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3W 次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彙編15篇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11個。積累詞語10個。

2、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仿照課文的樣子,編幾句小詩。

4、讓學生懂得給予別人希望與熱情是一種美德。

教學重點:

告訴學生給予別人希望與熱情是一種美德。

教學難點:

能仿照課文的樣子,編幾句小詩。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

教學過程:

一、看實物說話、揭示課題

1、完成課後練習:紅豔豔的露珠

痛苦的蘋果

晶瑩的病人

甜蜜的微笑

2、你能用“蘋果”說一句話。

3、出示蘋果,練習說話:

這是一隻()的蘋果

蘋果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看得出,大家都十分喜歡蘋果。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塊兒做個快樂的蘋果,一同走進兒童詩《我是蘋果》。

出示課題,齊讀。學習生字“蘋”(注意後鼻音)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標出小節符號。

2、課文中描述的是一隻()的蘋果呢?

出示第一小節,指名讀,齊讀。學習生字:豔

3、說話練習;

我是(),我是一隻()的,()的()

三、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喜歡做這麼一隻蘋果嗎?那就讀讀第2節,說說你爲什麼而快樂呢?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試着提出問題。小組合作學習第2節

學習單:(1)合作朗讀第2節。

(2)學習生字:飢、漠、恢、復、健、康

理解詞語:充飢、恢復

(3)思考:蘋果給()帶來幫助。

2、蘋果給那麼多人帶來了幸福,覺得很——快樂。那就讓我們帶着快樂的心情來朗讀這一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

3、研讀第4節:

(1)過渡:蘋果爲什麼願意做這一切?它在感謝誰?

請你讀讀課文第四小節,在不理解的地方也做上記號,試着提出問題。

(2)媒體出示第4節內容

(3)學習生字:共、凝、躍

(4)學生試着提出問題,交流。

*預設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爲什麼說蘋果是太陽和大地共同的女兒?

爲什麼說蘋果是跳躍的希望和熱情的火?

……

*教師隨機指導並板書:

(a)是太陽、大地、葉子、花兒一起造就了蘋果的生命。大地給蘋果生長的地方,太陽給了蘋果溫暖,在葉子、花朵的共同努力下,才能結出蘋果。

(b)蘋果像月亮、星星、珍珠、貝殼一樣美好、可愛。

(c)蘋果的生命還是農民辛勤勞動賦予的。蘋果想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希望和快樂。

(5)師:蘋果在廣闊、和諧的環境下孕育生命,缺少了任何一個條件都很難生長結果。蘋果非常感謝大家,想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希望和快樂。讓我們用感激的心情讀一讀這一節。(齊讀)

(6)小結:是啊!無論是蘋果還是大地、太陽、葉子、花朵和勞動者,他們都有奉獻自己的美好精神。他們深深懂得——板書:給予是一種美德(7)齊讀課文。

學習生字:共、凝、躍

4、朗讀全文。

5、挑選你喜歡的句子,背一背。

四、仿照課文,說幾句話。

1、分層練習:

(1)以“我是蘋果,我是一隻小小的,紅豔豔的蘋果”開頭,說幾句讚美的蘋果的話。

(2)仿說練習,例:我是月亮,

我是一輪彎彎的、小小的月亮。

我給在夜路行走的人們帶來光芒,

我給遠行的遊子送去故鄉的問候;

……

板書設計:

32、我是蘋果

快樂和滿足大地

帶來生存和希望感激太陽

身心的健康葉子

花朵

給予是一種美德

教學反思:

學習本課時,我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閱讀課文第四節,然後讓學生提問。由於先前讓學生讀文時間較充分因此孩子提出了一個個問題,如:爲什麼是大地和太陽共同的女兒?爲什麼是葉子和花兒合唱的歌?爲什麼是凝固的汗水和結晶的露珠?……我沒有馬上去回答學生所提的問題,而是因勢利導,讓孩子小組討論,看看你自己能解決哪個問題?等學生們討論完畢後,我進行了交流。師:爲什麼感謝太陽?生:因爲太陽給了我們溫暖。生:太陽給了我充足的陽光。生:應該感謝大地,大地讓我安了家。生:大地給了我水份,讓我快樂地成長。生:應該感謝葉子和花兒。師:說說你的理由。生:葉子把養份輸送給我。生:葉子還隨着風兒唱歌給我聽,天天陪着我,沒有花兒就沒有我。師:難怪說你是葉子和花兒合唱的歌啊!生:沒有農民伯伯辛勤的勞動,就沒有我現在這樣紅豔豔的果實。生:果農伯伯天天起早摸黑,精心照顧我,我才長得那麼好。師:是啊!蘋果們,是大地給了我們生長的地方,是太陽給了我們足夠的溫暖,有了葉子和花朵的共同努力,纔有了我們如月亮、星星、珍珠和貝殼般美好、可愛的小小身軀,我們的身上凝聚着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滴,是他們用勞動創造了我們,是他們用汗水澆灌了我們,我們要用自己小小的身軀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希望和快樂!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他們內心是非常高興,成功的喜悅溢於言表。下課後,有孩子還特地跑來對我說,老師,剛纔你讓我們自己提問,自己解決問題,當我能自己回答同學提出的問題時,我覺得很快樂,有種優越感,成就感。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在我執教的二下語文《醜小鴨》一課中,有成功之美,也有不足之處,總結整理如下:

一、注重培養學生學生語感和在朗讀中感悟的能力。

“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個基本途徑,是語文課堂的主題活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在學習第三自然段中,我抓住“除了、都、欺負、討厭、孤單”等詞語重點理解,他們能更深刻感受醜小鴨的悲慘命運,更好地把握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他們聲情並茂地朗讀。教學中採用自由朗讀、範讀、指讀、齊讀等各種形式的朗讀“以讀促講”,讓學生在情景中朗讀,在讀中思,在讀中悟,領悟課文的主旨內容。

二、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注重學生個人情感與課文情感的統一。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提出問題“大家在欺負他的時候會怎麼說?怎麼做?”讓學生想象並用自己的'語言和肢體語言來表達,從而融入課文情境;“醜小鴨在樹林裏還會受到誰的欺負?在你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情景?”引導他們展開想象,孩子們設身處地地去想象當時的情景,去想象醜小鴨的心情,去想象醜小鴨當時那種孤獨的境遇之後,他們的心與醜小鴨貼得更近了;在讀完第五自然段時,老師動情地說:“面對昏倒在冰湖上的醜小鴨,如果你就在他身邊,你會怎麼說,又會怎麼做呢?”孩子們的心顯然被深深打動了,有的說醜小鴨太可憐了,如果我看見了,我一定收留他,有的大聲鼓勵醜小鴨堅強。學生們純真的心靈與“醜小鴨”的美好心靈產生了共鳴,他們體會到了文章的情感,初步體驗到了人生的真諦。

在教學快結束的時候,我這樣引導:“面對種種困難,醜小鴨堅持不放棄,艱難地活了下來,最終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天鵝。學完這一課,你一定有許多話對課文中的人物說,你想對課文中的誰說些什麼?”這一開放性問題,再一次撥動了孩子們心靈的琴絃。有的孩子對欺負過醜小鴨的人說:“你們不應該看不起別人,說不定,以後別人比你更出色呢!”有的對農夫說:“謝謝你救了醜小鴨,我以後也會像你一樣幫助別人的。”等。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使他們的情感得到了昇華,再一次與教學目標相吻合。.

三、教學知識缺乏橫向聯繫

在第二自然段,我讓學生找出描寫醜小鴨醜的詞語“又大又醜、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在第七自然段,我也讓學生畫出描寫天鵝的詞語“湖面映出一個漂亮的影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美麗極了!”但我沒有做到前後照應,把醜小鴨變化前後相對比,應該讓學生把醜小鴨變化前後的詞句放在一起對比後多讀兩遍。在讀中更好的理解,加深印象。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課上我先與學生共同觀看了烏鴉的圖片,向學生簡單介紹了烏鴉,講了烏鴉反哺的故事,知道了烏鴉“孝敬”老人這一特點,學生自讀了課文,瞭解了這個小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又看到了烏鴉聰明能幹的`一面,我們課前準備了教具,以小組爲單位,做了實驗,體會烏鴉喝到水的辦法,之後又對“瓶子旁邊要是沒有小石子,烏鴉該怎麼辦呢?”這一問題展開討論,學生們的回答豐富多彩,有的說烏鴉可以把瓶子打破,有的說烏鴉可以將瓶子拋到空中飛起來喝,有的說可以往瓶子裏放些小樹枝、小樹葉,有的說可以將瓶子傾斜一下······

最後,我們又採取“演背式”,邊背誦邊做動作,讓每個同學扮一隻烏鴉,先對照課文自己創作,嘗試把課文表演出來,再請幾個同學彙報,大家幫助修改,最後大家邊做動作邊背課文,教學比較成功,學生在動中完成本課教學。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千人糕》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一份糕點的製作過程,一塊普普通通的,有形可見的糕點,把學生帶進一個複雜、艱辛的社會勞作過程中。

我在講授這篇課文的時候,重點引導學生從人物對話中感受、理解多與人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我多次引導學生思考,逐漸把學生帶入千人糕的製作過程中,從讀課文中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其實這個故事主要是藉助學生們經常吃糕點,啓發學生一個道理: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成果,我們只有共同努力,互相合作,才能使我們的社會更美好。

