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

《軍神》一課的教學總的來說是“課前躊躇滿志,課中心急如焚”。

應該說,我對於本文準備較充分,對課文鑽研較透。不但對於敘述順序如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後較清晰,對以重點寫沃克醫生的神態來側面襯托劉伯承鋼鐵般意志的方法了熟於心,設計含從談話“神”到“軍神”到“初讀談整體印象”到“從學生質疑中提煉核心問題”,還設計了:讓學生抓住直接寫劉伯承術中動作神態的語句品析,進入情境,讀出層次,讀出個性,先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想象手術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並帶着所感所想再讀文本,再讓學生聯繫實際回憶自己手腳被刺破的例子,讓學生對比劉伯承一刀一刀割掉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共割72刀讓學生帶着此感受文本,最後還讓學生閉上眼睛進入角色,老師數刀數,學生感受氛圍,再把感受說出來。

1、由於課前未及時佈置學生預習,多少影響了學生的發揮,影響了學生對課文的把握。當課堂一進入正軌學生就對“軍神”的`猜測,對“劉伯承的瞭解”遠未達到教師的預想時,我便開始有點急。

2、引導學生抓住沃克稱劉伯承爲軍神的話反覆讀,抓住手術中劉伯承動作的句子反覆讀,通過想像畫面、想像聲音、聯繫自己受傷經歷,反覆讀,讀出層次,也有點把學生帶進文本情境。再者讓學生閉眼數刀數再說感受,通過句式“雖然劉伯承一聲不吭,但是他……”,課堂上未曾能閃動生命的活力,擦亮着思維的火花的問題,我的心太急。課堂不高效,雖然在努力嘗試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感悟、讓學質疑,“該出手不敢出手”,加上老師的評價不到位、語言不精煉,愛重複學生的話,雖然教師滿腔熱情,激情滿懷,並未把學生的激情點燃。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2

《金蟬脫殼》這篇課文敘述了“我”揭開金蟬脫殼祕密的經過,富有情趣,學生很感興趣。課文條理十分清楚,因此在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時讓他們按“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後”的順序來分,學生覺得十分輕鬆。

在讀了課題之後,我讓學生觀察課文中的幾幅插圖,然後讓他們說說你找到金蟬了嗎?有的孩子把蟬殼說成了金教學這一課時,我採取以“脫殼過程”爲一條內在的主線,對文本進行重新的組合。一節課時間是有限的,而文本的內容又非常地多,所以教學時我集中精力讓學生感悟脫殼時的情景。而對前面的1-2兩節,只是提取了“肥肥的,……”這一句,讓學生感知了脫殼前蟬的'樣子即可。然後就細緻地引領學生感悟脫殼時,讓學生清晰地、深入地、形象地、感性地把這複雜的脫殼過程映在自己的腦中。接着又有重點地感知“翅膀的變化”以及整體地感知顏色的變化。最後採取師生合作的形式感知了脫殼後的變成成蟲的蟬及殼。

在這個過程中,在這個主線進行的同時,我還有一條暗線,那就是儘可能引領學生感受“奇特”突出“自然的神奇”。

第四、五自然段,先讓學生反覆朗讀,感受那奇特動人的情景,圈出有關詞語,與同學交流閱讀感受,且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特別是蟬尾脫殼的情景,學生相應找出了“抖動”、“伸着”、“仰”、“撲”、“抓”、“抽”這些動詞,並能試着模仿蟬兒的這些動作,使得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儘管課文中對金蟬脫殼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細緻,但畢竟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離得較遠,根本沒有學生親眼目睹那神奇的情景,比較抽象。因此,教學中,我相機播放了金蟬脫殼的畫面,由此激發學生興趣,啓發學生思維。由於畫面不是動畫,過程不夠生動。

在此基礎上,追問:作者爲什麼能發現並用細膩的筆觸表現出“金蟬脫殼”的情景呢?通讀全文,學生不難發現——是觀察,讓我揭開了金蟬脫殼的祕密;是觀察,讓我捕捉到了金蟬脫殼這奇特動人的情景。可以說,觀察揭開祕密、發現美好的鑰匙。怎樣才容易發現美呢?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三種觀察方法:一是有順序,二是有重點,三是有感情。學生不僅欣賞到了金蟬脫殼的神奇有趣、奇特動人,還學到了觀察的方法。整堂課的學習應該說還是較滿意的。

