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熱】語文教學設計

【熱】語文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熱】語文教學設計

語文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籠罩、薄霧、若隱若現”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4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邊讀書邊想畫面,能聯繫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詞句的含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大自然的壯觀,受到自然美的薰陶,能把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他人交流。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與想象。瞭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奇特的自然景象。

教學難點:理解潮來時的描寫部分,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式,培養留心事物的習慣。

二、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激發求知慾:

步驟:播放潮水音頻,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聆聽,詢問:你們聽到什麼聲音了?說說你們有什麼感受?那在作者的眼裏,錢塘江大潮又是怎樣的呢?

形式:歌曲、音頻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A.自主探究:默讀、輕讀

(1)字詞:讀正確、通順,弄清詞義。

(2)內容: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

(3)情感:畫出喜歡的句子,記錄你的感受

B.檢查反饋

字詞關:

(1)引導思考:多義字:“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自主發言,字典驗證。

(2)鼓勵發現:易錯字音、字形,總結記憶方法。

(3)四字詞語:結合圖片,理解——人山人海、人聲鼎沸、風平浪靜。

(4)朗讀練習:同桌互讀,朗讀競賽

內容關:

(1)引導觀察:快速瀏覽或默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

(2)總結交流:總(天下奇觀)——分(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

初步交流:

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說說爲什麼,體會到了什麼。

【目的】初步感受錢塘江大潮,瞭解學生的感受能力與興趣所在。

3、再讀課文,質疑問難

潮來前

(1)默讀思考:作者在這一段交代了什麼?主要描寫了什麼?

(2)發表感受:你覺得平靜的'江面怎麼樣?怎麼感受到的?

結合圖片,理解關鍵詞”橫臥”

聯繫實際,體會“若隱若現”

(3)除了漲潮前的江面,還有什麼景象?

潮來時

午後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1)“隆隆的響聲”是什麼樣兒的,誰來學學看?(轟隆隆... ...)

(2)這聲音作者用哪個詞來寫的?(悶雷滾動)

(3)課文中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潮水的聲音,用得多麼形象啊!我們一塊兒來讀讀這個句子。(學生齊讀)

(4)想象:再來一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學生閉眼齊背)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1)白線是什麼樣子的?結合圖片看一看。

(2)看到那條白線,人們怎麼沸騰的?

(3)剛纔這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裏。

(4)我們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齊讀)

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

(1)解釋:一丈是3.3米,兩張多高是多少啊?

(2)類比:相當於我們三、四層樓那麼高。

(3)想象:三四層樓那麼高的浪橫貫整個江面,直撲過來,那將是怎樣的一副畫面,來,把它的壯觀讀出來。

(4)學生自由練讀之後分組比賽讀,然後齊讀。

那浪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對比:

(1)浪潮越來越近,猶如戰馬飛奔而來。

(2)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飛奔而來。

(3)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潮來後

方式:仿照上一環節,小組合作討論

霎時,潮頭奔騰西去,可是餘波還在漫天卷地般涌來,江面上依舊風號浪吼。過了好久,錢塘江才恢復了平靜。看看提下,江水已經漲了六七米高了。

對比前後,感受餘波

(1)、江面是立刻恢復平靜了嗎?怎麼看出來的?

(理解“風號浪吼”、“漲”等詞義。體會形、聲之變化)

(2)、潮來後與潮來前的平靜一樣嗎?

(3)、質疑:人羣又有什麼變化?(缺少)

(4)、想象:這時候觀看的人會是什麼樣?

4、品讀課文,體會手法

(1)爲什麼作者能寫得這麼雄偉奇特呢?你發現了什麼?

(2)尋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5、鞏固小結

記者採訪,總結抒情:四人一組小組討論、演練,派代表發言,問:能描述下當時的場景嗎?爲什麼人們稱錢塘潮爲“天下奇觀”

6、課上拓展

(1)、配樂練筆,描繪變化

在時而奔騰咆哮、時而溫婉低語的音樂聲中,指導學生:仿寫描寫景物具體的一個片段,或書寫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話。

(2)、口語表達,揭示原因

閱讀資料袋,(以潮水第一人稱)做講解

7、課下延伸

(1)識字寫字:配圖製作成書籤,或貼圖完成遊記表。

(2)口語交際:說說假期遊覽的風景名勝並寫下自己的感受,特別注意在遊覽欣賞過程中的聯想和想象。

語文教學設計2

①“個人生命不像一件襯衣;當你發現它髒了、破了的時候,就可以脫下它來洗滌,把它再補好。那存在過的憂慮,也許你能忘卻,但卻不能取消它遺留下的印跡。”

對比。“生命”和“襯衫”相對比,突出表現了生命是一段不可逆轉的過程。表達了無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②“它是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總是隻暫時地在哪一個個體內住一會兒,便又離開前去了,那些個體消逝了,它卻永遠存在。”

比喻。把“生命”比作“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個體的生命雖然是短暫的,人類的生命是永無休止的。

(3)“終於要凋謝的花朵”指綻放過的美好的生命個體,“永存”說的是生命整體,花謝後又會有花開,生命是永不休止的。這句話看似矛盾,卻再次意蘊着生命的永久的哲理。

(4)本文寫於1942年,當時日本鬼子在我國橫行,殺害我國同胞,國民黨_也欺壓老百姓。因此,我們認爲日本鬼子,國民黨_等惡勢力就是那些“暴君們”,他們是殺不絕我們的,我們這些勇敢的中國人民會凝結成強大的生命力,同這些殘暴勢力作鬥爭,就如同“地面上的小草,它們是那樣卑微,那樣柔弱,每一個嚴寒的冬天過去後,它們依然一根根地從土壤裏鑽出來,欣喜地迎着春天的風”,表現了作者革命熱情以及革命必勝的信心。

(5)人活着,就要創造自身的價值,能夠爲人類社會作出貢獻,這纔是生命真正意義上的永久不朽。從重複的“不斷”一詞可體會作者的這種對生命的期許。

3.同學們還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商討。

4.本文作者的感情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這是運用了什麼寫法?

作者的感情是有變化的。

文章一開始,作者就告訴我們,歲月在一點點地消逝,而人們卻只能任憑它悄悄地溜走。這是無奈的,顯示出作者悲觀、消沉的情緒。第二自然段開頭一句中“卻”字,可見作者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我們沒有時間悲觀”“生命自身神奇”“生命充滿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隨處宣示它的快樂和威勢”“讓我們讚美生命,讚美毀滅不掉的生命吧”這些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感情是樂觀的、激昂的,而且逐漸增強,以至於高唱生命的讚歌。

這是運用了欲揚先抑的寫法。表面上看作者一開始的感情是悲觀失望的,其實這不是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因爲,歲月的流逝,青春的一去不復返,是我們每個個體生命客觀存在。作者主要想告訴我的是:“生命充滿了希望,永不休止的繁殖者,蔓延着,隨處宣誓他的快樂和威勢。”“我們要讚美生命”統觀全文作者的感情是樂觀的、激昂的。

5.明主旨:

本文通過對生命是永久的描述,表達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要感謝生命,並以自己全部熱情回報生命。

6.拓展思考: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談談你的理解,學生自己探究,自由發言。

例:①每一個人的生命雖然是卑微、柔弱的,但整個人類的生命卻是無窮無盡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但它是強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艱難困苦所阻擋。

③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7.課堂小結:學習這篇課文,我們要感謝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是短暫的,易逝的,我們要珍惜時間,爲自己的生命精彩而拼搏、爲自己能給世界增添姿彩而努力。爲生命全過程的每一分鐘喝彩,用全部的熱情創造無限的'價值。

四、課時作業:

1.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寫篇短文,可以寫自己生活中受到家長、老師賞識的一件事。

【例文】

刺梨花不平凡(節選)

近了,我不禁啞然--那不是什麼玫瑰花,只是刺梨花,只是刺梨花而已。花瓣稀稀的,薄薄的,連色彩都是那麼淺淡!

讓我驚奇的是,它被遺棄在溝旁、路邊,飽經風霜卻能昂首挺胸。花朵比不上玫瑰花的清香與嬌豔,不會被人擁入懷中,置於案頭,但它能結出刺梨兒,做藥,做茶,在默默中奉獻自己的所有;它不像玫瑰那樣活得轟轟烈烈,雖然平平淡淡,卻也堂堂正正地生活;從未有過驚天動地,只是在默默中奮進。這樣的人生不也一樣有意義嗎?