另外,我堅持要求學生自主識字,合作交流識字等識字技巧,進行識字比賽等形式,提高學生們的識字興趣,激發求知慾。同時注意強調學生們規範書寫,講解生字的結構,引導學生正確書寫,使學生能夠養成正確、良好的書寫習慣。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前兩天上《沉香救母》,孩子們都挺感興趣的,因爲大部分孩子都看過《寶蓮燈》,看見他們那興奮的勁頭,我就先讓孩子們暢所欲言,說說那些他們印象深刻的情節。孩子們譁拉拉的講開了,紛紛迫不及待的告訴我沉香做了什麼啦,裏面有什麼神仙啦……直到有一個孩子站起來問我:“老師,二郎神是沉香的`舅舅,那也就是他媽媽的哥哥,那他爲什麼要把自己的妹妹壓在華山底下呢?”聽了他的問題,不少孩子也點頭喊着“對呀對呀,爲什麼呢?”我便煞有介事的說:“因爲仙女是不可以私自下凡的,這樣做要觸犯天條,罪很大,要受到懲罰的,那二郎神要聽誰的命令啊?”“玉皇大帝。”“對了,天命不可違,所以二郎神要來捉仙女啊!”“哦!”看着孩子那似懂非懂的表情,真可愛!

另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孩子們的表演,我在講到“再三”的時候,有幾個孩子回答是指一次又一次,看到還有些孩子沒吭聲,我就點了兩個男孩子到臺上來演一演父親和沉香。這兩個孩子演得太好了,一個學生先問:“爸爸,我長這麼大還沒有見過媽媽呢,我的媽媽呢?”“爸爸”嘆了口氣,沒有回答。“沉香”又問,“爸爸,你快告訴我,我的媽媽在哪裏?”“爸爸”看了看沉香,還是沒有做聲。於是,我們的“沉香”居然走上前一步,雙手搖着爸爸的肩膀,大聲又着急的問:“爸爸,您到底告訴我呀!快說呀!”看到這,臺下的孩子們紛紛爲他的逼真演出鼓掌,也更好的理解了“再三”的意思。這樣解釋詞語的方法,比單調的查字典要來得有趣多了!

希望孩子們喜愛每一篇課文。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歡樂的潑水節》一課,生動描寫了傣族潑水節的盛大場面,表現了歡樂、祥和的氣氛。可是,它與學生的生活、感知是有一定距離的。我嘗試着讓學生走入情境,讓學生活動起來,讓學生與潑水節有了一次親密接觸。

文章緊扣“歡樂”記敘了居住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民歡度潑水節的情景,對學生初步進行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第二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具體生動地寫了潑水的'歡樂場面。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抓住文章的重點段落、重點句子、重點詞語進行教學,貫徹了以讀爲本的教學原則,通過學生的自讀、感悟,來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於潑水節離我們小朋友的生活比較遙遠,比較陌生,因此,如果僅靠朗讀來進行教學的話,學生就沒有深刻的感性認識。基於這點,在教學過程中最好運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播放傣族人民潑水的錄像片段給小朋友看,使學生如臨其境,這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熱愛春天,願意去觀察,發現。

重點難點:認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所表達的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方法:以讀爲主,以讀促悟,以讀帶記。

教學用具:媒體資源:課件《找春天——教學演示課件》,課文範讀視頻《找春天》,Flash動畫《找春天——生字學習》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讀識字

(一)教學課件引入

播放課件《找春天——教學演示課件》中關於春天的視頻《春天》、《春天的活動》及圖片系列《春天來了》,要學生說說早春的特點。

師: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若隱若現,羞羞答答,躲躲藏藏。我們必須留心觀察,纔會發現春天的蹤跡。當我們發現春天的時候,心裏一定會蕩起一陣驚喜,體驗到發現的快樂。讓我們先讀讀課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裏發現了什麼。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播放課文範讀視頻《找春天》,讓學生在聽讀的同時自由輕聲朗讀課文,並注意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自讀或小組合作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讀後說說課文中的小朋友發現了什麼。

2.在小組裏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想辦法記住生字。

二.合作交流

1.小組派代表彙報本組認識的生字,交流識字方法。

2.利用Flash動畫《找春天——生字學習》,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有選擇地選取生字進行全面的總結性學習。

三、品讀領悟

1.讀着課文,你感受到“我們幾個孩子”是懷着怎樣的心情找春天的呢?帶着這個問題讀第二自然段。

2.讀第三自然段,能讀出什麼?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樣的?帶着這個問題反覆讀課文,從找春天的過程中感悟春天,體會找春天的樂趣,體驗發現的快樂。

4.帶着欣喜的心情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找到春天的欣喜與激動。

5、朗讀練習

可自由讀、同桌讀、小組讀、挑戰讀。

6、配樂朗讀,讀出感情

播放課文範讀視頻《找春天》,創造氛圍。師生一起跟隨視頻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在課前播放課件《找春天——教學演示課件》中的動畫及視頻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穀》,使有時間及興趣的學生進一步對春天得到感性認識。

