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熱門】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熱門】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熱門】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經過長時間的語文學習,一基本掌握一定的識字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通過語文園地,可以加強學生在這幾方面的能力。

課型】新授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目標】

1.發現漢字的結構特點,進一步感悟漢字的形體結構美。

2.引導學生髮現構字規律,自主識字。

3.學生得到交際鍛鍊,促進交際活動的展開與深入。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髮現構字規律,自主識字。

2、發現漢字的結構特點,進一步感悟漢字的形體結構美。

【教學難點】

1、學生得到交際鍛鍊,促進交際活動的展開與深入。

2、進一步感悟漢字的形體結構美。

【教學方法】

採用導、扶、放的教學方法,藉助於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我的發現

此次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漢字的結構特點,進一步感悟漢字的形體結構美。這三組字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由兩個或三個相同的部件組成的合體字,都給人一種方正、勻稱、平穩的美感。但每組字的具體結構形式不同,第一組是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是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是品字結構的字。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在探究和發現中學會學習,體會發現的快樂,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過程建議:

1、出示“多——呂——昌——炎”等三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這些字在構字上有什麼特點?(第一組是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是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是品字結構的字。)

2、讓學生說說如何利用這種構字特點記憶生字。(兩又成雙,雙木成林??)

3、引導學生歸納自己的發現,如果還有其他發現教師要給予肯定。

4、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字?

日積月累

這次活動安排了“讀讀認認”“讀讀記記”“讀讀背背”三項內容。其中“讀讀認認”中學習的九個漢字都是用“減一減”的.辦法在已經學過的形聲字的基礎上去掉形旁後產生的新字,讀音與原形聲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字義不同。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髮現構字規律,自主識字。“讀讀記記”重在積累詞語,要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自主感知一些詞語中兩個詞之間搭配的準確性。“讀讀背背”重在體會諺語蘊涵的人文思想。四條諺語包含的思想體現了第二組課文的人文教育主題:要學會真誠地關心人、幫助人,因爲這樣不僅能給他人帶來溫暖,而且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幸福。

讀讀認認

過程建議:

1、藉助拼音自讀生字,說說你有什麼發現?(九個漢字,都是用“減一減”的辦法,在已經學過的形聲字的基礎上去掉形旁後產生的新字,讀音與原形聲字的讀音相同或相近,但字義不同。)

2、記憶生字:你還有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嗎?

3、組內互查讀音;給生字組詞;

讀讀記記

1、自由讀詞,說說這六個四字成語的出處。

2、做連線練習。

雷聲燦爛隨風撲鼻

傾盆大作芬芳相間

陽光大雨黑白舞動

3、填空,然後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寫一句話。

泉水()琴聲()枝葉()空氣()鮮花()紅旗()

讀讀背背

1、自由讀,邊讀邊想:幫助別人有什麼好處?

2、背誦諺語:個人背、組內背、競賽背(教師只略述某個句子的大意,然後看誰能最先背出相關的諺語。)

3、課外查找這樣的句子,抄寫在積累本上。

口語交際

這是圍繞本組“關愛與奉獻”主題設計的口語交際話題。教學中教師要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讓學生得到交際鍛鍊,促進交際活動的展開與深入。

交際準備:

1、課前組織學生以小組爲單位調查周圍是否有需要幫助的人。

2、劃分交際小組,佈置教室。

組織過程:

1、播放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2、聯繫學生生活實際,尋找話題:你周圍有需要幫助的人嗎?

提示:可從家人、同伴、鄰居、福利院的孤兒、貧困地區的兒童等方面去想。

3、個人說說自己幫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然後在小組內和學習夥伴說說,互相評議。

4、在組內開展獻愛心活動,大家羣策羣力發表意見,互相取長補短。然後根據商量的方案,試着表演一下幫助的過程。

5、組內展示表演,評出“最佳創意獎”“最佳表演獎”。

展示臺

這部分包括“故事會”和“查字典擂臺”兩項活動。重在培養學生認真聽取別人發言,大膽表述見解,積極參與討論的能力。“故事會”是對本組“奉獻與關愛”專題的拓展和延伸。教學時可結合《雷鋒叔叔,你在哪裏》一課的實踐活動進行,也可以在活動前讓學生繼續查閱關於記述雷鋒故事的書刊,或請爸爸媽媽講述一些雷鋒的故事;同時還要留心身邊的同伴、家長、鄰居和其他人樂於助人的事,做好活動的準備。“查字典擂臺”是複習鞏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練習。

故事會

課前準備:

1、在黑板上要寫上會標。

2、查閱有關雷鋒的書刊、文字和圖片資料。

3、把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

組織過程: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創設情境。

2、把自己找到的有關雷鋒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3、學生講一講自己身邊的雷鋒故事。

4、師生共同評議。

查字典擂臺

1、複習“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步驟。

2、教師發給學生生字卡,選出又快又準的小組爲優勝組。題卡設計如下:

要查的字讀音部首在字典正文哪一頁

3、交流經驗,共同評議,頒發獎品。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絕句》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本單元的主題都是通過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絕句》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畫面明麗,語言形象,情感歡悅,意蘊暢達,表達了詩人愉快的心情和對和平的嚮往。

新課程強調教師的職能不再是“教學生唸書”而是要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本節課充分體現以生爲本,以讀爲本,讓學生學習了本詩的色彩美,結構美,意境美。

二、教學目標

1、認讀5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理解“含”的妙用,瞭解詩的對子對照格式。

2、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啓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心情。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從中感受春之美,大自然之美。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誦全詩,使學生在朗讀與想象中領悟詩的意境。

四、教學過程:

葉老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我們的語文課一定要教學生方法,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古詩的學習方法很多,本節課我教給學生最基本的學習方法,那就是: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悟詩情。

本課的教學,我力求把詩歌的美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當中。目的是爲了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整個教學程序我設計了5個環節。

激情導入——讓學生期待美

初讀古詩——讓學生根據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再讀古詩——讓學生領悟本詩的結構美

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指導書寫——寫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構的“柳”。

(一)激情導入——讓學生期待美

新課伊始,我精心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詩仙”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人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觀,今天我們又要讓李白的好友——“詩聖”杜甫帶領我們到四川草堂去領略那裏的美景,你們願意去嗎?不過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大詩人及他的大作[課件出示杜甫簡介,絕句簡介](這樣設計是爲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望)

(二)初讀古詩——讓學生根據本課認讀的生字讀準古詩正音。

讀一首好詩,要注意始終個別重點難字的讀音,因此在講授認讀生字中,採用我校識字方法,帶拼音讀字——帶拼音讀詞——去拼音讀詞——去拼音讀字(開火車)——闖關小遊戲。在這五個字中,其中“鷺”是學生難識字,先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最後總結“鷺”是形聲字,我們可以通過它的聲旁形旁加深對它的認識。並試圖讓學生找一找除了“鷺”,本科還有哪個字也是形聲字呢?激發學生在此識字的興趣。

(三)再讀古詩——讓學生領悟本詩的結構美

在熟讀了古詩的基礎上,我會問學生:如何能讀好一首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準字音,還要通過想象畫面、讀好詩的停頓和語氣。

我讓學生再讀古詩,逐句展開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兩個/黃鸝/鳴翠柳,“你看到了什麼?”學生會踊躍說“兩隻黃鸝、翠柳”在學生說完想象之後再出示圖片,並試圖讓學生猜測,“這是什麼季節呢?”“春天”“春天很美,讓我們用歡快的心情再讀一遍”。

本詩中有很多數量詞。這首詩巧妙地將數字運用於形象思維領域,使詩在結構上渾然一體,散發獨特的藝術魅力,該詩被奉爲千百年來的蒙學讀物,數量詞不可不講。除了第一句的“兩個”在第二行還有“一行”,我注重讓學生展開想象,一行白鷺是幾隻呢?他們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同學學生用手比劃,體現出白鷺排列有序、漸行漸遠。

頭兩句講完,問孩子“你喜歡對對子嗎”通過教師引導“兩個對一行”讓孩子自己說出其他的對子“黃鸝對白鷺、鳴對上、翠柳對青天”,學生便會感嘆說原來詩不僅美,而且上下倆句還很工整,體會詩的對照形式。

本詩中有很多表示顏色的詞:白、青、翠、黃。詩人展開語言的調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生了誘人的魅力。本詩除了看到的景象,作者還讓我們聽到了,哪個詞體現的?學生會快速說第一句的“鳴”字,教師可以播放黃麗得叫聲,讓學生感受黃鸝歡快美麗、嘰嘰咋咋、一唱一和的叫聲。最後讓學生頭腦想象着畫面,齊讀這兩句描寫春天美麗景象的句子。

第三句重點講授“含”字的用意,窗含/西嶺/千秋雪,通過激發學生回答出“雪是從窗戶外看到的?”要突破這個難點。教師採取反問學生“作者爲什麼不用窗前、而是選擇窗含”,這時有些孩子就會說出“這千秋雪好像一副畫印在了窗戶上,所以含用的好”,這樣學生通過體會“含”字,能夠真切的'感受詩的美!