我蹲下身去,摘了兩朵刺梨花捧在我的手心裏,感覺它並不平凡,同玫瑰花一般美麗。不,它比玫瑰花還美麗。

點評:始見刺梨花,它的花型、花色都讓作者嫌棄,不是自己要尋找的漂亮的玫瑰。“不禁、只是、只是”等詞流露出作者的失望,這是“抑”。但它的生長環境,它對人類的貢獻讓我驚訝,平凡卑微的生命卻在默默中奉獻一切,我摘兩朵捧在手心,感覺它比玫瑰更漂亮。高度讚揚這不平凡的刺梨花。結尾“揚”。作者就靈活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成文。

2.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生命也不完全是爲了抵達。就像花草,並不是非要到達某一個季節纔算實現價值。就像______,並不是非要到達_______________。因爲生命中絕大部分的風景總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爲了經歷,就像候鳥,不停地qiānxǐ( )就是爲了經歷季節和風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動就是爲了經歷交匯和起伏。儘管具體的經歷總是顯得那樣瑣碎、那樣平凡、那樣漫長又那樣的不勝其煩,但是恰恰是它們構成了一個個真實的jīngcǎi( )的人生。這纔是生命最彌足珍貴的狀態。

(1)根據拼音寫出文段括號處應填入詞語。

qiānxǐ() jīngcǎi()

(2)聯繫上下文,仿照畫線的句子在橫線處補充恰當的語句。

就像______,並不是非要到達_______________。

(3)使用下面詞語另寫一段連貫的話,至少用上其中兩個。

抵達起伏瑣碎不勝其煩彌足珍貴

2.參考答案:

(1)解題思路:注意聲母,聲調和前後鼻韻。

參考答案:遷徙精彩

答案解析:“遷徙”和容易寫成“遷徒”,牢記這兩個形似字。精彩的“彩”容易寫成“採”。這也需要牢記。

(2)解題思路:此題考仿寫,要先看清例句。先仿形:分析變與不變得內容,本題以填空形式出現,難度減小。再仿神:變化的內容是像花草一樣的自然景象,寫出一句合乎邏輯的話即可。

參考答案:(就像)溪水,(並不是非要到達)哪個地方纔算完成使命。

答案解析:變化的主體不能再談花或草,後句符合那種事物的特點就行。

(3)解題思路:這是考組詞造句的能力,近幾年中考也有出現。解答時先選好詞,再連成一段通順的話。

參考答案:長大了,才知道瑣碎的童年趣事彌足珍貴,才知道當年父母不勝其煩的嘮叨價值連城,才知道經歷挫折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答案解析:結合自己的生活體會,選至少用上兩個詞,保守一點選兩個、三個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寫出來的一句話沒有語病。

3.讀冰心的《談生命》。

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會寫“晰傘”等五個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分辯、介紹、撫摸、表白、沉思”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邊疆建設者哪兒需要就在哪兒紮根作貢獻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體會爸爸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爸爸的心願。

【教學準備】

1、課件:有關大戈壁的錄像片。理解白楊特點及體會爸爸心願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樂朗讀錄音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檢查預習

1、出示彩圖,揭示課題,釋題。

2、檢查預習情況,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聽配樂朗讀錄音帶。

二、默讀課文,初曉大意

三、學生自學課文,出示自學思考題

1、大戈壁是什麼樣的?白楊樹是什麼樣的?

2、爸爸是怎樣向孩子介紹白楊樹的?

3、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四、再讀課文,理清結構

1、學生試着給文章分段,用鉛筆標示。

2、學生討論,說出自己的分段並說明理由。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討論。

第一段,從開頭到“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講列車在茫茫的大戈壁運行,不時有高大挺秀的白楊樹閃過。

第二段,從“一位旅客”到“也不動搖”,講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

第三段,從“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到“那麼高大”,講爸爸的話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後一個自然段,講孩子們也會像小白楊那樣,紮根邊疆,茁壯成長。

五、自由朗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六、練習

用段意歸併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有分歧,再讀再討論。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圖片,師:你們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進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現在假想我們也坐上了開往新疆的火車,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麼樣的呢?齊讀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環境惡劣,抓住“茫茫”、“渾黃一體”、“沒有……沒有……也沒有”等詞語

2、出示大戈壁的錄象,教師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只有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裏是天,哪裏是地。戈壁是多麼荒涼呀。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感知初步瞭解大戈壁的.特點,從而進一步認識白楊,最後昇華到對在那裏生活的建設者的瞭解。)

3、作者要寫白楊樹,爲什麼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請學生髮表看法。

(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境很惡劣。這裏用惡劣的環境烘托白楊樹的高大形象。)

齊讀第3自然段,讀後回答:

在戈壁上白楊樹長得怎樣呢?

(高大挺秀)

師:在滿目荒蕪單調的大戈壁,看到這清秀挺拔的白楊樹,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幹,給茫茫的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瞭解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探究,瞭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麼;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指引學生的認識和行爲。

3.情感目標: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儘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發現身邊的幸福,並懂得珍惜幸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每天能給你們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上課,我感到真幸福!你認爲什麼是幸福呢?

2.幸福有很多表達的方式,有位作家說,幸福是一個謎,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看看我們能從故事中找到什麼樣的答案。

二、自讀自悟

1.自由讀閱讀導航。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後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朗讀,交流彙報。

(1)認讀詞語

彼此疏通砌成清澈詫異強健痕跡耕地

(2)課文寫十年前三個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並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以後,三個青年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三、閱讀感悟

1.理清起因。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的起因是什麼?(三個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2).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麼幹的?指名幾個學生讀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麼樣?把表現他們心情的語句劃出來。說說他們爲什麼這麼快樂?

(4).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爲了讓別人喝。從而得到了祝福,又引出了一個問題是什麼?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呢?三個牧童爲了弄懂這個問題,真是各奔東西。

2、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後,各自都做了些什麼?畫出他們的幸福感悟。

3、學生彙報交流

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麼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員,做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地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

4、朗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劃下來

讀這兩段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麼?

5.體會身邊的幸福

(1).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麼?(有)什麼時候?那個時候,他們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然而那時的他們意識到這就是幸福了麼?

(2).那他們是什麼時候意識到的呢?讀有關語句,說自己的理解。

過渡:幸福不一定要走很遠的路去尋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長時間去追尋,只要我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做出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就會感到幸福的。

四、拓展延伸

1.對於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想知道徐老師的幸福感悟嗎?我們一起分享吧!

幸福是什麼

幸福是學生的一聲聲問候,

如一股暖流溫暖心窩。

幸福是看到學生燦爛的笑臉,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學生一起暢遊書海,

去尋找真善美的生活。

幸福就是快樂,

幸福是一種感覺,

找尋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2.孩子們,你們的幸福感悟又是什麼呢?

聯繫你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詩,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3.師總結:作家畢淑敏這樣感悟幸福。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爲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說:我很幸福,因爲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爲我曾經生活過。

五、作業設計

排練課本劇《幸福是什麼》

六、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麼

十年前挖砌水井快樂興奮

學做醫生幫助別人

十年中辛勤工作對人有用對人有益快樂自己

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十年後再次相見暢談幸福

語文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識字2》是人教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的一篇識字課。本課借鑑傳統“三字經”的語言形式,利用傳統《三字經》押韻上口、好讀易記的特點,將識字寫字教學與愛長輩、愛家庭的教育融爲一體,並賦予愛的教育以新的內涵。這篇韻文節奏感強,讀起來琅琅上口,學生朗讀積極性很高,正確流利地朗讀比較容易。文章所蘊涵的愛的教育不容我們忽視。特別是現在的小孩子以自我爲中心,不懂得關愛他人。我們老師首先就應該要讓孩子們懂得如何愛父母、敬長輩。因此,在學生熟讀課文、熟記生字的基礎上,我又把教學重點放在大致理解課文內容上,引導他們感悟愛長輩、愛家庭。新課標強調,要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課堂上,努力創設寬鬆、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自讀自悟,放手讓學生去說,讓他們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讓他們主動質疑、學會質疑,激發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努力使語文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學習目標:

1、認識“懂、貌”等14個生字,會寫“洗、認”等6個字。

2、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3、有尊重長輩、孝敬父母的願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

按要求會識、會寫本課的生字。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課時安排:2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三字經》及有關資料。

2、學生可自備快板等表演道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學習生字初步感悟課文、多種形式朗讀課文、佈置作業)

一、激發興趣、談話導入.(導入一:)

1、師:同學們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幸福、溫暖的家庭呢?(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談一談)

2、看來小朋友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充滿愛的家,而且通過你們的介紹我還能感覺到你們都愛自己的家和家裏的每一個人,對嗎?大家想不想知道生活中我們怎麼做纔是對家裏人最好的“愛”的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揭題:今天我們要學的《識字2》就告訴我們應該怎樣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讓學生有話可以說,樂於說。充分調動了學生

學習課文的積極性,爲學習課文打下了很好的鋪墊。

(導入二:)

師:哪位同學能背誦幾句三字經?師多媒體播放《三字經》(學生會背的跟着背)。

2、同學們,剛纔咱們背了《三字經》想不想知道新的《新三字經》講了什麼內容呢?【設計意圖】:利用三字經的導入,既激起了學生學習識字二的興趣,又讓學生受到祖國語言文的薰陶、感染,對祖國語言文字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二、初步感悟課文,學習生字

1、請大家先根據文中的注音試着讀一遍課文,然後畫出本課的生字及不懂的地方。

2、集體學習生字

a、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自學本課的生字詞。(學生自學,相互交流) b、全班交流認讀: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採用自由讀、開火車讀、情境遊戲裏讀等形式指導學生練讀,讀到正確爲止。(指導練讀的過程中強調“認、事”是翹舌音,“錯、掃”是平舌音,“懂”是後鼻音,“教、錯、筷、誇”是三拼音) c、指導學生採取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在教師的提示下與學生共同總結識字方法,)如:

(1)每──母──減—減快──筷──加—加放──教、改──換—換

(2)自編謎語、兒歌識記法如:

重心靠邊戴草帽(懂)已見反文尾巴短(改)

(3)“形聲”識記法如“筷”,因爲古時候的`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頭,下面加上快慢的“快”,合起來就念“筷”,筷子的“筷”。