四、鞏固延伸

(一)複習

1.同桌抽讀、檢讀生字。

2.有感情、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選讀課文,自主積累,練習背誦

1.展示讀自己認爲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說說自己讀後的體會。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可以讀讀背背,可以讀讀抄抄,也可以試着默寫。

3.背誦課文。

4.個別抽背。

(三)、指導寫字

1.認讀生字。

2.擴詞練習。

3.重點指導“溪、搖、野、躲”四個字,注意提示和範寫容易寫錯的筆畫和部件。

4.學生練習。

(四)、同桌合作學習,完成“找找說說”的練習

(五)、遷移運用,拓展想象

播放課件《找春天——教學演示課件》中的動畫及視頻歌曲《春天》、《小雨沙沙沙》、《布穀》等,學生思考出自己在春天裏的發現,然後寫一兩句讚美春天的句子

1.展示讀自己認爲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說說自己讀後的體會。

2.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段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積累。可以讀讀背背,可以讀讀抄抄,也可以試着默寫。然後讓部分學生展示交流自己積累的詞句或段落。

3.練習背誦課文。

4.畫出自己在春天裏的發現,然後寫一句話。、

5.齊唱《春天在哪裏》的歌曲,在想象中結束教學

板書

1、找春天

小草

野花

樹芽

解凍的小溪

《找春天》是一篇描寫春天的優美的文章,本文充滿了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讀起來,給人一種奮發向上的清新活力。教學本文,不僅要引導學生從文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更是要激發學生到大自然裏去尋找、發現春天。孩子們已經對春天有了一定的瞭解,這些生活積累同樣可以讓孩子們對這篇課文有很好的感

性認識。課前要先引導學生聯繫以往生活經驗,聯繫以前所學課文,回憶春天的有關特徵。上完了這一課,感覺已經按既定目標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較活躍。以下是我覺得自己做得較好的方面:

一、把識字、寫字教學貫穿在課堂的始終。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我在設計教學時着重考慮在教學中如何落實“識字寫字”這一點。由於在第一課時我就讓學生認識了生字,因此在這課時識字的任務主要是複習鞏固。反思這一課,對識字的鞏固時間是比較充足的。在課伊始,我就利用課件出示要求會認的生字組成的詞,讓學生開火車認讀,以檢查生字讀音,並注意糾正錯誤的讀音。接着,我把“我會寫”生字組成的詞也一起出示,讓學生齊認讀。生字不斷的復現,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印象。然後,我把課後“讀讀說說”這道習題展示出來,讓學生認讀漢字,並把它們組成不同的詞。在課中,我也注意引導學生複習、理解生字。如:在理解:探出頭、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詞時,我讓學生通過做動作理解了詞的意思,並及時提醒學生觀察字形,鞏固了對字形字義的認識。課結束前,我利用了的六、七分鐘我時間指導學生寫“溪、搖”兩字。二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寫字基礎,寫字前,我讓學生分析這兩字的結構特點、相像之處,再讓學生說說書寫時要注意的地方。接着教師再示範講解。在學生書寫的過程中注意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

二、設計巧妙,以讀代講

新課標強調閱讀教學要重視“讀”的訓練,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我們就更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加強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對課文內容逐步感知、感悟、內化。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我儘量減少提問設計,以讀代講,儘量做到以讀爲本,把讀貫穿在始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把課文讀準確,讀流利,讀出感情。

在學習1、2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聽老師範讀,從聽讀中體會孩子們的心情。我問:“你體會到孩子們的心情怎麼樣?你從哪裏體會出來的?”接着,我抓住兩個“!”指導學生讀第1段,讀出高興、激動的語氣。指導讀第二段時,抓住“脫”、“衝”、“奔”、這幾個動詞,讀了孩子們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課文3-7自然段是重點段,學習這部分時,我引導學生反覆習地讀,個別讀、齊讀、做動作讀、比賽讀,以求達到熟讀成誦。第3段也是理解的難點,我採用了變序教學,先品讀4-7自然段,再理解第3段,突破了難點。我問學生:“我們在田野裏找到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請讀3-7自然段,把我們看到的景物劃出來。”根據學生的彙報,我及時出示4-7段,藉助圖片讓學生理解,並指導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從讀中感悟春天的美。接着我再過渡引出第3段,問:“爲什麼說‘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先讓學生動作模仿害羞的小姑娘的樣子,再引導學生聯繫下文來理解:春天剛來時,小草才探出頭,小花只有一朵兩朵,春天的特徵不明顯,所以要仔細找才能發現。“我們仔細地找呀!找呀……”教師以語言描述,設置情境,又把學生引導到背誦4-7段中。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訓練有密度。