“殼”這個字在課文中有兩種讀音:qiào和ké,但究竟在什麼情況下讀qiào,在什麼情況下讀ké,一開始我也拿不準,於是查了字典,還翻閱了一些語法參考書,知道ké有口語色彩,所以書上除了“金蟬脫殼”中的殼讀qiào,其他都讀ké。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3

《慈母情深》是義務教育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略讀課文,這篇課文講了我想買一本《青年近衛軍》———到母親工作的地方要錢———我買到了這樣一個簡單的情節,課文通俗易懂、不難理解。

通過協作組的集體備課,大家一致認爲關於本節課關於情節的概述,在教學中只需一筆帶過,不必耗費太多的寶貴課堂時間;對於字詞,側重於把“龜裂、攥”字重點解析一下即可,不必濃墨重彩。

但是我們發現,這篇文章事件發生的年代久遠,所以有必要做一一個作者家庭情況和母親工作及微薄工資情況的介紹,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當然也是不必過於深挖以免沖淡文章主題。

通過認真研讀文本和課標,我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以讀促悟”四字上,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助批劃,讀一讀、找一找、劃一劃文本中“讓我鼻子一酸”的四副畫面。以此爲主線,通過學生和老師的快速瀏覽、反覆朗讀、認真品讀、齊讀、比較讀、想象讀等多種方式來體會母親的偉大、母愛的深沉,從而激發孩子們熱愛母親的強烈思想感情。最後師生深情配樂朗讀冰心的《紙船——寄母親》,再加之以老師的配樂深情引導,孩子們的內心五味雜陳,想對母親說一說心裏話的慾望噴薄而發、一瀉千里。

這樣一堂課的設計和實踐,我們不難發現,課堂主線清晰、閱讀重點鮮明、寫作嘗試可點,整節課教學連貫、一氣呵成;孩子們的感情在閱讀文本中恣意盪漾,孩子們的淚水在老師的引導下潸然淚下,孩子們想對母親說說心裏話的慾望一發而不可收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得到了完美的統一,學生、老師與文本之間的.對話實現了無縫對接,閱讀和寫作訓練在孩子們的情感跌宕中得到了踐行。

正像錢立羣老師所說:每一次上課都像是在赴生命中的最重要的一次約會!那些教學屆的名師們讓我們感受到每一堂課都充滿了期待;也許超越他們我們真的很難,但只要我們心懷語文教育的美好夢想,只要我們時時刻刻每堂課都感覺到生命在唱,學習、模仿、尋求自我突破,我們一直在路上!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4

《軍神》這篇課文寫了軍人劉伯承右眼嚴重致殘後,堅持不用、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刀手術治療,被沃克醫生稱爲“軍神”,表現了劉伯承堅韌不拔的鋼鐵意志。在教學時,讓學生多角度地解讀“軍神”,全面認識堪稱爲“軍神”的劉伯承。文中作者通過大量的人物對話,神態描寫,從正面刻畫和側面烘托來塑造了具有鋼鐵般堅強意志的劉伯承元帥形象。如何去領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人物內心活動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這個難點的突破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把握的。如何將課文深入淺出地教好,讓學生得到情感昇華與體驗,這是對教師與學生、文本之間的挑戰。我嘗試着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精讀課文感悟“神”

1、從沃克醫生的神態變化中感悟。這篇課文描寫的主要人物是劉伯承,但描寫人物的同時,重點寫沃克醫生的神態和情緒變化。手術前,沃克醫生的表情開始是“冷冷”的,當劉伯承拒絕用時又“愣住了”,手術後,當病人說出刀數時,沃克醫生又對他非常佩服。這些神情的`變化,先讓學生讀書中自主發現,然後再充分地感情朗讀,並想想、議議:爲什麼有這樣的變化,從側面瞭解劉伯承堅強的意志。

2、從劉伯承在治眼過程中的表現感悟。教學時讓學生默讀,引導學生找出文本中劉伯承手術時表現的相關詞句:

(1)劉伯承不願意使用麻醉劑。

(2)手術時,他的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墊單,汗如雨下。

(3)手術結束後臉色蒼白,勉強一笑。學生通過朗讀,抓住重點詞句感悟到一般的軍人是做不到的,從而領悟到劉伯承手術中忍受劇烈痛苦,體現出他堅強的意志。

二、在讀中感悟,領會“神”