【設計意圖】:生字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選擇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來學習。設計多種學習方法來讀。認、識記生字。肯定學生的識字方法,總結識字方法,授之以漁。

3、師:解決了生字,咱們再讀讀課文,讀通句子,選擇你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生自由練讀)

三、激發興趣、多種形式朗讀

1、教師範讀:

師:同學們想不想聽老師來讀一讀。

2、師生對讀。(師讀:小朋友──生接讀:正年少──)

3、同桌同學對讀──小組進行對讀。(感受三字韻文的韻律美)

4、師:你還想怎麼去讀?和學習夥伴商量商量。(朗讀表演.再用兒歌、快板等形式)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興趣來學習課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篇韻文節奏感強,讀起來琅琅上口,學生一聽老師的範讀,就喜歡上了。抓住這個契機,採用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讀通讀熟課文。採取對讀、兒歌、快板的形式對學生的吸引力非常大!5、學生採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練習讀文,做到熟讀成誦。

四、佈置作業

回家背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即體現了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體驗生活”又起到了檢查的效果。可謂一舉兩得。

第二課時

(複習導入、感悟課文、拓展延伸、指導書寫、佈置作業)

一、複習導入

1、學生齊讀課文

2、指名學生背課文

二、感悟課文、拓展延伸

1、師:你從這篇韻文裏讀懂了些什麼?把你的感受說給大家聽聽吧。(學生說教師鼓勵學生多說、說出自己的感受)

師:真能幹!你們都是愛勞動的孩子。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那麼辛苦,你們能幫助他們乾點家務,減輕他們的負擔,真是不錯呀!

【設計意圖】:學生是閱讀的主體,在閱讀中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說說從這篇韻文裏讀懂了些什麼,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說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驗。

2、師那這篇韻文,你們還有不懂的地方嗎?提出來,大家一起來解決,好不好?(預設:學生提到的問題可能有“長輩”“態度好”等詞語教師相機指導:)

【設計意圖】: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新穎而無知時,最能誘發好奇內驅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學習意願。因而在課堂上提供給學生質疑的空間,讓他們發現問題,提出不懂的地方,培養學生敏銳的洞察力,使學生養成善於發現問題的習慣,從發現問題到探索問題,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談談自己在家中的表現或學了這篇課文後的打算。.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材內容,不失時機的滲透德育教育,真正體現了“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中體驗生活”的教學理念。

三、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觀察“洗、掃、認、真、父、母”這六個字有什麼特點,並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什麼。(分析要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能力)母:筆順是_______________。

2.師在田字格中作細緻的指導,書寫時看清楚筆畫的位置。

3.生進行書寫練習,師巡迴指導。(評字以肯定優點爲主,適當指出不足) 【設計意圖】:寫字指導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爲重要,這一環節的設計能讓學生自己分析生字的間架結構,加深印象,到自己寫字的時候就能把字裝好在田字格里了。四、佈置作業

1、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好事。

2、將自己的實際行動在父母協助下以兒歌、三字經、順口溜等形式編出來,一週後全班交流。

語文教學設計6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四篇識字課文和一個練習。《識字1》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圍繞“春天”這個主題勾畫了一幅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春景圖,並分別從“氣象、草木、動物、花朵”等不同的方面介紹了春天的特徵,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多姿。《識字2》也是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圍繞足球運動,把12個詞語按一定的邏輯關係排成四組,第一組介紹了和足球相關的場地,第二、三組介紹了踢足球的動作和技巧,第四組介紹的觀衆反映。使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增長知識。《識字3》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通過展示“舟、竹、石、泉、川、燕”

“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使學生認識到有些漢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的。第二部分是一首兒歌,把前面所學習的生字結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表達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識字4》也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主要是顯示了基本字“車”和不同偏旁所組成的字及所組成的詞語。第二部分是一首兒歌,把前面學習的生字結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和諧號快速飛奔的畫面,表達社會科技發展的迅速。《練習!》包括認清筆順、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寫好鉛筆字、口語交際這五方面內容。

1、晨 光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會寫田字格中的7個生字,認識5個新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詩歌頂針、擬人、反覆等表現手法,背誦課文。

3.在詩歌中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感受晨光中大自然變化的神奇、煥發的勃勃生機,願意讀、主動讀更多的詩歌。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讀出大自然的變化和勃勃生機。

教學難點:

仿照第3小節說出自己眼中的世界。

第一教時:

課前預習:正確朗讀課文,主動識字。

一、導入新課

1.字源識字認識“光”,教寫“光”,認識“尚字頭”。 2.完成課題板書:晨光(理解課題)

二、初讀課文,夥伴互助

1.同桌分別讀一遍課文,互相做小老師糾正朗讀中的問題。 2.出示PPT,課文中的生字詞

同桌互相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同伴幫助。

3.《晨光》是一首詩歌,你知道它有幾個小節嗎?你是怎樣標出小節的?

你願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嗎?請三位同學分小節讀課文,讀後,夥伴評價。根據朗讀評價,全班齊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小節

出示晨光圖片:孩子們,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出現啦。誰被一一叫醒啦?

你願意叫醒它們嗎?你會用什麼樣的聲音叫醒小夥伴?(指名朗讀)

請五位同學分別扮演晨光、風、樹、鳥、雲,並朗讀。

晨光:晨光叫醒了風

風: 風叫醒了樹

樹:樹叫醒了鳥

鳥: 鳥叫醒了雲

雲:(雲會叫醒誰,學生自己說一說)學生可以往下接着說。

同學們,這一小節寫得有意思嗎?你覺得哪裏有意思?(初識“頂針”)

他們在叫醒對方時,會說些什麼呢? 你能背誦第一小節嗎?

四、字源識字,指導書寫 田字格中有7個生字,我們已經會寫“光”了,剩下的6個生字中,有兩個字跟“光”有關,你找到嗎? 字源識字:陽 亮

陽(認識新偏旁:雙耳),重點指導雙耳旁的寫法,第一筆“橫撇彎鉤” 亮:上緊下舒,中間寬,上下對正。

五、作業

1.習字冊:光 陽 亮

2.給“光 陽 亮”找朋友

3.把第一小節背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教時:

教學新課前,誦讀《日有所誦》(一年級)金波的幾篇詩歌。

一、複習

1.認讀生字詞。

2.背誦第1小節。

二、學習第2小節

1.雲醒了,在做什麼?

大海有什麼變化?大海又在做什麼?

大海怎麼會把太陽“洗亮”?你是怎麼理解的?

2.雲“變成”雨滴,海水“變藍”了,你喜歡這樣的變化嗎?能跟大家說說你爲什麼喜歡嗎?

3.變化很神奇,變化很美麗,你會用什麼樣的語調來讀呢?(學生練習朗讀,指名讀,老師也來讀一讀)

4.學生看着PPT,根據畫面背誦第2小節。

三、學習第3小節

1.升起來的太陽,睜着亮眼睛——學生齊讀“望着樹,望着花……”

2.太陽“望着樹,望着花,望着鳥,到處花花綠綠,到處熱熱鬧鬧”,看到這一切,你覺得太陽心情會怎麼樣?他會想些什麼,或者說些什麼呢?

3.“到處花花綠綠,到處熱熱鬧鬧”你看到了嗎?感受到了嗎?

4.把你眼睛裏的美麗世界跟大家說一說。 PPT:太陽睜着亮眼睛,望着(),望着( ),望着(),到處花花綠綠,到處熱熱鬧鬧。(自己思考,同桌互相說一說,全班交流)

5.齊讀第3小節

四、誦讀,走近詩人,走進詩歌

1.這首詩歌的作者是金波爺爺,他爲小朋友寫了很多的詩歌和童話。PPT出示《日有所誦》中已誦讀篇目及內容:《蝴蝶飛》《野牽牛》《小螳螂》《小枕頭》《捏泥巴》學生誦讀詩歌。

2.讀完這些詩歌,你有什麼話想對金波爺爺說。

3.感謝金波爺爺爲我們寫了這麼多美妙的詩。孩子們,捧起書,讓我們美美地再讀《晨光》。

4.如果你喜歡金波爺爺的詩,可以讀一讀這本詩集——《讓太陽長上翅膀》。

用你的耳朵去聽,用你的眼睛去看,用你的心去感受,你也會發現世界的美麗,你也可以寫出屬於自己的詩。

五、字源識字,寫字指導

1 .成:字源識字,認識“戈”字部。書空筆順

起:學生說出起的偏旁。

處:教學偏旁,知道名稱,正確寫出“夂”。

2.教學半包圍字的書寫(左下包圍)左下包圍的字,應注意左邊伸展,右邊收縮,內外要靠得緊一些。

學生描紅仿影臨寫“起”“處”,點評作業,繼續練習。

六、作業

1.完成習字冊

2.背誦課文

語文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木蘭辭》又叫《木蘭詩》,選自宋朝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課文記敘了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嚮往。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對古詩文有了一定的的理解能力,一般學生可以藉助課後註釋和詞典瞭解課文的大意。所以,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熟讀成誦是本課的重點。

【設計理念】

打破傳統的“串講”式古詩教學模式,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瞭解“樂府”的有關知識。

2、體會文章作者對木蘭愛國精神的讚美。

3、學習本文排比、對偶、比喻等修辭手法。

二、能力訓練點

1、分析木蘭這個人物形象,根據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體會文章的詳略的安排,積累文言詞語,力爭熟讀成誦。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學習古代勞動人民保家衛國的熱情。