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教學中,我注意培養學生動筆墨讀書的好習慣。在3-7段教學中,我讓學生邊讀邊想,把我們找到的春天的景物劃出來。在第8段中,我讓學生標出找春天的動作詞。學習4-7自然段後,我讓學生從這幾段中找找語言規律。能幹的學生髮現了“(),那是春天的()吧?”我讓學生進行仿說訓練,訓練設計由易到難,有梯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說話能力。我又抓住最後一段的“……”引導學生想象,“作者省去了哪些春天的美景,你能幫忙找一找嗎?”讓學生用“春天來了,我看(聽、聞、觸)到了。”練習說話。

通過一系列的讀、想、找、說、背,對學生進行訓練,如果能持之以恆地堅持下去,我想對學生語文能力會提高很快。

這節課當然也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指導朗讀不夠到位,學生沒能讀出春天的美。由於是借班上課,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夠了解。在課前的檢查瞭解中,我發現學生的朗讀響亮、整齊,但太過整齊劃一,聽起來沒有抑揚頓挫之感。在課堂上,由於怕自己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在指導讀書時沒有花過多時間去指導學生怎麼美讀。學生讀起來還是改變不了以往的朗讀習慣。如果老師在教學中多發揮自身富有感情的範讀,讓學生去模仿,學生朗讀的效果可能要好一些,這也更能體現老師以生爲本,教得紮實。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8

這是一篇成語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農夫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隻撞*的兔子,他就放棄農活整天守着樹樁等待撞*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的道理。本着語文閱讀教學“加強綜合,突出重點,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精神,教學《守株待兔》這則成語寓言故事時,我以新基礎教育理念爲指導,主要通過在教故事情節的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這類知識的方法程序結構,也就是把 “ 兩類結構”的學習和運用作爲本課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揭題伊始,我就呈現學習方法,接着通過解題:“守株”、“待兔”,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並巧妙地根據題目“守株”和“待兔”,讓學生既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化難爲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然後通過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想,自己填,最後歸納出寓意,自己表演和構思新的故事情節,克服了傳統教學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

教學中我還努力地爲學生架設生活與故事聯繫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感受,談談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併力求通過讀作爲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中讀懂寓言故事,體會寓意,受到教育。整個課堂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將課堂教學時間還給了學生,讓學生真正獲得健康主動的發展。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9

這篇課文描述了同學之間扳手腕遊戲的精彩場面,其中雙方比賽時的神態、動作,是學生寫作的很好範例。先讓學生根據當時人物的動作、神情、語言想象一下比賽之前,小敏和小容會怎樣想設計一些說話練習,讓學生練練。如:

小敏斜着眼,伸出胖乎乎的'手,心裏默默地想 ,說:“來吧,最多數到三,你準輸。”

小容微笑着看小敏,扭了扭手腕,心裏默默地想 ,胸有成竹地說:“開始吧!”

比賽後,小敏和小容如何表現,同學們會怎麼議論?要讓學生學會用正確的語句表達。在此基礎上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最後,讓學生來玩玩扳手腕遊戲,要求仔細觀察對方同學扳手腕時的樣子,用幾句話說說。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0

轉眼又是一學期匆匆而過,回顧一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有收穫,也有反思,二年級的學生雖說不像一年級剛入學什麼也不懂,但一些良好的語文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因此,這一學期,我的教育側重點還在於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一、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爲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兒童生活經驗,注重教授識字方法,辦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同時,二年級識字仍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任務之一。讓學生識字,必須有內驅力,小學生喜歡讀故事,我告訴他們要讀懂這些精彩的故事,就得認識大量的字。爲了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發揮漢字本身的魅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如:1、自編兒歌識字法2、動手演示記字法3、辨部首想字義4、拆字、合字遊戲5、做加一筆減一筆遊戲藉助這些方法主要培養識字興趣,讓學生每看到一個新字,都會動用各種方法識記,在識字過程中不是囫圇吞棗式的記憶字形,而是經過一個精細,辨認各個組成成份的階段,這樣做既鞏固識字效果,增強識字興趣,又養成勤於動腦的習慣。

二、培養閱讀習慣

我覺得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越早開始越好。因此現在適時開發孩子的早期閱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爲二年級的學生,內部言語機制還不完善,注意力不穩定,有聲思維起主導作用,需要朗讀的`大聲發音來組織思維、集中注意力,還有朗讀過程中,眼、口、耳多種器官,同時活動,加強了記憶,所以教學中我十分加強學生的朗讀,背誦方面的訓練,培養他們積累有價值的語言材料,並做到熟讀成誦的習慣。並鼓勵他們多讀課外讀物,背誦兒歌、古詩、名言,並定時安排課外閱讀任務,背誦任務,切實做到,勤讀書,廣積累爲三年級的習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1

這是一篇能夠引起學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話故事,但是這個童話故事中出現的角色比較多(一共有9個角色:長頸鹿大叔、郵遞員黃狗、鼴鼠先生、松鼠太太、刺蝟太太、狐狸太太、小松鼠、小刺蝟、小狐狸),故事情節上下兩個部分時間跨度比較大(收到奇怪的包裹——到春天才發現這是美好的禮物),故事上下兩部分的情節銜接過度不是很清晰,引導學生理清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涵有一定的難度。