爲了表現劉伯承將軍堅強的意志,課文主要寫了沃克醫生情緒、神態的變化。要理解這些變化,必須聯繫上下文,結合劉伯承手術前後的表現;同時,理解了這個變化,也就體會了劉伯承堅強的意志。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沃克醫生情緒變化這一主線,讓學生充分自主讀書感悟。通過有層次地讀,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並用語言表述出來。我採用層層遞進的方式把思緒推向xx。在指導學生找重點詞語時,一改過去把詞“揪”出來獨立理解,而是隨學生思緒流程,讓學生積極自主地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去文中尋找答案。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也改變以往重知識輕思維過程的教學模式。

爲了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使他們得到自主,活潑的發展,在本課教學中,我選擇了“嘗試——認識——再實踐”的教學方式。我讓學生在充分自讀課文,感知課文的基礎上,用標識符號畫出表現人物情緒、心理反應和神態變化的詞語,從中體會沃克醫生和劉伯承將軍的心理變化過程。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情得到昇華。

三、結合學生生活經驗體會“神”

教學中,我讓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他們在實際生活中肯定遇到過生病或受傷的現象。從自己的親身體驗和劉伯承在醫治過程中沒有使用麻醉劑進行對比,學生體驗到劉伯承具有鋼鐵般的意志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

初步用小組合作和導學案來上這種情感很濃的散文,的確很有挑戰性。經過無數次的修改導學案和上課流程稿及課件,本以爲會有比較好的效果,但是到了具體的生成的課堂,孩子們和我所呈現的狀態非常令人失望。主要問題有:對學時,老師給出的問題指向性不明,學生彙報時也沒有體現出對學的特點;老師對孩子們的彙報不能及時概括提煉,及時引導;尤其到了第二課時又回到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孩子們彙報形式單一;整個課堂朗讀訓練不夠到位,沒有讓孩子們進行充分的朗讀。總之,這堂課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對導學案的設計和實際的課堂操作,有待更加努力去學習。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6

《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課文,描寫的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小時候對昆蟲迷戀的故事。的敘述非常簡單,通過幾個細小的事例寫出了法布爾,表現出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由着迷到癡迷的'過程。課文開始就提到了法布爾從小就對小蟲子非常着迷,正因爲着迷,才能夠潛心研究,才使法布爾最終成爲著名的昆蟲學家。

課文出現了三個詞語:着迷、迷戀、癡迷,課中以此爲主線,引導學生理解並區分它們的細微區別。學習了第一件事和第二件事後,學生對於“着迷”這個詞語已有很好的感悟,至於“迷戀”的意思,放在捉小甲蟲後理解。面對父母的不理解和阻止,法布爾絲毫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仍然沉迷在昆蟲的世界裏!這就是“迷戀”,已經“戀戀不捨”了,深深地愛上了,已經無法分開了!而“癡迷”呢,則含義更深,從“癡”的偏旁出發,已經着磨了無法自拔了才叫癡迷;而課文中主要是指時間之長,從童年到壯年直至白髮斑斑的老人,法布爾始終沉浸在對昆蟲的研究中,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執著精神,使法布爾由“蟲迷”而成爲了“科學家”!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7

語文是充滿詩意的,是最富文化內涵和最具人文色彩的學科,那霎那間的感受,那入木三分的刻畫,無不展現了語文的魔力,所以有人說,語文課堂應該是我們傳播詩情畫意的主陣地,文本傳遞給我們的每一處知識都是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我們要用詩的語言去催發這含苞欲放的花朵,讓她們詩意地開放在孩子們的心裏。在《梅花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試圖從詩意語文上尋找突破口。

一、吟詠梅花,詩化入題。

梅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詠不絕的主題,這首詞中帶有偉人胸襟的梅花具有錚錚鐵骨和挑戰精神,具有明媚開朗至剛無慾的品格。隨着詩畫同步欣賞吟誦,孩子們一下子被梅花的俏麗,被“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的意境所吸引。

二、個性閱讀,詩化語言。

文中每當讀到“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會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這些句子都是需要讓學生帶着感受來讀的.,也只有這低緩,深情的句子才能讓學生在詩意的朗讀中感受到外祖父的一顆赤子之心。

三、鄉愁結題,詩化中心

余光中先生的鄉愁帶來的同樣是血濃於水的親情,在這節課結束之際,隨着動情的配樂朗讀,孩子們對於華僑老人對祖國的深深牽掛、眷戀之情感受頗深。我想,此時此刻,牽掛着祖國,愛着祖國的已經不僅僅是文章中的老人了。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8