四、美育滲透點

引導學生體會本文剛健清新、氣勢雄渾的詩意美以及雲鬢黃花少女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馳騁沙場,功勳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教學重點】

講析木蘭的形象爲什麼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喜愛,以致家喻戶曉?這一點主要通過講清木蘭替父從軍的“孝”和保家衛國的“忠”(愛國)兩種精神讓學生領會。

【教學難點】

本文的材料安排爲何有詳有略。這一點要通過組織學生討論本文的中心來解決。

【學法引導】

本詩詩韻婉轉,琅琅上口,學生易記易背,課前要求學生先背誦,可以採用以下三步法:

①利用課文註釋,藉助工具書,粗讀課文,瞭解大意;

②分段細讀,抓住敘事詩的特點,概括故事大意,明確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③再讀成誦,抓住詩中對木蘭的心理、動作等描寫的詩句,分析木蘭的形象,進而正確把握詩的主題。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磁帶,學生將重點詞語、句子製成知識卡片、課堂交流。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走近木蘭

她,一個雲鬢花黃的青春美少女;她,一名金戈鐵馬的沙場勇士;她,一位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她是誰?(花木蘭)對,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木蘭詩》,去認識這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

(設計意圖:良好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先聲奪人,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他課程的延續思維,爲新課的展開預設良好的教學氣氛。一千多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所以,導入時我從不同側面概括木蘭的特點,以猜一猜的形式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木蘭詩》)

二、初讀感知——瞭解木蘭

1、輕鬆聽一聽:

請同學們聽老師朗讀課文,聽準字音,聽清節奏,圈點勾畫生字詞。

(設計意圖:語文課堂離不開琅琅書聲。“讀”既是最根本的教學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在這個學習板塊中,老師以身示範,抑揚頓挫、富有感染力的誦讀給學生帶來的震撼以及營造出來的氛圍,讓學生迅速進入美的意境中。這就是以誦讀來蘊情、造勢、營造氛圍,引領學生快速進入文本。此外,老師提出了聽讀要求,讓學生圈點勾畫生字詞,爲整體感知掃除障礙。)

2、大膽讀一讀:

下面,請大家像老師這樣正確、流暢、放聲地自由朗讀課文。(在同學們自由朗讀時,老師把同學們讀錯的生字詞標註在黑板上,集體糾錯。)來,哪位同學大膽地站起來讀一讀全文?

(設計意圖:老師在朗讀要求中提到:正確、流暢地朗讀,通過找學生單獨讀這個環節,可以檢驗學習目標是否真正地得以落實。)

三、細讀品析——感受木蘭

1、勇敢試一試:同學們,要想把課文讀的更順暢,更明白,我們還得掌握一些字詞句的含義,請大家四人一小組,邊讀邊口譯課文,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弄懂字詞句的含義。哪兒有疑問,做上標記。(小組合作交流,邊讀邊譯)同學們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

(設計意圖:這是一首樂府詩,其中有不少難懂的字、詞、句。雖然不能像教文言文那樣逐句翻譯,但也應讓學生了解大意,弄懂重要的字、詞、句的含義,爲後面的品讀做鋪墊。本環節可以讓學生互問互答,也可以由學生問老師答,還可以老師提問學生回答,採用不同的形式落實教學目標。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注重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即翻譯時可以藉助課下注釋,這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理解了字詞句的含義,同學們應該知道本文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來,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

(設計意圖:本文是一篇敘事詩,理清故事情節可以爲下面的分析人物形象做鋪墊。)

2、細細品一品:

這是詩中告訴我們的木蘭所做的一些事。不過,這樣的粗線條還不足以讓我們的心跟木蘭貼近。這麼一位廣受愛戴的女英雄,她身上一定有些東西是我們還沒有發現的,請從文中找出你最喜歡的能夠體現木蘭性格特點的字、詞、句、段,說說喜歡的理由。(學生分析木蘭的性格特點,教師歸納總結。)

(設計意圖:傳統教學中語言的賞析往往顯得過於孤立,學生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品評,因缺乏系統性而成爲一現的曇花,不能與文本形成有效的聯繫。基於這種情況,讓學生圍繞人物主動體驗語言表情達意的表現力和生命力,就顯得尤爲重要。因此,我讓學生從文中找到自己最喜歡的能夠體現木蘭性格特點的字、詞、句、段來讀,來品,來議。盧梭有這樣一句話:“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本環節中,教師適時引導、點撥,教給學生朗讀技巧,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採用示範讀、齊讀、學生領讀、自由讀、男女生分組讀等多種方式,用“找例句——抓關鍵詞——抓修辭”的方法去欣賞木蘭的形象。在誦讀、品味、細細咀嚼文中精妙語言、慢慢體味獨特情感的過程中,使學生對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情感一步步得到共鳴,課堂教學也在這裏達到高潮。)

3、快樂背一背:

作者用民歌體裁,整齊的句式,朗朗上口的語言,塑造了一個勤勞孝順、愛國愛家、不慕榮利、機智勇敢的英雄形象。這首詩歌中有許多值得我們積累的優美詩句,現在,請大家自由背誦喜歡的句段,比一比,看誰背的又快又準。

(設計意圖:學習古詩詞最重要的是背誦,當堂能背,而且背的準確無誤,是本課教學成功的主要標誌。因此,我讓學生自由賽背喜歡的句段,從而確保學生將凝聚着我們民族文化精華的古詩詞當“飯”吃,當“茶”喝。這樣,何愁他們再營養不良,面黃肌瘦呢!)

四、課堂小結——理解木蘭。

五、穿越時空——回望木蘭

這首詩塑造了木蘭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假設前不久,花木蘭當選爲“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央視欄目組特邀你爲木蘭寫一段頒獎詞。課後請你動手寫一寫,力爭妙筆生花。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設計此環節,既提升了學生寫的能力,也可以再次突顯木蘭的形象,學以致用。)

六、結束語:

同學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古有花木蘭臨危受命,代父從軍。那今天的我們該如何去做呢?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真正把愛國之志向變成報國之行動,今天爲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爲創造祖國輝煌貢獻力量!

(設計意圖:以鏗鏘有力的話語滲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

【教學反思】(課後撰寫)

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積累重要的詞句,瞭解作者及哲理散文的相關知識。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3.理解富含哲理的文句含義,明白作者寫作意圖。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富含哲理的文句含義,鞏固修辭手法的運用。

2.體會作者對生命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一個人從出生那一刻就註定着要面臨死亡,每個人擁有的生命都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但作家嚴文井卻說“生命是永久的”,這又是爲什麼呢?下面讓我們來聽聽作者嚴文井的解答吧!

二、檢查預習,積累字詞。

(一)字音

臼jiù齒茸róng毛蔓màn延凋diāo謝牛犢dú

(二)詞義

興味:興趣、趣味。

洗滌:洗。

卑微:地位低下。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樣不斷向周圍擴展。

(三)作者簡介:

嚴文井,原名嚴文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作家。1934年畢業於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圖書館工作,並開始以“嚴文井”的名字發表作品。1939年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任教。1945一1951年任《東北日報》副總編輯。到北京後歷任《人民文學》主編、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等職。第一部童話集《南南和鬍子伯伯》出版於1941年。主要著作有:《嚴文井散文選》《嚴文井近作》《嚴文井童話集》《嚴文井童話寓言集》等。1958年出版的中篇童話《“下次開船”港》被譯成多種外文介紹到國外。《嚴文井散文選》獲中國作家協會首屆全國優秀散文雜文獎。在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作評獎中被授予榮譽獎。本文選自《嚴文井散文選》。

三、品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作者情感。

1.讀課文,明結構。

先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朗讀時要注意語調的把握。感情激烈處聲音要響亮,情調應激昂;感情平靜處要讀得深沉些。文章篇幅短小,要求學生多讀幾遍。其次教師範讀,然後讓學生探討出課文結構。

明確:

第一部分(1)談生命的易逝,表現出人對生命的無奈。

第二部分(2——3)通過小草和小牛犢具體表現生命永久不朽的意義。

第三部分(4——5)瞭解了生命的真實的`意義,聯繫現實生活,高唱生命的凱歌。

2.通過富含哲理的文句,讀懂作者對生命的理解。(教師設置相關問題要求學生合作討論解答,可以前後四桌間討論交流。用多媒體展示問題)

(1)怎麼理解文題“永久的生命”?(提示:文章在哪句裏出現了“永久”一詞,聯繫文句去體會)

(2)本文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作用是什麼?

(3)怎麼理解“生命在那些終於要凋謝的花朵裏永存”?

(4)作者爲什麼說“那些暴君們能夠殺害許多許多人,但是他們消滅不了生命。”

(5)“生命要不斷給世界以色彩,不斷給世界以芬芳。”的含義。

明確:

(1)第三段第一句話“生命分開來是暫時的,合起來卻是永久的”裏出現了“永久”一詞,作者所說的永久的生命是合起來的生命整體,不是一個個單獨的生命。“永久的生命”指生命整體,這與個體生命短暫不矛盾。

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熟悉“棗、淺、禿、忍、唄、雖、乘、思”8個生字,會寫怎、思、穿、彎、比、服、淺、漂、啦、啊“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3、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優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學難點: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優點。

教學過程:

一、感知生字:

⑴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⑵師:現在我出示字卡,同學們找出帶這個字的詞和句讀給大家聽。

⑶師:指導學生看清聲母讀:棗、雖、思、乘。提示:“思”在“意思”一詞中讀輕聲,看清韻母讀:忍。

⑷師:現在聽老師範讀課文(聽課文錄音),注意老師的口型。

二、識記生字:

⑴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自主識字,說說自己認識了哪個生字,是用什麼辦法記住的。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黑板上這8個生字,現在同桌之間說說在老師教之前你認識了哪幾個字,告訴同桌你是怎樣記住的?

