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山那邊的那片茅草花開了散文

山那邊的那片茅草花開了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今年以來,花事頗甚。先是報春苣苔被發現,在網絡上炒得沸沸揚揚;接着是油菜花海,滿世界黃得人沉醉;再往下是野紫荊花,在湘江邊紅得發紫;後來又發現大片禾雀花,在蘆江流域默默生長;五一期間的陽明山、上界頭杜鵑花,之後的下灌花海,等等,讓人追花不停,眼花繚亂,應接不暇。

山那邊的那片茅草花開了散文

我除了去看看湘江邊那片野紫荊花外,其他的花事我都沒有去領略。畢竟過了追花的年齡,談愛已過,等死未到。星期六,趕在母親節前回家看望了一趟父母,到小城後還有一點時間,下午便攜妻子一道到河對面後獅嶺那邊去看茅草花。

茅草,對於我們這些從農村出來的孩子那是非常熟悉的東西。田埂上的茅草,必須除之而後快,也是我們最痛恨的東西了。那時候刨田埂,遇到長滿茅草的那段特別難刨,因爲它們的根有的伸出土外,像一枝枝紅頭白身的矛劍;有的縮在泥土裏盤根錯節,硬如磐石。要刨掉它們,需要費很大的力氣。如果刨草皮的鋤頭不鋒利,就有點蚍蜉撼大樹的味道了。山野上的茅草青嫩柔軟,是耕牛的最愛,也是我們最喜歡的了。我們一個上午可以割兩擔,優哉遊哉地挑回家交到生產隊裏,還可以記上一個工。但是,如果不小心,它會給你溫柔的`一刀,讓你的手掌或者手指傷痕累累。房屋上的茅草,已經枯萎,變得柔軟,是那個時代人們遮風避雨、建設蝸居的好物料,比稻草、蔗葉還耐用,但是它懼風怕雨,往往會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讓主人住茅屋日夜當心。所以,我對茅草這東西有愛也有恨,愛恨交加。

對於茅草花我倒見得比較少。因爲那時候家鄉的茅草還在童年時代就成了耕牛的食物,被人將它們攔腰斬斷或者連根拔起,茅根成了藥材和酒缸藥引,根本等不到開花結果。只是偶爾的秋末冬初,在深山密林裏見到那些冬茅,開着黃色或者白色的花兒,像柳絮在曠野飛翔。最近幾年,我好幾次穿過新廣利橋、鐵爐崗,向案塘那邊走去,發現那裏有一片茅草地,金黃色的一大片,像是走進茫茫草原,走進一片地老天荒的世界,但沒有與茅草花邂逅。

這次,我終於見到了茅草花,見到了一片讓地面五月飛雪的茅草花!你看,這裏天不寒,地不凍,樹着綠,白雲悠悠,但是那山坡、那山谷、那山頂,全是皚皚白雪!這就是山那邊那片開了的茅草花。

我們像孩子似的投入茅草花的懷抱,沿着長滿青草的小路,從山下漫步到山谷,又從山谷走到山腰、走到山頂。茅草花在路兩邊葳蕤,在石頭的空白處瘋長,白花花的一片、白花花數堆。那些茅草花像一羣羣扛着白色旗幟的士兵,隨着指揮者的一聲令下,赴湯蹈火似的衝向山野,佔領山頭,佔領這片土地的每一個空白處。

看着那些可愛的白花,我們心裏無比喜悅。恨不得將所有景象和喜悅拍攝下來,傳遞給每一個喜歡美景的朋友,讓他們一起來分賞。妻子不停地變換這髮型、不停地變換姿勢,在茅草花叢裏逡巡,要我盡最大的努力,將那些舉着白色火柱、那些飛着白絮的茅草花,連同她的若狂的欣喜,攝入鏡頭。

這片茅草地離縣城這麼近,景色也如此美麗,千百年來它默默無聞地在這裏存在,在這裏自生自滅,在這裏重複昨天的故事,爲什麼沒有人關注,爲什麼沒有人喜歡?難道有什麼那言之隱?

回到家裏,我打開360搜索,原來我們的古人早已瞭解它們。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劑,致傷沖和之氣,烏足知此哉?今人也有不少詠白茅的詩,其中有一首詠白茅後四句是這樣的挖來玉筍猶蔗味,煎得靈根益世情。莫道人生賤似草,貴於草芥非人生。

回到家裏,妻子將這場與茅草花的邂逅、豔遇,製作了一個視頻,配樂爲陪你一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