得: 在教學一課後,我進行了認真地反思,認爲本課的亮點之一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積極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並有所感悟。通過對比閱讀,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讓學生領悟和學習文章結構嚴謹、語言精煉的特點,體會到文章的比喻、誇張和烘托渲染等修辭手法的`作用,提高學生品味詞句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在字裏行間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本課的亮點之二是:我們能適時地運用多媒體課件突破重難點。多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讓學生通過雄偉奇特的畫面,走進了離自己生活實際較遠的浙江海寧,感受到浙江潮的壯觀,縮短了學生和文本的距離,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失:人們常說教學是一種不完美的藝術,一節課後總有讓感覺遺憾之處,如有些學生在學習古文過程中讀錯字較多,並不能按古文的節奏去讀,因本課容量大,爲了節約時間,我沒有過多地去關注他,忽視了關注每個學生髮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將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達到教學的最優化。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9

一、成功之處

課前,我讓學生收集鯨的有關資料,對鯨有個初步的印象。課中,我以點帶面,以“第一自然段”的教學爲例,讓學生抓住關鍵語句,認識說明方法,體會其作用。接着,採用“自主學習”讓學生充分地讀,讀後讓他們交流、討論,彙報,讓學生了解鯨的進化過程、種類、生活習性,並從中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在學生各自彙報交流學習情況後發現效果並不如我的想象,原因主要在於我自己沒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如何去學,如何交流學習感受,所以學生的分組學習也只是形式的聚集在一起,沒有多大意義。學生在彙報學習情況時,都基本知道文中使用了“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這些說明方法,但只是表面的理解,並沒能真正體會文中使用這些說明方法的意義所在。課後,我以這篇文章作爲知識的窗口,讓學生從多方面去了解鯨,通過大量的閱讀及讀寫相結合的方式,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不足之處

在評價方面,我還缺少對學生的評價。如:我讓學生彙報自己的學習收穫時我班的呂彤旭同學在彙報鯨的吃食方面的.特點時說到他是抓住鯨吃食時的動作來學習的,並且把一個個動詞都找出來了。而我卻未加評價,當時如果加以評價“你真會讀書,能夠抓住鯨吃食時的動作來學習,大家也要學習馬佳偉同學的這種學習態度,纔會學好語文”。這樣既表揚了該同學,又引導了學習方法。

教學中我發現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因爲課前充分查閱了資料,所以我本以爲他們難以理解的部分如“鯨是哺乳動物”他們一下子就理解了。通過教學本文我最大的收穫是原來以爲較枯燥的說明文也能讓孩子們樂學、願學。但《鯨》畢竟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我在今後的實踐中應思索的問題。

三、改進措施

如果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給更多的學生盡情地說,主動的說,那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將會有更大的提高。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0

從美國的科學家富蘭克林到中國古代的談遷,古今中外,學生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精神的洗禮,原本平靜的心靈激起了一層層的波瀾。當又一位科學家——諾貝爾出現在他們眼前時,學生的眼前更是一亮,因爲這位科學家是那麼與衆不同——他把自己的財產全部存入銀行,用每年的利息作爲獎金獎勵那些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五個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們。學習這篇課文,重點是讓學生深刻領悟諾貝爾在科學研究上鍥而不捨的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態度。課文5至9自然段就集中表現了諾貝爾在科學研究上鍥而不捨、持之以恆的精神。

教學這一部分,我大膽嘗試放手讓學生找中心句,然後圍繞中心進行潛心自讀,找出觸動自己心靈的地方認真體會,然後再讀讀議議,力求讀出自己對語言的感悟。從發明出“諾貝爾爆炸油”到“黃色炸藥”的成功製造,其中諾貝爾歷經的艱辛,要引領學生用心感受。實驗室的不慎爆炸,弟弟炸死,父親炸殘,面對這樣的代價,這樣慘痛的後果,諾貝爾內心會是怎樣的呢?在此環節中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親戚朋友會怎樣勸慰他呢?鄰居們會如何地反對他……讓學生設身處地想象他當時的處境。遭受了這樣的災難,諾貝爾卻“毫不氣餒”,從而讓我們看到了一位科學家爲造福人類奮不顧身的可貴精神。這種偉大精神在課文的8、9兩個自然段中得到了更淋漓盡致地體現。爲了發明炸藥,諾貝爾投入了他的整個生命。”這種捨生忘死、無私奉獻的精神可歌可泣啊!這兩節很值得引導學生品讀,讀出對諾貝爾的敬仰之情。諾貝爾的無私奉獻更表現在他立下的遺囑中,可以在學生默讀後交流,“透過這份遺囑,你讀懂了什麼?”以進一步感受諾貝爾那博大的胸懷、奉獻的精神和對全人類的熱愛,感受他偉大的人格力量!