以下是我在教學中突破幾個難點的具體做法

難點之一:角色較多,較難理順

對於2年級的孩子來說本課的角色偏多,理順這角色關係有一定難度,所以在上課時,我一開始就讓學生先拎出主要角色(長頸鹿寄給鼴鼠先生包裹,而包裹內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麼,鼴鼠先生詢問松鼠太太),這樣抓住主要角色進入故事情節,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難點之二:爲什麼說這些花籽是美好的禮物

在鼴鼠先生去松鼠太太家做客,一路上經過刺蝟、狐狸的家,最後到達松鼠太太家,它們都無一例外的發現門前的小路開滿鮮花,在這裏,我引導學生抓住“驚奇、奇怪”來練習朗讀,可僅僅這樣是不能深入理解課文的.,在“小狐狸、小刺蝟、小松鼠在這條小路上玩的很開心”一段中,我讓學生想象說話:“它們在玩什麼?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還有誰會來到這條小路上?有感覺如何?”這樣的角色體驗和想象說話才能讓學生體會到這條小路帶給了動物們開心、快樂等等,正因爲如此才能體會到這些花籽是美好的禮物。

難點之三:2年級的孩子對環保的意義和具體做法存在困惑

有了之前學生對這條小路帶來了開心、快樂和美的享受的基礎上,我給學生欣賞了一組圖片,有氣勢磅礴的大瀑布,有山澗小溪,有清澈見底的大海和四季不同的美景,無論哪種美,都是大自然饋贈我們的禮物,美麗的大自然讓學生感嘆,正在他們從課文一路到拓展環節都是美好的享受時,我接下來給孩子們看的是被破壞的大自然:禿山、廢棄污染等等,強烈的對比讓學生們想要保護大自然的心油然而生,這一難點就此攻破,在一首“我希望“的小詩後,學生們都拿起筆開始抒發自己的想法。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2

《最大的“書”》一課以人物的對話爲主要敘述方式,涉及了自然科學的知識,講述了在地質勘探員的眼裏,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那上面有雨點留下的腳印,有波浪奔騰的足跡,有豐富的礦藏,還有由樹葉、貝殼、小魚組成的圖畫……歷史的變遷,大陸的沉浮,都寫在這本最大的書裏。同時也塑造了一個愛刨根問底的孩子川川。

對小學生來講,這篇課文的內容極富吸引力,同時以人物對話爲主要敘述方式也是課文的一個特點。因此我在教學中着力加強對學生朗讀課文的指導,特別要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引導學生在對話中發現、體會,在朗讀的過程中引發對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願望。

1、爲了讓學生紮紮實實地學語文,紮紮實實地理解詞語,這一課中,我採用了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首先讓孩子們在讀課文的同時,畫出難以理解的詞語,然後在課文的學習中自然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在質疑時,我讓學生說出不懂的詞語,不少學生提出“刨根問底”這個詞的意思。於是我問:誰總愛刨根問底?他怎麼刨根問底?接着我重點指導讀好人物的對話。在讀了幾遍課文後,我再問:川川總是在幹什麼?孩子們已對課文有一定的印象,所以脫口而出:他總是在問問題。我接着問:問的問題多嗎?問了哪些問題?面對川川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孩子們就自然地明白了,原來把事情問明白,問到底就是“刨根問底”。這樣的教學預設充分體現了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發揮了教師的有效引領作用。針對川川最後說的話,我讓學生猜想川川長大後想幹什麼?叔叔是怎樣獲得那些知識的?以此引導學生動腦想和動口說,也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2、在教學中着力加強對學生朗讀課文的指導,特別要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對話。通過抓標點符號(!、?、……)、語氣詞、重點詞朗讀,讓學生感受到人物的心情,能讀出人物的語氣。讓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願望。比如:

⑴叔叔告訴川川岩石上有圖畫的句子:你看,這兒有樹葉、有貝殼,那兒還有一條小魚哩!叔叔看到小魚不僅開心而且還特別驚奇、感到意外,特別的高興。

⑵叔叔講到岩石書的用處時:它能告訴我們,哪裏埋着煤礦,哪裏藏着鐵礦……省略號代表還有什麼呢?還有什麼寶藏呢?拓展學生的思維,有的說是鑽石、有的說是石油、瓷器、金子等,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感興趣,同時訓練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這篇課文內容對學生極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教法的選擇上,我採用了質疑,小組探究,全班交流的方法,課堂氣氛活躍、高潮迭起。課文中的學習夥伴讀到“岩石就是書啊”這句話時,深有感觸地說:“真沒想到!”實際上,讓我們“真沒想到”的事物可多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致高漲,同伴間迫不及待地開始討論,研究該怎樣動手。課外進行相關資料的收集,並進行交流展示,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

