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身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爲學生,紮紮實實求發展。我相信教研組的每位老師都能從這精闢的話語中感受到黃老師對於我們語文課的殷切期望。而我們的《課標》也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如何使孩子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我想黃老師所說的“教什麼,怎麼教”這六個字尤其值得我們每一位老師深思。

08年,我無比有幸跟隨黃老師學習,黃老師給予我的指導,給予我的教學理念讓我一時間豁然開朗,原來語文課應該這樣上,原來語文課可以這樣上……黃老師讓我明白了《課標》的重要性,明白了只有依據課程標準在準確把握分析教材及學情的基礎上制定出符合學生年段及已有知識能力水平並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的教學目標纔有可能實現富有實效的語文課堂,才能使孩子有所收穫,有所提高,有所發展。 因此,制定準確的教學目標,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激發孩子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成爲了本節課研究的主題。

《嶗山道士》是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的一篇拓展閱讀文章,文字淺顯易懂。無需過多分析。對於這樣一節課僅僅讀讀說說就能使孩子得到發展嗎?這時黃老師的一句話啓發了我:莫被傳統禁錮思想,不爲時尚放棄永恆。於是在深入研讀教材並結合前測瞭解學情後,我跳出了只是簡單瞭解拓展閱讀課文的內容及揭示道理這一淺層次的`備課思路,而是創造性地、大膽地使用教材,讓學生得法於課內,並調動激發起學生閱讀我國古典名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決定着一節語文課的實效性及學生的參與性,爲了從上課伊始便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在導入上打破了以往的模式,而是出示了孟郊的《登科後》,讓學生意識到一首詩、一個詞的背後都可能潛藏着一段歷史,初步感受古詩詞獨具的趣味,並由孟郊的經歷自然而然的引到蒲松齡,在巧設的懸念之中激發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課標》中提到: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如果孩子在有意識使用工具書的同時能夠具備一些簡便實用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一定會大大提升閱讀的興趣,所以在檢查預習這一環節中由“提心吊膽”一詞引出了《西遊記》中的一個片斷,由此幫助學生總結梳理閱讀文言文的方法,讓孩子能夠得法於課內,在實踐中能夠有法可循。

如何簡潔準確地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高年級孩子必須掌握又是難以掌握的能力,從前測中反映的情況並不理想,所以我根據黃老師給予的理念在課堂中“給方法,抓落實”,引導學生掌握概括的方法,並及時針對概括的難點給予指導。

爲了讓學生了解蒲松齡寫作《聊齋志異》的用意,我利用自己業餘時間瀏覽了《聊齋志異》全書,選出了一篇容易理解且與《嶗山道士》形成對比的文章《義犬》,並在譯文中保留了部分文言文,引導學生利用課上總結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閱讀並思考蒲松齡寫作這兩篇文章的態度。這樣便避免了教師一味的灌輸作者寫作的意圖,使學生在自讀自悟中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做課之後,在黃老師的點評和分析中我更加意識到我們每一位老師要有自己的思想,因爲先進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會讓我們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我們的教材和課堂。而我們的語文課堂的着力點更應放在孩子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的提升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實現黃老師認可的真實、樸實、紮實、舒服的語文課堂,我們的孩子才能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教完《草原》一課,我覺得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理想。課後進行如下的反思:

一、準備不足,考慮不周全

在教學設計中,我有設計了學生部分的回答,但在孩子們別樣的思維中,別樣的回答中,我沒能及時反應並加以點評,這充分說明了我在備課時候考慮欠周,準備得不充分,在課堂上沒能變通,思維受到了限制,一味的按照設計的走,一步走錯,步步錯。