這節課中需要思考的地方也比較多,首先對於高年級的語文課,由於容量較大,所以必須做到長文短教,學生的朗讀技巧掌握還不夠,所以讀書時感情的強調還不夠突出,這需要教師不斷地加大訓練。第二,寫法的滲透還需在課後作業中進行強化,比如文中“近了!近了!火星已經接近炸藥了!”這種課本中不常見的反覆強調的恰到好處表現人物心理的寫法,需要高年級老師進行重點引導,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習作上同樣有所收穫。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1

這學期,我擔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任教一學期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特別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新的學習方式, 這學期,我擔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任教一學期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特別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是語文課堂新的學習方式,它注重的是學習過程和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課時我充分體現了這種學習方式。如上課時的小組內質疑解疑,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讓集體來解決;小組合作,讓學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從而進一步體會文章的中心。這樣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在合作探究中獲得解決問題的快樂,感受學習的樂趣。

另外,在課堂上也特別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較差,比如說常寫錯別字,寫文章病句多,表達不清晰等等。本學期我注重了這方面的訓練。訓練時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再如對生字的`教學方法多樣,有比較法,有重點突破法,有歸類法等等。總之是想辦法讓學生記住易錯的字。在整個過程中都本着求真務實的精神,紮紮實實,認認真真地研究。

但是,在教學中也有幾點問題值得反思:

一、要加強自主學習的指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絕對不能因爲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當是學生自主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爲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速度。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學會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品味、揣摩語言文字,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領悟語言文字的表達方法和技巧。教師要做到一般性指導和針對性指導相結合,平時注重一般性指導,學習某一篇課文時注重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還要做到全班指導和個別指導相結合,在學生自主學習之前和自主學習之後面向全班進行指導,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二、要保證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充分地思考、感悟、體驗、探究,講求自主學習的效果,千萬不能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走過場。那種擔心學生的自主學習佔用了過多的時間,會影響教學進度,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爲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爲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是教師爲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有效的服務,而不是讓學生爲教師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服務。

三、寫作指導不夠。作文是用文字或口頭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是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綜合訓練的重要方式,也是發展學生智力創造力良好個性心理品質的重要途徑。

通過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的重要方式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創造性思維,用來表達新思想。它要求老師通過創設的情境使學生能有話想說,有事可敘,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礎是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但對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生往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因而寫起來就難免空泛。

四、三 批註式閱讀抓得不實。本學期我校提倡批註式閱讀教學,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深入理解能力,從而培養孩子們的語文素養。本學期我抓得不夠實,中下等生批註得很膚淺,不夠深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進一步抓好孩子們的批註式閱讀能力的培養。

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本人要注意及時小結,及時反思,及時校正。在‘’小結---反思---校正‘的良性循環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

也許是心理素質差吧,每次有人聽課,課前我都難免緊張,課後也常常口乾舌燥、四肢乏力、疲憊得像要虛脫,特別是課上得不好、不順的時候。今天就是如此。四年級剛開學,第一單元主題爲“師生”,兩篇主講課文,第一篇《師恩難忘》,第二篇《孔子和學生》。假期裏年組分配備課任務,我負責的正好是這個單元,所以還算精心做了準備,開學後同年組老師聽了我的設計思路,也紛紛叫好,於是醺醺然,就請竇老師來聽課。

備課時,將主題定爲課題“師恩難忘”,然後圍繞課文展開,用“恩”字的造字法導入,當人們成功或得救的時候,心裏想想原因,於是就會感謝別人的恩。然後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能體現師恩的詞句,重點講讀“娓娓道來”、“身臨其境”、“引人入勝”、“春雨點點”等關鍵詞,體會出田老師用故事教學,啓發我形象思維和想象力,這對於我而言就是師恩的表現。然後用語言訓練“我地對老師說:”回顧課文內容,體會師恩難忘。最後齊誦“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我終生難忘!”結束。——表面上看起來,邏輯還算順暢,重點詞句也都做了解讀。

但,課上得很累。學生的朗讀總是入不了情境,語言訓練沒有出現預想的爭先恐後的景象,這個課堂變成了我的一言堂,越到後來越覺得沒有人願意舉手發言,即使帶着學生齊讀,學生髮出的聲音也僅僅是出自他們的喉舌,而不是心靈。下課後沒有往日成功教學後,孩子們的前呼後擁、依依不捨,不用聽領導評課,看着表情冷漠的孩子們,我就能體會到——這是一節失敗的課。

