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熱門】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熱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熱門】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瞭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2.瞭解作者採用的表達方法,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啓示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五根手指的特點,作者運用哪些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

2.領悟其中的道理,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於得到啓示的習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生活中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對於他們的存在,我們常常司空見慣、熟視無睹,可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這些普通的事物也會帶給我們耐人尋味的啓示。比如我們每個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22課《手指》。

2.齊讀課題。

3.引導全班讀“導讀”。

4.指名反饋:讀懂這篇文章,就是要弄懂哪兩個問題呢?

二、同桌交流,整體感知

1.組織學生初讀,解除字詞障礙。

2.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出示提示:課文先總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然後分別具體寫(),最後總結寫()。

3.請學生根據填空的內容,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在此基礎上體會本文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三、細讀課文,瞭解特點,感受內涵。

過渡:文章主要寫了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態,各有長短,那麼他們各自都有哪些長處和短處呢?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找出相關句子。

1.學生帶着問題再讀課文,找句子,理解,同時完成表格。

手指名稱優點缺點啓示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無名指

小指

(1)找出寫各手指長處的句子,讀一讀,並理解。

(重點體會表現大拇指吃苦耐勞、默默奉獻特點的句子:a抓住“相幫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勁扳住”等詞語;b體會“排比”的修辭手法在這裏起的作用;c感情朗讀。其餘句子略加點撥。)

(2)找出寫各手指短處的句子,讀一讀,理解,師簡單點撥。

2.議一議:

(1)你喜歡其中哪個手指頭?爲什麼?那麼讓你只保留這個,其他不要怎麼樣?爲什麼?

(2)從這裏你體會到什麼?你現在還認爲你說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嗎?

(3)豐子愷先生是怎樣理解五根手指之間關係的?從哪裏知道的?(最後一句——手指的全體,同人羣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團結,成爲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4)你從中受到什麼啓發?

3.昇華內涵。

(1)團結爲什麼能使力量變大?(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充分發揮各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學習,互相支撐等。)

“團結就是力量”

(2)手指需要團結合作,才能揚長避短,發揮最優效果,從而幫助主人完成各項任務;那麼,自然界、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很多,你能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嗎?

a.造房子,既需要房樑也需要椽子、磚塊……方有方的好處,圓有圓的作用。

b.社會職業分工情況:既要有教師、醫生、科學家,也要有工人、農民、清潔工,只有分工不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能自食其力,爲社會盡一份責任,都是高尚的,值得尊重和尊敬的。

c.火箭上天是一項偉大的事業,但少不了其中的任何一環,任何一環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全局失敗。只有每個直接和間接參與者團結合作才能成功。

d.班級大掃除的分工,掃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等缺一不可。

四、品讀課文,感悟寫法,遷移運用

1.你喜歡讀這篇文章嗎?爲什麼?

意味深長:受到深刻啓發有趣:語言幽默、生動。(擬人、排比、比喻、設問等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快速找出這類句子,朗讀回味。)

2.(課件出示)“閱讀鏈接”的小詩《手》,自讀感悟。

豐子愷(1898—1975)原名豐潤、豐仁,浙江崇德縣石門灣(今桐鄉縣石門鎮)人。1941年進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師範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和繪畫。1919年師範學校畢業後,與同學數人在上海創辦上海專科師範學校,並任圖畫教師。1921年東渡日本學習繪畫和音樂,與朱自清、朱光潛等人結爲好友。

1924年在上海創辦立達中學。1925年創辦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聖陶、鄭振鐸、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開明書店聘爲編輯。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出版。

七七事變後,率全家逃難。解放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等職。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子愷近代散文集》等十餘種,畫集《子愷漫畫》《繪畫魯迅小說》等多種,另有學術論著和翻譯作品多部,對我國的藝術教育作出了巨大貢獻。

豐子愷最負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注意用語言狀物繪形,表現視覺色彩。他寫散文,總是選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題材,表達自己的感受,用最質樸的文字坦率地表達出來,在樸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傾注了一股真摯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靈而引起共鳴。

五、作業佈置

小練筆,想想身邊有哪些事物讓你有所感觸,有所啓發,學習本課的寫法寫一寫,寫出事物的特點和自己的感悟。(如:五官的對話;標點符號的爭論;文具的爭吵等。)

六、板書設計

手指

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團結就是力量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略寫的作用。

4.通過學習感受以鄭和爲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二、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學習鄭和爲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四、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都知道哥倫布在1492年發現了新大陸,可你們知道嗎?我國早在明代就有一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鄭和。

2.揭示課題,質疑。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以這位航海英雄爲主人公的。補充板書:26鄭和遠航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呢? (鄭和是什麼樣的人?鄭和遠航到底有多“遠”?遠航途中發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讀課文

1.同學們帶着剛纔的問題自讀課文,試着從課文中找找答案。 (學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2.組織反饋交流,瞭解課文內容。

3.逐段指名朗讀(同學之間相互評議)

4自學生字,認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1)學生自由組合,展開交流,教師巡視,參與學習。

(2)反饋學習體會。

5.練讀詞語。(出示投影片)指名讀,小組讀,抽讀。

6.這篇課文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詞語,你讀書時讀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7.反饋理解詞語的情況。

8.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讀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課文也讀得通順、流利了,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和鄭和一起經歷一次遠航。

(三)精讀課文

1.自學第1-3自然段,思考:

(1)鄭和第一次遠航的時間和地點是什麼?

(2)爲什麼把遠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①反饋,交流。

②指導朗讀。出示投影片:將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鄭和健步走上指揮船。他雙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羣告別,接着高舉起令旗,大聲喊道:“起航!” a.練讀,體會應該讀出什麼語氣。 b.角色表演。

2.自學第4、5自然段。

(1)分組討論:鄭和在航行中和各國進行了哪些友好交往?他們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導朗讀。

①練讀第4自然段,在讀中體會文字中流露出來的友好之情。

②哪些詞語表現了航行的兇險?找出來讀一讀。

③面對危難,鄭和有什麼表現?

④組織討論,反饋。

(四)略讀第6、7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邊讀邊思考體會:讀了這兩個自然段,你對鄭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瞭解?

2.討論:爲什麼略寫其餘六次遠航?

3.鄭和遠航有什麼重要意義?

4.組織學生反饋、交流。

(五)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的主要內容

2.你能試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嗎?

3.分小組反饋,交流。

4.總結:我們和鄭和一起經歷了一次重大的遠航,在衆多歡呼聲中“揚帆起航”,途中和各國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戰勝兇險”,真是令人回味無窮啊!我們還感受到以鄭和爲代表的中國古代人民的開拓、探索精神,作爲炎黃子孫,我們爲此而感到驕傲。

六、教學結束:

1.完成習字冊上的練習。

2.寫一則200—500字的讀後感,互相交流。板書揚帆起航第一次遠航友好交流26鄭和遠航(詳寫)戰勝兇險其餘六次遠航(略寫)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一、知識教學點

瞭解作者小時侯背課文的經歷和感受。

二、能力訓練點

1、理解文章主要內容,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理解文中關鍵句子的含義。

2、 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主動積累語言材料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

1、瞭解作者小時侯背課文的經歷和感受,從中領悟到讀書的方法和背課文的好處。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表達事物的方法,培養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3、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表達情感的能力。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個人、小組等)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四、合作交流。

1、誰願意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2、說一說課文寫了“我”背課文的哪些經歷和感受?

