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家鄉的那麼些野菜散文

家鄉的那麼些野菜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馬齒菜

家鄉的那麼些野菜散文

在童年的世界中,放學之後,最重要的事,就是挖野菜、割豬草。

一說起野菜,我就首先想起馬齒菜。小時,也不知菜的學名,只是隨大人叫馬兒菜,也不知是不是這樣寫。看書,可能是螞蟻菜的叫法吧。

一到春天,村莊周邊,特別是菜地,因爲平時種菜,這時地是閒的,一場春雨過後,紛紛生出來。小夥伴們,你叫上我,我叫上你。每人挎上一個小藍子,你追跑着我,我追跑着你。有的更是學了幾首古詩,也背誦起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我村的菜地,就在村子的南邊,那裏有麥場,場上堆起幾個麥稈堆,還有平時碾麥子和穀物的石滾,是青石做的。我們就是先到場上,幾個人一邊推,有的還站在石滾上,我們邊推,他得邊順着石滾走,這得學會平衡。一會,看到蜻蜓飛過來,又趕蜻蜓去了。玩累了,跑到菜地,拿出一個小鐵鋤,一羣孩子像天花散女,在田野裏找野草。

我喜愛馬齒菜,一到春天,開始是嫩嫩的,碧綠的。馬齒菜,那扁圓形的葉子,越長越大,上面是大圓形,下面是小圓形,像一串串的珍珠。還有那淡紅的莖,撥出來,那根也是嫩嫩的,毛絨絨的,像頭髮。這種菜,到處都是,也好認。

挖回來,假如母親有時間,就先擇菜,去掉根和泥土。然後,清洗,加上玉米麪或白麪,加上水。做生尖餅,軟軟的,白白的裏邊,有清清的',那碎碎的馬齒菜。一張張尖餅,一層一層的壘起來,放在餅筐中。一到吃飯時間,幾雙小手,你搶着我搶着,父親看見了,也是笑笑,一羣餓死鬼轉的。

就是現在,一到田野裏,那眼睛首先發現的,也是小時認識的幾種野菜。人到中年了,挖着野菜,有時就挖出了童年,挖出了童趣,挖出了思念。

孩子上學去了,家又成了二人世界。有時,也學一下,夫妻雙雙採菜去,妻在前面挖,我在後面拾。不過,我大多是看風景的多,那一棵樹,那一片雲,那一渠清水,還有那油菜花。妻子總是說我是一個懶人,我的手是懶的,而眼睛卻是尋找的。只是妻子尋找是實物,我尋找的是風景。

妻子也會學母親,做尖餅,不同的是,只有一個人慢慢的品味。沒有人來給自已搶了,少了吃飯時的樂趣。慢慢吃,也吃出童年的味來了。

蒲公英

野菜之中,對蒲公英的感覺,首先是詩意的。

記得小學課本上,有一首關於蒲公英的詩,課本內容也已記不得了,但那課本中的圖片,現在還有一點記憶。那圓圓的、絨絨的小球,被風一吹,飄向四面八方。吹到那,就在那生根,生命力極強。也許是那一首詩,在我的心中,感覺蒲公英是英雄的,是崇高的,詩化的。

我這個人,對認識野草不在行。到野外去,只有開着小黃花的,我才認得。

小時,也曾學課本中的樣子,在秋天裏。到田野和山崗上,蒲公英,這時就會長出毛絨絨的小圓球,一排一排的,被秋風一吹,更有一種搖曳的美。小心地,走近。採上幾個,同伴眼前,吹上一吹,那毛絨絨的,就在天空中飛揚起來,有一種霧的感覺。

有時,也挖一些。回到家,清洗,當菜吃,也可能涼伴吃。

春天又來了,我曾和朋友一起,去登山。下山路上,看到一塊田地裏,開滿一叢又一叢的小黃花,走近一看,是蒲公英。這可美壞了,一羣登山的婦女,其中,一位男性登山朋友,一個人在家,也是喜挖野菜,在家打點生活。我卻是一個閒人,看四周的風景。遠外的桃花,杏花,我站在一棵杏花邊,還能聞到花香,還有蜜蜂在花蕊飛舞。看到挖野菜的人,頓時有了一個想法,聽朋友說過,挖出的蒲公英,曬乾,郵給遠在外地的愛人。

因爲蒲公英是中藥材,消毒、消火。妻子就清洗一下,曬乾,送給她母親,老人一感覺有火了,就喝上幾杯蒲公英水。妻子說起,我笑了一笑,小小的蒲公英,竟有這麼大的用處。

我就寫了一首小詩。

春天來了

蒲公英從睡夢中醒來

我和友人

象散飛的喜鵲

散落在山坡上

在溪流邊

在田野裏

在麥田旁

尋找

採擷嫩嫩的蒲公英

回到家裏

清洗

曬乾

衝一杯蒲公英水

鮮豔的黃花

漸漸打開

對自已輕輕的微笑

深情地喝一口

彷彿喝下整個春天

心有暖暖的春意

友人的妻子在深圳

蒲公英被打包

坐上火車

乘上飛機

在春天裏飛向南方

打開郵件

飛出淡淡的花香

飛出濃濃的鄉情

飛出深深的思念

蒲公英是新的紅豆

在南國開花

薺菜

有一種野菜,在小時,那可是我們採得最多的。童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田野中度過的。放學後,和星期,那時功課不是太多,主要任務就是幫家裏幹活。小孩子不能幹重活,但家裏那一口豬,主要吃的,全得依靠挖豬草了。那時,豬可是全家的銀行,工分不值錢。全家一年的開銷,像過年製衣服,上學交書費。

春季買一口小豬,這就是一口催命鬼,那一小觜,一天不停地吃。我們就得到處挖豬草。薺菜是較多的,薺菜村前村後,小路邊,舊庭院裏,田邊,地頭。那時,一到收穫季節,有的隊就開始護秋,不讓小孩子進大田裏,那時,我們只有在地頭和小路邊,挖野菜了。首選只能是薺菜了。

在我的記憶中,感覺薺菜是一個美女。那嫩嫩的葉片,那薺菜長出一叢叢的小長莖,上面開着一朵一朵的小白花。挖上一叢薺菜,製成草花環,戴在頭上,那小小的白花,就附在花環兩邊,還能聞到香氣。戴上花環,去打仗、玩耍。

薺菜頑強的生命力,村莊到處都是。春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羣鴉。古人也用詩來描述,家鄉有“三月三,薺菜花,煮雞蛋。

一說到吃,薺菜食用的方法多種多樣,可燉、可煮、可炒可享,還可以做餡。而較爲受人喜歡的是與雞蛋或豆腐做餡包餃子,其味鮮美。

一過清明,天也暖了,有時妻子會採一點薺菜,回來,鄰居們看見了,也會過來,共同洗。一羣婦女,在院中一聲高一聲低,一會一個人說,咱在一起吃大鍋飯吧。這樣,就買上一點豆腐,製成餡。在我家的葡萄架下,有人包,有人燒火。我是一個旁觀者,在書房中累了,就出來看她們幹活。

放學了,一羣孩子,圍在大鍋旁,一會端上來一盤,一羣孩子,你一個,我一個,互相比賽,一人吃不如衆人吃香。我卻看着,最後,我也會端上一碗,品嚐這野菜做成的餃子。

閉上眼,寫這一篇小文時,感覺到薺菜在山野裏招呼。又快三月三了,飛箏飛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