(四)品讀古詩——讓學生感受本詩的意境美

在這個環節上引導學生先閉上眼睛,想象畫面,伴隨着古箏聲,根據自己的想象作畫配詩。這樣的設計意圖主要是引導學生感悟詩的意境美。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後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窗雖小,因“含”着,千年積雪而讓人感受到時間的久遠;更顯示出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嚮往和平的抱負!。

(五)指導書寫——寫好“口在不同的位置,胖瘦高矮的變化”、寫好左中右結構的“柳”。

出示“含、吳、鳴”,寫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的共同特徵都有一個“口”,但隨着“口”的位置不同,寫的大小胖瘦大相徑庭。通過學生髮現總結出“口在上下時,要寫的扁胖一些;口在左邊時,佔格往上一些,寫的小一些”

“柳”是左中右結構,因此觀察好三部分高矮很重要。要注意中間的撇是豎撇,想彎彎的柳枝一樣。右邊是單耳不是雙耳。

伴隨梅花三弄古箏聲讓孩子書寫。最後展示兩位同學的作品並評價。

總結:這首詩雖短,但其境無窮。四句詩,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山有水,色彩明麗,春意盎然。引導學生通過齊讀領悟詩中意境。

五、板書設計:

絕句

形聲字:鷺、嶺 含 吳 鳴 柳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謎語這種傳統形式語言的生動有趣。

二、教學重點

1、能在文中認識12個字,會寫6個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感受謎語語言的生動有趣。指導學生寫好字。

四、教學準備

投影片或小黑板、紅色粉筆。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引發情趣。

教師導語: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你們知道謎語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嗎?它可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朵美麗的花朵呀!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一種智力遊戲。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走進謎語王國,讀一讀謎語小故事,猜一猜謎語。請同學們打開書,我們一同來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認讀會認字,感受故事的有趣。

1、首先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在讀中感受謎語小故事的樂趣。

2、再用卡片檢查學生掌握12個生字讀音情況。

分層檢查法: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進行集體認讀。

(2)按學生座位的順序進行個人認讀,檢查個體學習情況,便於教師全面瞭解每個學生掌握字音情況。

(3)發現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幫助。

(4)再次讀文,使單個的字音回到語言環境之中,訓練學生正確、通順地讀文。

(三)讀議結合,師生互動,感悟謎語語言美。

1、學習第一首歌訣。

(1)請願意當安安的同學一起來讀謎語。

(2)觀察一下這三個字中藏着哪個字。

(3)說說“三有”指的是什麼,“三無” 指的是什麼。

(將“口”字暗藏於“周、鹹、喜”三字中)

(4)採用投影片或小黑板直觀地將三個“口”字用紅色顯現出來,便於學生觀察。

2、學習第二首歌訣。

(1)誰願意當云云一起來讀謎語?

(2)說說是什麼意思。

(3)投影出示謎語,請學生用紅筆標畫出謎底來。

3、學習第三首歌訣。

(1)讀謎語。

(2)直接說出謎底。

(四)再讀課文,品味謎語的智慧美。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你喜歡這三則謎語中的'哪一則?

(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最後是殊途同歸:三段字謎從不同的角度運用通俗的語言、靈活的句式、寥寥數字、神形兼備,融趣味性、知識性於一體。顯示出祖國語言文字的豐富內涵和博大精深。)

3、模仿語言,進行創造。

同學們,你能模仿課文的語言,將這個謎語繼續編下去,也說出一兩句嗎?

(如:故事有,評書無。

回家有,出門無。

唱時有,笑時無。)

板書設計

識字二 字謎小故事

周 哥 右

鹹 高 詞 語

喜 河 京 劇

謎底:口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朗讀課文。

(二)爲指導寫字做準備。

1、複習字音:期、反、哥、右、左、原。

2、複習與本課有關的熟字或偏旁。

(三)指導記憶字形,提高識字能力。

1、學習“左、右”兩個字。

請學生舉起“左、右”手,用直觀的方法理解字義。辨別一下方位,再轉動身體改變方向辨別左右。“左、右”字形相近易混,可以用兒歌進行區別。“工人叔叔站左邊,右邊有條小路口。”

2、學習其他字。

反:黑板的“板”去掉木字旁。

期:左右結構,左邊稍寬,右邊窄。

原:最後兩筆爲撇、點。

哥:注意筆順,把字寫勻稱。

(四)學生練習寫字。

(五)實踐活動。

請同學們課後自編或蒐集字謎,開個猜謎會。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仔細地觀察圖畫,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似特點。用“……像……”說清楚自己的發現,培養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2、能自主根據形聲字特點進行識字,積累語言。

3、能積極參與有關春天的實踐活動,主動與同學交流春天裏的發現,培養口語交際能力,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收集、展示和本組課文有關的.信息資料,與同學共享快樂。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口語交際、積累語言。

2、難點:用“……像……”說話,口語交際,收集資料。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學準備:投影儀、生字卡片、收集資料。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圖片。(出示圖片)

2、觀察比較,發現朋友。請趕快認識畫上的事物,哪些能成爲朋友。你是怎樣發現的?

3、觀察聯想,練說句子。

(1)、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找到了一對對朋友,再想想,怎樣把你的發現說得更明白、具體。聽聽春姑娘是怎麼說的?(我發現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2)、想試試嗎?先說給同桌聽聽,再爭取說給全班同學聽。

(3)、和同學交流時,比比誰說得好,敢大膽說出自己的意見。

4、聯繫經驗,拓展交流。誰還能發現,我們學過的課文和日常生活中什麼像什麼,請在小組交流。(學生自由發言)

5、小結。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1)、現在,我們到字詞遊戲宮去看看吧!

(2)、小組內互相合作,說說你有什麼發現,你又是怎麼記住這些字的。

(3)、小組彙報。

(4)、遊戲鞏固生字:

a.說偏旁猜字:師說今天所學生字的偏旁,學生站起來搶答。也可學生說偏旁學生猜字。

b.編序號:給生字編上序號,學生先自由準備。然後師問:“1號是誰?”生齊答:“1號是XXX”

c.開火車擴詞遊戲:師說生字,哪一組擴得多爲優勝組。

d.說句練習: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可以是一個或幾個)說一句或幾句話。

2、讀讀背背。

(1)、現在我們去採集一些有關春天的有關詩句吧,看誰採集得多。

(2)、輕聲讀詩句,不認識的字,看音節多讀幾遍。

(3)、將詩句大聲地讀給同桌聽,同桌專心聽,欣賞,指點。

(4)、再讀詩句,想象畫面,比誰讀得有味道。(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體驗眼前彷彿看見什麼景色,入情入境地讀,個別讀、齊讀、分組讀等等。)

(5)、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背詩句。

(6)、展示交流,課外收集描寫春光的詩句,或即興寫詩。

(7)、展示交流,課外收集描寫春光的詩句,或即興寫詩。

3、我會填。

(1)、同學們積累了那麼多描寫春天的詩句,會用學過的詞讚美春天的景物嗎?

(2)、讀詞:春光、天空、枝條、綠葉、陽光、小溪

(3)、請同學們討論填空。

(4)、交流欣賞,畫圖,個別同學在黑板上填寫。齊讀詞語。

拓展練習:

害羞的( ) ( )的眼睛 () 的筍芽 () 的嗓音 () 的世界 ( )的辮子

健壯的( ) 嫩綠的( ) ( )的玫瑰

三、總結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明白做好事情要從身邊做起,要把美好的願望付諸行動。

2、在語言環境裏理解、積累詞語“事情、恰好、打擾、正好、如果”等

3、會寫“情”字。能按筆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好事情(板書課題),老師佈置同學們回去想想自己想做什麼好事情,你想做什麼好事情呢?誰來說說?

請生回答

師:小尤拉也想做好事情,他想做些什麼好事情,有沒有做成呢?什麼纔算是好事情呢?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複習生詞生字

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複習一下生字詞。

1首先請出詞寶寶,請幾位同學帶我們讀讀詞寶寶吧。(課件出示生詞)

2接着字寶寶上場啦,還記得它們嗎?

學生開火車讀,各組一詞。

三、學習課文,體驗感悟

1、現在請同學們一起讀讀課文,找找尤拉到底想做哪些好事情,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

誰來告訴老師尤拉到底想做些什麼好事情?請生答。

(他想:“如果馬莎掉到河裏,我就跳下去救她!”)

(尤拉又想:“如果狼來抓小狗,我就開槍把狼打死。”)

(尤拉接着想:“如果奶奶不小心摔斷了腿,我就揹着她去醫院”)

是不是這三件事情?我們一起讀一遍。

師:從中,我們知道小尤拉想幫誰?

(瑪莎、小狗、奶奶)

師:想在什麼時候幫助他們?可以看出尤拉怎麼樣?(最危險的時候、見義勇爲、保護神、大力神)他想當小英雄,那我們讀的時候語氣應該怎麼樣?用什麼樣的語氣?(加重,堅決、毫不猶豫)誰來讀讀這句話?