4、在處理課文的3-8自然段中。我讓學生自己讀文,然後提出這樣的一個主要問題“最大的岩石書裏都有什麼”。讓學生在書上勾畫然後再到小組去交流。學生通過探究知道岩石書裏有字。字是雨痕、波痕、礦物。岩石書裏有畫。畫是樹葉、貝殼和小魚。然後隨之問學生這樣的字和畫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讓學生帶着這樣的感受讀文。之後讓學生看老師準備的岩石書。學生們驚詫不已,之後再來分角色讀文,學生非常有興趣。隨之學生們再來彙報,書裏面告訴我們這些字和畫怎麼來的。我讓學生再來讀86頁的我知道的內容。學生們通過讀“我知道”。更加深入的瞭解了這些奇妙的字和畫是如何來的了。這點設計我認爲很值得推介。“我知道”的.內容是爲我們課文服務的。應該在備課的時候把它背進去。相信一定會讓學生對文章理解的更深入更透徹。在結尾的地方我設計了擴展性訓練:讓學生說說大自然中還有什麼巧妙的地方……讓學生在思想情感價值觀方面有更好的指引。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內容涉及的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點較多,由於教學經驗的缺乏,朗讀訓練的時間略長,以至於後半節課的理解課文環節顯得急追猛趕,並且孩子們雖然理解了課文內容,但缺乏消化反芻的過程。當我問出:你知道大自然中還有哪些是書?有的孩子還在思考,我就迫不及待叫學生回答,阻礙了孩子們自己的思考,犯了越俎代庖的錯誤。

在以後的教學研究中,我將針對自己的不足,有效地學習,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中對動態生成的有效引領作用。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3

本文是一篇閱讀課文,講了一個十分有趣的兒童故事,情節曲折有趣。講述的是卡羅爾在爸爸的幫助下用登廣告的辦法得到許多貓,後來又用廣告的辦法送走了許多貓,最後卡羅爾終於有了自己的小貓,這件事讓我們感受到了卡羅爾善良美好的童心。課文在寫作特色上語言質樸、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全文按事情發展順序組織材料。

本文在低年級是初步接觸閱讀課文。在教學思路上,我力求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由於二年級學生閱讀能力還是很膚淺,這得在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關鍵,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上完本課後,學生學習效果還是不差,興趣挺濃厚的,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程序,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一、“貫穿”閱讀過程。

“理解、記憶、速度”等。《卡羅爾和她的小貓》是小學階段第一次出現的略讀課文。對於二年級學生,這篇閱讀課文,故事篇幅大,但內容通俗易懂。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了真正放手讓學生自學,可以合作。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由“扶”到“放”選擇感興趣的內容與學習夥伴交流,充分享受閱讀的快樂與樂趣。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默讀”採用分層將“默讀”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爲後面的幾篇默讀、略讀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設立較淺的閱讀問題。說說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得有趣?(引導學生默讀課文回答問題時,不用一字一句地細細地讀,而是要跳躍性地快速讀,一邊讀一邊用筆做標記。與問題無關的段落可以不讀。有趣的地方作作標記。如、第5自段,卡羅爾與小貓的對話寫得很有趣;第7自段,一位叔叔送小貓的樣子像變魔術一樣,寫得很有趣;第10自然段,小貓的頑皮寫得很有趣;第17自然段,小貓與卡羅爾的親熱過程寫得也很有趣。)

二、對於低年級,識字是重難點。

針對我班學生實際情況,已經有識字的能力。爲激發學生識字的樂趣與自主性。引導學生“圈、演、比、看、猜、找”等閱讀中識字方式。(圈生字、演動作、比字形、看插圖、猜字謎、找近、反義詞)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中國漢字的奇妙有趣。通過分析字形,演一演既認識了生字,又理解了字義,一舉兩得。)

三、在緊扣默讀的感悟中,做到真正放手讓孩子們自讀自悟其“趣”初次默讀

整知全文;第二次默讀,畫出覺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第三次默讀感受卡羅爾的心情如何變化。採用分層法,將“默讀”進行拓展到生活的層面中閱讀。環環進、環環練、環環扣、將“默讀”貫穿於每個孩子的心中。

本文雖然修飾語少,抒情也少,但並不乏味,這是因爲本文恰當地安排了人物的對話。這些質樸的.對話語言不只是簡單地告訴我們他們說話的內容,而且是通過人物所講的話,可以看出他們的動作、神態,感悟他們的內心世界。文中送貓的小男孩,小女孩的語言簡潔而樸素,從表面看說明了他們是來送貓的,但從他們的兩次對話中,卻讓我們看到了卡羅爾的美好心靈。更能感受到動物與人的和諧相處,可見寫好對話,可以使文章妙語生花。(這個環節,我重點提示了怎樣才能寫好人物對話。一是要想清楚誰和誰說話,因爲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二是要根據寫的事情,用質樸的語言進行合情的描寫,這樣的文章或是寫出的一段話,纔有極強的感染力。)

