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說課稿彙編4篇

關於說課稿彙編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1W 次

關於說課稿彙編4篇

關於說課稿彙編4篇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四冊31課《恐龍的滅絕》。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三個部分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恐龍的滅絕》是第八單元中的課文。這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全文以科學探究爲魂,以科學家關於"滅絕"的說法爲線索,介紹了恐龍滅絕的幾種原因。恐龍,這曾經的地球霸主,爲何會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們的滅絕之謎引發了人們的種種猜想,但謎底至今仍未能解開。本文就列舉了有關恐龍滅絕的幾種說法,詳略兼有。紛紜的說法,大膽的推測引起學生對恐龍滅絕之謎的探究興趣。教學時重點引導和鼓勵學生讀通讀懂課文,分析文中說法的合理性,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此外,本課要識記的生字也較多,教學中要特別注意落實字詞學習。考慮到課文的這些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一、認識15個字;二、朗讀課文,理解課文,感悟並思考課文所引出的問題;三、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界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願望,懂得保護環境,珍愛生命。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文意,理解和積累詞語。啓發想象、激發探討願望則是教學難點。

  二、教法和學法

1、用"以讀導學"的方法引導孩子在反覆而漸進的朗讀中理解課文,分析各種說法的合理性;

2、用抓重點段落、歸納學習方法的形式來組織和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三、教學流程

(一)播放錄象,激發興趣

上課後,我就對學生說:"孩子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朋友。快看,它們是誰呢?對,它們就是恐龍。在過去長達兩億多年的時間裏,恐龍一直是地球的主人,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可是現在,我們還能看到活生生的恐龍嗎?""是啊,恐龍已經消失了。現在的我們只能看到一具具恐龍骨骼化石和一顆顆恐龍蛋化石,只能在博物館或從電影和書籍中來想象它們往日的輝煌了。爲什麼恐龍會沒有了,消失了呢?它們滅絕的原因是什麼?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31課,去探索恐龍的滅絕之謎吧!"

"孩子們,對於恐龍的滅絕,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有些小朋友覺得很遺憾、很惋惜,有些覺得很傷心,還有些小朋友對它們的滅絕有疑問。好,就帶着你們此刻的心情一起讀課題!"

本環節的設計旨在喚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過:"學生有興趣,就會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錄象裏恐龍活潑的形象跟現實中的不復存在,形成強烈的對比,使學生產生巨大的情感落差,激起濃厚的學習和探究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文本的學習中去。

(二)自主合作,識記生字

"瞧,可愛的生字寶寶也來了。先讀讀課文,再用你們喜歡的方法記住它們的名字和樣子!"

經過近兩年的學習,孩子們已掌握了不少的識字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自學生字的能力。課堂上,我充分發揮學生作爲學習主體的作用,在小組和同桌之間互幫互學,增強了合作學習的能力。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還可相機運用猜謎語、藉助動作和圖片理解詞語等方法調動孩子們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之在學生頭腦中形成鮮明的形象,提高識字效率。例如,學習"偷吃"和"躲避"時可以請學生做相應的動作;學習"龐大"時則可出示恐龍圖片,感受它們龐大的體形,並相機請學生用詞語說句子。

(三)讀中理解,示範引路

1、過渡:"我們都知道恐龍早已從地球上消失了,沒有人知道它們爲什麼會突然滅絕。科學家們提出了種種猜想。文中就給我們介紹了其中的幾種。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一種說法。"

2、"把這段話讀一讀,說說你從中瞭解到了什麼?"

3、"你們真是會讀書的孩子。這麼快就瞭解到恐龍沒有冬眠的習慣,身上也沒有皮毛保暖,所以被冷死了。(邊說邊填寫表格)可是老師有個疑問,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多年都冷不死,爲什麼在那段時間裏忽然都冷死了呢?"