生自讀,請生讀,生互評

2、尤拉想做的這三件事是已經發生的,或者正在發生的嗎?(不是)你怎麼知道的?(如果)

師:你能給如果換個詞語嗎?(假如、要是)對還沒有發生的事情進行想象。

你也能用“如果。。。。我就。。。。”來想象並說句話嗎?(練習如果。。。我就。。。句式說話)

3尤拉正在想這些好事情的時候,馬莎、小狗、奶奶正好遇到什麼困難呢?誰來告訴我們呢?

4、這是三個需要的幫助,誰來讀一讀?

(多媒體:恰好馬莎來了,她說:“尤拉,帶我到山上玩吧!”

正好小狗跑來了,它對着尤拉擡起腦袋,搖搖尾巴:“尤拉,給我點水喝吧。”

正好奶奶在廚房喊尤拉:“小尤拉乖乖,幫奶奶刷碗吧。”)

你是誰,讀讀吧。請學生讀。(恰好馬莎想到山上玩,想請尤拉帶他去,該讀出什麼樣的語氣呢?)恰好你能給他換個詞嗎?(正好,剛好)

生:請求的語氣

師生配合讀。

5、你們看,尤拉在想事情,馬莎想請尤拉帶(板書)他去山上玩,小狗請求他給(板書)點水喝。奶奶希望他幫(板書)自己刷碗。

6、這些事情如果尤拉去做了,算不算好事情?(當然算好事情)

6、尤拉答應他們的請求嗎?聽了大家的話,尤拉怎麼說的?

“不,別打擾我想事情!”

“走開,別打擾我想事情。”

“你自己刷吧,我的事情更重要!”

請生說(找得真準確)其他生再讀。

(尤拉沒有答應馬莎,反而讓她走開,別打擾他想事情,這句話該怎麼讀誰來試一試。

7、被尤拉拒絕了以後,馬莎、小狗、奶奶心情怎麼樣,用課文中的詞語來回答。

理解(委屈)

夾着尾巴(體會)

“大聲說”(多沒禮貌)

8、這些雖然不是大事情,但是馬莎、小狗、奶奶正遇到困難急需幫助啊!

7、假如你是他們其中的一個,小尤拉這樣拒絕了你,你心裏怎麼想?(揣摩心理)

(馬莎——尤拉不喜歡我了,一點也不友好。

小狗——我渴死了,小主人對我一點也不關心

奶奶——哎,我們的小尤拉還沒長大呢,一點也不懂事)

師:剛纔同學們變換了角色去體會了馬莎、小狗和奶奶的心情,小尤拉特別想幫大家做好事情,可是,他什麼也沒做成,大家都很難過,我們在讀人物對話的時候要讀出不同的語氣,老師給你們點時間,分角色讀讀。

9、分角色讀2、3、4自然段。

四、交流討論,明白道理。

學習13-14自然段

馬莎、小狗、奶奶都離開了,尤拉還在想他的好事情,想來想去想不出該做什麼好事情,就去問媽媽

1媽媽怎麼說的`呢,我們一起讀讀媽媽的話(出示圖文)

2媽媽說的對不對,算不算好事情?

3平時媽媽和我們說話的呢?我們來讀一讀。

4如果你是尤拉,聽了媽媽的話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他有幫着別人的美好願望,但只想當了不起的大英雄,要在人最困難額時候幫助別人)

五、配樂朗讀全文

六、寫字“情”

七、聯繫實際,拓展延伸

回去以後,你會做些什麼好事情呢?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課型:

新授

課時:

第1課時

知識目標:

會認“慶、獻”等7個生字。

能力目標:

會寫“歡”、“慶”兩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喜慶、歡樂之情,能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加深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

重難點:

在語言環境中識字

教學過程

一、說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嗎?(點生回答)

出示課件(歡慶場面),引出課題“歡慶”。(齊讀)

寫“歡慶”,(課件田字格“歡慶”)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檢查自讀情況。

(1)標出詞語。

(2)出示課件(句子和相關圖片:一句配一幅圖片.)

xiàn

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zhì

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jié

藍天飛着潔白的鴿子

zòu qǔ

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十三億孩子

(2)開火車認讀:慶、獻、幟、潔、奏、曲、億

(3)學生彙報自己是如何識記這些生字的(以一字爲例)

三、再讀課文,學習新知、深入體會

1、教師示範讀

2、學生自由讀,讀後說自己知道了些什麼?

3、出示課件(圖片).

4、男女生互相接讀課文。

5、同桌相互讀,比一比誰讀得好。

6、議課文

出示歡慶場面,提問:圖中畫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是什麼日子?

7、賞讀課文,讀自己喜歡喜詩句,讀給同桌聽,並說說爲什麼喜歡它?

四、拓展練習

1、練習背誦

2、爲了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有人寫了這麼優美的詩歌讚美祖國,今年祖國媽媽的生日又快到了,你們想不想畫一幅漂亮的圖畫送給祖國媽媽?(可以根據課文畫,也可以自己想像畫)(學生畫畫時播放歌曲《愛我中華》)

3、佈置學生課後辦畫展。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聽到夏老師的課,很幸運,從這堂課中我看到了夏老師精彩的地方,也認識到了自己某些不足的地方,應該說受益匪淺。夏老師執教的《日月潭》整節課都落實了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開放而充滿活力。

一、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帶着愉悅的心情進入課堂。

一堂課精不精彩,課堂的導入也是一個因素。心理學認爲:在教學活動開始之際,學生普遍存在着希望上好課的動力準備,心理學稱爲“心向”。這時候,一般有經驗的教師往往非常重視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以精湛的導入愉悅學生的耳目,激發學生的心靈,開發學生的智力,觸發學生的情感,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過來。夏老師就是這樣做的,一開始播放風光片,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了美麗的日月潭。學生看着看着發出了發自內心的感嘆:好美啊。學生在這樣美的心境下進入課堂,有了這個美的情境,學生就能在學習中愉快地暢遊了。到了這節課結束了,和生字朋友說再見了,小朋友們就會高興地說出“羣山環繞、名勝古蹟,Byebye!……”

二、以學生爲本、以質疑爲線、以朗讀爲主。

我們說,要讓孩子帶着疑問進課堂,帶着疑問課堂出課堂。這堂課上夏老師從“在這麼美麗的地方,你想知道什麼?”讓學生質疑,帶着“這是島?”“在什麼地方?”“湖水面積多大、多深?”“爲什麼那麼美?等問題進入文本,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感悟與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有感情地朗讀,學生讀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真情實感自然流露。

三、以人爲本,自主學習、探究。

新課程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這堂課中有一個非常閃亮的地方,那就是師生共同演繹“羣山環繞”。學生開始是“遙遙相對”,這時第一個孩子說:“不對,你們不應該和老師站那麼遠……。”有的說:“羣山就是有很多山,而山應該有高有低,你們應該有些人搞一點,有些人矮一點……”有的說:“應該有幾座山在後面,有幾座山要重疊起來……”等等。整個環節給人的感覺特別真實,教師沒有做任何繁瑣的分析而學生已經理解了這個詞語的意思,整個課堂開放而靈活,充滿生機。

四、從課內到課外知識的不斷延伸。

在課的一開始,老師在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還簡單介紹了那裏的文武廟,獨具匠心,注重了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的銜接與整合。然而課堂是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不存在十全十美的課堂,我在聽課過程中有幾點小小的個人建議。

一、在課的.一開始讓學生欣賞風光片時,美妙動聽的背景音樂給人輕鬆舒適的享受。但當進入文本學習的時候,我覺得應該把背景音樂關掉。因爲神聖的課堂永遠是安靜的,而且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分配比較差,注意的廣度比較低,因此很有可能很多學生只顧着聽音樂而忽視了文本的學習,學生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下才能更好地學習。

二、作爲二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我想朗讀是一個重頭戲。學生只有在不斷的反覆的朗讀中才能感受文本、理解文本。但這堂課上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朗讀次數似乎太少了些,完全可以通過讓學生反反覆覆去讀,去品味。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彩、抱、相、新、衣、喜、滿、得”等8個生字,會認“淘、橙、嘻、橘、趣、喇、叭”7個字,理解“相親相愛”“笑嘻嘻”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色彩的神奇變化,感受大自然的和諧美好,感受世界的多姿多彩。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能正確規範的書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創設情景,在讀中展開想象,感受色彩的神奇變化和世界的多姿多彩。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生詞,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讀通順課文。

教學重難點:

讀出“緊緊地、笑嘻嘻、相親相愛”等詞語的情感,讀順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都學過美術,顏色會變魔術,你們知道嗎?

2.(課件:紅、黃、藍三個色彩寶寶從衆多的色彩寶寶中跳出來)

你們想去了解嗎?去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正音,質疑問難

1.學生自讀課文,圈出課文中的生字,認讀。

2.檢查字音。

3.再讀課文,看讀懂了什麼,有沒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4.交流反饋。

三、精讀理解,讀中感受

1.三個小淘氣天天一起做着有趣的遊戲,把你最感興趣的小淘氣的遊戲多讀幾遍,讀懂內容,讀出感情。

2.學生自讀,小組交流學習。

 學習要求:

(1)回答是誰做了什麼遊戲?

