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我的母親親情日誌

我的母親親情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我的母親親情日誌1

我的母親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沒有什麼文化,在她上小學四年級時因爲家裏沒錢而不得已輟學。但我想說,就是這樣一個人,讓我能夠成爲現在的我。

我的母親親情日誌

我高中是在我們全市最好的高中讀的,但我家在農村,離學校很遠,爲了我的學習,媽媽在學校附近租了兩間房子。說是兩間,其實每間房子只有十平米,而且是平房,所以每到冬天下雪後積雪融化的時候,積水就會沿着樓板的縫隙往下滴水。但對我而言,有地方住就已經夠好了。

記得我第一次來到城市是在開學報名的時候,媽媽和我都穿着拖鞋,腳指甲縫裏藏着的污垢清晰可見。剛出車站,看着一座十幾層的高樓,我興奮地對媽媽說:“阿媽,這麼高的樓是怎麼蓋起來的?它怎麼不倒呢?”媽媽沒有回答我,其實我明白媽媽也不知道。

因爲我家的經濟狀況並不好,所以媽媽帶我上學的同時還要到人力市場找活幹。原先我並不知道什麼叫“人力市場”,還以爲是什麼很高端的東西,後來才知道人力市場就是個“要飯”的地方。爲了能夠幹活方便,媽媽專門從家裏把自行車騎來,80公里的路程,媽媽整整騎了兩個小時。爲了能在中午給我做飯吃,媽媽只挑那些能在中午趕回來的活幹。她和我一起吃飯,一起午休,一起離開,我去學校,她去工地。

我這個兒子也很爭氣,每次考試都能拿到獎學金。開家長會時,老師常常表揚我,穿着樸素甚至可以說破爛的媽媽都會激動的流淚,她哭,我也哭,這淚水只是將這段時間所受的苦與累釋放出來。

課間,同學們都在聊天,我會靜靜地望着學校門前正在建設的小區,我似乎看到了媽媽正在水泥攪拌機前給吊車裝水泥,她流下的汗水一定比我的淚水多。

窮人有窮福,在高考中,我以年級組第十名的好成績考上了軍校。坦率地說,我之所以選擇軍校,不僅是爲了保家衛國,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我不想再讓我的父母吃苦,我不想上一個地方大學然後讓我那年近半百的父母繼續掙錢供我上學。

從一個一窮二白的農家子弟到現在成長爲一名共和國的準軍官,我想沒有我的母親是不可能實現的。母親所吃的苦,所受的累,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我的母親親情日誌2

母親年事已高了,滿頭的銀髮。我慶幸母親的`健在,讓已近不惑的我還能時時想到自己是一個還有媽媽的孩子。

秋日的週末,回到位於小城的家裏。因爲母親從鄉下來了。我就是想看看母親。她還是那樣的慈祥平和!雖然一把年紀了,還是從鄉下老家裏給我們捎來不少的東西,以至於下公交車後得叫輛三輪車搭載才行。於是家裏三兩天就又不用買蔬菜雞蛋之類的了。這一輩子,母親就一直在這樣付出付出。年少時,對這種付出,我們不懂去體會去感受。那時只是儘管接着,甚而覺得心安理得。

吃了午飯,哥要趕回成都。母親和我送哥上了長途車。秋日的陽光很好,母親說想隨便走走再曬曬太陽。

就這樣,母親和我,在暖暖的秋陽下,沿着熟悉的街道,我們慢慢的走着。我突然意識到,這是非常寶貴的時光。因爲工作,我們耽誤了太多陪母親走走的時間。甚至,因爲打牌,我們浪費了很多陪母親走走的時間。我突然發現,陪母親走走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啊!

一路,母親向我講述着她在這個小城裏曾經的那些事那些人。母親的聲音平和,言語中包含着感情。我認真的聽着,她很高興我認真的聽着。母親並不鬧叨,她所說的事我大多都知道一些。因爲那十年,是母親與我們朝夕相處共患難的十年。1997年4月,我的小孩來到了這個世界。我和妻對孩子的到來都還覺得有些手足無措。母親就來了,是來幫我們照顧孩子分擔家務的。我的母親在含辛茹苦的撫養大自己的五個子女後就這樣又再次擔起了照顧孫子的擔子。

深夜的街道,母親抱着老是夜哭的孫子抖抖擻擻的來回遊走着!黎明的街道,母親抱着老是早醒的孫子孤孤單單徘徊着。那些街道,那些晚睡早起的小商小販都記住了這樣一位滿頭白髮個子清瘦的老人。我們都睡了,或者我們都還沒睡醒,對母親的辛苦,我們全然不知。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什麼時候就會直立走路了,也沒有發覺母親的脊背是否因此變得更加的彎曲了。直到有一天,母親說已經沒力氣再揹負二十節削好待賣的甘蔗,我才意識到,母親已經老了。

母親學做小生意是從賣黃國蘭開始的。那時我們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母親只需每天接送,買菜做飯也花不完所有的時間。母親就開始做起了一些小的生意。這一輩子她還沒有做過一次生意,幾十年的時光都是在農村裏度過,自給自足。到縣城裏生活了幾年,耳濡目染,就有了些商品意識。然而我卻隱感內疚。跟着我們,母親就沒過過什麼好的日子。吃得節約穿得簡單,還得自己做小生意,這是做兒子的失職。我想,在賣花賣甘蔗的過程中,母親也許是能體會到些許生意的樂趣,但體會更多的應該是生意的艱難生活的艱辛。看着母親數她的錢,東西所剩不多了本錢還沒賣夠,母親的眼裏滿是焦慮有時還伴有嘆息。還有臨時工混編的城管小分隊沒收了母親的東西,統統給吃掉了。這對母親是很大的打擊!但母親還是堅持着,一直到她的身體堅持不了爲止。

母親又回到了鄉下老家,回去和父親一起了。父親,也需要母親的陪伴。母親,總是在需要她的地方。母親永遠也不開口對兒女說她需要些什麼。

那就陪母親走走,聽聽她心裏的話,感受她眼裏的世界,也許這就是天下母親唯一的需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