4、再讀課文,找出原因"地球突然變得十分寒冷"。"’突然’說明什麼?’十分寒冷’和’寒冷’有什麼不同?""原來,氣溫的急劇下降使恐龍難以適應,而且嚴寒超過了恐龍的承受力,所以恐龍滅絕了。看來恐龍的滅絕既有自身的原因,更是外界變化的結果。我們要探索它們的滅絕之謎,就要像科學家那樣善於發現事物間的聯繫。"

5、"這份表格讓我們對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目瞭然。你們能根據這份表格,用自己的話說說恐龍滅絕的原因嗎?最好能用上這個句式。"

6、"同學們說得很好。正因爲寒冷導致了恐龍的滅絕,所以我們可以把這種說法稱之爲’寒冷說’。相信大家對’寒冷說’有了較深的瞭解。現在你想怎樣讀這段話?""有的小朋友看到恐龍滅絕了很傷心,有的覺得很惋惜,還有的小朋友對’寒冷說’存有懷疑。那就帶着你們各自的心情讀這段話吧!"

7、"現在請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剛纔是怎樣學習這段話的?"老師引導學生歸納出"朗讀感知--揭示聯繫--填寫表格--品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後讓學生在四人小組中合作學習其他的說法。

8、請一組同學給大家彙報學習第三自然段的結果然後再有感情地讀這段話,完成排序練習題。

9、最後再指名學生彙報第四自然段中的.幾種說法,老師根據孩子們的彙報相機板書。

新課標倡導"以讀爲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重視教師的學法指導。本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達到感悟文本、積累語言的目的,而填寫表格則是要引導學生學會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找到根據,並理清恐龍滅絕與其他事物間的聯繫,從而突出教學重點;除此之外,本設計還突顯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了教學中"導-扶-放"的教學梯度,使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產生探索恐龍滅絕的興趣,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

(四)拓展延伸,整合讀說

過渡:"恐龍的滅絕只有5種說法嗎?你從哪兒知道不不止5種?""從第四自然段的省略號知道的是嗎?確實,關於恐龍滅絕的說法還有很多,想讀一讀嗎?"

新課標指出: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相等。課文只是語文學習的藍本,我們要善於挖掘課文的留白部分,促使學生主動閱讀、發揮想象,拓寬和加深語文學習的廣度和深度。

(五)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縱觀全文5種假說,恐龍的滅絕很大程度是因爲生存環境惡化所致。今天的地球也面臨着同樣的危機,環保的警鐘已經響起。所以,在啓發學生髮現科學、有探究恐龍滅絕的願望時,還要提高他們保護環境的意識。

(六)板書設計

31、恐龍的滅絕

寒冷說撞擊說偷吃說

(恐龍骨骼圖)

傳染說氣溫下降說

這樣的板書結合課內,延伸課外,既讓人一目瞭然又心生遐想。

(七)作業設計

查找並閱讀更多關於恐龍滅絕的資料。

總之,在《恐龍的滅絕》一課教學中,我恰當有效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其直觀性、形象性強的特點來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指導來促使學生走進文本,在與文本的多次對話中瞭解文章內容,展現獨特的閱讀感受,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A.教材簡析

《琵琶行(並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語文》必修3第二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學習的是唐代詩歌,共七首詩。《琵琶行(並序)》是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歌行體長篇敘事詩,是我國古代敘事詩和音樂詩中的“千古絕喝”。詩歌主題鮮明、人物形象生動,抒情真切細膩,具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和卓越的藝術技巧。

B.教學目標

《全日制普通高中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藝術技巧,初步鑑賞文學作品”。而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是培養學生詩歌鑑賞的能力。根據教學大綱和單元教學要求,結合本課特點,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 知識目標:瞭解文學常識;積累重點文言實詞;品味主旨句“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內涵;感知作者把音樂描寫與聽者、演奏者的感情融爲一體的寫作特點。

2. 技能目標:讓學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寫法來描寫音樂;培養學生詩歌、音樂的鑑賞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