問題出在哪兒呢?整整一天,我做什麼都心不在焉,把教學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在頭腦裏重現。怪自己訓練學生不到位、怪自己課堂引導不靈活、怪自己語言訓練的設計太難……但是看了您的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儘管問題很多,但自己所體會到的那些都不是問題的關鍵。

根本問題在於我的教學是線性的。備課時就盯着教材那一課的一畝三分地,教學的順序就是課文的順序,說句不好聽的,我的備課就是想盡一切辦法把課本里那一篇該學的課文變成40分鐘課堂的過程。

的確,我有理由爲自己辯護,學校工作忙、事情多,每日的上班時間不由自主地會陷入煩雜的事務當中去。備課,往往在晚間,夜闌人靜,蜷起僵直的腿腳,振作疲憊的精神,屏蔽掉許多正常的享樂,甚至要抵禦住讀書的誘惑。然而這時間還是太有限了,有限得也許只能有時間好好想想眼下就要上的明天的課。——這是教師的真實生態,甚至可以大言不慚地說這是一個有責任感、有足夠良知的教師的真實生態。正是由於這樣的目光短淺,每天的教學就沒有了課程意義上的引領、沒有了對學生年齡特點的足夠重視、甚至沒有了主題單元的哪怕是小範圍的同類文本建構。教學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疲於應付中走向了窄化、走向了視野侷限、走向了少慢差費。

假期呢,回想剛剛過去的暑假,不是沒有用功,放棄旅遊的機會,參加了兩個語文教師的培訓。聽學校“建設書香校園”的倡導,一個半月讀了19本書。這當中有兒童文學,有文學名著,還有很多的名家課堂實錄。就是忘了仔細讀一本最該好好讀的書——語文教材。我從讀過的書中汲取的對語言文字的感受力,加上一衆名師們上課時的引導方法,作用於我自己的教學,呈現在課堂上,有可能對教材挖掘得到位,教學的.引導有一定的邏輯和方法。但那些懸浮在空中的方法、技巧是需要與還留在地面上的我們的孩子做有效的鏈接的,這鏈接的媒介就是教材。您說語文老師要把自己當成“用語文教人”的,而不是“教語文的”,但我理解,您的意思恐怕是語文老師,應當通過教語文而達成教人的目的。您評價我功底厚,這着實不敢當,衡量教師的水平,不是看他自己有怎樣的能力與素養,而是看他究竟培養了學生什麼樣的能力與素養。

追本溯源,問題還是在於對主題教學的理解不夠深入,認識有偏頗,或者說沒有自覺貫徹主題教學思想理念的意識,理論與實踐分家。所以,慶幸開學初就請您走入了我的課堂,使我的教學不致日錯一日、漸漸謬之千里。在下面單元的教學中,我想自己應當集中精力先完成以下一些工作:

1、主題確定

確定主題不能憑感覺,應當建立在反覆、深層次地閱讀文本之後,而且要將主題的確定與學生的認知水平有效鏈接。閱讀文本的後教師所提取出的關鍵詞不一定是最適合作爲教學主題的。要看這個關鍵詞是否是課文的情感、思維與文化的主線,是否是學生在現有年齡階段能夠理解的,是否是能夠條分縷析地結合課文內容拆分成可以循序漸進認識的一串相關詞語,是否能夠利用這個主題帶出課文中需要重點講讀的精彩句段,甚至帶出一連串的同構文本。

主題一旦確定,特別是定得正確之後,備課的過程自然水到渠成。但具體到某一篇課文,課文中出現的那樣多的關鍵詞,究竟選擇哪一個更適合、更準確呢?這真的需要教者的慧眼,竇老師每次的解讀總讓人眼前爲之一亮,所以教學才那樣成功。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乾脆就用笨辦法,將課文中或與課文相關的所有關鍵詞悉數拿來,一一嘗試,相信其中總會有一個最佳選擇。

2、單元規劃

我們應當明確,給學生上課,不是爲了呈現一個花裏胡哨的40分鐘,甚至不必要一定追求教學的熱鬧活躍、完美無缺。而是要盡一切可能多教給孩子東西,並且讓這些教師想教給孩子的東西有效,用您的話所就是長在孩子身上。這次您給我評課特別強調一個教學有效性的問題,我感覺在《師恩難忘》中我就是沒有處理好如何讓教學有效的問題。

我想有效的教學就應當是如您所說的具有了“溫度”、“廣度”、“深度”的教學。由於性格使然,“溫度”在我身上不難實現,甚至有時有點激情過渡,以後慢慢修正。最難實現的是“廣度”與“深度”的和諧與適度