五、重點品讀、感悟。

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過渡:通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作者對背課文一直是充滿熱情和興趣。第一部分中,因爲所背內容簡單有趣,在作者看來背書就像唱歌一樣。可隨着課文越學越多,越來越長,背書的難度不斷加大,又是什麼使作者對背書仍然充滿熱情呢?請自由讀文章的第二部分,思考這個問題。

2、生自由讀第二部分,自主思考。

3、全班交流。(以下爲預設的教學板塊,不分先後順序。)

(1)所背課文雋永有趣。

品讀義小引用的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廠,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盡來着;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裏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

結合文中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體會作者對《匆匆》的喜愛。

指導學生把感受帶進朗讀。

(2)教師的示範激發了“我”背書的興趣。

扣住“一字不差”體會作者當時的驚奇、佩服。教師可以適當介紹《匆匆》,讓學生認識到

一字不差地背下《匆匆》並不容易。

指導朗讀,突出“一字不差”。

(3)媽媽的激勵。

“媽媽拿着課本,很平靜地說:‘你學的都是白話文,念起來就像說話,不難背啊!”引導學生關注媽媽的語氣,體會到“平靜”的語氣說明媽媽的分析理智客觀,還要體會到媽媽的責備之情。

“媽媽接着說:‘我小時候,學的是古文。還不懂啊,就讓背。’說完,她就背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師可以以結合作者引用的媽媽背的孔子名言展開教學:指名讀讀孔子的這句名言;教師給出這句話的譯文;比較古文和譯文,體會背古文的難度較大。

“我聽着很新鮮,看看媽媽,她容光煥發,背得那樣起勁。”理解“容光煥發”,說說爲什麼媽媽背得容光煥發,那樣起勁。

再指導朗讀,讀出作者的感受。

4、小結:雖然背書是個艱難的過程,但作者多找積極因素,不斷樹立背好課文的信心,童年的學習生活也因此變得趣味橫生。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釀》是S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下面是S版五年級語文下冊《釀》教學設計,爲大家提供參考。

一、教學內容(課題或章節內容):16釀

二、教學目的的要求:(第一課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的道理,並受到感染。

三、教學重點、難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抓住人物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做人要坦誠,對人要真誠的道理。

四、教學時數:二課時

五、教學準備:1、小黑板

六、教學過程:(含教法及要求)

一>回顧全文

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誰來說說全文寫了件什麼事?

二>默讀課文,用筆畫出“東東”心理變化的句子。

三>引導質疑

1、指名讀,東東心理變化的句子。

2、出示:

①東東不聲不響地走進屋裏,放下書包,坐在椅子上,耷拉着腦袋,沒精打采。

②第二天語文課,看見老師一進教室,東東就有些緊張,難爲情地低下了頭,生怕老師看他。老師站在講臺上,坦然地環視一下大家,清澈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他嚇得突突亂跳,一動不動,擔心老師挑他的毛病……

③他高興地坐下,心裏流淌着一股熱流,他想,要是這時能返回家去,那該有多好啊?這樣,他就可以告訴奶奶:我們的老師,是一位多麼好的老師啊!

[①]讀句子,你讀懂了什麼?

(東東心理有擔心、緊張、高興)

[②]讀出這種心理變化。

[③]再讀東東心理描寫,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四、深入學習課文

一>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帶着問題讀文,聯繫上下文內容理解。

二>隨機點撥,指導朗讀。

1、東東辦什麼會感到委屈?

出示:

下課時把教案放在窗臺上,不是跟男生擲飛碟,就是同女生跳橡皮筋。

①從這句話中,我們看到這是怎樣的一位女教師。

2、下課時,她還可能和同桌一起玩什麼?

你能用“不是……就是……”說說嗎?

這樣的'教師你喜歡嗎?

3、帶着喜愛之情,再讀讀這句話。

4、想象一下東東聽到老師的朗讀,他聯想到什麼?

填空題目:

聽着老師的朗讀,東東彷彿看到了 ,聽到了 ,聽到了,他真想 。

5、這又是怎樣的一位老師?(教學水平高)

6、懷着敬佩的心情再來讀讀這句話。

7、你喜歡這樣的老師嗎?爲什麼?

五、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覺。

六、作業。

請你和家人說說學完這篇課文的感受。

釀:

東東:委屈害怕激動

老師:承認錯誤(真誠)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認“瓏、剔”等8個生字,會寫“毀、拱”等12個生字。掌握“毀滅、衆星拱月”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

1、會認“瓏、剔”等8個生字,會寫“毀、郊”等12個生字。掌握“毀滅、衆星拱月”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學習與運用整理資料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瓏、剔”等8個生字,會寫“毀、拱”等12個生字。掌握“毀滅、衆星拱月”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雨果曾經說過:“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聖母院和東方的圓明園相提並論。如果不能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

圓明園爲何受到如此的讚美?我們引以爲傲的圓明園又經歷了些什麼,竟然變成了如今的廢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瞭解圓明園曾經的輝煌和遭受的苦難。

板書:圓明園的毀滅

二、讀文識字。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語。

2、查閱工具書,理解生字,詞語。教師隨機指導。

3、小組內交流,運用詞語造句,藉以理解。

三、整體感知。(出示課件2)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通過閱讀,你對圓明園有了哪些瞭解?

2、小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課文。

(1)針對第2自然段。

①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舉世聞名”是什麼意思?這個詞說明了什麼?

板書:舉世聞名

舉世聞名,在世界上都非常有名。這個詞說明了圓明園是一座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的皇家園林。

②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衆星拱月般環繞在圓明園周圍。

弄清楚圓明園的地理位置和分佈情況,進一步理解“衆星拱月”的意思,分清哪裏是“月”,哪裏是“星”。

(2)針對第3自然段。

細讀第3自然段,在網上搜集資料,瞭解圓明園的建築風格。

板書:建築風格

①圓明園中哪些建築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邊讀邊想象畫面。(出示課件4)

A總寫:

板書:……有……也有……有……也有……

B舉例

板書:如,海寧的……,蘇州的……,杭州的……

②園中不僅有民族特色的建築,還有西洋景觀。(出示課件6)

代表我們民族特色的建築,課文列舉了哪些?

課文中沒有介紹的景觀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

師總結:圓明園的建築風格可以說是多種多樣。不僅有民族建築,還有西洋景觀,不僅有金碧輝煌的殿堂,還有山鄉村野。

當我們走進這樣宏偉、精美的圓明園,心中怎能不發出這樣的讚歎: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期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

板書:美----讚歎

(3)引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欣賞、讚美、自豪之情。

四、佈置作業。(出示課件7)

1、在網上搜集關於圓明園的資料,瞭解歷史。

2、繼續閱讀課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變化。

2、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被毀滅的經過,激發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請在圓明園前面填一個詞。

________的圓明園

(出示課件11)

(舉世聞名 金碧輝煌 詩情畫意 建築雄偉 萬園之園……)

二、深入領悟。(出示課件12)

1、指名讀第4自然段,讀出自豪與驚歎之情。

2、這個自然段的結構是怎樣的?好處是什麼?

生總結:這個自然段運用了總分的結構,第一句既是過渡句,又總領了全段。這樣使段落結構清楚,讓人一目瞭然。

3、“最珍貴的歷史文物”有哪些?

板書:歷史文化---珍貴

上自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聯繫上下文,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說說你的.感受。

運用時間順序,點明圓明園收藏之豐富,同時也說明寶物之貴重,其價值不可估量。

4、圓明園中的文物到底有多麼珍貴,它們究竟有着怎樣的價值?請大家看一下資料:(出示課件13)

其價值難以估量。僅圓明園內海晏堂前噴水臺上的4個生肖銅首,20xx年的國際市場拍賣價就高達9000多萬元人民幣。

5、這些價值連城的“圓明園”中的文化瑰寶飄零在世界各地的還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說一說。

6、這些名人字畫,這些奇珍異寶就曾經在我們的圓明園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三、研讀“毀滅”。(出示課件14)

1、這“萬園之園”的圓明園,爲何只能出現在人們的夢裏呢?請同學們閱讀第5自然段。

2、 聯繫上下文,注意表示時間的詞語,說說你的感受。

第5自然段中出現的時間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6日講述英法聯軍搶劫圓明園;10月18日、19日寫侵略者火燒圓明園。這兩個時間點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髮指。

3、有感情地讀一讀讓你感到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點感悟:(出示課件15)

(1)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

加點的詞語體現出了什麼?

板書:侵略者的貪婪、殘暴、無恥

(2)大火連燒了三天,煙雲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築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出示課件16)

①思考:圓明園中化成灰燼的是什麼?

(建築藝術的精華 文化藝術的瑰寶 中華民族的尊嚴)

②圓明園就這樣在三天的大火中化爲灰燼,就這樣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就這樣只能浮現在我們的夢中。圓明園的毀滅僅僅是我們華夏兒女的損失嗎?

四、品讀體味(出示課件17)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1)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板書:圓明園的損失巨大,無法估量

(2)這一句中連用了兩個“不可估量”,你們的內心是怎樣的感受?

板書:痛惜、痛恨、悲哀

五、感悟寫法(出示課件18)

這篇文章題爲《圓明園的毀滅》,而大量的篇幅卻是描寫昔日的輝煌,你覺得這樣寫合適嗎?

