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鄭和遠航》課文教學反思

《鄭和遠航》課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鄭和下西洋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它不僅體現了我國高超的科技水平,更重要的是,增進了國與國的交往,打開了嶄新的一頁,每個炎黃子孫都會因此而驕傲。接下來小編整理了《鄭和遠航》課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鄭和遠航》課文教學反思

  《鄭和遠航》課文教學反思1

教完了《鄭和遠航》,我覺得在課前預習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非常重要。

老師揭示了課題以後,讓學生質疑問難。“看了課題以後,你想知道哪些內容?”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激發。提了許多問題。如“鄭和遠航的時間、地點、天氣、環境”“鄭和幾次遠航?到過哪些地方、國家?遇到了哪些困難?有沒有取得成功?”“鄭和遠航的意義何在?”等等。學生有許多的問題迫切希望得到解決。就在學生的熱情高漲的時刻,老師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學生個個踊躍發言,剛纔提出來的問題基本在學生的預習中得到了解決。

在檢查學生的課文朗讀和字詞理解方面也很好地體現了這堂研究課的目的。學生通順、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讀,沒有課前認真的閱讀是辦不到的。學生對詞語的理解也很到位,說明課前也查閱了大量的資料。

所有這些,都是學生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獨立完成的。所以,我認爲在預習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鄭和遠航》課文教學反思2

《鄭和遠航》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有志竟成”中的第三課。這是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爲一體的課文,詳細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遠航的情況,並點明瞭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

本課一共有7個自然段。全文可以分爲兩段。第一段(第一至五自然段),主要寫鄭和率領船隊第一次遠航的情況,是分三層來介紹的。第一層(第一至三自然段),寫1405年7月11日,在蘇州府劉家港碼頭,鄭和受命第一次率船隊準備出使西洋時的壯觀場面。第二層(第四自然段),寫鄭和與所到國家的人民進行友好交往。第三層(第五自然段),寫鄭和在航行途中多次戰勝狂風巨浪和海盜襲擊等兇險。第二段(第六、七自然段),簡要介紹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有過七次遠航,促進了我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交往。

學生們對航海比較陌生,因此在授課伊始,首先向學生們出示了有關鄭和的個人簡介:鄭和(1371—1433),中國明初航海家,回族,原姓馬,出生於雲南,12歲入宮做太監,後被提拔爲內官監,賜姓鄭。鄭和體格強健,聰明好學,機敏善辯。他入宮後又信仰佛教。佛教以“佛”“法”“僧”爲三寶,他也因此被封爲“三保太監”。進而拓展了有關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麥哲倫完成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拓展知識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在預習課文的時候,首先就應該通過熟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對於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一定的作用。在講解課文之前,我進行了範讀,糾正學生們容易讀錯的音,區別多音字,把文章的感情色彩堆出來。學生們在自由朗讀課文的時候,也會把文章的感情讀出來,體會文章的語言色彩。

文章課後第三題是默讀課文,根據“揚帆啓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三個標題,複述鄭和第一次遠航的經過。這個問題正是和第一段的三個層次一一對應,因此,在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的同時,根據這樣的三個小標題給第一段分層次。學生們根據小標題很輕鬆地分析出層次脈絡。這樣,接下來着重分析第一段的主要內容。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介紹了鄭和遠航中規模很大的第一方面就是人多,從所攜帶的水手、翻譯、醫生和兵士可以看出,明成祖想要和亞非各國友好交往的決心,顯而易見,這次航行的規模是很大的。還能夠印證規模很大的一個條件就是船隻所攜帶的裝備非常的齊全。從第二自然段中的一系列數字可以看出船隻的特別的雄偉壯觀。在分析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讓學生結合之前所講的有關說明文中的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來分析“寶船”的規模是很大的。隨行的不僅有“寶船”,還有戰船、糧船和水船,而且船上還都配有航海羅盤、絲綢、瓷器,可見,明成祖期盼着個和各國之間進行友好往來,拓展本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

學生們在分析了揚帆起航這部分內容之後,會舉一反三地分析其餘的兩部分,這樣就可以瞭解,鄭和和各國友好往來的具體表現:贈送禮品、交換產品。通過閱讀,學生們會很輕鬆地概括出來,這樣也提高了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有了之前所講內容的基礎鋪墊,學生對戰勝兇險這部分也輕鬆地把握,同時也彰顯出鄭和所具有的良好的軍事指揮才能,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