(2)朗讀是否有感情。

3.集體交流,彙報學習情況。

提示:朗讀第1小節時,重點讀好“緊緊地”:做一做,“緊緊的”是怎樣在一起;說一說從“緊緊地”在一起,你可以體會到什麼?讀一讀,“緊緊地”在一起,該怎麼讀?從“笑嘻嘻”一詞,你看儀感覺到什麼?(開心、高興、愉快等情感)

指導朗讀第2小節,抓住“相親相愛”感受黃、藍兩色寶寶在一起的親熱。說一說誰和誰在一起可以說是相親相愛?爲什麼?黃色的小淘氣和藍色的小淘氣在一起該怎麼讀?穿上新裝後的大樹、小草心情會是怎樣的?讀“他們爲大樹穿新衣,他們爲小草穿新衣,綠色的新衣真美麗。”讀出大樹和小草的'心情。

指導朗讀第3小節,抓住“歡歡喜喜”感受紅、藍小淘氣的活潑、歡樂和可愛,以及它們變成紫色牽牛花的喜悅。用AABB式的詞,換詞說“歡歡喜喜”的意思,讀出此節的情感。

最後一節:三個小淘氣,一起遊戲,世界變成了多彩的天地,讀出奇妙、快樂、和諧的氣氛。

四、拓展想象、鼓勵表達

1.自由的朗讀和背誦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2.色彩王國裏還有許多色彩小寶寶,它們也玩着不同的遊戲。你能仿照課文說說嗎?

五、溫習課文,書寫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溫習生字。

2.抽讀卡片,加深記憶:“彩、抱、相、新、衣、喜、滿、得”。

3.自主識記生字,交流識記方法。

4.指導書寫:滿。

(注意在的結構,右邊的草字頭寫得扁、窄、小。)

5.學生書寫生字。

6.評價書寫,請寫得好的學生板書。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與《竇娥冤》一文的學習相結合,進一步瞭解元雜劇的特點與成就。

2.鑑賞富於文采的曲詞:(1)運用多種多樣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徵;(2)善於化用或借用古代詩詞的語句乃至意境。

3.欣賞崔鶯鶯的形象,瞭解本課曲詞富於抒情性和音韻美的特點。

(二)能力訓練點

1.鑑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

2.體味劇作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鑑賞劇作富於文采的語言。

(三)德育滲透點

認識王實甫《西廂記》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四)美育滲透點

把握、鑑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鑑賞劇作曲詞的音韻美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二、學法引導

1.從分析情節入手,瞭解鶯鶯的心理變化,從而準確把握人物思想性格。按情節可把全折分爲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赴長亭路上的場面。通過三支曲子,寫出鶯鶯爲離別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是長亭餞別的場面,通過八支曲子,寫出崔、張二人纏綿依戀而又無可奈何的情態、心理,突出了鶯鶯重愛情而輕名利的反抗精神。第三部分是臨別叮囑的場面,用六支曲子寫出鶯鶯對張生的關心與擔心,關心的是他身體,擔心的是他考中後“停妻再娶妻”,進一步表現鶯鶯對功名利祿的輕視。第四部分是分手後的場面,用兩支曲子,寫出鶯鶯目送張生依依難捨的情景和離別後的痛苦。

2.選擇幾支曲子,反覆誦讀,瞭解所用的修辭方法,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可把幾支描寫秋天景色的曲子[端正好][脫布衫][一煞]集中起來讀,然後作兩種比較:一是與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描寫秋景的詩句對比,看看所選取的景物和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二是將這三支曲子描寫的景象對比,看看景物特點和表達的氣氛有何不同。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把握、鑑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鑑賞劇作曲詞的音韻美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二)解決辦法

爲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應在疏理劇情的基礎上,重點賞讀若干支曲詞,通過誦讀、比較,讓學生掌握有關知識,進行文學鑑賞的訓練。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第一課時,要求學生梳理劇情,並重點賞讀這齣戲開頭的三支曲詞和結尾處[一煞]、[收尾]兩支曲詞,體會曲詞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第二課時,重點賞讀自[脫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詞,體會曲詞中反映的鶯鶯的心理活動,並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大致瞭解劇作及課文節選的這一折戲。

2.重點賞讀[端正好]、[一煞]、[收尾]和[叨叨令]等幾支曲詞,體會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

(二)整體感知

《長亭送別》是《西廂記》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這在元雜劇中是頗爲少見的(全劇劇情可參看課本題解),《長亭送別》也是全劇最爲膾炙人口的精彩片斷之一。隨着劇情的發展,鶯鶯終於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與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張生私下結爲夫妻。但接下來便是老夫人逼張生趕考,並說考不取功名便“休來見我”,崔、張愛情又面臨新的威脅。無奈中張生只好起程“上朝取應”。這場送別戲共有十九支曲文,由鶯鶯主唱,既是塑造鶯鶯形象的重場戲,也充分體現了王實甫劇作情景交融、富於文采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1.導入:《西廂記》是膾炙人口的藝術傑作,同學們是從什麼時候起知道這部作品的?讀過哪些與《西廂記》有關的書,是否欣賞過相關的影視戲曲作品?(學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課文學習的正題即可。)

2.梳理劇情:《長亭送別》寫鶯鶯、紅娘、老夫人到十里長亭送別上京趕考的張生,鶯鶯是最重要的劇中人,據此可把課文劃分爲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叨叨令]結束):赴長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邊靜]之前):長亭別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此念”):臨別叮嚀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劇終):長亭別後

3.賞讀曲詞[端正好L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學生先背誦,後作賞析。

提問:這支曲子在修辭上有什麼特點?是怎樣渲染出劇中主人公的離愁別恨的?

(曲子句式既整飭又參差錯落,前3個三字句構成對偶、排比。後又各有一個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點明送別的季節,以景襯情。後二句用設問手法,說是“離人淚”“染霜林醉”,一“染”一“醉”,寫得極有分量。溝通了景與情的聯繫,使大自然的景物融人凝重的離愁,創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

4.與[端正好]對比,賞讀劇本末尾的[一煞]、[收尾]

提問:和[端正好]一樣,[一煞]和[收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評點這兩支曲子時說:“末二曲寫張生去後鶯鶯的悵惘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虛情實寫,正語反詰,俱臻妙境。”試說說你對這段評語的理解。

(“虛情實寫”,就是寓情於景,借生動的景物來傳情。這兩支曲子寫夕陽殘照、青山疏林、淡煙暮靄、秋風馬嘶,我們彷彿看到鶯鶯滿懷悽楚,悵然癡立,目送張生轉山坡、出疏林,“離愁漸遠漸無窮”,此時的滿目秋景,都是鶯鶯悲涼心境的外化。《收尾》的末句“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便是“正語反詰”,即用反問句抒寫心境。比之於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正面直說,更顯得激越真切。)

5.與以上三支曲子對比,賞讀[滾繡球]和[叨叨令]

提問:這兩支曲子主要寫什麼?有人說,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這樣的曲詞,纔可以稱爲“絕妙好辭”,[滾繡球]與[叨叨令]便相形見絀,你的看法怎樣?

([滾繡球]仍是鶯鶯的內心獨白,借去長亭途中的景物,從正面刻畫鶯鶯與張生難以離舍的複雜內心世界。[叨叨令]由紅娘的問話引發,敘說動身前無心打扮的原因,沒想今後孤悽的生活情景。關於曲詞的評價,[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詩宋詞精美語句固然堪稱“絕妙好辭”,而[滾繡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這兩支曲子使用對偶、排比、誇張等修辭手法,寫得也很生動真切;同時,又更多地融口語人曲,語言通俗,才能使演員宜於演唱,聽衆容易接受,雅俗共賞。[叨叨令]多用疊詞、襯字,更能體現口語化的音韻美。有時委婉含蓄,有時盡情傾瀉,兩種曲子風格各異而能統一,正是王實甫才具超羣之處,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四)總結、擴展

本課時我們只重點賞讀了五支曲子,對課文華美典雅、富於文采的語言已多有領會。王實甫是釀造氣氛、描摹環境的聖手,他描繪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傑出的語言大師,曲詞豔麗典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矯揉造作。下一課時,我們將進一步賞讀其餘曲詞。

(五)課後作業

1.複習已講析、討論的五支曲子,進一步作吟誦體味。

2.誦讀自[脫布衫]至[二煞]等十四支曲子,體會其中反映出的鶯鶯的心理活動與思想性格。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與前一課時的內容相結合,本課時重點賞析課文二、三部分的曲詞,進一步把握曲詞的藝術特色,並對鶯鶯這一形象作分析評價。

(二)整體感知

與課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寫鶯鶯、張生在長亭別宴上的表現。張生趕考,鶯鶯送別,表現了二人之間的真摯愛情,更反映出鶯鶯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對此,應通過曲詞的賞析,用心體會。

(三)教學過程

1.學生吟誦、賞讀曲詞,教師作適當解說。

2.進行課堂討論。

問題討論一:自[脫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並未脫離長亭送別的具體情境,也仍舊體現了情景交融的特點。哪些曲詞體現了這一特點?