(這樣寫可以說是匠心獨運。課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繪圓明園昔日的輝煌,讓我們更加熱愛圓明園,以圓明園爲驕傲。而就是這個我們引以爲傲的皇家園林被英法聯軍肆意掠奪、踐踏,這更能激起我們對侵略者的痛恨,對祖國的熱愛。)

六、小結。

面對帝國主義的欺凌,面對風雨中圓明園的斷壁殘垣,振興中華,自強不息,我們責無旁貸。

七、作業佈置。

1、完成課後練習。

2、預習《木笛》這一課。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通過抓重點句子的方法來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我通過讓學生用不同方式的閱讀,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激發學生對侵略者的恨、對祖國的熱愛,以及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們通過自學來解決生字詞、來把握課文的內容。同學們又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了整合,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3、 美中不足的是在學生課堂展示收集的資料的過程中,我的引導有不到位的地方,對部分應該深化的內容,沒有深化到位。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設計思想:

1、充分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教師利用學生已有蒐集信息的能力和豐富的多媒體資源,對長征進行多角度的介紹,激發學生的情感,爲學習語文奠定情感基礎。

2、從教學實際出發,將課件作爲學生與文本交流,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樑,創設學習氛圍的工具。

3、利用網絡環境開放課堂,開放學習過程,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寬泛的空間與條件,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抓住第 7 自然段,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着中,體會他的獻身精神。

2 、感受軍需處長一心爲公、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受到革命傳統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從軍需處長凍死時的動作、神態、穿着中,感受軍需處長的崇高精神,體會“晶瑩的豐碑”的含義;

2、從將軍語言、神態的變化,瞭解將軍的內心活動,體會將軍對軍需處長的崇敬之情。

教學方法 :

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內外結合,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注意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內在聯繫”,“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課題引入。

1. 導入新課,利用多媒體出示了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紅軍爬雪山的行軍畫面,滿懷激情地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 《豐碑 》 生:齊讀題目。

3、齊讀課題,引導質疑:課文講的是一塊高大的石碑嗎?在文中具體指什麼?軍需處長的身體怎麼會成爲一座晶瑩的豐碑呢?

二、自瀆、質疑、合作、探究。

1. 感受艱難:這就是那隻裝備極差的紅軍隊伍,在已經被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的雲中山艱難地跋涉着,這支隊伍將會遇到怎樣的困難呢?

2. 從課文第一、二自然段中知道環境惡劣。天氣惡劣,裝備很差,遇到很多困難。

3.品讀重點。課文哪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軍需處長?(第七自然段)找出描寫軍需處長動作,神態及外貌的句子。

4.感知形象。從描寫軍需處長動作、神態穿着的句子中你體會到什麼?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對嚴寒的體驗,瞭解軍需處長凍僵的直接原因,認識人物形象。

5.入境體驗。軍需處長在死神面前表現得怎樣呢?畫出重點詞語:坐、夾、伸、鎮定、安詳等詞,體現了他舍已爲人的精神;從“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體會到他死時,心境平和,無所求、無所怨、死得其所……)

6.指導朗讀(用敬佩、深沉的語氣朗讀這段文字)範讀,指名讀,齊讀。

將軍看到此情景,神情有什麼變化?讀描寫將軍神情變化的句子,體會將軍“嚴峻、抽動、吼道”的原因。

讀將軍“紅着眼睛,像一頭髮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的原因是什麼?(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戰士們是什麼原因既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因爲他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們知道凍死的正是負責發棉衣的軍需處長!)

過渡:當將軍知道凍死的是軍需處長時,他有何表現 ?

7、自己作爲將軍看到自己的軍需處長被凍死了而難過。從哪裏體會?

(我是從將軍久久地站在雪地裏,眼睛溼潤了。 我體會到將軍很敬佩的心情,從“將軍向跟雲中山化爲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知道。)

體會此時將軍的思想感情?

體會到將軍自豪的心情,他爲軍需處長的精神而自豪,爲紅軍隊伍有這樣的好同志而自豪。

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 這句話,換個說法怎麼說?

勝利只屬於這樣的隊伍,不會屬於別人。

爲什麼勝利只屬於這樣的隊伍,不會屬於別人 ?

因爲軍需處長的精神和信念感染和鼓舞着每一個戰士

還因爲紅軍隊伍中有無數像軍需處長這樣的同志更因爲他們憑着堅定的革命信仰,頑強的革命意志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所以勝利一定屬於這樣的隊伍.

我還知道了“這樣的隊伍”是一支不怕困難、怕不怕犧牲、勇往直前、戰無不勝的隊伍,所以纔有了中國革命的最後勝利。

三、真情朗讀,頌揚英雄

氣氛薰陶,讀中昇華。

1、在低沉的哀樂聲中教師總結。

2、引導學生齊讀第13自然段,男女組讀,個人讀。

3、討論“晶瑩的豐碑”在這裏指的是什麼?(大雪覆蓋中的軍

需處長身軀)再一次出示軍需處長凍死時的鎮定、安詳的畫面。理解“晶瑩的豐碑”的深層含義。軍需處長那冰雪中高大的形象看起來就像一座豐碑,他那舍已爲人、勇於獻身的不朽精神在我們的心目中更是一座晶瑩的豐碑。(軍需處長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崇高精神)

4、指導懷着對軍需處長的無比崇敬與懷念一起來讀讀12——14自然段。

再次感受軍需處長不怕犧牲,捨己爲人、爲自己想的少,爲別人想的多的崇高精神.

四、課堂訓練 填空:

你是一座( )

你把( )給了( )

而自己卻( )

你用你的( )告訴我們,紅軍隊伍

一定能經受得住( )

你用你的( )鼓舞我們,同樣告訴敵人,紅軍隊伍是( )

啊!你的確是我們心中的一座( )。

五、總結拓展,昇華中心

總結:正因爲 在我們隊伍中,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好軍需處長,有關心戰士的好將軍,因爲有許許多多這樣的隊伍組成了我們革命的隊伍,他們憑着堅定的革命信仰、頑強的革命意志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所以勝利一定屬於這樣的隊伍自然更能理解“豐碑”的含義。)

板書:

豐 碑

神情鎮定安詳 凍僵的老戰士 衣服單薄破舊

軍需處長 毫不利已 專門利人的革命精神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邊聽錄音邊瀏覽課文,瞭解相聲的藝術特點和語言特色。

2.指導學生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囉唆的特點,明白簡潔明快地說話的重要性。

3.指導學生了解相聲是以說、學、逗、唱爲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培養其對相聲藝術的興趣。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在笑聲中得到啓迪,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相聲的表現形式,感受幽默風趣的語言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練習說這則相聲,增強對相聲藝術的'理解。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相聲嗎?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深受人們的喜愛,在春節聯歡晚會、大型文藝晚會上是必不可少的節目。我國也涌現出了一批傑出的相聲表演藝術家,你們都知道哪些呢?(學生七嘴八舌地發言。)今天,我們就要來欣賞一則由馬季、郭啓儒合說的相聲《打電話》。

二、學習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流利。

2.再次默讀課文,思考:這則相聲講了一件什麼事?(講了一個人打電話約朋友看戲,卻很囉唆,最後甚至還耽誤了看戲的時間。)

3.請同學們和同桌的小夥伴一起合作讀讀這則相聲,看看兩個人的分工有什麼不同。

說說你們各自讀不同的角色的體會。(甲主要是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說的話也特別多,也比較好笑,他的語言推動故事的發展;乙是在一旁針對甲的每一句話發表感慨或作補充的,他的話比較短小,就像一個尾巴似的,但他的話使甲的語言更富感染性。兩個演員的對話互相配合,才能呈現相聲的藝術性。)

三、拓展練習

1.剛纔同學們是“讀”相聲,那麼,怎樣纔是“說”相聲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則相聲的原創者——相聲大師馬季、郭啓儒的精彩表演。(多媒體播放相聲《打電話》。)

2.看了相聲演員的表演你有什麼體會?(說相聲的時候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動作,可以誇張一點,配合語言表現出它的感染力;兩個人的配合更要默契。)

3.找自己要好的小夥伴合作說說這則相聲。

4.集體交流,評選“最佳搭檔”。

四、總結

今天,我們瞭解了相聲這種語言表演藝術,從同學們的笑聲中我們體會到幽默風趣的語言能帶給我們身心的愉悅。當然,我們祖國的語言文化是相當豐富的,同學們可以在學習中積累語言,在學習中運用語言,感受祖國語言的魅力。

五、板書設計

打電話

語言表演藝術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導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新詞,結合上下文理解“搖籃”、“摻和”、“裝飾”等主要詞語。

3.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4.抓住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總分式的構段方式,引導學生髮現作者在寫法上的特點。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導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維也納濃厚的音樂氛圍,體會維也納人民對音樂的酷愛。

導學難點:學習本課從幾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寫作方法。

導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

導學過程:

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正確認讀文中的生字詞,能流利地讀課文。

2.初步瞭解課文大意。

二、預習學案:

(一)初讀課文

1.讀準生字字音,認清生字字形;

卑 歐 涯 館 飾 坪 雅 巷 輝

2.讀順每句話,遇到長句或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把全文讀通讀順。

3.邊讀邊想,畫出不懂的詞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要做上記號,課堂上解決。

(二)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想一想:課題中的“都”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課題稱維也納爲“音樂之都”?