二、埋頭書本,未能及時讚賞

新課程強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以更多的發展和表達的機會,教學要發揚民主,提倡“羣言堂”,倡導多向信息交流。同時,要展開師生、生生之間的評議,面對學生精彩的發揚,我竟然忘記了“讚賞”這兩個字,甚至最基本的鼓勵話語和眼神也沒有。對學生的發言,又沒能及時地給予點評,從而讓學生對自己的回答都一頭霧水,挫傷了孩子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在課堂上,我死板的照着我的教學設計去走,整節課,我彷彿是用一個個的問題當稻穀引導鳥雀們進食,沒有給孩子們更多的選擇,但孩子們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思維是活躍的。他們能在我心不在焉的'情況下,做出一個又一個跌宕起伏而又精彩的回答,這着實讓人興奮,我沒能及時地引導,導致孩子們慢慢地沉悶。

三、文本細讀,未能有效

在課堂上,雖然我抓住了一些字詞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感情人物形象,但在有效上,未能表現出來,大多是點水蜻蜓,點到即止,因此學生跟着我的腳步,“飽食”了文本,卻食之無味,腹中無物。

此外,對文中要弄明白的“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一文眼,也沒能引導孩子們通過回顧全文來加以理解,在他們還在慒懂之中,我已經結束了全文的教學。

四、幾點啓示

1、多練語言基本功,讓自己的語言更加生動精彩,讓自己課堂上的過渡能夠水到渠成。點評學生時,多從小處着眼。

2、與學生交流時,應該更加平易近人,自然一些;要多關注學生,不要一味關注自己的教科書和課件,學生一旦發覺自己被忽略了,興趣自然不高。

3、學會及時指導學生,給予孩子以鼓勵性的語言或暗示,如果多給孩子一次機會,也許能改變孩子一生。

4、課堂上,多讓學生自主閱讀。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學習母語尤其要重視對語文材料的積累、感悟。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夢想的力量》這篇課文充滿了濃濃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令我們倍受感動,文中還有許多人在小瑞恩的感召下伸出了熱情的雙手,獻上了愛心,這同樣使我們感受到愛的溫暖。在設計教案時,意在教育學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關愛他人,做事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執著的態度和堅持不懈的奮鬥。

《夢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時,我先讓孩子們談自己的夢想,由此引入話題,然後提出三個問題。“瑞恩的夢想是什麼?”學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爲人善良、有愛心。關鍵是“夢想是如何實現的,從中去體會夢想的力量”。在課堂上我緊緊把握住學生的情感脈絡,多給學生讀書的.時間,指導學生深入細緻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從而更深刻地體會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質。特別是第六小節,也就是描寫瑞恩克服重重困難自己靠做家務活掙錢這一節中,小瑞恩做了那麼多事花了那麼多時間足見他的耐心、堅強的意志。這篇文章語言樸實,但是蘊涵豐富的情感,學生多讀不僅能拉近與文本的距離,讀出感情,而且越讀越有體會。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只有多讀,學生纔會真正讀懂語言文字背後的意蘊,有所感悟,有所收穫,進而明白要想美夢成真必須要有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付出艱苦的勞動。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生們肯定從小瑞恩的身上學到了很多。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將相和》一文是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故事組成。從故事中我們可知,兩個人物既有個性,又有共性。個性品質:藺相如的機智勇敢、臨危不懼、顧全大局等,廉頗的知錯就改等;共性品質:他們都以國家利益爲重,愛國。個性的品質學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質學生把握還是有一定難度。爲此,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去讀、悟、演,寫領悟人物的個性品質和共性品質。這一過程充分體現語文學習的趣味性、主體參與性和創造性原則。

藺相如和廉頗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輝的人物。藺相如因“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一升再升,官位居於廉頗之上,這是將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實質上緣於廉頗的錯誤認識“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

