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關於語文說課稿彙總七篇

關於語文說課稿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語文說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語文說課稿彙總七篇
語文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春》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十一課。本單元向我們展現了色彩斑斕的大自然:景美、情美、字美。在有感情的朗讀中,積累語言品味情感,學會寫景方法,可以作爲這個單元的重要教學。這篇文章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可以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審美情趣。《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春天在朱自清先生的筆下,賦予感情和生命。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我們欣賞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讓我們感受春的蓬勃生機。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課文生字詞,比喻、擬人的運用及其作用。

2、領會文章的所寫景物的特徵及寓情於景的寫法。

3、培養學生朗讀技巧,能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細緻的觀察景物,並抓住景物特徵進行具體生動描繪的能力 。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有感情的誦讀,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畫面美,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採用啓發式、討論式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

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並重的教學理念。

教學重點

學習妙詞佳句,有感情的朗讀品味文章繪物的美,從而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通過語言感悟春天的美麗。

教學難點

體會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把握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在這一環節我會採取播放錄音、教師範讀、學生齊讀、接力賽朗讀等多種形式。

三、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比如背景音樂、春的圖片、全文脈絡圖等,給學生創設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

2、朗讀教學法。本篇課文語言簡潔明快、質樸優美,在句式上長短整散搭配協調,字字句句都飽含作者的情感,基調歡快有很強的節奏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因此在本文的教學中可採用朗讀教學法(研讀、精讀、品讀)。

四、學情分析

初一的學生已經學習過抒情散文,但具體的學習全篇都是寫景的抒情散文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懂得寫景要抓住景物特徵,還要使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努力通過本課做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

停頓的長短、讀音的輕重、語速的快慢和語調的抑揚來傳達內心感受。

五、教學理念

1、強調學生自我的閱讀體驗。《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加大語文閱讀量和口語交際環節重視培養語感。因此在教學中我將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去讀,在讀中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內涵。

2、讓學生學會聯繫自己生活實際。充分調動學生在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感、所悟來閱讀本文,體現新課程的“大語文觀”,讓學生在生活中去發現語文、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充分的理解語文與生活的關係。

3、重視互動合作。在教學中要重視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平等、融洽交流討論的互動合作,引導學生在互動合作中自主構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逐步學得合作技能。

六、教學過程

(一)、品讀詩:發現春天的美,欣賞歌曲《春天在哪裏》

(二)、導入課題:《春》

(三)、瞭解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揚州人,現代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敘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主要代表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綠》,全收在《朱自清全集》。

(四)、閱讀全文、牢記字詞

1、字音。

2、根據解釋寫出相應的詞語。(設題意圖:七年級新生仍然有識

記字詞的任務,此題加強記憶鞏固字詞。)

(五)、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宏觀勾勒(第2段):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具體描繪(第3―7段):

春草圖

春花圖

春風圖(1、比喻、擬人、引用。2、 觸覺、嗅覺、視覺、聽覺。

3、南宋志南和尚的《絕句》:“吹動楊柳的春風”引用和借代)。

春雨圖(1、比喻、排比。2、寫了雨中的樹、草、燈、人的活動。從靜寫到了動,從近寫到了遠。寫春天的雨,作者一方面從正面寫春雨的特點,另一方面用雨中的景物和人的活動從側面來襯托春雨的可愛。例:像牛毛(密)、像花針(亮)、像細絲(細)、像薄煙(輕))。 春迎圖

第三部分:(第8―10段):頌春(娃娃、姑娘、青年)