2.課文告訴我們些什麼?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爲什麼維也納被譽爲音樂之都。

一、導入課題

春天到了,又是個百花盛開的季節,載着這美好的春光,聽着優美的樂。今天讓我們踏上維也納之旅,去感受音樂之都的魅力!一起讀課題。那麼維也納究竟在哪?又是個怎樣的地方呢?

“音樂之都”就座落在如此優美的環境之中,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在開始學習本文之初,我們有不少同學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爲什麼把維也納叫作音樂之都?這一堂課,我們一起圍繞這個問題進行探究。

二、自學

自學要求: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音樂之都維也納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2.維也納爲什麼能稱得上是世界音樂之都呢?自由讀全文,邊讀邊想: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呢?

3. 課文從這四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看了這四個方面,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請學生當老師,向大家提問題)教師板書:

①爲什麼說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②爲什麼說維也納是用音樂裝飾起來的城市?

③爲什麼說維也納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④爲什麼把維也納歌劇院稱爲“世界歌劇中心”?

三、想知道答案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認真仔細地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將自己讀後的感受在小組中交流。

四、合作探究——體會重點句子

1.同學們,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與後面幾個句子是什麼關係?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哪幾個自然段也是這樣寫的?(突出要寫的主要內容,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你能談談你所理解的“搖籃”嗎?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爲什麼把維也納稱爲古典音樂的搖籃?

五、指導歸納寫作方法

回顧全文,思考:1.本篇課文是圍繞文中的哪一句話來寫的?(“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音樂之都。”)

2.說說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敘述維也納是“音樂之都”的。在學生回憶、整理,有條理地說出四點之後,引導學生髮現作者緊扣“音樂之都”從不同方面介紹維也納這座城市的寫作方法。

六、教師小結:

是啊!維也納每天都沉浸在悠揚的樂曲之中,難怪人們說:“音樂是維也納的靈魂,沒有音樂就沒有維也納,失去了音樂,維也納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學完課文,你一定會對美麗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由衷地讚歎吧!請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讀一下課題吧!

七、主題學習:

學習主題學習叢書《千載餘韻》,要求:

1.自讀學習叢書中“都市漫步”這一部分,通過讀書,你又知道了哪些國家的風光?

2.你對那一部分最感興趣,爲什麼,和同學交流一下。

3.你還積累了那些好詞好句,和同學交流。

課堂檢測

1.我會連

波光粼粼的 圓舞曲 譜寫 音樂會

優雅輕快的 多瑙河 陳列 樂章

美觀大方的 協會大廈 放置 樂譜

金碧輝煌的 歌劇院 舉行 胸像

2.我會填

(1)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是世界著名的( )之都,是歐洲( )的搖監,是一座( )的城市。

(2)18世紀以來,世界上 著名的音樂家,如海頓、莫扎特、( )、舒伯特、施特勞斯等,都在這裏度過( )音樂生涯,譜寫了( )優美的樂章.

3.照樣子,寫句子:維也納是歐洲古典音樂的搖籃。

(1)少年宮是( )的搖籃。

(2)( )是( )的搖籃。

(3)( )是( )。

課外拓展:

1.課外蒐集有關介紹世界名都的資料,同學之間相互交流。

2.請設計一箇中心句,然後練習圍繞中心句從各方面展開敘述。

板書設計:

16.音樂之都維也納

古典音樂的搖籃

用音樂裝飾的城市

一天也離不開音樂

世界著名的歌劇中心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一、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2.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受?

師補充敘述:我們的身邊,時時會發生許多令人感動的事,它讓我們感到人世間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讓我們終身難忘。當我們被一幕幕事情感動着,我們的心靈正一次次得到洗滌。

3.教師利用課件展示一些感動畫面或場景,營造表達氛圍。

二、拋磚引玉

1.談話,撥動“琴絃”

同學們,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我想你曾開心地笑過,痛苦地哭過;也曾感動過,懊悔過;更沐浴過愛的聖潔,遭遇過煩惱與無奈……這些情感是什麼造成的呢?你若能把這令你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說出來,定能感動聽衆。老師我也有種種的情感體驗,特別是我親愛的學生最讓我感動。

觀看一則公益廣告:一個五六歲的男孩,用稚嫩的雙手顫巍巍的打來一盆洗腳水,要給他媽媽洗腳。

看一部電影簡介:一個窮苦的學生爲了完成學業,揹着病患的父親去上學。

2.閱讀87頁口語交際內容提示,說說你通過閱讀明白了什麼?想一想你喜歡選擇什麼內容來和同學交流?

3.學生整理自己的材料。

4.小組交流:

(1)交流自己感動的事。

(2)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暢,感情要真實。

5.全班交流

學生開展口語交際活動,要求說話有順序,條理清楚,有重點。讓學生”說自己最難忘、最動情的事”,讓學生打開記憶的大門提取“存貨”,發言交流。教師適當進行點撥。(教師多作鼓勵性點評)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能使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社會生活更加美好。

4、初步感知說理性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並結合事例說說禮貌待人的好處。積累有關禮貌待人方面的諺語、格言。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研讀、感悟三個事例中不同人物的表現,感受使用禮貌的內涵以及使用禮貌語言的好處。

教學難點:感知文章的表達方法,嘗試從生活中選擇事例,說明禮貌待人的好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在學生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清楚文章所要表達的觀點。

3、指導學生寫字。

教學過程:

1、今天,我們來學習19課,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禮貌這個詞你們一定不陌生,說說你對這個詞的理解或者看法?(態度和善、熱情、主動、周到、尊重女性、愛護幼小、儀表端莊、言行一致、整潔衛生)

那文中的.作者對禮貌又有哪些看法呢?

2、打開課文,輕輕地讀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每一個字,讀通每一句話,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3、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

4、這些詞語認識嗎?試着讀一讀:

5、老師想請5個同學來讀課文,要求讀得既正確、流利又聲音響亮,能達到要求嗎?自由地練一練,自己讀得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6、指名讀,請剛剛讀得特別認真的同學來讀

7、課文讀通順了,誰來說說,對於“禮貌”,作者有哪些觀點?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最後一節),文中還講了三個故事,能用自己的語言告訴我們講了哪三個故事嗎?

指導學生概括

8、指導寫字:嫌、傅學生描紅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一、快板引入,梳理文路

1、師:當哩個當,當哩個當,當哩個當哩個當哩個當!

閒言碎語不要講,表一表山東好漢武二郎。

那武松學拳到過少林寺,膀大腰圓賽金剛。

這一天,思念哥哥回家鄉,中途路過景陽岡。

那山上,斑斕猛虎把人傷,英雄挺身上山崗。

這纔有,赤手空拳打老虎,爲民除害美名揚!

2、師生交流:這段快板說的是誰?(武松)

什麼事(打虎)

打虎之前還幹什麼(喝酒、上山)

【板書:武松、喝酒、上山、打虎】

3、這篇課文和以前的文章有什麼不同?

4、【文白夾雜,是古代的白話小說,例如:老虎——大蟲,喝酒——吃酒】

二、學習“喝酒”(第二段)——研讀語言,體會“倔強”

1、體會喝酒——酒量大,動作爽

師:武松怎麼喝酒?

(1)酒量——一般人三碗酒,武松喝十八碗,頂六個人酒量。

【出示:十八碗酒】

(2)豪爽——一般人小口喝(比劃),武松一飲而盡

【出示:一飲而盡】

2、體會語言——豪爽、倔強的性格

師:武松不光喝酒還喜歡講話!那麼武松講些什麼?我們來研究研究!