3. 情感目標:讓學生認識封建社會的黑暗現實,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新社會的感情;引導學生領會詩人情操裏體現出的人性美,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C.教學重點難點

高一學生,對中國滄桑歷史的實際體驗有所欠缺,不容易理解封建社會推殘人才的黑暗現實,因此,我把體會主旨句的內涵、認識封建社會的黑暗現實作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本文成功之處是通過聽者的感受來描寫音樂,而音樂很難描摩,因此我把鑑賞音樂作爲教學的難點。

D.課時安排:本文是一篇講讀課文,我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主要突破教學重點。

第二課時:主要突破教學難點。

  二、說學生

這篇課文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他們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識的積累,已具備了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能力,主體意識、參與意識更爲強烈,這爲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有利的因素。

  三.說教法

根據學生的水平特點,我覺得學生對文意的疏通應該沒有問題,可以佈置他們課前預習,進而積累重點文言實詞,如:左遷、明年、因爲、凡、言等。課堂中,爲了指導學生領會主旨句的內涵和感受音樂與語文、情感融爲一體的特點,結合課件,我將採用激趣法、情境教學法、誦讀法、問導法和討論點拔法。

  四.說學法

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在上述教法的指導下,我引導學生通過聽、讀、思、議、寫的學習方法來完成學習任務,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五.說教學習過程

(一) 營造氛圍,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新課導入得法,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增強教學效果。我課前先給學生播放《高山流水》的曲子,進入音樂欣賞的氛圍。然後在音樂的背景中我開始講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激發學生的興趣。繼而引出話題:被貶潯陽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時也偶遇一位知音,並深深地被知音精湛的技藝所折服,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概嘆。著名的《琵琶行(並序)》由此寫成。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篇詩文。

(二)介紹文學常識和寫作背景

課前我要求學生查找關於作者的資料,拿到課堂中進行交流,而後我補充強調:“行”的詩體、作者的作品(前期:《秦中吟》《新樂府》諷喻詩;後期:《長恨歌》《琵琶行》感傷詩)和本文的寫作背景。

(三)整體感知,把握感情基調。

向學生展示多媒體動畫配樂朗讀,通過音樂的薰陶、聲情並茂的朗讀、形象逼真畫面的感染,把學生帶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氛圍之中,讓學生體會到詩中沉鬱悲涼的感情基調。這就爲學生鑑賞詩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四)解讀身世遭遇,突破教學重點

1. 誘導點撥,領悟主旨

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詩人兩個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話將這兩個人物形象連接在一起的?學生很容易找出詩文中的主旨句。繼而向學生提出第二個問題:爲什麼詩人會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這樣的哀嘆?到底詩人與琵琶女之間有什麼共同之處?以這個問題來讓學生體會主旨句的內涵。爲了完成這個學習任務,我設計了一個對聯題,引用詩中的“同是天涯淪落人”作爲上聯,要求學生根據琵琶女與詩人的共同點填寫下聯。接着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進行點撥,最後讓學生展示答案。點撥時我抓住詩人、琵琶女前後生活變化來引導:(1)都由京都漂泊淪落到潯陽,下聯:異地相逢淚漣漣;(2)都有由榮至衰的淒涼落寞之感,下聯:共懷世間愁鬱情;(3)在這人生際遇中,他們一個賦詩,一個吟曲,都是由感而發。下聯:吟曲賦詩總關情;(4)音樂把他們的曲與文聯繫起來,下聯是:共奏人間悲涼曲。

在點撥的過程中,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理解烘托、對比的表現手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力。

體會了主旨句的內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躍然紙上,於是我讓學生總結其形象。

2. 體會作者的人性美,認識黑暗的會現實

我設計兩個問題:身爲仕徒階級的詩人,把自己的命運同下層社會婦女的命運聯繫起來,體現詩人怎樣的品格?(敢於衝破封建門第觀念,同情下層人民的進步思想)具有高尚情操、才華橫溢的詩人在官場上難覓知音、受排擠,從而暴露出什麼問題?(統治階級不容賢良、排斥異己、壓抑人才)從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人性美和對黑暗社會的認識。進而要求學生談談生活在新社會中的感觸,激發學生熱愛新社會的感情。

