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印象青海散文

印象青海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西去青海,一直是個遙遠的夢想,親近西海,又夢裏幾回,偶有數次,連夢都留在湖裏,雖曾一“撈”永逸,卻總“撈”而無獲。可夢想插上翅膀,就像雲彩,便能自由飛翔。天路再遠,都近在咫尺,珠峯再高,終會至頂。

印象青海散文

金秋十月,我便夢想成真。車過蘭州,起伏連綿的祁連山,就像一條甩不掉的尾巴,如影隨形,執着地突兀在眼前。黃沙厚土,撲面而來,深溝幽谷,魚貫而入,山樑高嶺,一望無際,遼遠和蒼涼,渾厚與純樸,一刻不停地伴我一同西去。

從山之南河口鎮的“青海門戶”達川,入湟水河谷地,只見光禿禿的山頂,一色沙土,零星點綴着幾束衰草,灰溜溜的孤單,黃毛氈片似的蓋住了開闊的弧狀原面。坡底無半木寸草,唯有從石縫罅隙析出的團團白硝,雪鹽似的,楚楚可見。

湟水河在青海之東北向,名不甚大,水卻洶涌,應是高原上的母親河。湟水遠遠從海晏縣出發,馬不停蹄地穿越祁連山腹,挾裹着泥沙土石,由天際的那頭,一路奔走,幾千年了,從未歇息。水質濁黃,像她的名字,更似血水相融兄長“黃河”,有滄桑和蒼涼的影子。河的兩岸,林綠成蔭,田陌縱橫,村舍成片,牛羊四散,驢馬在圈,城郭相連,拙樸而寧靜,遠僻卻親切,自然是水養育出來的文明。因爲種子是萬物之母,泥土乃萬物之本,高原的風帶來了種子,河水捎來了泥土。現代化也沒有忘記這塊土地,沿河,塔吊林立,高鐵路基蜿蜒而上,國字號公路穿山掠河,長驅直入,高原正在悄無聲息地走進時代、銜接世界。

穿越西寧,走出湟水河谷地,地勢漸次升高,樹木開始還星星點點,愈朝前,愈寥寥無幾,綠色變得稀罕又稀奇,偶有青樹冒出,也都絕處逢生,很倔強,也極骨幹的迎風矗立。路的兩側,逶迤的山體,褐青灰淡,和天邊疊在一起,低低地壓在頭頂,沒有高低錯落的層次,展開的幕布一樣,直向遠處延伸。正值十月天氣,牧民在忙碌地收割青稞,土黃裏透黑的山地,搭接成片,起伏成波,又在半山腰嘎然而至。土黃的禾草鋪滿了田野,收好的青稞,早已堆積成垛,如散落的點點小丘。男人頭着氈帽,女人頂戴頭巾,看着身邊的畜牲,在插滿盤樹虯枝瑪尼堆前歇息,或轉着經筒祈禱。畜糞和着奶香,連同那羶腥的酥油茶味,漫延在硬冷的風裏,連密閉的車廂,也充斥着,抵擋不過,抗拒不住。小路上,有內地少有的手扶式拖拉機,滿載收完的青稞,突突的爬坡,像八十年初期關中的鄉村,雖忙,但又給人散漫且清閒的感覺。遠處有黑黑的犛牛悠閒的吃草,有肥肥羊羣在自由的徜徉,還有溜光的馬兒在草甸水潭渴飲,像簡筆畫裏,寥寥幾筆,素描出來的景色,醒目真實,自然而恬靜,卻又無比新鮮和親切。

翻過日月山這個“西海屏風“和“草原門戶”,海拔繼續攀升,樹木全部絕跡,百草成爲主角,土黃一望無垠。滿路都是牽着犛牛、駱駝、駿馬、藏羊的牧人;手兜玉器、佛珠、經筒、古玩的小販,長袖寬袍,氈帽筒靴,以高原的主人,用笑臉和盛裝,溫暖的迎接來客。彩色的經幡,潔白的哈達,在起伏卻又寬闊的高處,織成一個迎風呼嘯的聖神陣營,一下子讓你融入異域世界。據地理志載,日月山屬祁連山系的一條支脈,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由此爲界,農耕文明與草原文化以此分開。從109國道一路行進,爬上3500米高處,日月山的神祕的歷史文化面紗就慢慢揭開,蕃唐聯姻,漢藏和親,四海相諧的悽美故事,早已凝聚成碑,雋刻於石,永遠傳揚,萬世不滅。我們走下車子,虔誠地仰望日月山,回望日月亭,思想記憶中文成公主遠去的背影,感念這位爲大唐穩固、西域安寧不惜犧牲的.偉大女性。

惜別日月山,海拔緩降,進入青海湖盆地,太陽突然神祕地出現,火球一樣,閃爍着金燦燦的光芒,暖烘烘地照在頭頂,刺眼的光線繚亂了視野。一條筆直簡潔但格外流暢的公路,黑色的流線划向朝西的方向,加大油門狂跑,伸長脖子眺望,都無法看到盡頭。足跡所至,沒有繁亂的村莊、擁擠的城市,也沒有熙熙攘攘人流、商業文明喧囂,樹木全然絕跡,草和牛羊化身主角。眼前,一組前往西藏布達拉朝覲的信衆,三叩九拜,一路匍匐,嘴裏唸唸有詞,像在用心靈和天地對話,虔誠地用身體丈量高原,頑強的執着心中那個永生不滅的念想。南面逶迤綿綿的青海南山,清晰可見,北面雄宏壯麗的大通山,蒼茫杳遠,後面巍峨雄偉的日月山,巍巍壯觀,前面崢嶸嵯峨的橡皮山,影影綽綽。盆地中央,草原廣袤遼闊,靜如水面,一望無際的枯黃,勾畫出少有的純樸和簡潔。近處自由徜徉的馬羣、羊羣、犛牛羣,遠處簡樸簡陋的馬棚、羊舍、牛欄,在沒膝的草裏,若隱若現,成爲視角最大的享受和衝擊。在走不盡,看不完的枯黃色裏,青海湖突然不期而至。視角效果瞬間變換,碧澄的湖水,波光瀲灩,夕陽灑射在深幽的水面,薄薄霧氣,嫋嫋婀娜,氤氳在湖面,恰似一面寶鏡,瑰麗迷人。四座高山,四幅屏障,山頂冰封玉砌,銀裝素裹。湖邊,帳篷扎滿了路畔,密密麻麻,多是經營旅遊散戶,女孩、阿媽、黑白犛牛、高頭大馬成爲遊客留戀不捨的模特,三十元一張的費用,應是世界上最廉價的肖像。令我爲之震撼的是,在暮秋時節,在青藏高原之腹,在浩瀚的青海湖畔,在大片整齊如畫的田間,我看到了油菜花,雖然沒有內地那麼茁壯,但卻生得頑強,花兒浩瀚,芳香四溢,如盛大的聚會,綠如地氈,黃似金星。細小但繁密,纖弱卻壯美。彷彿成爲青海之行的點睛之筆和收官之作,與其讚美她不畏嚴寒,熱情熱烈,不如敬仰她獨立特行,熱愛生命。天在水中,水在天上。而眼前,這幽藍靜謐的青海湖,就像是一盞巨大的翡翠玉盤,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間,構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層次分明的壯美風光。

青海很大,漫無邊際,卻是一個風光獨特的世界。草原很廣,就像一個人的心靈,能夠無限接受和容納。作家餘秋雨說:“一年,一守望,一生,一貢嘎,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