出示:

武松(敲着桌子)∶“主人家,怎麼不來篩酒?你如何不肯賣酒給我吃?”

店家∶“客官,你應該看見,我門前旗上明明寫着‘三碗不過岡’。”

武松(奇怪地)∶“怎麼叫做‘三碗不過岡’?”

店家(得意地)∶“我家的酒雖然是村裏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因此叫做‘三碗不過岡’。過往客人都知道,只吃三碗,就不再問。”

武松(笑)∶“原來這樣。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店家∶“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門倒’,初入口時只覺得好吃,一會兒就醉倒了。”

武松(從身邊拿出些銀子來)∶“別胡說!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

【學生練讀——學生對讀(指導讀出人物神態,體會性格)——師(店家)和衆生(武松)對讀——師:讀得不錯!不聽勸告,要酒喝,你讀出一個怎樣的武松?(執拗、驕傲、倔強、豪爽)——【師:對!這就是倔強的武松!(板書:倔強)】

三、學習“上山”——研讀心理,體會“猶豫”

1、師:武松喝完了酒,提了哨棒,大踏步走上景陽岡來。大約走了四五里路,看見一棵大樹,樹幹上颳去了皮,上面竟寫着這樣兩行字——

【出示:近因景陽岡大蟲傷人,但有過往客商,可趁午間結夥過岡,請勿自誤。】

這官府的公文要說什麼?誰來解釋一下?(解釋請勿自誤)

這正是——【出示(逐漸變大):山上有虎,單身莫行!】

2、師:原來真的有虎,原來真是錯怪了店家,原來我真的錯了!怎麼辦?武松卻有了這樣的想法——

【出示:

(武松)想∶“轉身回酒店吧(害怕了吧),一定會叫店家恥笑,算不得好漢,不能回去。”(死要面子,猶豫)

細想了一回,說道∶“怕什麼,只管上去,看看怎麼樣。”(硬着頭皮上山,碰碰運氣)

自言自語道∶“哪兒有什麼大蟲!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給自己打氣,還不相信有虎?自欺欺人)】

師:用心的讀讀,你讀出來武松的什麼?(害怕、猶豫、要面子、僥倖心理)

知道有虎,他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回去—害怕了吧?)

後來又想——(不能回去,怕人恥笑—死要面子)

再後來想——(上去看看—硬着頭皮上山,碰碰運氣)

最後他想——(哪有大蟲—給自己打氣,還不相信有虎?自欺欺人)

師:哈哈!原來武松也害怕,也猶豫?這——好像不是英雄所爲吧?英雄應該沒有缺點啊!我要寫,就寫“武松一看有虎,說,上山去,我打死他!”怎麼樣?【學生:武松以前從沒打過虎,怎麼可能主動去打老虎?寫他猶豫,這才真實,纔是對人的描寫,英雄也有凡人的一面。)對,武松也是人,也有人的害怕和猶豫【板書:猶豫】但他還是提着哨棒上了山,說明他還是有凡人沒有的——【板書:膽量】這就是人的—猶豫,神的—膽量!】

四、學習“打虎”——研讀動作,體會“智勇”

1、讀——理過程,品動作

師:我們來看最精彩的打虎描寫——

【出示:那隻大蟲把兩隻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往上一撲,從半空裏躥下來。武松吃那一驚,酒都變做冷汗出了。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來,一閃,閃在大蟲背後。大蟲背後看人最難,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閃,又閃在一邊。大蟲見掀他不着,吼一聲,就像半天起了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了。接着把鐵棒似的虎尾倒豎起來一剪。武松一閃,又閃在一邊。】

(1)指名讀第一段——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戰,誰先進攻?(老虎進攻(撲、掀、剪—學生演示),武松(閃——a和躲對比b三閃不同)——師生對讀,讀出緊張場面;

【出示:武松見大蟲翻身回來,就雙手掄起哨棒,使盡平生氣力,從半空劈下來。只聽見一聲響,簌地把那樹連枝帶葉打下來。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蟲,原來打急了,卻打在樹上,把那條哨棒折做兩截,只拿着一半在手裏。】

(2)齊讀第二段——武松進攻(掄起劈折)

【出示:那隻大蟲咆哮着,發起性來,翻身又撲過來。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遠。那隻大蟲恰好把兩隻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隻大蟲想要掙扎,武松使盡氣力按定,哪裏肯放半點兒鬆!武松把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裏只顧亂踢。那隻大蟲咆哮起來,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兩堆黃泥,成了一個土坑。武松把那隻大蟲一直按下黃泥坑裏去。那隻大蟲叫武松弄得沒有一些氣力了。武松用左手緊緊地揪住大蟲的頂花皮,空出右手來,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氣力只顧打。打了五六十拳,那隻大蟲眼裏,口裏,鼻子裏,耳朵裏,都迸出鮮血來,一點兒也不能動彈了,只剩下口裏喘氣。】

(3)師讀第三段——中間注意關鍵動作(按住、腳踢、拳打—做出簡單動作演示)

2、看——看錄像,品驚險

師:瞭解了打虎場面,你們想不想看看?我們來看一段精彩的錄像!

3、說——講感悟,品寫法

(1)師:多麼精彩的打虎場面!在這場生死搏鬥中,你看出一個怎樣的武松?(驚慌、機智、勇敢,力大)

【1、力大——按住

2、慌亂(板書)——抓住兩處

a武松見了,叫聲“啊呀!”從青石上翻身下來,把哨棒拿在手裏,閃在青石旁邊。

b武松見大蟲翻身回來,就雙手掄起哨棒,使盡平生氣力,從半空劈下來。只聽見一聲響,簌地把那樹連枝帶葉打下來。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蟲,原來打急了,卻打在樹上,把那條哨棒折做兩截,只拿着一半在手裏。】

(2)體會一波三折——

酒後上山(揪心)——店家勸阻(放心)——不聽上山(揪心)——看見公文(放心)——執意上山(揪心)——老虎進攻(揪心)——武松棒打(放心)——急打棒折(揪心)——按住打死(放心)就這樣多次一上一下(手勢),這就叫一波三折。

你看,經典文章就是這麼折磨人啊!這正是——武松打虎真過癮,我們閱讀真揪心!3、智慧——先閃後攻】但他還是憑藉機智勇敢戰勝了老虎,而且他還是有凡人沒有的——【板書:力量】這就是人的.—慌亂,神的—力量!【板書:智打、力打】

五、總結拓展

師:過人的酒量,過人的膽量,過人的力量——這就是武松!倔強、猶豫、慌亂——這正是武松作爲普通人的一方面。但是他的酒量、膽量、力量——是凡人所能有的嗎?所以,清代偉大的評論家金聖嘆說,武松是人也是神。【板書:人,神】這就是人的—倔強,神的—酒量;人的猶豫,神的膽量;人的慌亂,神的力量!後文書還有他的精彩故事——《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一.文本分析

珍珠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組教材裏的一篇略讀課文。作者馮驥才爲我們生動地描述了珍珠鳥在“我”的悉心照料誠心呵護下,由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告訴我們: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本文學習要求是:要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會作者從生活中得到了哪些啓示,抓住關鍵詞句,體會這些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本文特色是:語言質樸,清新而有文采;文尾的點睛之筆,亮出主旨,語言明快意賅,毫不含蘊遮掩。

二.學生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學習習慣和自己的一些學習方法,具有較強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珍珠鳥》一文線索清晰,情感細膩,語言質樸,含義深刻,學生愛讀、能讀,但不一定讀得懂。幸好課文有直接點明文章主旨的重點句,教學中可以憑藉這些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三.目標闡述

1.知識和能力目標:

(1)能認識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信賴”等詞語。

(2)能理解課文內容,能感受到由於“我”爲小珍珠鳥創造了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精心地呵護它們,逐漸得到了它的信賴。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目標:

能在學習關鍵詞字過稱中運用誦讀和品味的方法。

能在體會課文情感中運用入情體驗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能領悟信賴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基礎。

4.教學重點

能瞭解“我”是怎樣得到珍珠鳥的信賴的,這“信賴”又創造了怎樣的美好境界。

5.教學難點

能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含義,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激趣導入:老師想先問問大家,你們平時有養什麼小動物嗎?你們願意和小動物們交朋友嗎?老師想知道你們都和什麼動物教過朋友?