(在敘事抒情中融情於景、借景抒情,如[脫布衫]的“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把整個離宴用蕭條氣氛籠罩起來,使秋境與離情統一。又如[四煞]的“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峯華嶽低”,黃河與西嶽華山,也被用來做離愁別恨的陪襯。還有[四邊靜]的“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把席殘人散、兩人相別的人物活動包容在蒼山落照的秋景之中,氣象闊大,使人如在畫裏,歷歷在目。)

問題討論二:鶯鶯是重愛情輕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禮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詞中體現了這一點?

(在鶯鶯心目中,金榜題名,並不是愛情的前提與基礎。如在[朝天子]中,她稱上朝應考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在[二煞]中說“你休憂‘文齊福不齊’”、“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在[幺篇]中說“但得一個並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這些言語,與老夫人汲汲於功名的態度形式鮮明對比,是鶯鶯叛逆性格的體現。)

問題討論三:雖然張生一再表白自己不會再在異鄉拈花惹草,但鶯鶯卻總擔心他“停妻再娶妻”,故而一再試探、叮嚀,鶯鶯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擔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婦女地位低下,始亂終棄的事是屢見不鮮的。實際上,作爲《西廂記》故事雛形的《會真記》(唐元稹作)和《鶯鶯歌》(唐李紳作),都將張生描寫爲始亂終棄的薄情文人。鶯鶯的離愁別恨,固然反映她對愛情的執著,同時也是她對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悲哀和抗爭,而不只是單純的兒女情長。)

問題討論四:課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細節生動,描摹逼真處甚多,試舉你最喜歡的曲子作說明。

(此題無統一答案,可由學生自由發揮。如[滿庭芳1、[快活三]、[朝天子]的細節描寫,[耍孩兒]、[四煞]的誇張對比等,都很突出。)

(四)總結、擴展

《西廂記》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華美典雅的語言,稱它能代表元雜劇的最高成就,絕非過譽之詞。而且,不僅《紅樓夢》中的寶、黛愛讀《西廂記》,今天讀它也還有現實意義。當代著名作家李存葆,便爲《西廂記》寫下了他感悟人類情愛的長篇散文《飄逝的絕唱》。

問題討論:

李存葆在《飄逝的絕唱》中說,當代世界,“暴力對美色的霸搶遠未結束,權力對美色的侵吞仍顯貪婪”;以金錢爲媒,“用鈔票鋪設婚牀”的現象更爲多見。你思考過這些問題嗎?作爲已步人青春期的年輕人,你認爲什麼樣的愛情觀纔是正確的?

(社會醜惡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必隱晦,自然也不要誇大。讓年輕人早一些接觸“愛情觀”問題亦無壞處,可避免他們在獨立面對生活時的迷失。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導青年人珍惜它,有利於他們美好情操道德的形成與堅守。)

(五)課後作業

1.選擇最喜歡的一支或幾支曲子,背誦出來,並把它改寫成現代詩。

2.課後閱讀《西廂記》全劇劇本。

3.閱讀李存葆《飄逝的絕唱》,寫一則讀書筆記。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一)、複習導入

1、聽寫詞語。

森林、困難、準備

2、指三名同學朗讀三則日記,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二)、導學第1則日記

1、自讀第1則日記,思考這則日記寫的事是哪個季節的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1)、時間:10月23日

(2)、景物:白楊樹的葉子快落光了,地上的草葉枯黃了,天冷起來了。

2、在這個季節裏,刺蝟和松鼠分別做了哪些事情呢?

刺蝟:找來乾草和樹葉,塞進樹底下的一個洞裏去,做過冬的窩。

松鼠:採來蘑菇,曬在松樹枝上。

3、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想象日記中描寫的情景。

(三)、扶學第2則日記

1、自讀第2則日記,思考這則日記寫的又是哪個季節的'事,從哪兒可以看出來。

2、交流,相機指導1、2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暴風雪襲擊大森林的景象,理解“襲擊”一詞。

3、在這麼冷的冬天裏,刺蝟和松鼠又是怎麼過的呢?

刺蝟:冬眠(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

松鼠:睡在窩裏,餓了就吃蘑菇幹。(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

(四)、自學第3則日記

1、學生自學,想想這則日記描寫的是哪個季節,刺蝟和松鼠分別在幹什麼。

2、交流反饋。

3、指導朗讀。

(五)、學寫日記

1、默讀這3則日記,你發現從格式上看有什麼特點?

第一行正中間寫日期和天氣,然後換一行開頭空兩格寫正文。

2、從這三則日記來看,日記的內容一般寫什麼呢?

日記內容一般寫當天所看到、聽到或做過的事情,也可以寫自己心裏所想到的。

3、鼓勵學生寫一篇日記。(課堂可組織學生說一說要寫的內容)

(六)、課堂總結

1、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你有了哪些收穫呢?

2、你還知道哪些動物過冬的知識?說給大家聽聽。

板書設計:

松鼠日記

秋天____冬天____春天

松鼠:採、曬、吃蘑菇、吃松果

刺蝟:做窩、冬眠、睡覺

課堂練習

(1)、我會拼寫。

zhǔn bèi kùn nán hū rán sēn lín

()()()()

(2)、詞語接龍真有趣。

準備→()→()→()

困難→()→()→()

拜訪→()→()→()

作業安排

1、我會按要求從文中摘抄句子。

描寫秋天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寫冬天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寫春天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下列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刺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燕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稱讚》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喜歡鼓勵性的語言,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本課是這一單元的第一課,其主要內容就是在小刺蝟和小獾的相互鼓勵中,小獾獲得了自信,小刺蝟消除了一天的疲勞。文中的小刺蝟和小獾相處得多麼融洽,多麼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讚,得先學會稱讚別人。

設計理念:

本課我着眼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學生爲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在教學中我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教學,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領學生自讀自悟等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自己對課文內容的領悟取代教材的講解分析,使學生創造的潛能得到充分的開發。

我的具體做法是: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創新的動力。在導語部分,我的隨機稱讚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的閃光點,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的精神集中到課堂上來,而且還自然而然的進入到本課的教學中。並且在這部分我還通過創設問題情境,進行心理滲透教育。

2、營造課堂氛圍——創新課堂的“催化劑”。我帶着笑容、稱讚、鼓勵來到課堂,給學生營造一個自由言說、其樂融融、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做一名大度智慧的引導者,巧妙地運用激勵手段,催化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意識。教學中,針對兒童喜歡小動物的特點,我在教學中插入小刺蝟和小獾的圖片,活躍了課堂氣氛。通過觀察圖片,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他們的體態特徵,這樣既培養了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爲營造氛圍作了鋪設。

4、開展實踐活動,給學生一個創新的舞臺。喜好活動是兒童的天性,表演活動更是他們喜歡嘗試的實踐活動,根據兒童這一特點,我精心設計了分角色表演這一活動,培養了表演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學思路:

1、課前通過學生欣賞4幅插圖,初步瞭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覆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然後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象,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3、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抓住了重點語句進行品讀,讓學生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4、創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3、學着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會寫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二課時,本節課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初讀課文。(略)

教學要點:通過學生的閱讀實踐,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情感。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1、隨機表揚:

(同學們的精神真飽滿,眼睛一直在注視着老師,老師稱讚你們!你們真棒!)

出示課件:同學們都看到了這個大屏幕上也有老師平時稱讚同學們的話,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句讀一讀吧。

聽了老師的稱讚,你心裏感覺怎麼樣?以後會怎樣做?

2、我知道你們都非常的聰明、能幹,平時得到的稱讚一定不少。你們表現得好,就應該得到稱讚。我們發現別人的優點,也應該及時地去稱讚他。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篇以“稱讚”爲題目的小童話故事。(板書:稱讚)。

二、學習課文,感知文意。

1、學生欣賞課文:

下面就請同學們跟老師一塊來欣賞這篇課文。想一想課文中的兩隻小動物都是誰?(指名回答)。你喜歡它們嗎?它們都長什麼樣子?老師邀請同學們一起來看一看。

看圖片:圖片上的這隻小動物是誰?你能說一說它的樣子嗎?(指名形容刺蝟的樣子)我們對刺蝟已經很熟悉了,渾身長滿了刺,圓滾滾的,可愛極了!可對於獾我們並不瞭解,那就跟老師一起再看看它的長相吧!(教師利用課件介紹三種獾)。誰能形容一下獾的樣子?

2、自由朗讀課文:

同學們讀得可真認真,你們完成任務了嗎?那麼小刺蝟和小獾是怎麼互相稱讚的呢?誰能讀一讀?(指名讀)你讀得可真流利。同學們想一想,你在稱讚別人的時候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呢?(愉快、誠懇)那就帶着這樣的語氣再來讀讀吧。(指名讀)

(老師注意到了,他把“真、一個比一個、香極了、從來沒有見過”這些地方讀得可真到位,一下子就讀出了稱讚別人的語氣,你真棒!)(誰願意再來試試)

3、這樣的稱讚會起到怎樣神奇的效果呢?請同學再仔細地讀讀課文,看看小獾是怎樣說得。(指名讀出來,學生找準確以後,教師用課件演示小獾說的話。)

小獾拉着小刺蝟的手,說:“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讚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這是我的一點兒心意,收下吧。”理解“泄氣”一詞,並指名說說它的意思。自由讀讀這句話,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小獾很感激小刺蝟,在它泄氣的時候給它鼓勵,讓它有了自信。)。再齊讀。

4、請同學快速讀讀1-3小節,找找小獾在什麼情況下感到泄氣了?(出示課件)小獾已經做成了三個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

理解生字“粗糙”。然後齊讀。

5、看着這樣一個個粗糙的小板凳,想想小獾當時會怎樣想呢?