(五)品味音樂,突破教學情意

1.品讀詩中意

首先讓學生找出集中描寫音樂的段落(第二段)來齊聲朗讀。接着請學生找出該段中自己最能讀出詩人感情的句子進行示範朗讀。同學們就在你讀我評的互相交流中完成誦 讀指導任務,而且也進一步感受到詩人內心的情感。

在這基礎上,我讓學生欣賞兩個經典畫面:“荻花瑟瑟”與“千呼萬喚始出來,猶如琵琶半遮面”,渲染氛圍。再播放富有“婉轉流暢——沉咽穩重——間歇頓挫——激越高昂“的旋律變化特點的幾段琵琶曲,請一位同學伴着琵琶曲朗誦該段。其他同學閉目傾聽,進一步感受音樂、詩文、感情融爲一體的特點。

2. 解讀樂中情

在上面朗讀訓練的基礎上,我要求學生根據聽後感受,分組討論以下問題:音樂的描寫中體現了怎樣的旋律變化?請你用熟悉的樂曲或某個場面的描寫來再現;在這個變化的旋律中又飽含琵琶女、詩人怎樣的情緒變化?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培養同學們的發散性思維、想象聯想能力。相信同學們傾聽了富有旋律變化的琵琶曲的伴讀下完成第一個問題並不困難。而假如學生能用熟悉的樂曲或場面來再現詩中音樂的旋律變化,那麼體會詩人、琵琶女那種“喜悅——憂愁暗恨——高亢激越的情緒變化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樣就突破了教學難點。

3. 把握音樂的描寫技巧

對於這一點,我是這樣引導的:詩人用怎樣的藝術手法來表現音樂之美?這問題並不難,也許學生會很快找出用比喻、疊詞的手法來對音樂進行正面描寫,而用“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這環境來對音樂作側面烘托。此外,詩中“間關鶯語花底滑“這一句還採用了通感的修辭,這點學生可能不易把握,我將讓學生回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採用通感的修辭的兩個句子:“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和“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以此來啓發、引導學生。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正是在相同的境遇中,在琵琶曲的感染下,詩人找到了知音,發出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寫下了這篇優美感人的《琵琶行》。

(七)擴展提升(作業)

1. 請同學們鑑賞《李憑箜篌引》中音樂描寫的技巧。

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

2.請同學們重聽一曲《高山流水》,然後用形象的語言加以描繪200字左右。

說課稿 篇3

《秋天》是上海S版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4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好文章,它描繪了我國北方農村秋天田野裏的莊稼、果園裏的水果豐收了,人們忙碌着的情景,表達了人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快心情。課文語言優美形象,情趣盎然,插圖精美,能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感情,獲得閱讀的樂趣與美的薰陶,是一篇培養學生觀察、朗讀、想象能力、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好教材。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徵並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能有感情地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學定教,通過朗讀、討論、採訪、評價等語言實踐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感受北方秋天景色的美麗,體會人們的喜悅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其中,根據第一學段的要求,1、2兩個目標是本課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描寫的情境,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應是教學難點。

爲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

我準備圍繞“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自讀課文,瞭解大意”、“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自主識字,鞏固練字”這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開始,我先請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秋天的瞭解,接着,通過教師形象生動的語言和歡樂的音樂渲染,創設北方秋天的田園風光情境,邀請學生去北方旅遊,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文本的興趣。

二、自讀課文,瞭解大意

在這個環節中,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在朗讀中自學生字,瞭解課文大意。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採用指名讀、男女生讀等多種形式逐節朗讀課文,對文中重點字詞句進行正音,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是一個長句,要引導學生進行正確、流利地朗讀。在朗讀的同時,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理解部分詞義。