探求新知: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熟悉一種小鳥,它就是珍珠鳥。同學們翻開課本68頁。

2.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請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內容,教師提問:同學們,說說通過朗讀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麼?(課文主要寫了什麼?珍珠鳥長什麼樣?珍珠鳥的習性?)

3.細讀重點賞析語言

課文的第8到11自然段是全文的重點段。學習這一段,主要引導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地閱讀、想象、品味感悟語言文字。

(1)感受小珍珠鳥逐步信賴我的過程。

A.通過讓學生找出反映小珍珠鳥活動地點變化的詞:“籠子四周”、“屋裏”、“櫃頂”、“書架”、“燈繩”、“小桌子”、“杯子”、“筆尖”、“手指”,來感受小鳥活動範圍的逐漸擴大,膽子越來越大,與“我”越來越親近。

B.通過讓學生找出描寫小珍珠鳥動作變化的詞:“飛”“落”、“站”、“撞”、“落”、“挨近”、“蹦”、“喝”、“瞧”、“啄”,繼續感受珍珠鳥膽子越來越大,越來越親近“我”。

(2)創設情境,想象小珍珠鳥親近“我”時的心理活動。讓學生把這一過程按“起先漸漸地後來”的順序進行想象。

(3)找一找寫“我”的反應的`詞句,體會“我”對小珍珠鳥的友好態度,讓學生感悟到是“我”對它的喜愛和友好態度,才使小珍珠鳥對“我”那麼親近。

4.美讀課文體驗情感

(1)請學生自讀第12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感受這一幕情景。再請學生來說說通過朗讀你感受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詞語來理解課文內容:

從“居然”一詞中體會:小珍珠鳥能與我如此近距離接觸,出乎了我的意料。

從“生怕”一詞中體會:我真是非常喜歡小珍珠鳥,爲了不嚇到它,我連寫作都停下來了。

從“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中體會:珍珠鳥和我之間已經沒有任何距離了,它對我是絕對地信賴了。

(2)引導學生想象說話:你們看,小珍珠鳥睡着了,還在不停地咂着嘴呢,好像在說着夢話。它可能會說些什麼樣的夢話呢?

(3)再配樂有感情地讀讀這一段,讀出這一段的情趣。

(4)教師:“我”看着熟睡的可愛的小傢伙,不由自主地從心底裏發出了呼喚。出示: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齊讀)

教師:同學們,課文中是誰信賴誰?

教師:看着這美好的境界,我們也會被作者和小珍珠鳥之間的互相信賴所感動,也會從心底裏發出這樣的感嘆: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再齊讀)

5.模仿造句總結昇華

教師出示文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師:老師想請大家仿造這種方式寫一句話,把你對“信賴”的獨特感受寫出來,和大家感受交流一下。

仿句練習:信賴,往往。

五、板書設計

信賴

珍珠鳥我

怕不怕

創造美好的境界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複述課文。

通過語言文字,感受天然動物園的樂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通過課前預習,培養學生多途徑蒐集資料的好習慣。

理解詳略得當的好處。

教學重點:

感悟語言文字,感受天然動物園的樂趣。

教具準備:

錄像、課前蒐集資料

教學理念:

(1)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潑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的因素,教師調動起了學生的興趣,就是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

(2)學習不能僅僅限於課堂,今天學生周圍的環境中信息量豐富,引導學生多途徑蒐集資料,是課堂教學的一個任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

今天我們就跟隨作者去米庫米天然動物園,去看看那兒的動物與我們平常見到的動物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好不好?(好!)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二部分,找出自己喜歡的動物,自由發表看法,方法自選。

2、學生按要求讀課文。

3、交流自學情況。

(1)學生1:我最喜歡長頸鹿,因爲它有細長的脖子,長的亭亭玉立,一動不動宛如風景畫。

學生2:我也喜歡長頸鹿,因爲我瞭解一些有關它的其他知識。(讀資料)

師:你的資料是怎樣蒐集的呢?

學生2:從圖書館找來的。(師:真不錯)

朗讀:喜歡長頸鹿的同學一起讀一讀這段文字。

(2)學生1:我最喜歡基馬猴,你看它蹦來蹦去,擠眉弄眼,奔前跑後,多麼活潑可愛,調皮好動啊!

學生2:我也喜歡基馬猴,我願意爲大家讀讀描寫基馬猴的文字。

學生3:我屬猴,所以對猴感興趣,就上網查基馬猴的資料,卻查不到它的資料,不過我知道了它有許多兄弟,如:金絲猴------

學生4:我覺得猴與長頸鹿放在一起寫很有趣味,一靜一動,富有情趣。

師:聽了剛纔幾位同學的發言,你有什麼啓發?

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3)學生1:我喜歡河馬,我在電視上看到過河馬,它是很可怕,是龐然大物。

學生2:我給大家學一學河馬的叫聲。(模仿)(其餘學生聽了鬨堂大笑)

學生3:我能讀好這一段。(朗讀)

學生齊讀

(4)學生1:我喜歡大象,它力大無窮,看它慢騰騰踱步,扇動着大耳朵,長鼻子能齊根打斷小樹。

學生2:如果我家有大象,夏天它的長鼻子能幫我洗澡,大耳朵幫我扇風。(大家大笑)

學生3:大象是一種聰明的動物,當它們即將死去的時候,它們會悄悄地躲到一個隱蔽的地方。這是我從書上看到的。我還想讀一讀這段文字。

學生齊讀。

(5)獅羣:(母)打哈欠伸懶腰

(雄)漂亮威武

(幼)打滾玩鬧興高采烈

4、體會詳略

師:課文中除了講這些動物,還講了哪些動物和趣聞?

學生討論

師:這麼多的動物,作者一一詳細寫的呢?作者爲什麼這樣安排?

學生討論

師:當作者遊覽完天然動物園,發出了怎樣的感嘆?(樂趣無窮)

師:作者爲什麼會覺得這兒樂趣無窮?

學生討論(動物的可愛、動物的自由------)

師:爲動物的可愛、自由而高興,覺得樂趣無窮,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討論

師小結:作者抓住長頸鹿、基馬猴、河馬、大象、獅子等動物的特點,向我們進行了詳細介紹

,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裏有美的享受,有緊張刺激的體驗。遊覽天然動物園,有着與參觀一般動物園迥然不同的樂趣。

5、指導朗讀。

(1) 自己練讀你最感興趣的一個自然段

(2) 指名讀, 師生評價。

(3) 自由練讀, 注意結合老師、同學的評價指導。

三、複述課文

1. 誰願意做小導遊,介紹天然動物園的動物。可以任選自己喜歡的動物。

2. 指名介紹。

3. 師生評價。

四、總結

1. 師:同學們,今天大家表現可真棒,特別是部分同學能在課外蒐集許多的資料,這值得我們大家學習。老師想給大家一個獎勵,你們猜一猜是什麼?(學生紛紛猜測)

老師請大家看錄像,好不好?

2. 看動物錄像

五、作業

介紹錄像中的動物,注意有詳有略,並抓住它們的特點。

附板書: 來到動物園(略)

長頸鹿:優雅嫺靜

基馬猴:調皮好動

遊天然動物園 河馬:龐大笨重

(樂趣無窮) 遊覽見聞(詳) 大象:力大無窮

獅子:滿不在乎

漂亮威武

興高采烈

結束野遊(略)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一、教材解讀

課文《鄭和遠航》主要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並點明瞭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我國古代出色的航海技術。

全文共有七個自然段,可以分爲兩個部分:第一至五自然段爲第一部分,主要寫鄭和率船隊第一次航行的情況。第六至七自然段爲第二部分,主要寫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曾七次遠航,爲促進我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作出了貢獻。

二、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理清課文的條理,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懂課文,知道課文是從那幾個方面寫出鄭和初次遠航的規模之大,意義之遠的。初步知道詳寫、略寫的作用。

4、通過創設情景組織教學,培養學生質疑解疑能力,在交流中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

5、憑藉約言材料,感受鄭和爲促進亞非各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怕困難,頑強探索的精神,激發學生爲振興中華而努力的情懷。

三、教學重難點

1、結合時代背景,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鄭和在航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感受鄭和在克服困難的過程所體現出來的膽略和智慧。體會遠航的意義。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抓住重點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略寫的作用。

四、教學準備

教學用多媒體課件。通過閱讀或者上網,查找有關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準備交流。

五、總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學習掌握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語,能聯繫上下文,或者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比較流利通順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理清課文的條理。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同學們,你知道有那些的航海家嗎?