⑵師: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和哪個生字交朋友?爲什麼?目的是讓學生在組詞說話中識記生字。

⑶師:現在呢我們來開火車認讀生字。讀之前,先以小組爲單位做準備,特別是要幫助不會認的學生想辦法認字。

三、鞏固生字:

⑴鞏固會認的字:

師:同學們,以前我們已經學習了許多的字,現在就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已經認識的生字,看誰說得多。

遊戲1:聽音出示字卡。(老師讀生字,學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誰找得又快又對。)

遊戲2:組字。

禾+幾=(禿)口+貝=(唄)口+蟲=(雖)田+心=(思)

⑵鞏固會寫的字:

師:本課要寫的'字較多,其中,左右結構的有六個,上下結構的有四個。因前幾課要求寫的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所以,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老師就不再詳細指導了,重點教一下上下結構的字。

“怎、思”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導,重點指導“心字底”的寫法。左點不能寫成撇,中間一點要寫在豎中線上,右點要寫在臥鉤的外邊,臥鉤一定要“臥倒”,不能寫成“豎彎鉤”。“穿”字的特點是上寬下窄,上短下長。“彎”字的特點是上寬下窄,下面比上面略長一些。教師在示範書寫時,要提示學生先仔細觀察然後再仿寫。

師:現在同學們可以嘗試着抄寫課後“讀讀抄抄”中的詞語,同桌互相檢查、訂正。

四、佈置作業

課後抄寫今天學的所有生字,一個寫一行。

語文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經過朗讀,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感知課文大意,梳理文章結構。

2.結合寫作背景,體會作者的所感所悟,把握文章主旨。

3.揣摩意味深長的語句,體會寫景的妙處。

4.體會紫藤蘿花的獨特意蘊。

二、教學重點:

1.揣摩意味深長的語句,體會寫景的妙處。

2.理解文中紫藤蘿花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難點:理解文中紫藤蘿花的深刻含義。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由寫作背景導入:宗璞一家在危難中深受迫害,這篇文章寫於1982年5月,當時作者最鍾愛的小弟癌症晚期,作者十分悲痛,文中提到的“生死迷,手足情”指的就是這件事情。應對着紫藤蘿花,作者會有些什麼感悟?而我們從中又會得到什麼樣的啓示?

2、說說作者宗璞。(生小組派代表彙報)

女,1928年出生,常用筆名宗璞,另有筆名豐非、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縣,生於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長篇《野葫蘆引》等。

二、課文朗讀,整體感知:

1、讀準下列字音:

迸濺(bèngjiàn)伶仃(língdīng)盤虯(qiú)臥龍

仙露瓊(qióng)漿酒釀(niàng)

2,理清寫作思路。

我們先把課文的結構梳理一下,請大家用10分鐘時間,再把課文讀一遍,要求——(1)用_____線勾畫表示“我”觀賞紫藤蘿瀑布的行蹤的語詞;

(2)用~~線勾畫“我”每一步行蹤的所做或所想的語句;

(3)用幾個短語簡要而準確地概括勾畫出來的主要資料。

(現場教師組織學生讀書,圈畫有關語句,並概括資料.)

師:同學們剛纔按教師的要求在書上進行了認真地勾畫,同時也對勾畫出來的資料進行了簡要的概括。下頭,把教師的概括,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作者的行蹤。大家在讀書的時候必須注意到了,文中作者的行蹤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看到紫藤蘿瀑布就停住了腳步,然後是佇立花前撫摸花兒;最終是加快腳步離開了紫藤蘿瀑布。行文思路相當清晰並且開頭停住腳步,結尾加快腳步,首尾呼應。

學生:停住腳步佇立花前加快腳步

師: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又做了些什麼?想了些什麼呢?相信同學們剛纔已經找到了有關語句並進行了概括。讓我們來交流一下。

停住腳步駐步賞花佇立花前佇立憶花加快腳步快步思花

用三個詞準確而簡潔地來概括作者的寫作思路:作者停住腳步來“賞花”,佇立凝望在“憶花”,加快腳步爲“悟花”。

賞花————憶花————悟花

3、捕捉情感變化。

這一路走來,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很多波折。作者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同學們細讀課文,用三角標註表示感情的詞句。

(現場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批註、發言、評價。)

同學們,讓我們一齊來看看答案:作者剛看到紫藤蘿時先是一陣“驚喜”,之後看到每一朵、每一穗花時產生了“振奮”與“激動”之情;在駐布凝望,撫摸花朵之際,“疑惑、痛楚、遺憾”之感一併涌上心頭;最終在再次撫摸花朵,經過一番沉思之後,她的內心又被“寧靜、喜悅、振奮”所包裹。

總結:感情變化:

驚喜——振奮——激動——疑惑、痛楚、遺憾——寧靜、喜悅、振奮。

三、小結文章結構上的特點

條理清晰,首尾呼應,情景交融。

四、佈置作業。

文中描述紫藤蘿的語句很生動,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圈出其中關鍵的字詞,在句子旁邊簡要的做評析。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理清了寫作思路,即賞花,憶花,悟花,此刻讓我們跟隨作者去賞一賞花吧。

二、賞花之美,寫景之妙。

在作者眼前的一樹紫藤蘿是怎樣樣貌的?作者是如何來描述紫藤蘿花的呢?請同學們在文中畫出下列有關眼前紫藤蘿花的五個方面的語句。{教師指導學生圈劃,批註,賞析}

1、整體形狀;2、花朵形狀;3花的顏色;4、花的香氣;5、花的枝幹

1、整體形狀的語句

(1)“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來,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比喻:把整片垂下來的紫藤蘿花比作瀑布。寫出了這一樹紫藤蘿氣勢非凡,輝煌燦爛)

2、花朵形狀的語句

(1)“花朵兒一串挨着一串,一朵之後一朵,彼此推着擠着,好不活潑熱鬧!”(比擬:那裏同樣是以動態寫靜態,把一朵一朵,一串一串的花擬化爲人,甚至是一羣小孩子在相互推擠,玩鬧,生動地寫出花的多,也就是它開得很茂盛。同時她也寫出了花的可愛,像一羣天真活潑的小孩子一樣可愛,我認爲這是一種童話般的美)。(2)“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着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比喻:形象、生動並且具體地寫出了盛開的紫藤蘿花的形狀)。

(那裏面作者不僅僅有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的應用,也有整體描述和局部描述的分別,還有先寫和後寫的分別。作者描述紫藤蘿花的形狀的順序依次是花瀑——花穗——花朵,先寫整體,後寫局部。)

3、花的顏色的語句

(1)“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比擬:把花的顏色寫成人的動作行爲,生動形象地寫出花的神態,賦予了紫藤蘿花的動態美。一派生機勃勃的樣貌。)

(2)“紫色的大條幅上像迸濺的水花。”(比喻:既寫出了花的形狀,也讓人感受到了它的質感,是像水一樣晶瑩剔透的。同時,“迸濺”兩字,也賦予了花動感,讓人感覺到它是在跳動的,而不是靜止的。)

4、花的香氣。

描述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着我。”

提問:作者爲什麼把花香說成“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着我”?

引導:感到花的香用的是人的嗅覺,淺紫色是一種顏色,需要人的視覺,那裏作者要寫的是花香,是嗅覺,卻用視覺的淺紫色來形容,這就使作者所描述的紫藤蘿花更加具體可感,使讀者對紫藤蘿花有一個更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使其語言更加的清晰靈動。這種手法稱之爲通感。

通感: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經過比喻或形容溝通起來的一種修辭方式。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各種感覺相通。

5、花的枝幹的語句。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虯臥龍般的枝幹。”誇張的修辭手法可見紫藤蘿在茁壯蓬勃的生長。

學生品評之後概括紫藤蘿的生長特點。學生選擇自我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有感情的讀一讀。

三、憶花悟花,述花之語。

1、比較花的此刻與過去,理解作者的感悟,把握文章主題。

師:提問:眼前的紫藤蘿盛開猶如一條瀑布,而十多年前是什麼樣的?請從課文中快速的搜索一下十多年前的紫藤蘿。

“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改種了果樹”十多年前的紫藤蘿花稀落、伶仃、甚至被拆掉和眼前的繁茂蓬勃構成比較。

師:十多年前花經歷了衰敗,那賞花的人呢,是不是一帆風順呢?

“那是關於生死謎,手足情的”作者此時內心是十分悲痛的

師:聯繫花和人的遭遇,作者感悟到了什麼?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可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2、有了這樣的感悟,你覺得作者會如何對待自我的不幸,作者的感悟對你又有什麼啓發?