學生們學習之中,掌握了課文的寫作方法,可以舉一反三運用到寫作之中,爲文章增添色彩。

  《鄭和遠航》課文教學反思3

今天上午我執教了《鄭和遠航》這一課。這篇課文重點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並點明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這節課上我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緊扣題眼、突出重點:

本課的題眼應該是“遠航”。何爲“遠航”?課文的最後一段文字做了很好的說明。“鄭和遠航,規模之大,時間之長,範圍之廣,達到了當時世界航海事業的頂峯。它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直到現在,有關國家還流傳着三保太監下西洋的故事。”這段課文,正是本文的重點和中心所在。我在引導學生體會“規模之大”這一環節時,出示了這樣一道題目讓學生先計算:

我們的教室長約10米,寬約8米,教學樓每層樓高約4米,學校的師生員工大約1000餘人,算一算,每艘寶船相當於我們的教室多少間?相當於我們的教學樓多少層?需要幾艘寶船就能裝下我們全校的師生員工?

讓學生用數學的方法去計算後加以比較,在語文課中運用數學的方法,既體現了學科間的融合,又能讓學生更感性地體會到“規模之大”。在感受完“規模之大”這一特點後,可以讓學生說說,這次遠航除了“規模之大”之外,你還有什麼體會?可讓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聯繫課文內容說一說,我想體會“時間之長”、“範圍之廣”並不是件難事,這樣就能把鄭和遠航的特點作爲一個整體來加以理解體會。

二、巧搭舞臺、放飛想象:

在教學中,我注意創造意境,巧搭舞臺,給學生提供放飛想象的空間。拓展學生的視野,給他們提供口語表達的機會,並以此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比如,當教到鄭和船隊出發時的壯觀場面時,讓學生說一說:“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麼呢?”當教到鄭和船隊在遠航中遇到了許多艱難險阻時,請同學們說一說:“他們還可能遇到了什麼情況呢?”新課程理念認爲,應該從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出發設計教學,把學生的練習引向國家、社會、羣體、個人的未來。

三、圍繞線索、達成目標:

本文按照“揚帆起航——友好交往——戰勝兇險”的順序來寫的。目標之一就是讓學生感受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那“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鄭和遠航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呢?”這也是本課的難點之一,這個問題可以從“戰勝兇險”這一環節中得以解決。除了書上所說的遇到的兇險外,可以啓發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發揮自己的想象:他們還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兇險?這裏的兇險不外乎人爲的和自然的兩種。這樣把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有效地爲課堂教學服務,很好地突破了難點。

四、鑽研教材、深度剖析:

本文的寫作線索很是清晰,但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平臺去鑽研教材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1)鄭和爲什麼要遠航?

(2)鄭和爲什麼能遠航?

(3)鄭和遠航爲什麼能成功?

(4)鄭和爲什麼能得到世人如此高的評價?鄭和爲什麼要遠航?

這是個歷史問題,可以讓學生課前查閱相關資料,瞭解一下歷史背景:鄭和爲什麼能遠航?

(1)跟當時明朝的經濟和科技有關,從“船上配備着航海羅盤等當時最先進的儀器。”這句話中得以體現;

(2)政統人和,“受明朝皇帝派遣,35歲的三保太監鄭和即將率領船隊第一次出使西洋。”

除了受皇帝的派遣,還有老百姓的支持“在人們的歡呼聲和祝福聲中,船隊像一條巨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爲什麼能取得成功?

(1)航行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會遇到哪些困難?自然的和人爲的;此外還要了解國外的情況,要得到國外人的認可;

(2)“友好交往”也是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鄭和得到了世人如此高的評價,那他有沒有“過”的一面呢?這就是我下面所要談的一點。

五、辨證思考、引導質疑:

本文都是讚揚鄭和的一面,那我們辨證地思考,他究竟有沒有“過”的一面呢?歷史地看,應該有他的“過”,這節課結束後可以引導學生質疑,引導學生辨證地、歷史地看待問題,讓他們的思維與文本發生碰撞,這樣我們才能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政治家、歷史家、哲學家。

六、利用網絡、深化教學:

在本課的教學中,牽涉到很多歷史知識、地理知識等,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和學生在課前蒐集大量的跟本課相關的資料,但並不是蒐集到的資料都能爲本節課服務的,這就要求我們學生在自己蒐集到的資料中加以篩選、加以整理,最終爲本節課服務。這就培養了我們學生蒐集資料、篩選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在信息化的社會,我們的學生必須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還得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深化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