在世界上有許多的航海家中,他們在航海的過程中,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而在中國的明朝也有一位的航海家,他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比哥倫布早了87年,比麥哲倫早了114年呢!他的名字說叫鄭和。

板書課題:鄭和遠航

2、你對鄭和知道多少?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

(生交流……)

3、教師簡介鄭和

二、初讀課文。

(一)明確要求,認真讀書:

自學生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讀通順。

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畫出課文中出現的新詞,聯繫上下文或者通過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寫出你初讀課文的收穫,記下自己在閱讀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進行個別的釋疑解難。)

(二)檢查自學情況,組織交流:

1、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讀,齊讀

碼頭派遣儀器贈送範圍珊瑚

拳頭撕裂桅杆魁梧炫耀鬢髮

扶老攜幼驚歎不已嚴陣以待

鎮定自若人山人海化險爲夷

2、指名分小節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正音。

二、再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

課文哪幾個小節,寫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內容?

課文除了介紹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形外,還寫了寫什麼內容?

2、交流討論,理清課文的條理。

(課文1—5自然段詳細描述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形。6—7自然段簡要介紹了鄭和其他六次下西洋的情況以及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意義。)

3、朗讀課文,重點朗讀課文的第一部分。

三、課堂小結,完成作業。

1、今天我們初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收穫?

2、你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和大家一起討論的嗎?(學生質疑)

3、完成書面作業:

(1)描紅,抄寫生字

(2)聯繫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化險爲夷――驚歎不已――

嚴陣以待――扶老攜幼――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熟讀、有感情朗讀課文,在次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的的重點,練習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初步懂得詳寫、略寫的作用。

2、通過學習感受以鄭和爲代表的中國古代人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精神,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情懷。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鄭和遠航》這篇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主要敘述了鄭和首次遠航的經過情形。)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一部分:第一次遠航

二、精讀課文。

(一)學生自讀課文

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第一部分——鄭和遠航,根據“揚帆起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三個標題,把課文中寫鄭和第一次遠航的一段分爲三個部分。用雙//標出。

用自己的話歸納這段的內容。(同桌的同學可以互相探討交流。)

(二)組織朗讀,交流學習收穫

1、討論交流問題:根據“揚帆起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三個標題,把課文中寫鄭和第一次遠航的一段分爲三個部分。

2、指名朗讀課文學習第1-3段——“揚帆起航”。

(1)鄭和第一次遠航的時間和地點是什麼?(1405年7月11日;蘇州府劉家河碼頭)

(2)爲什麼把“遠航的大船”叫做“寶船”?

交流,反饋。

(①這些船大,的長150米,寬60米,可乘1000多人;②船上有指南針、航炸彈圖等當時最先進的航海設備,這些都是能遠航的條件;③船上載着瓷器、絲綢和茶葉。)

(3)將近中午,鄭和登船準備起航,自讀第三自然段,從文中的字裏行間你體會到什麼?

(鄭和十分自信,十分威武)

師:這是一個多麼威武而自信的人,你該怎麼通過讀來體現?

3、朗讀訓練

4、過渡:寶船起航了,鄭和在航行中和各國進行了哪些友好交往?在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克服的?這些都是我們關心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去看看課文的第4、5自然段。

5、生自由朗讀課文4、5自然段。

小組交流。

(1)課文那些地方描寫了鄭和和各國人民友好交往的。

通過討論引導學生抓住“鄭和”“贈送禮品”、“友好親切”等詞語體會鄭和以及隨行個人員所體現的禮儀。

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各國君臣……熱烈歡迎”、“老百姓……爭相觀看,交換特產”、“各國商人……作生意”等,充分體現各國人民友好態度。

(2)指導朗讀,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課文的字裏行間做表達的'友好情感。(3)找出表現海上風險浪惡的句子,認真讀一讀,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4)交流,朗讀課文,抓住重點的句子進行朗讀,體會海上風浪的險,海盜之猖獗,體會鄭和指揮若定的那種膽略與智慧。

(5)指導朗讀第五自然段,讀出海上風浪的驚心動魂,讀出鄭和的鎮定自若。

6、小結;同學們,課文讀到這裏,你對鄭和又有了什麼認識呢?

(學生各抒己見,進行交流。)

三、朗讀課文第6、7自然段。

1、生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談談讀後,你知道些什麼?你對鄭和遠航有什麼新的認識?

2、交流:重點談談鄭和遠航的意義。

四、總結全文

1、朗讀全文。

2、課文重點向我們講述了什麼?爲什麼略寫其餘六次的遠航呢?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3、你能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嗎?

4、讀完了課文,你還有什麼問題需要提出來討論的?先小組討論,再全班反饋。

師:鄭和是我國傑出的航海家。他在衆人的歡呼聲中“揚帆起航”,途中和各國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戰勝兇險”,真是令人回味無窮。今天,我們再讀到這激動人心的一幕幕,還能爲以鄭和爲代表的中國古代人民的開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五、作業:

1、書面完成問題:

讀了課文,你知道鄭和是怎樣一個人?

鄭和遠航的意義是什麼?

2、課外延伸:利用網絡或者圖書資料,收集有關鄭和遠航的故事,和同學們交流。

附:板書設計

鄭和遠航

揚帆起航規模大信心足

首次遠行友好交往增進友誼

戰勝險情有膽有略鎮定自若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教材簡析】

《景陽岡》這篇略讀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的古典小說《水滸傳》第二十三回改寫的。課文記敘了武松在陽谷縣的一家酒店內開懷暢飲後,趁着酒興上了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作者運用了多種方法來刻畫人物,對人物音容笑貌的描寫淋漓盡致;對心理描寫非常貼切、真實;動作描寫經典傳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感受武松的英雄氣概,體會其豪放、勇敢、機智的性格;二是能講述這個膾炙人口的故事,從而進一步感受名著的魅力。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敘事性作品,瞭解事件梗概,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等感受。”《景陽岡》這篇經典之作,刻畫人物入木三分,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武松性格鮮明,個性彰顯,他的倔強、豪放和無所畏懼能夠吸引學生並使他們有表達自身感受的願望。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自主品讀、感悟、研究、合作交流讓學生更多的發揮自己的語言才能,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讀讀記記“嚇唬、詭計、霹靂、踉踉蹌蹌”等詞語。

2、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能夠繪聲繪色講述“武松打虎”的故事。

3、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

【教學重點】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是課文的重點,而“打”則是“重中之重”。

【教學難點】

瞭解武松豪放、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武松打虎”影片片斷以及課文相關句子的課件。

2、學生讀讀或者請人講講《水滸傳》第二十三回,瞭解武松打虎前後的一些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趣讀文

1、同學們,剛剛欣賞了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的片段“草船借箭”。從文章的字裏行間,我們清晰地感受到了諸葛亮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今天,讓我們走進羅貫中的老師施耐庵所作的古典小說《水滸傳》,學習節選自《水滸傳》的一篇課文。

2、簡介《水滸傳》:

《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描寫農民起義全過程的長篇小說,它講述了北宋末年宋江等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封建統治者的殘暴迫害下起義的故事。書中刻畫了許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你知道哪些?在說這個人物名字的時候最好加上一個修飾語。

3、今天我們學習的《景陽岡》寫的是哪位英雄?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武松的什麼事?

《水滸傳》可謂家喻戶曉,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知道的人物並不難,名字前加入修飾語則需要他們對小說內容有較爲深入的瞭解。

二、自學生字詞,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1、這篇課文節選自古典小說,裏面有不少文言色彩的詞、句也有一些容易讀錯的詞語。讓我們來讀一讀,爭取讀正確、流利。

課件出示:

但凡、揪他不着、篩酒、脊樑、嚇唬、詭計、霹靂、踉踉蹌蹌、迸出。

你如何不肯賣酒給我吃?

那隻大蟲想要掙扎,武松使盡氣力按定,哪裏肯放半點兒鬆!