鼓勵學生聯繫自我的實際談一談,主要讓學生們懂得一時的挫折或失敗,不足畏懼,人生應當豁達、樂觀、奮發、進取。

3、作者從花那裏得到了啓示和感悟,這也是花在對作者說話,請同學們猜一猜紫藤蘿花的花語吧。

四、教師總結:

課文讓我們明白,花的不幸正像小弟的不幸,但那可是隻是生命長河中的一小點,只要坦然走過,又會“枯木逢春”。花的輝煌正像時代的提高,人們總是在提高中意氣風發。同學們,但願你們每個人都是一朵小小的紫藤蘿花,醞釀自我的花艙、裝滿生命的酒釀,張滿帆在閃光的花瀑上衝浪,在花河上遠航!

五、佈置作業。

蒐集並積累吟詠花木的詩句。

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體會作者熱愛春天的感情,感悟古詩的意境。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生字;正確、流利地誦讀古詩。

難點:通過朗讀,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的能力,並通過想象領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揭示課題

1.猜謎引入:上課之前我們先猜一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來?生回答。出示謎底:風箏。

2.引出課題:是啊,春天來了,天氣暖洋洋的,如果這個時候能到田野裏去放風箏,那真是一件太開心的.事啦!古時候,有一位詩人叫做高鼎,他居住在農村,他在田野裏散步的時候,看到了非常美麗的春色,還看到了一羣正在放風箏的孩子,於是他便寫了一首詩,詩題就是:村居。(板書課題)

3.學生朗讀課題,並說說“村居”的意思。

二、初讀感知,認讀生字。

1.自讀古詩,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連貫。

2.檢查自讀情況,課件出示生字,教師指導認讀生字。

三、詩畫結合,讀中感悟(詩之美,畫中悟)

1.師: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這首詩裏藏着一幅畫,細心的小朋友只要認真讀詩就能發現它,大家可以邊找邊畫。

2.找生回答,師和學生在黑板上共同把畫完成。

四、品味詩句,朗讀悟情(詩之韻,讀中品)

1.師:(觀察黑板上的畫)你們看,在我們的認真觀察、共同努力下,一起完成了這幅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大家看着這幅畫,再讀讀古詩,看一看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

2.學習前兩句詩。

(一)生回答詩中描繪的景物:草、鶯、柳(教師板書)

(二)通過播放課件圖片,教師相機引導學生理解以下詞語;

草長鶯飛拂堤醉春煙

(三)師指導學生朗讀前兩句,突出重點詞,指導讀法。

3.學習後兩句詩。

(一)(出示課件)師:你們瞧,圖中的孩子在幹什麼?(板書:兒童)

(二)你們放過風箏嗎?

(三)哪個字最能看出孩子們特別着急放風箏呢?看着鄉村的孩子們快樂的放起了風箏,此時此刻你的心裏在想些什麼?學生交流並回答。

(四)指導朗讀,體會孩子們快樂的心情。

(五)總結並板書:愛春天贊春天

五、品讀全詩。

出示風箏動畫,跟隨着音樂,邊做動作邊吟誦全詩。

六、拓展延伸,佈置作業

(一)師:除了《村居》,還有很多詠春的詩句,把你積累的詩句說一說。

(二)課件出示詠春的詩句,學生朗讀。

(三)佈置作業:請大家課下再找一些描寫春天的詩句,並畫一畫。

七、板書設計

村居

景:草 鶯 柳

當場作畫

}愛春天

人:兒童

語文教學設計12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育點

1、瞭解沈從文描繪的湘西風土人情。

2、感受沈從文小說的語言特色。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

2、體會沈從文小說的表達特點。

(三)德育滲透點

走進作者構築的善與美的理想世界,體會人性之美。

二、重、難點

情景交融的環境描寫和細緻含蓄的心理刻畫。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要求學生用劃出文中集中描寫環境的文句或段落,邊誦讀邊體會其意境的作用;找出文中表現翠翠心理的文句甚至文段,揣摩其含而不露的特點,分析這些心理描寫對塑造翠翠這個人物和表現小說主題的作用。

五、教學內容和過程:

1、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

A簡介作者沈從文。

B人物可愛,是沈從文先生小說的一大特徵。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愛善良,可又爲什麼能從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請讀課文。

(2)檢查預習,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中幾種描寫環境的內容,並與學生共同探討:這些景物描寫有何共同特點?又有何作用?

文中集中描寫的有四處。(景情結合、烘托)

(3)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課文。

翠翠心中的`淒涼——翠翠的父親、母親——翠翠的夢——爺爺上城——爺孫談“唱歌”——翠翠愛聽“歌”

A翠翠爲何要“胡思亂想”?談談你的感受。

B翠翠的夢,有什麼深刻含義?祖父爲什麼“不告訴翠翠昨天晚上的事實”?

C“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氣”,這句話該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誰的氣呢?

D翠翠開始問爺爺“我萬一跑了呢”,到後來她又問“爺爺,我一定不走,可是,你會不會走”,這種變化說明了什麼?

(4)參考註釋,分析課文中出現過的人物形象的共性,進而領悟文章的主旨

2、總結與引申

反覆研讀,體味文章所表現出的“善良的悲劇”。

3、作業佈置

以“‘成人之美’和‘自我犧牲’”爲題,寫一篇小作文。

4、板書設計

翠翠

美麗多情

天真可愛

爺爺

安於清貧

忠於職守

語文教學設計13

一、導入

1、欣賞《黃果樹瀑布》(課前),用一個詞或者一個句子來形容你對瀑布的感受。

小結:可是有這樣一條瀑布,它沒有振聾發聵的轟鳴,沒有雪浪飛濺的翻騰,它不是從巖壁上傾瀉而下的一匹白練,而是從空中垂下的紫色的大條幅,它就是紫藤蘿瀑布。(課題幻燈)

2、這條花瀑使作者宗璞“不由得停住了腳步。”於是我們班上等同學就納悶:爲什麼“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幻燈)

請同學們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想一想:爲什麼“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請同學用自我的話來說說

(預設:喜愛藤蘿,讚美藤蘿,從未見過開的這樣盛的藤蘿)(板書:盛)

二、賞花之盛

1、賞

請同學們勾畫描述盛開的紫藤蘿花的句子,並選擇你喜歡的句子簡明的旁批你喜歡的理由。

喜歡的理由能夠從寫了什麼,怎樣寫的,表現出什麼等方面研究。(幻燈出示旁批要求)學生交流

2、讀

(1)經過同學們的賞析,我們發現作者筆下的紫藤花真的好美呀,如果同學們能把自我喜歡的語句有感情的讀出來,那就更美了。那麼如何做到有感情的朗讀呢?我們一齊看這個語句,同學們覺得哪些詞能更好的表現花的繁茂和作者的讚歎?

幻燈: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

(預設:盛和輝煌,有讚歎之意;流動、歡笑、生長等動詞能夠適當注重重音;深深淺淺,疊詞反覆詠歎,讚美之情盡在其中,讀時注意語速。(幻燈:改變字色)將這些詞讀時加重音,改變語速、重要的是投入自我的感情。)

(1、請學生自我先讀一讀2、請一個同學來朗讀,其他同學點評,3、全班齊讀,)

(2)、幻燈:賞讀美句佳段方法:

1、感知寫了什麼,怎樣寫的,表達了什麼情感。

2、將體現作者感情的詞、句做重音、語調、語速、語氣的處理。

3、投入自我的感情,將文中語言化爲自我的心聲。

請大家結合朗讀技巧,再次美讀自我喜歡的語句,再請兩個同學來讀。

小結:經過剛纔同學們的細賞和美讀,我們感受到了作者從未見過的這一樹紫藤蘿花的“盛”,盛在它的花開繁茂,盛在它的活潑熱鬧,盛在它的氣勢壯美,盛在它的生機盎然,(板書),就如山澗的瀑布一樣有力量,有氣勢,有動態,難怪作者給此文取名爲紫藤蘿瀑布。

這一條流動的花瀑,讓宗璞心旌搖盪,這一朵朵紫色的精靈,讓宗璞心醉神迷。紫藤蘿瀑布中的每朵花都裝滿了神祕的仙露瓊漿,讓宗璞情不自禁的想摘一朵,最終她摘了嗎?

(幻燈)(可是我沒有摘,我沒有摘花的'習慣)

所以又有同學等有了這樣的疑問:爲什麼我沒有摘花的疑問,作者是怎樣的一個人?

小結:宗璞是惜花、愛花、懂得生命的完美與可貴,對生命充滿熱愛和尊重的宗璞。古詩云:“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而宗璞卻沒有摘花,更不會折枝,她期望花盛開在枝頭,凋零飄落於塵土,然後化作春泥,迴歸自然。她對生命是熱愛的,更是尊重的,她懂得生命的完美與可貴,所以她沒有摘花的習慣。

三、探花之“不盛”

作者惜花,愛花,尊重生命,可有人虐花,摧花,傷害生命。這個問題要追溯到十多年前,當時正是危難,(1966到1976年),文章中哪一段講了十多年前的故事?

1、此段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十多年前家門外一株藤蘿的遭遇)

2、你覺得這是一株怎樣的藤蘿?

(試探這個詞賞析,試探什麼?試探外面是否安全,試探那個環境適不適合開花?試探結果,不安全,不能開花。(之後連花串也沒有了,園中的紫藤花架也拆掉了,改種果樹了。)這是一株花勢衰頹的藤蘿,是一株不容於世的藤蘿,是一株活的戰戰兢兢的藤蘿,是一株孤獨無奈的藤蘿。(板書)

3、那爲什麼紫藤蘿會被毀掉,文中哪個句子交代了原因?