設題意圖:着眼於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層次,並學習簡要概括段落大意。

六、思考討論,具體分析

1、再讀課文,尋找文中生動形象的句子在課本上勾畫出來。

2、簡單談談某個句子爲什麼生動形象。

3、小結:排比的作用:節奏感強、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

果、反覆的作用

設題意圖:旨在讓學生掌握一些常見修辭及其用法,並學習品味語言從而深入領會作品思想內容體會作者情感。

(七)作業

感悟朱自清先生的《春》,寫一篇短文,描繪自己家鄉的春天。這是對文章的體驗和反思,學習、欣賞、借鑑課文,做到學以致用。

七、板書設計

以情爲點,表現出春美、人美、生活美的主題。

1、第1段:盼春

2、第2-7段:繪春

①春草圖

②春花圖

③春風圖

④春雨圖

⑤春迎圖

語文說課稿 篇2

學習內容分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語文s版第四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激光的話》。本課是一篇科學知識小品文。文章採用擬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介紹了激光的主要特點和它的多種用途,以及激光的由來,蘊含了人類要勇於攀登科學高峯,利用科學造福人類的道理。教育學生熱愛科學,培養學生對學習科學、探索世界奧祕的興趣。本課對增進學生對科學的熱愛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接下來,我來說說學生的情況——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孩子還小,加上都是些街道上做生意、船上挖沙、農村拆遷的孩子,知識面狹窄,他們的父母知識也很淺,不懂得什麼是激光,即使是聽過也不能用科學的方法去解釋激光。更是對激光的用途知之甚少。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尤其是收集資料,做直觀課件!

學習目標:

根據教材與學情,我設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4個生字,會寫8個字,會認、會用由生字組成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激光的特點和廣泛用途。

3、引導學生從小確立愛科學、學科學、利用科學造福人類的志向。

學習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生字,會寫生字,學會詞語並會運用詞語。

難點是:瞭解激光的特點和用途。

教法學法:

根據新課標要求,語文課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要以學生爲主體,爲學生學習創設真實的情境,爲學生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教學時我主要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法、討論法、表演法。學習準備:

爲了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課前我安排學生自己做生字卡,並且先讀一讀。同時,爲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瞭解激光我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製作了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根據語文課的性質和本課內容,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教師和學生分別做自我介紹。

[設計意圖]這樣開課主要有兩個目的,其一是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愛表現的慾望;其二是與本文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相吻合。

2、今天也有一位朋友想把自己介紹給我們大家認識,它是誰呢?聽課文錄音朗讀。聽後明確並板書課題,學習“激”字,

3、齊讀課題。激光真的會說話嗎?你願意替激光把它介紹給我們認識嗎?想要做到這些必須會認識本課的生字。

[設計意圖]科普作品本來對學生來說是很枯燥的,所以此環節目的是通過以童真童趣的語氣來貼近學生的年齡特徵,但從本節課來看,這種方式也顯得有些羅裏羅說,耽誤了時間。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2、同桌互相考查對方課後生字是否認識。

3、男女生賽讀生字,看誰認得好。

4、遊戲:猜猜它是誰?(師剖析某個字,生猜測它是誰?)

[設計意圖]以上環節本來是想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事實上,由於識字、認字的方法不夠多樣化、同時在識字時沒有深入到這個生字的深層學習,也沒有積極運用學生喜歡的方式,比如給生字找朋友,你怎樣記住這個字的等等。而是我本人在一相情願地說文讓學生猜字。這樣做既耽誤了時間,學習效果也不大,假如再上這樣的課,我一定要靈活運用一些學生喜歡的學習方法。

5、小遊戲——找朋友。(將生字和拼音連起來)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想讓學生進一步鞏固生字,但課後我縱觀整節課,這一步的設計其實也很多餘,因爲在前面已經通過多種方式識了字,因而也造成了本節課略顯前鬆後緊。

6、我能讀詞。讓學生讀詞並結合課文具體的語言環境來理解相關詞語,練習用相關詞語說話,必要時出示部分圖片來直觀認識實物。我認爲此環節通過引導學生理解詞語對於理解課文是很有幫助的,同時這也是我們上第一課時必不可少的內容,因而在這一環節我也花了不少時間來爲學習後文作鋪墊。

第三環節:簡要學習課文

1、師過度:激光想和我們交朋友,那它會幹什麼呢?

