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關於《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的課後反思

關於《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的課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6W 次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是一篇主題獨特、語言清新、文質兼美的敘事性記敘文。課文通過蘇聯文學巨匠高爾基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對於這樣一篇感情真摯、意蘊深遠的美文,如何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實際,引導學生深切感受美文背後的濃濃親情、體會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我在教學過程中,採取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手段引導學生與文中的人物進行多種形式的對話,使整個課堂充溢藝術的氣息,煥發真實的情感,使全體學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諦,暢談了內心的獨白。

關於《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的課後反思

一、寄情鮮花,暢談美好的東西。

對文中表達的深刻情感,教師的講解往往顯得蒼白乏力,只有引導學生在讀中去體驗,讀中去感悟。“鮮花”是本文的一條紅線,在教學中,我始終圍繞這條線索,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出發,積極展開對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讓學生體會到兒子種花的心意,感受其對父親的深情,二是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學習如何表情達意,三是拉近人物間的距離,爲後面以兒子口吻與高爾基對話、給高爾基回信打好了鋪墊。

我在教學第八自然段中,讓同學們盡情暢談“美好的東西”。學生髮揮了想象的翅膀,列舉了鮮花、樹木、小鳥、高山、流水等具體的使人賞心悅目的事物。這些固然是生活中美好,但還沒有深刻的意識到抽象發人深思的美好東西。我再因勢利導,問學生生活當中除了具體的事物是美好的之外,還能否舉出生活中使人愉快,送給別人溫暖的美好東西呢?這一下學生的思緒閘門被打開了,各種出人意料的答案接踵而至,像奉獻、幫助、付出、給予、機遇、選擇、殘缺、失敗等詞彙從孩子的嘴裏滑出,使整個課堂頓時沸騰起來。聽對這些答案,看到孩子的真情,我心潮澎湃。我的靈感也得到了激發:不錯,生活中的美好就在身邊、無處不在。記得有位哲人說過,生活中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句祝福的話語,一次無私的幫助,一個安慰的眼神,只要您是真誠的付出,都會給別人留下美好,都是讓別人感受到溫暖和親情。

二、搭建平臺,表白真實的情感。

學生的情感是豐富的,感情是純潔的,表白是困難的。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我冥思苦想,決定在課堂中給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寫書籤、贈書籤來感悟“給”的愉快比“拿”的愉快多,讓學生寫出內心想說的話並讓其高聲誦讀“給大家分享”以體會給予的快樂。

通過我精心設計的富有情境藝術的引語,指導朗讀這意味深長的來信,激勵學生積累其中的名言爲座右銘,切實體悟“人生的快樂在於付出,不在於索取”的道理。有個學生在書籤上寫到祝老師身體健康、永遠年輕,有的學生將書籤贈與同學祝友誼之樹常青,有的學生將書籤贈給自己勉勵勤奮的腳步不能停歇,等等。我在最後的總結中說但願“給”永遠比“拿”愉快的名言成爲大家的座右銘,願“人類智者”超脫人間親情之上的.崇高的愛給所有人啓發。這個教學流程中,孩子們高聲地誦讀了自己贈與他人的名言,將這份快樂和收穫與大家分享,不也是一種藝術和情感的“給予”和體驗嗎?

三、模擬情境,培養髮散的思維

在充分朗讀課文和體悟情感的基礎上,我還引導學生扮演“兒子”的角色,藉助文章蘊涵的父子情,最大限度地縮短學生與“人類智者”的距離,給父親高爾基寫了回信。學生在討論中領會文章的意旨,在信中競相表達,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有的學生寫到:爸爸,讀了您的信,我明白了無論何時何地,都要靠自己的努力,爲家鄉、祖國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有的學生寫到:親愛的爸爸,對您說的“給”永遠比“拿”愉快這句話,我有了深刻領會,我會牢牢記在我的心上的。

在教學中,我結合課文內容及教學重點,將具有綜合性、創造性和可選擇性的知識要點進行整合、遷移並巧妙運用,訴之於筆端。在回信裏,學生將所學所思融會貫通,不是片言隻語,也不是浮光掠影,面對着高爾基這位“人類的智者”,不知有多少人生的啓迪呀。

這節普通的課,不僅讓我和學生共同走近了高爾基,更讓我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基於此,他是我們永遠的人生導師。教學本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經過教學後的反思,我感覺到這堂課有幾個地方還做得可以更加完美。一是在分析高爾基的信之前節奏可適當放慢,二是在最後談“給”比“拿”更愉快的道理時,可把前面種花的事例穿插進去。三是後面在培養學生討論、發散思維和現場寫作能力時,給學生的時間可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