師:是啊!小獾雖然做得並不怎樣,但當時的他卻更需要別人的稱讚啊!這時,是誰發現了小獾的優點?

(出示第3自然段小刺蝟稱讚的話)引讀:

6、聽了小刺蝟的稱讚,小獾高興極了,它接着會怎樣做呢?

師:是啊!別人做得好我們需要稱讚,當別人做得並不理想,有困難時,我們就更應該稱讚,因爲稱讚就像神奇的魔棒,使原本想要放棄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不但做成了板凳還學會做椅子了。

如果小刺蝟不去稱讚小獾,而是去挖苦,諷刺它,你想想小刺蝟會怎樣說呢?

7、那麼,當小刺蝟把蘋果送給小獾,聽了小獾的稱讚後,他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出示課件,齊讀。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決不能吝嗇對別人的稱讚,因爲稱讚有着巨大的魔力:(出示)因爲稱讚能。(學生自由發揮說)

8、是啊!稱讚多有魅力啊!綜合剛纔小朋友說的,我們一起來記一記這樣一句話(課件出示):稱讚帶給我們勇氣和自信,稱讚帶給我們進步,稱讚帶給我們成功和喜悅。齊讀。

三、分角色表演讀。

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朗讀比賽的小遊戲,找兩個同學分別給小刺蝟和小獾配音,下面的同學可不是沒事幹啊,你們要仔細地聽,給他們當評委,看看誰讀得最棒。

四、總結:

稱讚給予我們那麼多神奇的力量,帶給我們那麼多的歡樂,那麼在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去現別人身上的優點,給予周圍人更多的稱讚。

五、拓展延伸:

1、自已選一個同學,誇誇他的優點。

2、回家選擇合適的時機,用恰當的方式,試着稱讚你的家人。

教學反思

1、學生能處在一個寬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他們就會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因此,在課堂上我始終面帶微笑,對學生積極的發言給予真誠的稱讚,創設愉悅的學習氛圍,比如在課一開始的時候,我對學生積極準備上課的狀態進行了稱讚(你們的精神真飽滿,眼睛一直注視着老師!老師稱讚你們!你們真棒!)。針對孩子們喜歡動物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用課件展示刺蝟和獾的圖片,這不僅讓學生進一步瞭解了“刺蝟”和“獾”這兩種小動物,更加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學習的興趣,還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孩子們有了興趣、課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愉悅的氛圍。學生樂學,愛學。

2、新課程標準提出: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充分體現這一教學理念,在文本與學生之間架起了交流的平臺,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加強了朗讀練習,如自讀、指名讀、對比讀、分角色讀、選擇重點段落讀等。在朗讀的同時,加深了對重點詞句的理解,比如“在我有點兒泄氣的時候,是你稱讚了我,讓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經會做椅子了。這是我的一點兒心意,收下吧。”理解“泄氣”一詞的含義,並且讓學生談一談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麼。“小獾已經做成了三個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重點理解“粗糙”的含義以及理解小獾看着這樣粗糙的板凳心理的感受是什麼。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使學生在讀中品詞品句。在此基礎上我還重點加強了對學生朗讀課文情感的培養。比如:他對小獾說:“你真能幹,小板凳做得一個比一個好!”和小獾接過蘋果聞了聞,說:“你的蘋果香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的蘋果。”部分學生在讀此段的時候,那種發自內心地、誠懇地、愉快地稱讚別人的語氣讀得不是很到位,在此我進行點撥,把讀得語氣到位的學生樹爲榜樣,其他學生模仿讀,學生一下就找到了感覺,把稱讚的語氣讀出來了,增強了語感,體會到真誠的稱讚能帶給人們自信,激勵了學生敢讀、想讀、愛讀的學習精神,促進了情感的交流。學生從中體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人情味。在教學中,我時常注意稱讚學生的感悟理解,點滴進步。營造了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這樣。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爲引導者和參與者,爲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學習注入了不截的活力。

現在反思課堂,我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學了《稱讚》這篇課文以後,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我們同學應該怎樣去做呢?這一問題創設有些空洞,應該讓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中說一說怎樣發現別人的優點,或者當別人做得並不太好的時候,我們怎麼去發現閃光點,及時地給予稱讚。這樣學生就會有話可說,說起來也會更加具體。

2、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感覺我還不能完全的放開手腳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宰着,教師成爲引導着和參與者,使學生的自主學習受到一定的約束。

3、整節課我都重在挖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顯得有些繁瑣。忽視了利用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點滴進行有效的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有些形式化,即感悟道理多,親身實踐少。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克服以上不足,轉變教師的角色,從“領導者”變爲“引導者”。進一步豐富自己的文學知識,提升語文素養,深挖教材內容,爲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瞭解標點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在搭配詞語、讀“節氣歌”中鞏固識字,積累詞語,並瞭解二十四個節氣。

3、感知動物的奇妙,能把自己瞭解的動物講給同學聽,並能把說的內容寫出來。

4、通過課內外學習,培養學生主動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養成細心觀察、瞭解自然的習慣。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基礎知識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讓三個同學扮演句號、感嘆號、問號,介紹三種標點符號的形狀特點,再各說一句話,表示自己扮演的標點應表達的語氣。

感嘆號:同學們,我是感嘆號。(手指頭飾)這就是我的'形狀,小棒槌下加個點兒。我的感情最強烈,文章裏誰也沒有我重要!

問號:(一副沉思狀)我的形狀像只小耳朵,大家叫我小問號。當你寫了一個小小的問題,我馬上跟在句子的尾巴上。要是沒有我來發問,怎能引起讀者的思考?

句號:我是小圓圈--句號。當你寫完一句話,就得把我放在句子末尾的右下角。只有我纔是文章的主角。沒有了我,話就是說個沒完沒了。

2、自讀句子,體會句子的不同語氣。

3、組內讀句子,比比誰讀得好。

4、說出發現。說說每組兩個句子的意思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5、遊戲強化。每組派兩個人蔘加比賽,倆人背對背,師指句子,一人讀,另一個人寫出標點,大家用掌聲鼓勵獲勝小組。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a.輕聲讀讀8組形近字和生字帶出的詞語。

b.小組交流識記10個生字的方法。

c.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介紹識字方法。

d.變序抽取字卡,以競賽的形式認讀、擴詞。

2、我會連。

a.明確。

b.動手連一連。

c.同桌交換,互相訂正。補充練習:

追趕 羽毛

攪拌 羊羣

抖動 水泥

晴朗的 饅頭

香甜的 財富

寶貴的 天空

3、讀讀背背。

a.看課件或文字補充材料,瞭解二十四個節氣。

b.讀節氣歌和二十四個節氣。

c.藉助學習夥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節氣歌”的意思。

d.背誦“節氣歌”。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教材解讀】

《猴子種果樹》是一篇寓意深刻,發人深省的童話故事,寫一隻猴子因爲沒有耐心,盲目聽信他人意見,不斷更改自己的種植計劃,最終什麼果樹都沒有種成。整篇課文圍繞猴子種果樹展開情節,先寫猴子怎樣種果樹,再寫猴子種果樹的結果,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於求成。課文情節曲折,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表演,從中理解深刻的道理。

【設計理念】

1、注重朗讀感悟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讀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有助於學生充分感悟語言文字蘊含的情感,並將之內化、積澱,從而形成良好的語感。在朗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在朗讀的方法上給予指導,朗讀過後的評價也應注重藝術性,這不僅對學生的朗讀活動進行評價、指導,而且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

2、先扶後放,合作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內容相近、敘述形式相似的段落時,採用“先扶後放”的教學方法,先由老師重點指導學習二、三自然段,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習四、五、六、七自然段,然後全班交流評議。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既體現了教師的指導作用,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學會了合作,學會了探究,評價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感悟,知道猴子結果什麼樹葉沒有種成的原因,明白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於求成的道理。

3、引導學生把握課文語言特點,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初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流程】

一、導入複習

1、揭題,讀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2課——齊讀課題。

2、複習詞語。

行一:課文中的這些詞語還認識嗎?(課件出示:烏鴉、喜鵲、杜鵑)

這些詞語都是什麼?鴉、鵲、鵑?點出“鳥”。所以“鴉”“鵲”“鵑”都有鳥字旁,下面請我們男生一起來讀。

行二:這些鳥兒是怎麼叫的呢?課件出示:哇哇 喳喳咕咕 誰來讀?

讀着這三個詞,它們在字形上有什麼相同嗎?都表示什麼?小結:這三個詞都帶有口字旁的,都是表示聲音的。

這些是表示聲音的詞,放到句子裏,就應該給它們加上引號。看清楚了嗎?