”言辭無禮,充滿不滿情緒。理解廉頗這段話,是一個重點也是難點。在這課的教學中,用這句話統領教學,全課教學的思路清晰:“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臺!’”。先讓學生理解這句話,之後練讀這句話,注意讓學生讀出不服氣的語氣來。學生體會到了廉頗的想法後,問學生:廉頗說藺相如就靠一張嘴,當上了上卿,你們覺得他說的對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藺相如的這張嘴說出了哪些話,請同學們在文中畫出藺相如的`語言來。於是學生們動手在文中找出藺相如的語言,自由彙報,體會、理解人物的品質,最後迴歸到廉頗也認識到自己錯了,從而負荊請罪。這麼設計,脫離了繁瑣的分析,給了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讓學生做了學習的主人。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太陽》是一篇說明文,主要介紹太陽的常識:離地球有多遠,它有多大,多熱。說明太陽與人類有着密切的關係。全文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太陽的大小,太陽的熱度;第二部分說明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係。我在教學本課時根據學生的學情以及教材的編排目的,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習方法的教授上,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對太陽、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在教學過程中,我能基本做到條理清楚,把握課堂教學的重點,盡力突破教學難點。我比較注意讓學生深入文本,感受作者是如何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來表現太陽的特點的。我採用小組合作、學生自學、教師導學等多種形式,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文本接觸。同時我也比較注意引導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感悟。

教學設計時,讓學生提前瞭解常用的說明方法,以及它們的重要性。在講授課文時,直接告訴學生什麼是說明文,以及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然後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作者採用的說明方法。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由於這是他們接觸的第一篇說明文,對說明方法的.理解不夠,所以學生出現了說明方法相混淆的情況。所以怎樣讓小學生比較清楚地區分這些說明方法是一個難點,可能還需要老師用比較直觀的方法跟學生滲透。另外,是不是應該讓學生先從課文中去發現句子,老師再結合句子對說明方法進行講解,而不是像我這樣,先講解方法,再去文中找句子,這個順序先後的問題,也是年級組的老師們對我這節課最大的質疑。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而閱讀教學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教材,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在教學課文第二部分內容時,我用了一個問題牽出,“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陽與我們人類關係非常密切?”然後還進行了語言拓展,注重了學生說話的訓練:如果沒有了太陽,會怎麼樣呢?學生說得還比較好,表達比較到位。

從備課到講課,我深深地體會到要講好一節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講好一節課除了需要教師有嫺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外,還要有深鑽教材,深鑽教法,體現新的理念,敢於做新的嘗試的精神。我想自己在這些方面還差得很遠,課前已經想了很多次的語言沒有及時地表達,對學生提出的實際問題沒有很好的思考,學生的朗讀指導與訓練還比較少等等,這些都將是我努力的方向。

教學是一項常做常新的工作。今後,我將通過不斷地聽課、評課、講課來磨練自己的基本功,學習百家之長,豐富自己的教學策略。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這篇文章的情感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從老漢的語言、動作、神態中,感受到老漢在危險面前沉着冷靜、捨己爲人、大公無私的高尚品質;培養學生樂於助人的品質和寬大的胸襟。而實際上,學生由始至終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沒有被文中的人物打動,也沒有被我的激情感染。想想自己的教學設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應該沒什麼問題,但爲什麼偏偏出了這麼大的問題呢?冥思苦想,終於找到了答案。原因在於不管是從年齡、視野還是經歷的角度考慮,文章中所描述的真人真事離學生的'生活太遙遠了,雖然學生通過各種信息渠道瞭解到許多優秀人物的英雄事蹟,但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學生根本沒有見過這樣的人,他們缺少這樣的生活體驗,因此,從內心上來講,他們對這類人與事並不認同。所以,在學習《橋》這篇文章時,學生對於文本內容充滿懷疑,他們的情感是蒼白的,以挖掘語言文字來體會人物的高尚品質在他們看來只是一種弄虛作假的形式,所以他們報着一種遊戲的態度冷眼旁觀,嘻皮笑臉、心不在焉自然也在情理之中了。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草原》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字裏行間浸潤着濃郁的草原風情。語句流暢、優美、動人,情景交融,令人情不自禁想美美地賞讀一番。本學期的第一課就是《草原》。課堂上,我覺得學生要麼讀得太空泛,要麼讀得放不開,壓着嗓子太過輕幽了,所以我便索性範讀了。由於我在範讀中聲情並茂,感染了學生,因此很多學生在朗讀中也像我那樣充滿深情,女孩子的個人朗讀也很成功,能打動人。滿意之餘,我又遺憾地發現,男生在帶動下也極力向老師、向讀得好的女生靠攏了,丟失了個性特色,一副“娘娘腔”,聽着很彆扭。此時,我立刻覺得這樣可不行,咋能讓我班的男孩子在我的教育下失去男孩的灑脫與豪爽呢?俗話說“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篇文章,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人的感悟肯定不一樣,讀法也肯定是不一樣的啊。於是,我立刻提示讓他用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來朗讀,而此時他反而顯得不知如何是好。因爲,他從最初的“耳濡目染”開始,已經形成了定勢,不知換個方式怎樣纔算好。我便出示遼闊的草原、蒙古族摔跤等圖片,並請感悟能力和朗讀水平比較好的男生作示範,讀出自己的個性理解來。並給予了他們自由個性練讀的`時間,這纔有所好轉。