四、自主識字,鞏固練字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第二課時

一、巧設情境,複習詞語,乘上開往秋天的列車。

播放動畫,調動學生大腦中與秋天相關的知識儲備。接着藉助多媒體課件創設“秋姑娘邀請我們去北方旅遊”的情境,調動學習積極性。以“乘車買票”這一新穎的形式引導學生複習新詞,並相機正音。在讀準詞語後,學生們就獲得了車票,登上了開往北方的列車,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深入感受北方秋天莊稼果園豐收的美麗,進而感悟人們的開心喜悅之情。

二、細讀課文,順學而導,慢慢感受秋天的美景。

1、在多媒體渲染的情境中,自然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第一段,體會旅途中見到的北方秋天的景色。在學生自由交流中扣住“紛紛揚揚”一詞,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生活中樹葉飄落的景象加深感知,有感情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北方秋天景色的美麗,感受秋天到來的氣息。

2、課文的第2、3兩個自然段分別描繪了北方秋天田野裏的莊稼和果園裏的水果豐收的美麗景象,是全文的重點段落。我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難點,以讀讀導遊手冊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學課文的這兩個自然段,接着以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引導學生進行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先讀有關句子,再說喜歡理由。在全班交流時,我根據學生髮言適時點撥引導。

有學生選擇到田野裏去看看,我順勢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抓住有關詞句引導學生體味“稻子”與“金子”的相同點,從而啓發想象,在此基礎上出示相應的圖片進一步深入感知,體會田野裏的稻子豐收在望。藉助動作演示和圖畫理解“羞答答”,結合“潔白的笑臉”體會棉花豐收時半開半合的姿態美和顏色美。高粱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比較陌生的莊稼,我估計對學生來說這是個難點。因此,我先出示瑪瑙和高粱的圖引導觀察比較,請學生從顏色、顆粒和給人的感覺上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我請學生想象自己就是一棵紅高粱,環顧四周和上面時所看見的景色,緊扣感情號體會豐收的喜悅之情,並複習“秋色宜人”一詞。在此基礎上的有感情朗讀也就水到渠成了。

課文第三段描繪的果園對學生來說吸引力就更大了,我先讓學生自學文本,有選擇性地品悟語句,讓學生聯繫生活體驗,在感悟文本的基礎上出示圖畫,採用多種方式感受到蘋果的紅,感悟石榴的熟,感受葡萄、棗的美。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朗讀體驗,感受秋天果園水果豐收時的色全味美。

3、在學生遊覽完田野、果園後我以開放性問題請學生自學課文第四段,以音樂加以渲染,激發學生情感。在組織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緊扣有關詞語,體會糧食的豐收和人們的忙碌。

最後,創設拜訪當地農民的情境,師生互動參與,自主合作探究,使學生轉變了角色,體會忙碌着的人們內心的喜悅心情。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激發探究秋天的興趣。

在學生整體感受文本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說說“在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一句什麼話”來總結全文,感受北方秋天既是個豐收、美麗的季節,更是個令人高興的季節。在此基礎上,聯繫教學開始所創情境,讓學生課餘仔細觀察我們江南秋天的美景,創設“寄封回信給秋姑娘”的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四、識寫生字,探究入微,體驗當小老師的快樂。

在複習字詞的基礎上,藉助秋姑娘的禮物出示“紛、似、堆”三個左右結構的生字,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請學生交流字形的同時,我從旁點撥和指導,重點指導書寫“堆”字,邊引導觀察,邊示範板書。接着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讓學生在田字格中端正、規範地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

豐收

秋天

美麗

高興

說課稿 篇4

我說課的題目是:《鈉的重要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

鈉的重要化合物屬元素化合物知識,是學生第一次綜合運用歸納和演繹的方法學習元素化合物,這種學習模式將爲今後元素化合物的教學做鋪墊。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對Na2O和Na2O2性質的探究,掌握Na2O2的重要化學性質及應用。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氧化鈉和過氧化鈉性質探究和比較,使學生體會到物質組成相差不大,性質卻千變萬化的道理。