幻燈: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係。

這句話似乎很難理解,班上大多數同學在預習時都提出了這個問題,

引導:我們此刻認爲愛花的人是怎樣的人?(善良完美,熱愛生活,樂觀自信……)可是那時的說法,這個那時指何時?

(危難的時候,這是個特殊的時代,那時的主流思想:人們認爲賞花時資產階級的生活方式,誰賞花,那就是生活腐化和精神的墮落。(幻燈)

四、研人之不幸

1、這個背景此刻聽起來是多麼不可思議,可那時就是這麼荒謬,在那樣一個時代,花尚且難逃劫難,出生書香世家,父親是哲學泰斗的宗璞以及她的家人能倖免於難嗎?文中哪裏透漏了信息?(焦慮和悲痛,生死迷,手足情)

幻燈:出示宗璞簡介

2、作者到底有着怎樣的遭遇,她爲什麼會焦慮和悲痛呢?這是怎樣的一個謎,這是怎樣的一份情?

先請同學回答,然後出示資料:

(1)宗璞一家在危難中深受迫害,“焦慮悲痛”“一向壓在”作者的心上。這篇文章寫於1982年5月,可是作者的小弟身患絕症,作者十分悲痛。

(2)小弟是作者最鍾愛的弟弟,也是老父親最器重的兒子。這位20世紀50年代畢業於清華大學航空系的飛機強度總工程師,畢業之後三十餘年在外奔波,積勞成疾。最終離開了摯愛他的親人。宗璞含淚寫下《哭小弟》。

(3)那一段焦急的悲痛的日子,我不忍寫,也不能寫。每一念及,便淚下如綆,紙上一片模糊。這一天本在意料之中,可是我怎能相信這是事實呢?他躺在那裏,但他已經不是他了,英不是我那正當盛年的弟弟,他再不會回答我們的呼喚,再不會勸阻我們的哭泣。

小結:十多年前的藤蘿受到摧殘,不能盛開如瀑布,十年危難中的那一代人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宗璞說:“我哭我們這遲開早謝的一代人。”(幻燈)

五、品花之神

1、過了這麼多年,紫藤蘿又開花了,並且開的這樣盛,這樣密。雖說新悲舊痛讓宗璞心中充滿了焦慮和悲痛,可是當她看到一條閃光的輝煌的紫藤蘿瀑布時,她的心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寧靜,喜悅)

那麼作者到底從紫藤蘿花中感悟到了什麼呢?找出作者從花中得到生命感悟的語句。

幻燈: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可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裏滿裝生命的美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齊讀此段。分析作者的感悟

作者感悟到:(引導:“我”認識到什麼?“我”獲得了什麼力量?)

個體生命是有止境的,但人類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比個人利益大的還有團體,國家,民族,整個人類。

我好奇藤蘿爲何開的如此茂盛美麗,於是我撫摸了花艙,原先是生命的酒釀。我獲得了生命的力量。人亦如花,只要加快步伐,張起生命的風帆,在這閃光的時代中航行,你也會再次盛開,也會組成那燦爛瀑布的一朵浪花。

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長河堅持堅定的信念,我們不能陷在個人的不幸中不能自拔,不能讓悲痛壓在心中,應當應對新生活,振奮精神,要與祖國人民同命運,共呼吸,以昂揚的鬥志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

2、有了這樣的生命感悟,作者不覺的加快了腳步。那麼從這樣的感悟中,我們還發現宗璞除了是一個愛花,惜花,尊重生命的人外,他還是怎樣的一個人?

預設:關注生活,對生活充滿信心,自我砥礪,奮發自強,有信念,愛家愛國之人。

3、作者把這種信念和生命力量借紫藤蘿瀑布傳達給我們,於是她寫下了這篇優美的散文,在作者筆下,紫藤蘿已不僅僅是一種植物,而是帶上了作者濃郁主觀感情色彩的“意象”,這種表現手法叫做“託物言志”(借物抒情)。

六、愛花之語

作者託這一樹紫色的瀑布,言一曲生命的讚歌!

最終我給同學們帶來宗璞的另外兩篇生命讚歌,同學們能夠在樹蔭下,在池塘邊細細品讀這些美麗的生命。《好一朵木槿花》《花的話》。

語文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氏、獸”等7個生字,會寫“差、抵”等14個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詞。

2、學習閱讀說明文,認識本文說明事物的方法。理解文中“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4、瞭解太陽的特點及作用,培養熱愛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掌握“氏、獸”等七個生字。正確讀寫“傳說、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詞。

2、太陽的特點、作用,太陽與地球的關係。

三、課時安排:

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製作能夠直觀反映太陽特點的課件。

2、蒐集與太陽、月亮有關的圖文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請看這邊的圖畫。你們認識它嗎?對,就是太陽公公,太陽公公正笑眯眯地看着我們,他最喜歡愛動腦筋的孩子,你們想問太陽公公什麼問題?

2、肯定學生的提問,並將學生的問題分類概括。

但有些問題現在還是個謎,要等同學們好好學習長大後去自己去探索。

3、那麼帶着剛纔同學們提的問題我們一起進入課文尋找答案。板書:太陽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出示課件,學習生字,重點指導“蒸”、“蔬”、“繁殖”在田字格中的書寫。

3、說一說課文介紹了有關太陽的哪些知識?

(課文圍繞太陽講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太陽的特點,二是太陽與我們人類的密切關係。)下面我們來深入學習介紹太陽特點的這部分課文。

三、品讀體驗。

(一)閱讀課文第1—3自然段,瞭解太陽的特點。

指名讀第1自然段。

1、指出課文引用了后羿(上古夏代有個窮國的君主,善於射箭)射日的傳說做開頭,后羿射日的傳說是真實可信的嗎?

(不可信,這是神話傳說。)

2、既然不可信,課文爲什麼引用它做文章的開頭呢?看看不用它做開頭,一上來就說“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可以不可以?

(可以)

既然可以,課文用后羿射日的傳說做開頭,你覺得有什麼作用?

3、這一小段后羿射日的傳說和“太陽離我們一億五千萬公里”之間用“其實”過渡,“其實”是什麼意思?不用這個詞可以嗎?提醒學生注意下面的段落中還有這個詞或類似的詞語。其實,所說的是實際情況。起轉折作用。

4、接着課文寫了太陽離我們很遠,用什麼寫法說明太陽很遠呢?(用數字)

如果不用數字,只說“很遠很遠”或“特別特別遠”,哪一種說法好?爲什麼?

(肯定:用數字說明問題,是說明事物的一種寫作方法。它給讀者的印象是具體的、確切的,有較強的說服力。)

太陽的特點:

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

一百三十萬個地球

表面溫度:6000攝氏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2500倍

5、第2、3自然段用什麼寫法說明太陽很大、很熱的?寫太陽很大時,把太陽和什麼作比較?寫太陽很遠時,爲什麼用鋼鐵作比較?用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是什麼?(列數字、打比方和作比較)

6、爲何把太陽比做大火球?

7、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

小結:作者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今後在說明事物時要注意學習運用這些方法。太陽離我們那麼遠,它與我們的關係是不是也很遠呢?

(二)學習課文4----8段,太陽與我們人類的關係。

1、指名讀這一段。這一段是寫太陽和人類的關係非常密切的,從哪些事實說明這種密切的關係呢?第4自然段中有一句話歸納了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來。

2、這一小段的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這兩句話在說法上相同不相同?

(意思是一致的,都說明太陽和地球上的動、植物的關係非常密切。說法上不相同:第一句是從正面說的,是事實;第二句是從反面說的,不是事實。)

第二句雖不是事實,可是當作事實說的,從哪個詞看出來?(如果……就……)

3、指出:“如果……就……”通常用在表示假設的句子裏。“如果”後面提出的事實“沒有太陽”是假設的,“就”的後面是假設的事實所產生的結果:地球上“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

4、課堂造句練習:教師提出假設的事實,學生補充可能產生的結果。

如果明天下雪,________________

星期六如果爸爸媽媽都休息,________________

村前這條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橋樑,________________

5、讀第五自然段。根據前面概括,這一段告訴我們:因爲有了太陽,纔有雲、雨和雪,爲什麼?根據下面的問題,畫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麼生成的?(雲)

雲是什麼生成的?(無數小水滴)

無數小水滴是怎樣形成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

水蒸氣是哪裏來的?(從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是怎樣變成水蒸氣呢?(吸收了太陽的熱變成的)

6、看看這一小段話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討論: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寫了幾句話?上一句末尾的詞語和下一句開頭的詞語有什麼特點?

(上一句末尾的詞語也是下一句開頭的詞語)

歸納:這一小段話,承上啓下,環環相扣,清楚地寫明因爲有了太陽,纔有了雲、雨和雪。

7、讀第6自然段。提問:這一小段是寫有了太陽才產生了風,從段中指出的,誰能用一句話歸納:風是什麼?

(風是流動的空氣)

空氣爲什麼會流動?

(空氣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熱的緣故)

空氣爲什麼會有的冷,有的熱?

