賞綠”,因爲作者在居住在這公寓的日子裏,他每天都生活在綠色的環繞中,並獲得了好心情。之後便是本文的中心部分:8~12段,“囚綠”,就是將綠色關進了自己的屋子裏。第13段爲“釋綠”,在他離開北平的時候,將已經囚禁了很久的綠色放歸了自然之中,並祝福它們獲得生機、活力。第14段,定義爲“思綠”,離開北平很長時間後,他還在想着他的“綠友”。(板書:尋—賞—囚—釋—思)

步驟三:美讀賞析,揆情度理。

師:概括的非常全面。咱們先來看1~4段,作者在尋綠,在擇居過程中遇到了他所尋之綠,這部分,多數的文字都在寫什麼內容?

生齊:房間。

師:寫了房間什麼樣的內容?

生:簡陋、狹窄、(朝東)炎熱、潮溼。

師:文章共14段,作者卻用4段引出我們所看到的僅一絲“綠影”,是否過於拖沓?

生齊:不拖沓?

師:爲什麼?

生1:充分表現出作者對綠的喜愛達到了一種瘋狂的程度,爲後文做鋪墊。

師:爲作者“歡喜”綠做鋪墊。(板書:歡喜)其他同學有補充嗎?

生2:“囚綠”是很特殊的行爲,不是我們每人每天都能做的。而這裏恰恰交代了小圓窗上破碎的洞,爲後文“囚綠”做鋪墊。

師:同時也爲讀者留下了懸念:作者爲什麼如此愛綠?我們一起在下文中尋找答案。可以說,下面的5、6兩段體現着本篇美文的特質,那麼其美在何處?作者又是用哪些方法來表達他對綠的喜愛之情的呢?請同學們加以誦讀,同學之間進行探討。

學生誦讀、討論。

師:討論到這裏。哪位同學來說一說作者用了什麼方法來表達他的愛綠之情?

生1:作者用了各種修辭手法。比如,第5段中排比修辭的運用:“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比喻的修辭:“我懷念着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着雨水!”;擬人:“我望着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細節描寫:第七段“看它怎樣伸開柔軟的卷鬚,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等。

師:作者運用豐富的修辭,生動形象的將其對綠的喜愛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其中,“我懷念着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着雨水!”巧妙而自然的化用了“涸轍之鮒”的典故。哪位同學再來補充?

生2:對比:作者所喜愛的綠色與“黃漠的平原”形成對比;也與“沒人來打擾我,因爲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但我並不感到孤獨”形成對比。

師:這位同學所說的也正襯托出作者對綠的渴盼與喜愛。還有嗎?

生3:第6段,運用類比來表達作者內心對綠的瘋狂的喜愛。

師:還有嗎?前面同學提到了細節描寫,還有同學補充嗎?

生4:第5段,“當我在這小房中安頓下來,我移徙小臺子到圓窗下,讓我面朝牆壁和小窗。”這是用動作描寫來表現其對綠的喜愛。

師:作者用動作、心理細節描寫來使物我互觀,盡顯靈性。另外,同學們說到作者用了排比句式等,這使得文段中整散句錯落相間,句式有了變化。以上這些方法均是在抒發作者對綠的喜愛之情,整體上本部分美在抒情,熱烈而震撼。例如:作者有熱烈的迸發式的呼喊,“綠色是多寶貴的啊!”;也有飢渴忘情的呢喃,“我懷念着綠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也有急切的告白,“我歡喜看水白,我歡喜看草綠”;還有癡情的對語,“我望着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有沒有同學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想給大家誦讀一下的?

生1、2:誦讀5~6段。

教師範讀。

師:作者如此喜愛綠,爲何又要囚禁綠?請同學們快速地在8~12段中尋找答案。找一找,是什麼促使作者產生了囚禁綠的念頭呢?

生1:第8段,“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於抑鬱的心情。”

生2:分兩個階段:一爲作者對綠的瘋狂的喜愛,第9段“我好像發現了一種‘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二是因綠的固執使我要繼續囚禁它。

師:正如同學所說,此時的作者對綠的喜愛近乎貪戀的程度,那麼被囚之綠,在囚之初、囚之中、囚之末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隨之“我”的內心有了哪些變化?

生齊:囚之初“依舊伸長,依舊攀緣,依舊舒放”;囚之中“總朝着窗外的方向”,“永遠向着陽光生長”;囚之末“病損”。“我”的內心的變化:囚之初“生的歡喜”;囚之中“不快”;囚之末產生了“魔念”。

師:作者開始對綠喜愛至極,卻又產生了“魔念”;他對綠欣喜愛戀,卻又與綠緊張對峙;這前面的明朗和諧與後面的陰暗僵持看似十分矛盾,請同學們綜觀賞綠、囚綠兩部分,抓住細節,洞悉作者內心的情緒變化的軌跡,探究這些變化的根源。提示:陸蠡《囚綠記·序言》:“我是感情的努力,也是理智的僕役”,“我如同一個楔子,嵌在感情和理智的中間,受雙方的擠壓”。

學生之間進行談論。

生1:從作者在《序言》中的話切入,我認爲,理智與情感就像“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得兼”一樣,如果過於注重感情就可能忽略理智,那麼如果過於注重理智,感情也可能忽略。本文中從情感角度講,他喜歡綠所以纔會囚綠,如果他不喜歡綠就會釋放它了。但綠是向着陽光生長的,這是大自然的規律,那麼對於作者而言認清這種規律就是理智的,而作者重於感情的話就會囚禁綠,如果重於理智就會把綠放生。他就在這二者之間進行着矛盾的鬥爭,至此尚且是作者的情感戰勝了理智。作者並未放綠,而是用它來裝飾自己的房屋和自己的心情。所以,我認爲根源是感情戰勝了理智。

師:說的思路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