下面請我們女生一起來讀第二行。

行三:這些鳥兒不僅會叫,而且還會說話呢。(農諺)

誰來讀?你把 “杏”“櫻”這兩個後鼻音讀正確了。

這3句話都是什麼呀?點出:農諺。農諺是農民在常年的勞動過程中,得出的經驗。放進句子裏,一般也要加上引號。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些農諺。

(設計意圖:通過把帶有“鳥”字旁的戲進行歸類,讓學生髮現大部分鳥類,都含有鳥字旁。同理,很多形聲詞都含有“口”字旁。二年級是學生識字量最大的一個年段,因此教給學生初步的字形規律,不失爲一高招。)

3、回顧全文。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誰能填?

交流:相機貼圖。先……接着……然後……最後……

出示填空:這隻猴子種了( )次樹,先後種了( )樹、( )樹、( )樹、( )樹,最後( )。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尤其應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讓學生交流開始提出的問題的答案,能有效地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用簡潔明瞭的語言歸納課文大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過度:猴子種了這麼多果樹,爲什麼最後還是沒種成?讓我們走進課文找尋答案吧。

(設計意圖:這樣的過渡語,既幫助學生回憶了課文的內容,使學生很快地進入課文情境,又自然地導入到新課的學習中。)

二、精讀感悟

1、學習第一段。先看猴子是怎樣種梨樹的。出示句子。誰來讀?

聽出來了嗎,這隻猴子是怎樣種梨樹的呀?

“天天”澆水、施肥。就是怎樣做?“每天”“一直”,也就是昨天……今天……明天還要澆水、施肥。這就叫天天。

可是,種樹需要天天澆水施肥嗎?(生答)那猴子爲什要天天去澆水,施肥呢?(原來,他在等着吃梨子呢)。等着吃梨子也不能天天澆水、施肥呀?說明他心裏怎樣?生(交流一下)(很着急,急性子,沒耐心)找兩個孩子回答。

複述:來講講猴子怎樣種梨樹的事呢?

猴子種了 ,天天 ,等着 。

點評:聽出來了,猴子真是猴急猴急的,真有趣!

(設計意圖:讀書不僅要讀出字面上的意思,還要透過文字讀到人物的心裏去,這一環節讓學生思考,猴子爲什麼天天去給梨樹苗澆水、施肥,使學生體驗猴子的內心世界。)

3、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段】

◎正當梨樹發芽的時候,烏鴉來了,它對小猴子說了什麼呢!出示第二段。它都說了些什麼呢?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再數一數烏鴉說了幾句話?(3句)標點泛紅。

(1)誰來讀第一句?猴哥,猴哥,你怎麼種梨樹呢?

老師這裏也有一句:猴哥,你怎麼種梨樹呢?誰來讀?

這兩句話有什麼不同呀?那烏鴉爲什麼要連叫兩聲呢?可見烏鴉有多着急呀!誰來替烏鴉叫叫猴哥?

(設計意圖:兩句相近的句子的比較,通過朗讀比較,品悟出人物特點。)

烏鴉是急着想對他說:“你怎麼種梨樹呢?”

小朋友,這是一句問句。讀出問句的味道,意思就出來了。明白了嗎?是呀,烏鴉就是急着勸猴子,你不應該種梨樹的。指名讀。

(2)烏鴉接着勸說:出示句子。有句農諺,‘梨五杏四’。

誰來讀?借用一句農諺來勸猴子,勸得更有道理。

(3)緊接着,烏鴉說:梨樹要等五年才能結果,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有這個耐心嗎?”也是問句,你們聽出什麼意思了嗎?咱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複述:小朋友,剛纔我們聽到烏鴉對小猴子說了三句話,第一句是講猴子不該種梨樹。第二句是用了農諺來勸,第三句說猴子是沒有這個耐心的。

(1)你能學着烏鴉的樣子來勸勸猴子嗎?點評:你勸得真好,你是在替猴子着急。

(2)現在老師增加難度,你能看着這些短語提示來說嗎?出示:

正當梨樹成活的時候,一隻烏鴉“哇哇”地對猴子說:“猴哥,猴哥,

有句農諺, 。梨樹要等 , ”

先練練。

點評:聽出來了,你勸得多好啊。嗯,你多爲猴子擔心哪!

(設計意圖:學會複述,是二年級下冊一重要練習點,複述也是學生內化學習內容一種方式。)

【第三段】

猴子聽了,怎樣想呢?出示句子。猴子一想:“對,五年太長,我可等不及。” 誰來讀?

◎從它的想法裏,你感覺這是隻怎樣的猴子?等不及。

你從哪些詞語裏讀出來?

1、“太”,猴子覺着五年的時間太長了,真是心急。

2、還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他說他等不及。

這裏也有句話,把可去掉了?咱們比較一下,指名兩學生讀。

但是,有了這個“可”,我們更能感受到什麼呢?讓我們感受到猴子真是心急啊的,真的等不及,誰來讀。

3、於是,這隻心急的猴子怎樣?板書中去除“梨樹”。

(設計意圖:通過把“可”去掉與不去掉,讓兩學生進行朗讀比較,達到由讀——悟這樣的自我學習過程。)

4、學習第四~七段。

剛纔我們聽了小烏鴉勸猴子,他們也來勸了?出示圖片。

◎請同學們默讀第四到第七自然段,把喜鵲、杜鵑勸的話用“直線”畫下來,把猴子想的話用曲線畫下來。聽明白了嗎?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組織交流。

【喜鵲和杜鵑】

誰找到了,喜鵲是怎樣勸的?出示。杜鵑呢?出示。

◎小朋友發現了嗎?他倆勸的話和烏鴉勸的話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

1、都是用了三句話來勸。標點泛紅。

2、第一句,都是連叫兩聲,都很急,是吧?還有哪裏一樣?就是樹名不同。

第二句,有相同的地方嗎?都用了農諺來勸,理由都很充分。

3、 我們再看這第三句話,指名3生讀。問:你有這個耐心嗎?剛纔學的時候說是(沒耐心),第二句呢(等不及)第三句是(很着急)意思一樣嗎(一樣)

你有這個耐心嗎?

你能等得及嗎?

你不着急嗎?

小結:三隻鳥都肯定猴子是沒耐心的,卻用了問句的形式,反而會使意思更加肯定。

男生第一句,女生第二句,齊讀第三句。

◎下面,誰願意來學着喜鵲和杜鵑的樣子,來勸勸猴子呢?

哪隻喜鵲先來?

哪隻杜鵑也來勸勸猴子?

【猴子】

1、那猴子聽了又怎樣想呢?你找到了嗎?

分別出示句子。

“對,五年太長,我可等不及。”

“對,四年太長,我也等不及。”

“對,三年也太長,我還是等不及。”

2、猴子聽了之後的想法,和烏鴉勸了之後的想法,有相同的嗎?

劃線:對,都說“對”;太長,都嫌太長;等不及。每次都說等不及。

3、這三句話,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呢?

五年、四年、三年:讀出了什麼?(時間越來越短),可猴子覺得短嗎?。所以當梨樹五年結果時,他一想————,四年結果時,他一想——,只有3年時,他又是一想:——。這時的耐心怎樣?(儘管時間越來越短,卻越來越急)帖板書:沒耐心。

看來確實如三隻鳥所說的.,猴子真的是沒耐心的。指名3學生讀。

4、於是,他拔掉梨樹改種杏樹,又拔掉杏樹改種桃樹,接着是拔掉桃樹,改種櫻桃樹。誰知,櫻桃好吃樹難栽。一連幾年都沒有栽活,最後……貼板書。什麼樹都也沒種成。

◎總結全文:

小朋友,這是爲什麼呀?是誰錯了呀?(猴子)錯在哪裏?指名答。

出示:猴子一想:“對,五年太長,我可等不及。” 猴子一想:“對,五年太長,我也等不及。” 猴子一想:“對,五年太長,我還是等不及。”一想泛紅。問:猴子一想是什麼意思?(隨便想想,想了一想)。面對3只鳥的勸告,猴子只是一想就覺得對了,真是一隻沒主見的猴子。貼板書:沒主見。

相機板書:沒主見。

指名4學生分角色朗讀4-7節。

(設計意圖: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主要體現了兩個理念:一爲先扶後放,適當點撥。課文二至七自然段意思相近,敘述形式相似。因此,在教學第二第三時,以扶爲主,理解“梨五杏四”的意思以及反問句”“你有這個耐心嗎?”在教學第四至第八自然段時,以扶到放,教師只作適當點撥。二爲抓住重點,指導朗讀。由於本課中出現了四種動物,且他們之間進行了較多的對話,緊扣這一特點,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從烏鴉、喜鵲、杜鵑的語言中體會他們對小猴是否有這個耐心所抱的懷疑態度,結合三種鳥兒邊飛邊叫的動漫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體會它們說話的語氣。)

三、指導書寫

出示9個生字,同學們觀察一下,9個字的字形,最多的是什麼結構?(左右結構)取出左右結構的字(7個)。左右結構的字中,有的是左窄右寬,有的是左右同寬,少部分是左寬右窄。這幾個字屬於哪一種?指名答。今天我們學其中的澆和耐。

1、 指導觀察“澆”

澆字屬於左窄右寬,寫的時候,三點水要有弧度,點落位後,第二點要靠左一點。右邊部分,一橫稍稍往上揚,斜鉤橫跨橫撇間,一撇短短從中過,一橫短短裏邊藏。一撇撇到提下邊,彎鉤斜鉤對對齊。範寫。學生臨摹,評好壞,修改。

“耐”

學生探討方法。兩豎平分稍短些,寸橫對齊折勾橫,豎鉤起筆要頂高。

2、交流識記方法。

3、範寫指導。

4、臨寫,作業展評。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喜歡識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這是低年級段識字與寫字的目標任務。讓低年級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儘可能多地認字,以便讓他們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課堂教學就是一個最有效直接的途徑,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能鼓勵學生主動識字。而綜合本課的9個生字,合理地歸類,也是讓學生更快掌握生字的有效辦法。)

四、佈置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爸爸媽 媽聽。

2、讀故事《擡驢》。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中發現和應用漢字的構字特點,鞏固識字,積累詞彙。

2.使學生樂於展示自己的成果,並善於學習別人好的地方。 教學重點:發現漢字的構字特點,積累詞彙。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小浣熊:歡迎小朋友們來到“小小觀察臺”,請你仔細看看這些字在構字上有什麼特點?