(有些地區吸收太陽的熱量多空氣就熱,有些地區吸收太陽熱量少,空氣就冷)

爲什麼空氣有冷有熱就會流動呢?學生回答不上來,教師補充:空氣也有熱脹冷縮的特性,受熱膨脹變輕就會上升、移動,隨着冷空氣就會補充,這就形成了流動,也就是形成了風。

8、讀第7、8自然段。簡要地說說太陽光有殺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實例(師生共同舉例)。

提問:第8自然段共寫了三句話,哪一句是全文的總結?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第一句話)

再談談“第一句話”在這裏是什麼意思?用什麼詞語可以替換它?

(總之、總而言之、總括起來說)

9、回憶一下第4自然段的學習,再看看這一小段前兩句的意思和說法上有什麼特點?

(意思相同,說法不同:第一句是從正面說的,第二句是從反面說的,是假設的,也用了“如果”。)

這一小段中的“自然”是什麼意思?是自然界的意思嗎?用什麼詞可以替換它?

(當然、理所當然)

同學們真是太有愛心了,太陽都種好了,有一天,太陽公公來到我們班做客,大家想不想知道,它會跟我們說什麼呢?(生表演太陽的自述)

四、課外拓展,豐富知識。

1、閱讀資料袋,瞭解太陽黑子,太陽壽命,日全食等。(課件演示)

2、閱讀語文書P155頁〈妙不可言的位置〉。

五、作業自助餐

1、讀〈太陽〉有感。

2、蒐集有關太陽的故事,小知識。

3、寫寫跟太陽有關的成語

板書設計:

遠引用反問

特點大比喻比較

熱數字舉例美麗可愛

太陽

動物植物的世界

人類生活

與人

類的氣候變化

關係治病防病

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嗅、奈、煞”等7個生字,會寫“呆、巢、齒”等13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母愛的偉大。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明確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抓住描寫老麻雀和獵狗動作的詞語,體會老麻雀的無畏精神。

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寫清楚的。

2.從老麻雀在獵狗面前奮不顧身保護小麻雀的動人故事中,懂得動物也有偉大的母愛。

課時安排:2課時

1.認識本課“嗅、奈、煞”等7個生字,會寫“呆、巢、齒”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打獵、無可奈何”等詞語。

2.學習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感受老麻雀偉大的舉動。

1.讀寫、積累並運用生字新詞。

2.交流、學習、掌握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麻雀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麻雀的體型,獲得視覺上的觀感。

導語:“小小尾巴高高翹,不會走路只會跳。房檐樹洞是它家,愛吃穀物不吃草。”大家知道這個謎語說的是什麼動物嗎?清早出門時,我們經常能聽到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哦。(生答麻雀)沒錯,說的就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鳥——麻雀。請大家看看圖中的這隻麻雀,再回憶一下你們見過的麻雀,說說它們給你的印象是什麼吧!(學生自由發表看法)它們又活潑,又機靈,又膽小,外貌非常普通。今天這節課,我們將認識一隻特別的麻雀哦。

2.出示課題,引入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及相關寫作背景。

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的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強烈的批判精神,善於把握時代的脈搏,主題鮮明,結構緊密,人物形象鮮明,語言優美,對俄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的代表作有《獵人筆記》《貴族之家》《父與子》《羅亭》等。《獵人筆記》描寫了俄國農奴制度下農奴的悲慘生活,暴露了俄國農奴制度的的黑暗和殘酷,在俄國文學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文就節選自《獵人筆記》。

2.聽音頻朗讀,一邊聽,一邊學習停頓和朗讀語氣。注意自己讀不通順的地方。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新詞。

4.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

會寫的字:到呆無可何裏牙身

兒斗大力住

會認的字:扎救

(2)指導歸類識字。

◆部首歸類:

扌:掩(掩蓋)護(保護)搏(搏擊)打(敲打)

口:嗅(嗅覺)嘶(嘶啞)喊(喊叫)唯(唯一)

(3)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重點字書寫示範,指導生字書寫。

◆書寫指導:

〔奈〕上下結構,上寬下窄。“大”撇、捺伸展蓋下,“示”兩點呼應。

〔齒〕上下結構。“止”兩豎宜短,末筆橫長,寫在橫中線上,下部略小。

〔龐〕半包圍結構。“廣”撇往左下長伸,“龍”右部整體略出“廣”。

◆易錯提示:

〔嗅〕右下部是“犬”不是“大”,不要漏寫一點。

〔巢〕上部三個“”,不要多寫或少寫,方向不要寫反。

〔齒〕下部是“”,不要寫成“兇”。

〔龐〕被包圍部分是“龍”,不要寫成“尤”。

(4)學生書寫練習,教師巡視,糾正坐姿、握筆姿勢、書寫錯誤等。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圈畫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交流圈畫內容,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點撥理解重點詞語。

(1)風猛烈地(搖撼)着路旁的白樺樹。

預設:先出示狂風吹動樹木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什麼是“搖撼”,再引導學生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詞義。可以理解成“搖動”的意思。在闡述詞義的過程中要強調詞語的適用範圍,以免學生誤用。

(2)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預設:出示獵狗的圖片,最好能突出它鋒利的牙齒。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說出對獵狗牙齒的主觀感受,在教師的引導下想象獵狗的牙齒在捕殺獵物時所起的作用,從而體會句中“鋒利”一詞的準確性。在學生明白“鋒利”指兵器、工具等尖而薄的基礎上發問:爲什麼人們也會用“鋒利”來形容某篇文章的語言?由此發散到“鋒利”的另一個釋義,即抽象意義上的“尖銳”感受。

(3)可是因爲緊張,它渾身發抖了,發出(嘶啞)的聲音。

預設: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嘶啞”的嗓音是什麼樣的,如老師長時間講課後的聲音或學生嗓子不舒服時的'聲音,還可以播放具有代表性的歌手的歌唱片段,讓學生重點體會它是一種“沙啞”的嗓音狀態,一般出現在人或動物疲累、緊張的情況下。

(4)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麼(龐大)的怪物啊!

預設:教師先展示獵狗和麻雀體型對比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龐大”的意思。再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說一說什麼東西給大家帶來“龐大”的感覺,教師可適當進行提點,如高樓、高山、大樹、長得很高的人,等等。最後可以採用造句的方式進行鞏固。

小結:這一次,我們又學到了幾種理解詞語的方法。當然,理解詞語的方法並不僅限於這幾種,大家要從詞語本身出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希望大家多多挖掘自己在學字識詞方面的才能,爭取找到自己獨特的小妙招。

3.指導詞語歸類。

◆AAB式:悄悄地呆呆地慢慢地

4.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閱讀與思考。

A.文中出現了哪些角色?(“我”,小麻雀,老麻雀,獵狗)

B.本文的敘述順序是什麼?(事情發展的順序)

C.課文圍繞麻雀寫了一件什麼事?(寫了一隻老麻雀在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並嚇退了獵狗的故事)

預設:引導學生抓住核心角色——“老麻雀”,圍繞它的舉動進行總結。

D.出示課件,填空並齊讀:本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先交代事情的起因——(“我”的獵狗發現了一隻被風吹落在地的小麻雀),接着敘述事情的經過——(老麻雀奮不顧身地從樹上飛下來,保護小麻雀,嚇得獵狗慢慢後退),最後交代事情的結果——(“我”帶着獵狗走開了)。老麻雀的舉動讓我們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

預設:以填空的形式引導學生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藉機總結規律,凡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文章,只要抓住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進行概括,再將其串聯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2)合作與交流。給課文標上段序,小組合作,給課文劃分層次,交流爲什麼這樣劃分,歸納出每一層次分別寫了什麼。

預設:先引導學生找到對應的描述事情起因、經過和結果的段落,再進行層次的劃分和段意的總結。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討論時間,不急於確認答案的正誤。

◆結構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講獵狗隨“我”打獵歸來,途中看到從巢裏掉下來一隻小麻雀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講老麻雀在龐然大物——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掩護小麻雀,嚇退了獵狗。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講獵狗被“我”帶走,小麻雀得救了。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穫

1.適當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過渡:弱小的老麻雀竟然逼退了龐大的獵狗,這場面多麼令人震驚啊!我們都知道本文節選自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其實作者在這篇文章後面還寫道:“是的,請不要見笑。對那隻小小的、英勇的鳥兒,對它的愛的激情,我是懷着虔敬之情的。”鳥兒的英勇表現在哪裏?“它的愛的激情”又是指什麼?作者是如何表達自己的虔敬之情的?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下節課上解決。

小結:這節課上,我們共同學習了本課中的生字難詞,整體把握了課文內容,並且受到了一定的情感薰陶。看到大家在課堂上的活躍表現,老師非常開心。

(示例:同學這次在識字寫字環節中表現得非常突出,讓老師感到很驚喜,希望你以後也能多多參與,主動和老師、同學進行互動;同學對詞義的理解真是太有一套啦,你的很多想法給老師也帶來了不少啓發;和的朗讀既流利,又充滿感情,老師和同學們都被你們的朗誦感動了呢。同學劃分段落、概括段意做得非常準確,是在課前做了預習準備吧?希望大家多向這些同學學習,開動腦筋,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學到的不僅有知識,還有方法和思維,而這些纔是獲得知識的訣竅。)

2.引導學生交流收穫。

(1)自由交流並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1.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2.體會老麻雀爲保護小麻雀所表現出來的不畏**的精神,感受“母愛”的強大力量。

3.理解作者傳達出的同情、愛護弱小,藐視、不懼強大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