在教學中,由於自己能力有限、經驗不足,主題教學的“廣度”總是不能有效的拓寬。不是找不到可以用以拓寬廣度的文本,而是教學設計的時候,不知道應當如何取捨。個人認爲,每一課的教學都應當有一個情感的基調,保持相對的完整性,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把課上成大雜燴,那樣課文中的意境就沒有了。但是恰當的“廣度”引入卻反而會對理解文章、烘托已經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比如您上的《圓明園的毀滅》、《秋天的懷念》,還有上學期您聽我上的《我愛故鄉的楊梅》。所以,怎樣既不破壞教學的完整性,又有效拓寬教學的廣度,同構文本應當如何取捨,現在我自己覺得自己在這方面還不夠成熟。

還有就是深度的延展,我同意您的話“深度不是難度”,甚至我想對於像《師恩難忘》這樣清新樸素,沒有太多需要思辨內容的課文當中,深度是否可以理解爲“情感的濃度”,一節課上下來,學生煥發了對老師的理解、敬愛、感念,而且這些情感不是老師的強勢灌輸,也不是口號般的流於表面,而是真正發自學生內心世界的共鳴與認同,這就是一節成功的課。難的是這樣的“情感的濃度”怎樣由淡薄,到清淺,到漸濃,乃至最後的漫溢與噴薄。

由此,我想到今後自己的備課,不論是“廣度”還是“深度”的實現,我想靠以往的備課方式都是決不可能實現的。以往的常態課教學我是比對着教材備,看看教材有幾個自然段,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找出那些應當重點講讀。然後就按照從頭開始的順序,用上些從各位名家那學來的技巧,一部分、一部分的寫出一篇教學設計來。教學設計與教學的順序基本等同於課文行進的順序,至多不過是把課文變厚。文章的內容沒有結合上下文引申與回扣,課內教學內容沒有與課外教學內容有效鏈接——課堂呈現出一種線性。

下一步我努力的方向,是使我的課堂由一條線,變成一張網,這網由開放與閉合兩部分組成。閉合部分,圍繞主講課文,教材中凡與理解主題有關的內容都應當交織在一起,像您所說的“把文字壓縮、捶扁、拉長、磨利,把它撕開又拼攏,摺來疊去。”開放的網是要合理建構單元內容,首先將本主題單元內可以同構到本課教學中的內容結構進去,然後將視角繼續放眼到課文之外,有效利用一切有助於理解主題的內容,使我們的課堂能夠籍此豐滿有效。

教語文一年了,時不待我,如果說去年今日還可以用缺少經驗來自我安慰的話,待到明年今日,課如果還上成這樣,我不知道該以怎樣的面目示人。所以,感謝能在教語文之前,我還是課任老師的時候,就讀了您關於語文教學的著作,以至一步入這個領域,從一開始就能避免一些教學中的低級錯誤。更要感謝教語文來的這一年來,您一次又一次抽出寶貴的時間走入我的課堂,您給我提的一個個問題:不會導讀、不善提問、激情過勝壓抑思想等等,振聾發聵,圍繞您給我提出的問題,我反覆重讀您的語文教學的論著、並且從語文教學界的衆多專家名師那裏汲取營養。但智慧有限,對於那樣多自己教學當中的問題常常是當事者迷,需要靠您提點。儘管至今,您給我提的許多問題還沒有改得足夠令人滿意,而且新的問題又不斷產生,但就是這一次又一次自我否定、一次又一次痛而後快的成長,我就在您的引導下,一步步地朝着明亮的那方前進。期待着,您再聽我的課;期待着,這樣的成長快些再快些。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3

第九冊《習作4》要求學生寫自己最想對某個人說的心裏話,在備課前我就想這應該是學生們最容易寫的作文了,因爲孩子們心裏都有心裏話。

而要怎樣激發學生內心最想說的話呢?怎樣才能使學生在作文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呢?教材中給了我們很好的資源,一是範文《請您原諒我》,二是寫作提示及要求。

在這堂課中,我首先讓學生讀一讀這篇範文,找到寫出作者的心理變化的語句,並從老師的角度來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師,你看到這封信你會怎樣想?(會原諒他)爲什麼呢?因爲他表達出了真情實感,而這些真情實感就是通過這些描寫心理活動的語句來表達出來的。因此就讓學生明白了本次作文應該怎樣表達真情實感。

