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吶喊〉自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吶喊〉自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吶喊〉自序》(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初中階段我們學過魯迅的散文《藤野先生》,這篇散文不僅表達了對藤野先生的深切懷念,而且交待了作者一段重要的心路歷程——棄醫從文,之前之後,作者的人生經歷和思想發展還有哪些重要階段?今天,我們通過學習《〈吶喊〉自序》,對魯迅可以有更深入的瞭解和認識。《〈吶喊〉自序》是作者爲自己的小說集《吶喊》寫的序言。序言簡稱序,是寫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寫的序叫自序,一般說明自己寫書的宗旨和經過。
二、明確學習重點
1、從魯迅的人生經歷和思想發展入手,梳理脈絡,把握主要內容。
2、抓住重點段落研讀,扣住重點句子和關鍵詞語,理解吶喊的緣由和目的。
三、整體感知
下面請大家帶着以下兩個問題瀏覽課文
1、序言中交代了作者人生經歷和思想發展的那些重要階段?
2、理解吶喊的緣由和目的要抓住那些重點段落、重點句子和關鍵詞語?(瀏覽是快速閱讀,擇其精要,要求大家讀完全文用時不超過5分鐘)
四、梳理脈絡
1、明確作者人生經歷的四個階段:(請學生用四字詞語概括)
選擇學醫——棄醫從文——寂寞苦悶——振作吶喊
2、抓住重點句子,明確作者選擇學醫和棄醫從文的目的。
3、教師簡要概括作者思想發展的四個階段:
摸索與探求——反思與抉擇——反省與醞釀——超越與昇華
4、銜接過渡
教師提問:作者吶喊的緣由和目的是什麼?過渡到下一環節。
五、重點研讀
1、學生找出重點段落,抓住重點句子和關鍵詞語自主研讀。
2、研讀第一段:
在朗讀的基礎上,扣住重點句子和關鍵詞語,引導學生理解作者“不能全忘卻”的“夢”的含義。(步驟:讀—找—交流)
點撥:魯迅的“不能全忘卻”的“夢”指他救國救民的理想和願望。
3、研讀第七、八兩段:
朗讀討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子理解“寂寞”的含義。
步驟:朗讀—討論—引導—交流—小結
引導:寂寞不是魯迅的專利,古來文人多寂寞。愛國詩人屈原有“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的寂寞;詩聖杜甫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的寂寞;亡國之君李煜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寂寞。那我們如何理解魯迅的寂寞呢?
學生交流。
教師點撥及小結:沒有寂寞苦悶,《離騷》也許不可能流傳千古;李煜也許成不了詞帝;杜甫也許難成“詩聖”。魯迅也可能難以一出手就是振聾發聵的《狂人日記》,並且“一發而不可收”,寫出《吶喊》中一系列小說。可見,寂寞苦悶並不可怕,它實際上是一種積蓄和醞釀,它教會一個人正確認識自我、調整自我、戰勝自我最終超越自我。所以,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魯迅的“寂寞”(出示幻燈片並朗誦)……從魯迅的寂寞苦悶中我們看不到“小我”,魯迅的寂寞、孤獨、悲愴是大孤獨、大寂寞、大悲愴!魯迅愈是孤獨寂寞,我們愈是感受到他偉岸的形象、崇高的人格和救國救民之心之切!
4、研讀“鐵屋子”相關段落:
齊讀(“鐵屋子”一段),分析幾個喻體的含義,歸納吶喊的第一個目的:喚醒民衆。
5、略讀“在我自己”一段:
學生自由朗讀,抓住關鍵句,明確吶喊的第二個目的:慰藉猛士。
六、課堂小結
學習方法概說:①從梳理脈絡入手把握文章的內容;②抓住重點段落、重點句子和關鍵詞語理解文章。綜合梳理脈絡和重點研讀兩個環節的內容進行小結。(扣住《吶喊》“喚醒民衆”的目的或意義過渡到下一環節)
七、延伸拓展
出示問題:
結合以前學過或課外閱讀過、選自《吶喊》的小說,談談對《吶喊》意義的理解。魯迅的思想和作品在今天還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幻燈片出示中學階段的《吶喊》作品)
學生討論,交流發言。
教師小結:我們從《狂人日記》中看到了封建思想的血腥和醜惡;從《孔乙己》笑聲中的悲劇嗅出了封建時代的陳腐和死亡氣息。閏土木偶般的呆滯、楊二嫂的自私刻薄,華老栓抱着人血饅頭像抱着新生命的愚昧,阿Q的健忘和“精神勝利法”,這一切都讓我們警醒:不改造國民精神,中華民族難於真正崛起。魯迅對封建思想和國民劣根性的強烈的批判精神永遠是我們民族自警自省的不竭動力源泉!
八、結束語
從《〈吶喊〉自序》中我們知道,魯迅爲了圓他的“文藝救國、改造國民”的夢想,百折不撓,執著追求,有着精衛填海般的堅韌自信。我們可以借用愛國詩人屈原的一句話來形容魯迅的心路歷程,那就是“路漫漫……”,我也想用這句話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