(2)通過Na2O2和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現象,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通過鈉的化合物學習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②通過實驗教學與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③通過合作與探究式學習,培養學生善於與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質。

3、教學重難點及課時安排

根據學生特點及學生已有知識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Na2O2的性質及用途; 教學難點:Na2O2與H2O及CO2的反應 課時安排: 1課時

  二、 學情分析

1.知識儲備: 在初中階段,學生已學過燃燒的三要素,通過上節對金屬鈉的學習,學生也普遍具有了研究的熱情。

2.學生特點:高一學生的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均有限,雖對探究性實驗感興趣,但卻不一定能夠積極地主動地去觀察、思考和探索本質。故:本節課中,我將多設疑、多激疑引導,讓學生都能動起手來,把實驗作爲探究未知領域的手

段。

  三、教法、學法與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

採用實驗探究、分析對比、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方法。以提出問題→設計實驗→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的程序進行教學。

2、學習方法:

本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觀察現象→分析原因→得出結論→綜合運用的學習方法和實驗探究、對比討論的學習方法。

3、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和演示實驗優化課堂教學

  四、 教學程序設計

【新課引入】:

設計“滴水生火”“吹氣生火”趣味實驗

【實驗探究】:

1.“滴水生火”實驗探究

通過實驗首先讓學生觀察Na2O2的樣品,得出Na2O2的物理性質。 緊接着引導分析:

棉花爲什麼能夠燃燒? 如何符合燃燒的三要素?

從而推測出反應的產物?並設計實驗來檢驗。

爲了將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方程式的角度對反應進行分析,得出Na2O2中的-1價氧元素化合價既升高又降低,是學生在標出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時不會出現錯誤,強化了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 2.“吹氣生火“實驗探究

結合上述對Na2O2與H2O反應的探討及燃燒的三要素,學生很自然地得出Na2O2與CO2反應的產物,從而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向Na2O2與H2O反應後的溶液滴加無色的酚酞試液。無色酚酞試液變紅,且半分鐘內褪色。 同時引領學生聯繫人在呼吸時吸入的是O2,呼出的是CO2的實際及反應過程中化合價的變化,總結Na2O2的用途(氧化劑、漂白劑、

供氧劑)這樣把性質和用途自然地聯繫起來,學生易於理解和掌握。 3. Na2O 的性質 鹼性氧化物的通性

  【創新應用】:

創新應用一:

探討如何設計用過氧化鈉與水製氧氣 指導思考:“固+液→氣體” 探討交流:展示各自的設計。 創新應用二:

金屬鈉着火怎麼辦?Na2O2應怎樣保存?有哪些方面的應用? 指導恩考:結構-性質-保存、應用

回答交流:金屬鈉着爲主要生成過氧化鈉,所以不能用水或二氧化碳來滅火,得用砂子蓋滅;過氧化鈉能與空氣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反應,所以得密封保存;過氧化鈉主要可以應用於呼吸面具和潛水艇及航天飛行時的供氧劑

【總結歸納】:學生自主總結完成對Na2O2 、 Na2O知識的整理。 【練習強化】:佈置作業:以表格的形式總結歸納Na2O與Na2O2性質對比

Na2O與Na2O2性質比較

  五、板書設計

鈉的重要化合物(主)

a) Na2O2

1、 物理性質:淡黃色、固態 2、 化學性質

Na2O2與H2O反應:2Na2O2+2H2O=2 NaOH+ O2↑ Na2O2與CO2反應:2Na2O2+2 CO2=2 Na2CO3+ O2 3、 用途:漂白劑、供氧劑、氧化劑

b) Na2O

鹼性氧化物

鈉的重要化合物(副)

2Na2O2+2 CO2=2 Na2CO3+ O2

以上就是今天我所說課的內容,謝謝各位專家評委的蒞臨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