經歷這一事件後,我更深刻地體會到,範讀的確有其不可替代的示範作用,在指導學生讀正確、注意適當的停頓、恰當表達語言思想感情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本課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曲折動人,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啓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根據文章的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將相和》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性,但又緊密聯繫,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學的時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然後再精讀各個小故事,深入研究每個小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後再引導學生聯繫全文評價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並對人物作出評價之後,我讓學生給三個小故事加個小標題,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內容我都給於了肯定,關鍵是要求學生講出概括的理由。在讓學生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繫時,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只要他們能說出其中的因果關係即可,沒有過高的要求,目的要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學生精讀課文時,我結合課後“思考練習”,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先分小組討論交流,再由代表參加全班的交流討論。學生的積極性高,學習興趣很濃。對於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圍繞課文重點、難點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對於那些跟課文關係不大的問題,啓發學生課外去研究。這樣真正達到了課堂效果。

本課不但以鮮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啓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結合“思考練習”讓學生說說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爲什麼喜歡他,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把自己的見解說具體,說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訓練他們口頭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的愛國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質。

回顧這一課的教學,老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把課堂這個主“陣地”交給了學生。

但細想過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讀訓練上缺乏頻率,當時有些忽略;對於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師包辦代替的話語有些多,應放手讓學生討論交流。

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把新的教學理念貫穿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自學自悟,在教師重難點指撥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在教學《水》這課時,我採用緊緊圍繞“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這句話展開。課上下來,我對孩子們還是比較滿意的,不僅僅是他們在課上的表現,同時也因爲從孩子們行爲習慣上已經展現他們對水的珍惜。但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重形式沒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整個教學緊緊圍繞“水,成了村子裏最珍貴的東西。”這一開放性問題展開,但在教學過程中,這種開放沒能起到實質的效果,課堂始終是我拉着學生在走。課堂中生成的資源也有很多,但我還是迫不及待地把他們往前拉,生怕下面的'內容來不及,所以很多地方感覺沒說透,學生也有點意猶未盡。

二、沒有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遷移指導

例如在教學第x自然段時爲了讓學生體會到久旱無雨的快樂時,我設計瞭如下問題:假如你就是這羣孩子中的一員,你會怎樣?同學們雖然能感受到孩子們的那份歡快,但卻無法明白他們爲何如此歡呼雀躍?因爲雨對他們而言,實在太平常。因此,他們在讀書時,雖然讀出了孩子的快樂,但那份快樂卻不夠獨特,不夠珍貴!事實上,如果我能對教材進行多一點地深入,就可以將這樣特殊的情境進行遷移,把學生平時對大海的渴望和這個山村孩子們對水的渴望進行類比,我相信課堂上他們的反應一定更真實,更強烈。