接着,就是選材方面了。範文之後是本次作文的提示和要求,除了可以向老師訴說心裏話還可向誰訴說呢?除了請求原諒之外,還可以說些什麼呢?得到啓發後,學生說可以對爸爸、媽媽等親人,可以說自己的委屈、訴說自己歉意、表達自己的`問候、提出自己的意見等等。一下子學生的思路就打開了。之後我請了一個學生來說說自己想說的話,她想對爸爸說說話要算話。她一邊說我一邊在旁邊對她的敘述進行點評,讓學生們明白在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的心理活動很重要,這樣就能讓讀者看到自己的真情實感。

作文草稿收上來,教學是有一定實效的,這說明只要抓住了學生內心的世界,你就能指導學生把想說的話用文字表達出來。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4

本文講述瞭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第九總督司令員徐世友在激烈的孟良崮戰役中,餵養人民羣衆家的蠶寶寶的故事。孟良崮戰役是我中國人們解放軍在山東孟良崮地區殲滅國民黨軍的戰役,戰鬥十分激烈,從1947年5月13日一致激戰到16日,最終全部殲滅國民黨七十四師,擊斃師長張靈甫,共殲敵三萬二千餘人。由此可見,孟良崮戰役是十分緊張激烈的。徐世友同志在如此激烈的戰役中,爲什麼一定要做這件事呢?我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深入地學習課文,感受徐世友同志是個怎樣的人?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人物;抓住他人的心理活動體會人物;通過環境描寫體會人物。通過大家的交流感受到許世友同志在激烈的戰鬥中還不忘關心、愛護老百姓的崇高精神。

在教學中我做到了下面幾點:

1.通過閱讀速度的遞進,培養學生快速閱讀文本的能力。

略讀課文篇幅較長,爲了讓學生充分閱讀文本,需要有較快的速度。三次讀文本,分別提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快速地讀課文”三種要求,就是要學生學習並掌握較快地閱讀文本的能力。

2.培養合作意識,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課文的各部分都是緊緊地圍繞課文中的主要人物的事展開描述的,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便於閱讀和理解。教學時,要着重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讀書方法,圍繞課文重點、難點,抓住主要人物,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等形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還讓學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瞭解合作學習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3.滲透對話意識,彰顯個性體驗。

閱讀教學要求“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本文所講述的內容和孩子們現在的生活有一定距離,如何拉近這個距離,這就需要我們既重視學生閱讀中獨特的情感體驗,又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通過與文本的對話、與老師的對話、與同學的對話,甚至與文本中人物的對話,讓學生的情感體驗得以交流,並在交流不斷修正,從而感受許世友熱愛人民,關心羣衆的精神。

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5

《唱臉譜》本是一首歌曲,今年卻把這首歌詞編入五年級語文教材中,成爲“韻味”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

翻閱教參,我認識到,這節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應是: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查找資料,瞭解課文中出現的人物以及臉譜特點。3、讀課文,聽歌曲,品一品《唱臉譜》的韻味,激發學生對京劇這一國粹以及對戲曲音樂的熱愛。教學重難點是:讀課文,聽歌曲,品一品《唱臉譜》的`韻味,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京劇的風格特點,激發學生熱愛民族音樂藝術的興趣。

於是,我大體這樣設計教學:首先播放視頻吸引學生,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入資料讓學生了解“京劇”。接着,思維導圖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讀自悟,品味課文中的韻味。再讓學生了解臉譜顏色與課文中提到的人物的關係,瞭解京劇在外國有人心目中的好印象以及京劇臉譜的藝術特點等,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欣賞歌曲《唱臉譜》,在讀說聽唱中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京劇的風格特點,激發學生熱愛民族音樂藝術的興趣,瞭解臉譜,品讀課文,感受韻味。

上完課,感覺基本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學生表現還算不錯,時間把握較爲恰當。但也存在不少失誤之處,如課件與教學內容沒有完全相配,課件播放順序不夠科學完美,沒有指導學生朗讀方法,教學語言不夠嚴密,有不少說錯或不夠流暢現象,聲音不夠洪亮,“家鄉戲”說法不夠嚴密或缺乏引導而產生歧義等等,這是我的感覺。評課時,同行教師也對我的教學中的優點予以肯定,我真誠的謝謝他們對我的鼓勵;同時,他們對我的這節課,也提出了合理化建議,我更得感謝他們,因爲有了他們的幫助,我的業務水平才能得以提高,我也才能成長得更快。

總之,我今後應多向別人學習,多向別人請教;根據學情,設計合理簡約而又可行的課堂環節,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爲本,紮紮實實指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力爭打造出真正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