(多媒體出示:多──呂──炎──冒等三組字)

2.觀察比較、小組討論並彙報

(第一組:上下結構的字。第二組:左右結構的字。第三組:品字結構的字)

3.怎樣利用這種構字特點來識記生字的'?

4.你還發現在生活中有哪些這樣結構特點的字嗎?(全班交流) 如:人──從──衆日──冒──晶火──炎──火

二、日積月累。

1.小浣熊:走出觀察臺,歡迎進入“合作闖關”字詞遊戲。

(1)分組自學,藉助拼音認字、組詞,並說說有什麼發現?

(2)分組彙報,鼓勵每組用不同的方式,師相機小結。

(3)遊戲:生字搬家考考你

(出示生字卡片,打亂順序,認讀)

2.讀讀記憶

小浣熊:祝賀同學們闖關成功,讓我們再到語文天地中去採集些成語吧。

(1)生自讀成語,並說說成語的意思。

(2)看圖猜詞:多媒體展示,生搶答。

(3)再讀成語,想象畫面,比誰讀得有味道。

(4)找朋友:泉水()琴聲()枝葉()空氣()

(5)學生任選一詞說話

3.讀讀背背

小浣熊:小朋友們學的可真快,那就再讓我考考你們吧。

(1)生自讀自悟幫助別人的好處。

(2)指名讀,教師邊聽邊讀,予以指導。

(3)小組內:個人背、組內背。

(4)背誦競賽:師略述句子大意,看誰最先背出相關的諺語。

(5)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諺語?班內交流。

三、課堂小結。

祖國的語言文化博大精深,多多積累。

四、佈置作業。

向父母請教一些諺語,記下來並背誦。

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一)學科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那麼”、“熟了”、“黃澄澄”等詞,瞭解“金子、運動場、電報”所比喻的事物。

2.按從上到下,由遠到近順序,仔細觀察秋天圖畫及錄像,提高觀察能力。

3.通過聽讀訓練,想象畫面,體會秋天的美景。

(二)美育目標:

1.初步通過語言文字感受秋天及大自然的美。

2.初步能通過聽再用語言展現圖畫,並進行初步審美想象。

3.初步感受課文描寫出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熱愛。

二、教學視點:

知識點:秋天的一些特徵。

審美點:秋天美

關鍵詞:高、藍、黃澄澄、金子、黃葉、落

三、教學重難點:

1.要讓學生通過聽的訓練看圖、學文,掌握秋天的特徵。

2.金子、傘、運動場、電報指的是什麼?

四、教學材料:

1、典型材料:欣賞、感知《秋天》課文錄像。

2、延伸練習材料:觀察秋天景色的圖片和錄像,體驗秋天的美。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做“傳話兵遊戲”)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嗎?(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的特徵。春天草長鶯飛,夏天枝繁葉茂,而秋天的特徵呢,正是我們這節課所要了解的。秋天到了,讓我們一起進入秋季,領略一下秋天的風采。(讀課題:秋天)

(二)聽朗讀,初步進行審美感知、欣賞

1.請閉上雙眼,用你們的乖耳朵聽一聽,你彷彿看到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放錄音)

(彷彿看到藍藍的天、白雲、黃澄澄的稻子、落葉、魚兒、螞蟻、燕子)(覺得天很美,豐收了)

2.讓我們一起去看錄像,看看你腦中的圖畫是否同畫面上一樣,聽聽你講述的是否同教師說的一樣

再放錄像,抽生回答。(天、樹葉、稻子、池塘……)

(過渡)課文又是用怎樣的詞語來描寫這迷人的秋色呢?

(三)進行審美理解

1.這一課共有幾個自然段?(4個自然段)

2.學習第一自然段。(學習典型材料)

(1)這一自然段有幾句話?(2句)、

(2)聽師讀,看師的表情,想,寫了什麼?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天)

你聽出了秋天的天怎麼樣?你對天空有什麼感覺?(高、藍)

(看圖片幫助體會秋天天高雲淡)

(3)你能夠讀一讀這美妙的語言嗎?(教師指導)

(過渡):多麼好看的藍天和白雲啊!藍天下怎樣呢?

3.同法學習第二自然段(進行審美延伸)

(1)請一、二組的.同學讀,其餘的小朋友比賽誰的耳朵最靈敏,最先聽出第二自然段寫了秋天的什麼?

(稻田)讀後提問,什麼地方的稻田?(藍天下)稻田怎麼樣?(一眼望不到邊)這個詞什麼意思?(廣、多)說明了什麼?(豐收了)指導讀。

(2)稻田的稻子熟了,什麼顏色(黃澄澄)(板書)把稻子比作什麼?(金子)(板書)金子什麼顏色(黃)讓一大片一眼望不到邊的金子放在農民的眼前,農民會怎樣想?(發財了、豐收了、很高興)

(3)用豐收後的喜悅心情來朗讀。(指導讀)

(過渡):那麼,秋天還有什麼特點?

4.同法學習三、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三、四自然段,問:梧桐樹在什麼地方?(池塘邊上)池塘在哪兒?(稻田旁邊)(勾劃)

(2)梧桐樹的葉子有什麼變化?(黃、落)(板書)

落是什麼意思?(掉)

怎麼落?(輕輕地……)(教師加上動作指導幫助學生理解)

葉子落下時像什麼? (小鳥、蝴蝶……)

你打算怎樣讀這個詞?(輕、長)(抽生試讀,教師指導)“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3)樹葉落到水裏,小魚游過去,把它當作什麼?(傘)

小魚的傘指什麼?(落葉)

小魚在傘下說什麼?(悄悄話……)

有的樹葉落在岸邊,螞蟻爬上去,把它當作什麼?(運動場)

螞蟻的運動場指什麼?(落葉)

瞧,螞蟻多愛運動,真有趣呀!你能用“△”勾出描寫小魚和螞蟻動作的詞嗎?(遊、藏、爬、跑)

(過渡):秋天到了,稻子熟了,樹葉黃了,燕子捉蟲的任務完成了,他們又將幹什麼?

(4)齊讀第四自然段、問:小燕子看見樹葉落下來時說什麼?電報指什麼?(落葉)想像電報上會寫什麼?(天冷了,快快回去吧!……)指導朗讀,看板書總結全文,用“秋天到了(什麼怎麼樣)”的句式總結。

(四)進行審美檢測

小結:小動物們在秋天歡快地活動着,給寧靜的秋色增添了許多生氣。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讚美生動有趣的秋天吧!

朗讀全文。

(五)進行審美延伸、檢測、體驗

你還想了解秋天其它的特徵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多彩的秋色吧!

看錄像。

剛纔你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麼感想?

你能用“___________________(什麼怎麼樣)啊!秋天到了”的句式說一說嗎?

(六)進行審美欣賞、聯想、體驗

讓我們再次閉上雙眼,聆聽古箏曲《秋思篇篇》,想象這迷人的秋色吧!

(七)課後作業:

仔細觀察家裏的花草樹木和田野裏的莊稼,看它們跟夏天時有哪些不同,把觀察到的情況,講給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聽。

六、教學點評:

本教學設計和執教者結合了小學二年級學生語言,審美心理和生活的實際,目標科學、完整,重點突出,結構嚴謹,層次清楚,過程流暢,圖文緊密結合,訓練步步落實,較好體現了看圖學文教學的特點,展現了美育有機滲透於語文教學的魅力和優質、高效的功能,給人以教學美感。它具有如下特點:

1、緊緊圍繞本課目標,突出了聽說訓練,聽、說與朗讀審美有機統一,貫穿在教學各個環節之中,教學方法靈活,形式生動活潑,使學生興趣盎然,學得主動積極。

2、教師精心設計製作的電教軟件和精選的圖片,針對性、目的性強,直觀、形象,極富美感,增強了教學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也有效地發展了學生語文審美素質。

3、教師以自身美的形象、美的語言,特別是全身心的真情、激情投入,深深打動了孩子的心,營造了寬鬆、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施教全過程體現了既“立美於教”,又“施教於美”。

4、板書簡明、工整,邏輯結構清楚,突出了重點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