(“脊”爲上聲“jǐ”,“踉”讀liàng,不讀“liáng”, “迸”讀“bèng”不讀“bìng”。)

2、體會詞語的的含義:

篩:斟。篩酒,即斟酒、倒酒。

如何:這裏是“爲什麼”的意思。

但凡:凡是,只要。

請勿自誤:請不要使自己受傷害。誤,受傷害。

踉踉蹌蹌:走路不穩,跌跌撞撞的樣子。

說時遲,那時快:表示當時的時間非常短促。舊時說書人的習慣用語。

三、默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

1、武松急着趕路,是回清河縣尋找自己的哥哥武大郎,卻在景陽岡意外遭遇老虎,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給每一部分加上小標題。

(學生默讀,思考,教師巡視與個別學生交流。)

本單元學習的意圖之一就是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而閱讀篇幅較長的名著,默讀必須有一定速度,所以課堂上的默讀練習是必要的。

2、討論,交流:

按事情發展順序,理清文章脈絡。

岡下飲酒:(1~4自然段)武松進店飲酒,不聽勸告,執意過岡。

酒後上岡:(5~7自然段)武松上岡,見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決定繼續上岡。

岡上打虎:(8~12自然段)武松赤手空拳與猛虎搏鬥,終於打死了老虎。

挨下岡來:(最後一個自然段)武松打虎後一步步挨下岡來。

板書:

岡下飲酒──酒後上岡──岡上打虎──挨下岡來

四、品讀“打虎”,體驗精彩

1、通過剛纔的讀書,你認爲課文中哪部分的描寫最精彩?(打虎)請同學們找出具體描寫打虎的段落多讀幾遍,可以邊讀邊批註。

2、你對“武松打虎”中哪些語言最感興趣,請讀一讀,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出示課件中相應內容,點撥引領。

⑴……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大蟲撲過來,一閃,閃在大蟲背後。……原來大蟲抓人,只是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勁兒先就泄了一半。

①“般”是什麼意思?大蟲抓人都有哪“三般”?爲什麼“三般”都抓不到武松?

(“般”,指種、樣。武松靈巧閃過體現出他的機智靈敏、有勇有謀。)

②體會“閃”用詞的精當,感悟武松的機智靈敏:

A、“閃”這個動作詞與哪個動作比較接近?(躲)“閃”與“躲”在這裏用哪個詞比較好呢?

B、小組討論後交流。

③同學們,你們認爲老虎兇猛嗎?作者描寫虎的兇猛其實是爲了表現什麼?

(寫虎是爲了突出人物的特點,用虎的“猛”襯托了人的“勇”。)

④朗讀第九自然段。提示:讀出虎的兇猛以及武松的靈活機智。

⑵兇猛殘暴的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勁兒先就泄了一半。武松開始反守爲攻,武松的哪些動作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讀一讀。

武松見大蟲翻身回來,就雙手掄起哨棒,使盡平生力氣,從半空劈下來。

武松把半截哨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武松把腳往大蟲面門上眼睛裏只顧亂踢。

武松……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氣力只顧打。

①勾畫出描寫武松動作的詞語,可以試着做一做動作,從這些詞中你可以體會到什麼?

(這裏的“掄、劈、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字,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凸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氣勢,淋漓盡致地刻畫了武松勇武過人的高大形象。)

②武松的唯一武器就是哨棒,作者描寫哨棒的地方很多,但所用的動詞卻不一樣,請看課件:“靠、提、拖、插、拿、掄、劈、丟”,請同學讀一讀,思考:武松爲何丟下哨棒?他的哨棒爲何折成兩截?

(突出了武松的豪放、倔強、無畏的性格特點。)

作者運用了多種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教學中引導學生體會到這些動詞運用的精彩有利於學生感受武松的豪放、勇武機智。

3、播放“武松打虎”電影片段,深化對人物形象的感悟。

五、回顧全文,體會寫法

1、“武松打虎”讓我們認識了一個豪放而又勇武機智的武松。《景陽岡》這篇課文主要寫打虎,卻爲什麼用了7個自然段很大的篇幅來寫武松岡下喝酒,以及不聽勸告執意上岡?

(不僅是故事情節的需要,而且表現了武松豪放、倔強的性格和無所畏懼的英雄形象。)

課件出示:

武松笑道:“……你別說這樣的話來嚇我。就有大蟲,我也不怕。”

看了看笑道:“……我怕什麼!”

細想了一回,說道:“怕什麼,只管上去,看看怎麼樣。”

武松自言自語道:“……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不怕”的?說的語氣有什麼變化?當時武松會是怎樣的心理?你讀懂了什麼?

(師生討論交流: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

2、如此無所畏懼而又驍勇的傳神人物,最後卻一步步挨下岡來, 你認爲這麼寫是不是會有損於武松這個英雄的形象呢?

六、課外延伸,鼓勵閱讀

在《水滸傳》這部小說中,作者還刻畫了許許多多人物,請你選一個自己喜歡、熟悉的人物讀讀,感受施耐庵是如何既傳神又真實地塑造人物形象的。

【練習設計】

1、給加點詞語換上合適的詞:

⑴你如何不肯賣酒給我吃?

⑵豈不枉送自家性命!

⑶但有過往客商……

⑷可趁午間結夥成對過岡,請勿自誤。

2、回憶課文內容填空:

《水滸傳》這部小說刻畫人物生動而鮮明,武松留給你___、___、而又___的印象。

今天的你應該從武松身上學習什麼?摒棄什麼?

3、通過課外的閱讀,你還知道《水滸傳》中哪些人物,你能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特點嗎?

【教學建議】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可先讓學生根據課文前“連接語”的要求自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基本內容。接着組織學生重點閱讀“武松打虎”這一部分,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討論文章其他內容與“打虎”的關係,以幫助學生全面瞭解武松的性格特點。

2、課文中武松的形象栩栩如生,讓人過目難忘。作者運用了多種表現方法來刻畫人物,特別是在動詞的運用上,很有特色,對學生感受武松這一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中要充分抓住這些運用準確而又生動的詞語,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適當點撥,深化學生對人物性格、品質的感悟。

【資料鏈接】

課本劇《景陽岡》

人物:武松、店小二。

道具:武松的古裝衣着,頭巾,哨棒。

武松:(手拿哨棒上)連續趕路,走了幾日,真是又熱、又渴、又餓了。(擡頭一看,喜悅地)啊,前面有酒家!(入內,找一張凳坐下,放下哨棒,大聲地叫)喂!主人家,快拿酒來!

小二:(急匆匆地)哎,來了!

武松:(咕嚕一口飲下,抹嘴)唉,好酒。有肉嗎?快拿些來吃。

小二:好的!(退下,又上)來啦!熟牛肉一盤,二斤三兩!(又篩一碗酒。)

(武松又咕咚一聲喝下,小二又篩,武松又喝下,小二欲走。)

武松:(扯住小二)店家,怎麼不篩酒了?

小二:(指指門前旗上大字)客官,你沒看到門前旗上的大字嗎?

武松:什麼大字?

小二:三、碗、不、過、岡嘛!

武松:我正想問你呢,這是什麼意思?

小二:(得意地)嘿,我們店裏的酒啊,是上好的老酒,凡是過往客人,喝了三碗就醉了。喝醉了酒就過不了前面那座山岡了。

武松:哈哈,你真會講大話,我喝了三碗爲什麼不醉啊!

小二:我這酒呀,叫做“出門倒”你現在不醉,等一會兒就醉了,不信,你試試看。(欲走)

武松:(拉住小二)別胡說,快去拿酒來,怕我不付你錢嗎?

小二:(無奈地又篩灑,連篩了十八碗,搖頭嘆息)唉呀,喝了十八碗了,不醉纔怪呢!

武松:(付錢給店家)真痛快,一連喝了十八碗,什麼三碗不過岡。(欲走)

小二:(拉住武松)客官,不能走,不能走啊!

武松:爲什麼不讓我走?又不少你酒錢!

小二:你不知道嗎?這景陽岡上有大老虎啊!

武松:你別拿大老虎來嚇人了。(欲走)

小二:你看,這是官府的榜文,有假嗎?這大老虎啊,已經傷了三十幾條性命了。你不能去送死啊,不如今晚就住下,明早再走吧!

武松:哈哈,我知道了,你是想要我在你店住下,半夜三更來謀我財,害我性命,就拿大老虎來嚇唬人。

小二:好了!好了!我一片好心,你反當惡意,你要走就走吧!遇到老虎可別怪我呀!

武松:就算真的有老虎,我也不怕。(提着哨棒出,小二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