三、課堂氛圍還不夠活躍,指導學生的朗讀還有些流於形式,沒有將指導真正落到實處,孤立了教法與寫法的結合。

本課的最後一段是全文最感人的一段,作者把那一勺水帶給四兄弟的美妙體驗表現得淋漓盡致,細到每一個毛孔,每一根血管。品讀本段,不由得爲作者出色的細節描寫深深打動。作者抓住一個“滑”字把一勺水從臉到胸和背再到大腿和膝蓋最後到腳板的美妙體驗一一傳達,這份美妙激發了身體裏的每一個毛孔,每一根血管。這種感覺是越來越強烈的,因爲身體實在太需要水了。如果在朗讀時能通過分層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可以在讀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這份對水的強烈渴望,教學目的在朗讀中得到了強化,可謂一舉兩得。此外,在朗讀中教師應及時質疑:爲什麼“滑”這個動作會重複出現三次呢?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麼?從而在課堂上,將教法與寫法巧妙融合,讓學生明白:在寫作時,我們一般是不重複用詞的,但有時爲了強調自己某種特別的情感時往往會進行重複用詞。而文中的作者,則是在強調這一勺水的珍貴所帶給他的難以描述的舒暢感受。寫法也在潛移默化得到強化。

看來好的教學設計必須經過反覆的推敲和思考才能出現更好的效果,在今後的教學設計中要下功夫。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緊張忙碌的一個學期,終於徐徐降下了它的帷幕,我也從忙亂中解脫出來,坐在電腦前開始我一學期的教學反思。

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有哪些成績。本學期語文方面的競賽只有作文和硬筆書法競賽,作文競賽有x人獲獎,一等獎有兩人,其中一等獎第一名是我們班的,二等獎x人,三等獎x人。硬筆書法成績較上學期也有進步,一等獎x人,二等獎x人,三等獎x人。期末考試我們班的平均分爲xx分,在年級中的排名是第x名,較去年有x個名次的進步,我好像記得上學期是第五名。如此看來,本學期的成績還說得過去,心情比較輕鬆。

寫什麼呢?先從這點成績說起吧。這個班我是從四年級接手的,從四年級開始,我就要求學生每天寫日記,到現在已經寫了x個學年了,很多同學已經養成了寫日記的好習慣,並且日記也由當初的流水帳式的,寫得越來越有滋味了,雖然篇幅不長,但是篇篇有內容。除此之外,再加上在作文中的指導,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有較大的提升。對於作文教學,我注重的是草稿的修改,一般我並不急於將作文抄到作文本上,所有的草稿我都過目,不能做到篇篇都批改,但是對於共性的問題我會重點講解指導,以便不滿意我會讓學生寫第二遍。常到作文本上的作文,我在批閱後要求學生有個反饋,改錯字,該我指出有問題的句子或段落,但是學生平時“太忙”了,這個要求落實得很不理想。下學期還是要進一步作要求加強的。這次作文競賽得到好成績,我想與我的'日記練習的多年積累和作文指導習慣,還是多少有牽連的,現在看來語文學習就是要厚積薄發。下學期日記練習還要加強,但是改爲每週寫三篇,重在提高每篇的質量,對於需要督促的同學要加大相應的力度。作文的反饋問題,要要求學生加強及時反饋,尤其是對於段落修改的問題,更要加強。

硬筆書法競賽的成績,雖說比上學期有進步,獲獎人數增加兩人,且有了一等獎。但是這點進步真的算不上什麼。上學期硬筆書法競賽成績很不理想,班內學生的書寫習慣很差,並且還有繼續惡化的傾向,而在以前這個班的硬筆書法競賽是很厲害的,看來責任在我,是我放鬆了對學生的書寫習慣的要求。痛定思痛,本學期我要求學生加強硬筆書法練習,每個學生都買了硬筆書法練習本,在每天中午到校後到廣播前這段時間裏練習書法,時間大約有20分鐘到30分鐘,有部分學生堅持得很好,能夠到時間自己寫,並且寫得也比較有質量。也有部分學生堅持不下來,質量也是好事壞。其實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要規範和提高學生的硬筆書寫習慣。每個學生都在練習,無論寫多些少,只要是練習了,多少都會有進步。本學期的情況就是這樣了,下學期還要繼續加強書寫習慣的練習。學生要統一硬筆書法練習的材料,不行我就替學生到市場上考察購買,應該不會太貴。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