這裏鼓勵學生讀書不放一難。如、卡羅爾的情感隨小貓的到來與離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能從中體會到什麼。(當她得到了各種各樣可愛的小貓時,卡羅爾笑了;當她的小貓又被帶走時,卡羅爾傷心;當她發現小貓伯洛從廚房裏出來時,高興得大叫……從卡羅爾的情感變化中,可以看出卡羅爾是個活潑開朗、執著善良、有愛心的小女孩。)

總之,在教學本課時,本人滲透了在寫人,敘事之中蘊含着爲人處事的道理。因此,語文教學的思想教育,不能單靠一篇課文能取得成效,“實施”是教學的策略。要日積月累,在閱讀練習中薰陶感染,逐步深入學生心靈,像春雨一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4

這篇課文介紹了偉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發揮自己的聰明智慧,幫助醫生救助了病危的母親生命的故事。情節生動曲折,引人入勝,充滿智慧和深情。讀着故事一個聰明可愛、愛動腦、愛動手的小愛迪生形象躍然紙上。

課文內容的生動,自然激發學生的讀書願望。教學中我抓住文章故事性強的特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想,邊體會課文情境,進而深刻感悟愛迪生的機智,同時從讀中受到感染和影響。

我的課圍繞愛迪生爲什麼救媽媽,怎樣救媽媽這兩點讓學生在對重點詞句的朗讀感悟中感受愛迪生的愛動腦筋。

在交流“爲什麼要救媽媽”這一問題的過程中,我重點抓住了詞語“急性闌尾炎”和短語“急得團團轉”展開教學。從“急性闌尾炎”一詞中理解急性闌尾炎的病症表現,即得病突然,疼得厲害,不及時救會喪命。讓學生了解了這三點,就爲講讀“媽媽突然肚子痛,疼得在牀上直打滾”奠定了知識基礎,我引導學生聯繫生活感受,體會媽媽當時的'痛苦,並進行了語言訓練“媽媽疼得”,用自己的語言來體會媽媽的疼痛,併產生急救的願望。

爲了突顯緊急情況下大家卻束手無策,我設計了讓學生做周圍的人也來出主意的環節。在學生講完他的設想後,大家朗讀醫生的表情給予回覆,讓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況,來理解“急得團團轉”中隱含的焦急和無奈。

小學二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5

《葡萄溝》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文章,課文緊緊圍繞“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這句話而展開。葡萄溝的葡萄種得多,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葡萄結得多,“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葡萄收穫得多,“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陰房裏製成葡萄乾”。葡萄溝的人好,“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葡萄溝的葡萄乾也好,“這裏生產的葡萄乾,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

在整堂課中,我帶領學生去領略葡萄溝的風光,以一名遊客的身份去感受葡萄多,色鮮,葡萄味甜,老鄉熱情好客。在課堂上,我首先出示葡萄溝的地理位置,位於新疆吐魯番,讓學生對葡萄溝有個感性上的認識。然後圖片出示葡萄溝的特產,特別是課文第二段中:“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的畫面,讓學生對葡萄溝產生一種喜愛之情,同時這種情景結合文字在學生心目中留下了一個難以磨滅的印象,爲課文的理解與分析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學生在一種非常愉悅與興奮的心情與教師一起閱讀課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文本的第三段,本來這不是課課文的重點,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對“陰房”“烘乾”等詞語不理解,由於事先課件中沒有陰房的具體圖片,學生受人生經驗限制,在頭腦上想象不出來,教學中我只有根據以前山區農村做烤煙的的烤房形狀結合課文給學生用簡筆畫畫出了大致的圖形,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理解。根據學生課堂的表現,我及時對這一段的教學進行了深入的講解,讓學生明白葡萄乾的製作過程,感受到葡萄乾的色鮮味甜。

在朗讀方面,我具體的指導了學生第一、二自然段的朗讀,學生通過朗誦,透露出對葡萄溝的熱愛之情。而對於文中最後一段: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雖然這句話沒有用感嘆號,但是我們通過課文,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葡萄溝的風土人情與美好。所以學生在朗誦的時候,我讓學生用自已心中的感受去朗讀,正所謂“情由心生”,學生都能夠以一種讚歎的語氣進行朗讀。

課文講解重點突出,不足之處主要是在由於事先準備不夠充分,所以在第三段的講解中,擔誤的時間較多,沒有較好的完成課堂教學。顯得課堂結構不夠嚴整。在課件出示方面,圖片多了一點,讓學生的注意力沒有及時有效的轉移到文本中來,學生沉浸於美麗的圖片中,而對閱讀有所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