《葉公好龍》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主要寫了古代的春秋時期,陳國葉公非常喜歡龍,他在家裏的樑、柱、門、窗和日用擺設上都雕刻着龍,連衣服上被子上也繡着龍,屋裏牆壁上也畫着龍。天上的真龍知道了,很感動,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這條真龍的龍頭從窗戶探進來,龍尾拖到廳堂裏。葉公一見,嚇壞了,呼叫着逃走了。

葉公好龍現在也是一則成語,形容人表面上喜歡某些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我們常用它來形容那些口是心非的人。有了上學期的兩篇古文學習,古文對於孩子們來說並不陌生,但是這種文體離我們的孩子比較久遠,學起來還是有難度的。於是我在教學時儘量讓同學們感覺到它的故事性,具體是這樣教學的:先是揭題,通過題目,讓學生迅速掌握本則寓言要講述的大致內容,講的是一個叫“葉公”的人“喜歡(好)”“龍”的故事。這可以說是文章的脈路,讓學生沿着這條脈路自己去讀,自己想,最後歸納出寓意,這樣可以避免傳統教學中的不必要的分析和乏味的說教。學習寓言最重要的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寓意,還要讓學生深刻理解這則寓言的現實意義,學以致用,纔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學中要想讓學生理解寓言並對寓言產生濃厚興趣,並激發他們在課外自我學習的動力,我們就要引導學生對現實生活的體驗,探索生活中有沒有“葉公好龍”的現象,都表現在哪些人的身上,又有哪些具體表現形式。聯繫生活談感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一方面不僅能讓學生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意,受到教育,另一方面也可讓學生初步領略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從最後結束時學生們的發言中可以看出孩子們已經非常深刻的理解了這則寓言的含義,看來這節課基本是成功的。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2

參加考試人數31人,總分2243分,均分72.3,及格29人,不及格2人,及格率93.5。

一、存在的問題:

1、看拼音寫詞語同音字易混如:“莫”與“寞”。

2、學生不能認真審題,把描寫人物動態的詞與描寫鄭和遠航的詞混淆。不能認真讀原文據義作答,比如:在括號中填上表示看的詞語,如果不根據語言環境認真揣摩就會填錯。還有判斷句子的表述是否正確,第五句學生把擬人句與比喻句搞混每天寫關聯詞語也是一樣。

3、學生用運知識的能力較差據義寫話、仿寫句子、按原文背誦較好,但在原文的基礎上擴展遷移的能力較差。

4、閱讀當中分析能力較差不能認真反覆讀文,進入文本,不能把作者的情感劇自己的情感緊密的結合起來進哭哦體驗作答。

5、作文中學生擬定的題目很平淡不能打動讀者。

二、改進的.措施:

1、教學中要從細微處着手平時加強形近字、多音字、音近字、近義詞、反義詞等這些小知識點的練習,而且要放在課堂中去練習。

2、在閱讀教學中要加強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和閱讀材料,進行準確運用的練習引導學生學會欣賞做這種準確用詞的方法。

3、在閱讀教學中加強知識的擴展與遷移練習。

4、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怎樣分析文章內容,怎樣分析文章寫法

5、加強作文訓練從擬題到結構再到語言的用運。

三、奮鬥目標:

1、力爭使學生學習知識的習慣得到加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使學生熱愛語文,學習語文的興趣更加濃厚。

2、平均分在原有的基礎上穩步提高。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3

一、充分相信學生、充分相信學生

首先要把主動權教給學生,讓他們有時間交流,有時間動手,有時間討論。提出問題之後,我爲學生留出了較爲充裕的思考與實踐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或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辦法,鼓勵學生多種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讓他們在互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二、充分挖掘學生們的潛力

每個學生都是一隻“潛力股”。這節課我放手讓學生多次嘗試,並在教師引導下積極優化。要讓學生理解“只有老師和接到通知的學生都參與到打電話中,所用的時間纔是最少。”這一點並不難,難的是實踐證明學生有很大的潛力。在比較、交流中,學生們的思維活躍了,方法優化了。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成功的'鑰匙。

三、預設與生成間的矛盾

每次課前我總會認真的去備課,但課堂上總會有生成,也因此留下了許多的遺憾。今天的課堂也不例外。課剛開始,學生洪就想出了最節省時間的方案,我不打算迴避,順着他的思路往下講,可是這樣一來一般的方法就沒有展示,需不需要回頭呢?這樣一來時間也非常緊張,於是我立即調整教學,捨去了那一部分。有得必有失,在課後的交流中,有同事建議我應該再多展示些學生的方案。哎,預設和生成永遠也劃不上等號,但我想只有認真、充分的去預設,才能生成更好。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4

《半截蠟燭》描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和敵人作鬥爭的事,讚揚了伯諾德夫人及其女兒的機智勇敢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仔細解讀文本時我備課之前已定要做的,本文圍繞三個主人公的三個情節展開,這三個環節是緊緊相連,密不可分的,緊張氣氛也越來越厲害。我覺得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應緊緊抓住描寫緊張氛圍的文字進行渲染,通過朗讀,既讓學生感受到這半截蠟燭繼續燃燒下去的危險,帶領學生走進此情此境,也能結合上下文,通過品讀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體會到他們的鎮定和機智,表達情感,欣賞人物的人格魅力。

但在教學設計時,如果採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學生學得會十分枯燥。“由扶到放”指導思想浮現在我腦海中,於是備課時,我對三個情節採用了三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第一情節教學採用“以述促讀” 的方式,指導深入研讀課文,瞭解伯諾德夫人的爲人;對於第二情節啓發學生用學習上節的方法來談談對傑克的認識;第三情節,我則是在將重點落在傑奎琳的語言上,通過種種朗讀,讓學生自覺地體會感悟傑奎琳這個女孩的機智勇敢。方法不同,教學手段也不同,從實施整個教學得效果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整堂課以學生誦讀原文的練習爲主線,用多種方式聯繫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去領悟課文的內涵。在讀對、讀順、讀好的基礎上,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讀,使其感受伯諾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關頭與敵作鬥爭時的`機智、勇敢,熱愛祖國的精神也隨之流露出來。我特別關注伯諾德夫人與德軍周旋的那句話,作爲“抓手”切實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個人感受,讀後有所想,有所爲,體會到她的鎮定和機智。

依據文本,加強指導也作爲這節課的一個訓練重點。課文最後一句話:“正當她踏上最後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此時大家那懸到嗓子眼的一顆心終於落了地。伯諾德夫人一家三口化險爲夷,僥倖躲過一劫。我覺得這應該是這節課的高潮,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說話練習:“望着這盞在最後一級樓梯熄滅的蠟燭,他們的心情怎樣?”啓發學生想象此時伯諾德夫人、傑克和傑奎琳分別會想些什麼,以及他們的神態和動作等。合理的想象是訓練的重點,語言的表達更是作爲訓練的要點。因爲課堂上的品味與感悟,加上我的點撥與指導的到位,學生的說話訓練時高效的。課後再請學生把這一內容續寫下來,最後一個自然段爲引子,創作《半截蠟燭》續篇,學生的寫作慾望極其強烈。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

學生對《絲綢之路》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鋪墊,因此本節課主要採取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在絲綢之路的線路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了解大致的線路,經過哪些區域,而且要求學生通過古今對照,瞭解經過現在的哪些國家和地區。考慮到這個問題可能有些難度,因此採用了一次小組的合作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其實離我們很近。

另外,在絲路上的.交易活動,應該說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我採用了小組合作表演的形式,對中原和西方之間進行交易的貨物作了辨別。這種教學方式比以前單一的記憶要強很多,三位學生的精彩表演博得了學生們的陣陣掌聲,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讓每一位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當時絲綢之路上的繁榮景象。

此外,也幫助他們理解絲綢之路在古代中西方交流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使學習更加貼近歷史。貼近歷史,感受歷史正是我的期望,在這節課上,我和我的學生們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