自由朗讀課文,在文中作記號。

2、出示課件:我是激光,我會-----(學生扮演激光來誇誇自己的本領),師做適當的板書。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在繼前面落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後,引導學生簡要理解並梳理課文內容。前面在引導學生讀詞理解詞時順勢藉助圖片理解感受了激光的特點以及它的特殊之處,故而在此環節重點是引導學生明確激光的作用用途,爲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沒有采用問答式,激光有什麼作用呢?而是藉助學生喜歡錶現的特點,讓學生來演一演,“出示課件:我是激光,我會-----”不過由於時間的原因,在這一環節教學時時間有些倉促。

第四環節:拓展延伸

1、生活中,你還知道激光有哪些好處?生交流蒐集的資料。(師補充相關圖片)

2、你希望激光還能爲人類做哪些事情?生展開想象,暢所欲言。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師生收集的資料圖片,意在開闊學生的視野,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激光,從而增進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板書設計

13、激光的話

激光刀在工廠裏切割鋼板

在醫院裏做手術

在戰場上激光槍、]激光炮

在日常生活中裝點節日的廣場

唱片、光盤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板書重點是想突出本課的重點——激光的作用,讓學生對激光的作用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學生對激光的興趣,對科學的熱愛。

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畫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四冊第十五課。主要講三個小朋友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紙上的故事。課文內容淺顯,學生一讀即懂,但本文對話較多,因此,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中去體會三個孩子的思想,學習他們敢想敢做、相互協作的精神。同時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畫風,進一步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應儘量創設情景讓學生樂讀、樂聽、樂思、樂說。

二、教學目標:

本課的教學總目標爲: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繫的,遇事要善於動腦筋想辦法。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爲:

1.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能認識生字“宋、濤、陳、丹、趙、藝、”,會正確書寫“藝、濤”。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在讀、議、畫中理解課文,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4.初步培養創新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神。

三、設計理念:

1、“以人爲本”,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重視讓學生在自主地參與和學習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受到情感薰陶。

2、“以讀爲本”,加強讀書實踐。《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首先是讀書實踐,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四、預設流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課題。

1、一堂新授課,導語的設計至關重要。富有情趣的導語,就像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距的橋樑。通過橋樑,師生的心拉近了。《畫風》一課的導入可採用猜謎的方法“雲兒見它讓路,花兒見它點頭,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學生興致勃勃地猜出謎底是:風。

[興趣是學生積極求知的誘因,猜謎導入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上課一開始就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風看不見,摸不着,可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卻是《畫風》。(板書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麼想問的嗎?指名質疑。

[這一環節旨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圍繞課題發現問題,大膽質疑,很好地喚起學生學習的情趣和好奇心,產生讀書探究的慾望,促進主體的發展。]

過渡:小朋友們真善於思考,提出了這麼多有價值的問題。認真讀書,善於思考的孩子一定能夠在課文中找到它們的答案。請大家打開書,翻到15課。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請小朋友藉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多讀幾遍。

2、小組內彙報朗讀,評評小組內的“小播音員”。

語文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這篇看圖學文以淺顯的文字生動地描寫了小蝌蚪找**的故事,同時向學生敘述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這篇課文是本冊書看圖學文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朗讀能力基礎上的強化訓練,同時也是對以後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從教材編排看,課文中人物角色較多,語言生動趣味性強,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典型教材:從教材結構看,課文二三四自然段段落相仿,也是進行學法指導的最佳範例。同時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尤其低年級更應該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本課分三課時完成,下面我重點闡述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思想,根據教材的編排體系,學生的學習實際,確定教學目標如下:(1)讀準9個生字的讀音,隨文理解字義。(2)理解青蛙生長過程中形體上的變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3)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嫩容的基礎上,學會分角色朗讀對話的方法。教學難點是:體會人物心情,讀準相應語氣。

說教法學法: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因此,我充分發揮了教材的示範作用,構建了“導撥讀訓式”教學模式,堅持以讀爲基礎,讀訓相結合的方法,側重培養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本課時我分五個環節來進行:

一、巧設導言,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爲了最大限度挖掘學生前在的內動力,消除大部分城市兒童因地域差異和生活經驗貧乏的障礙,我首先播放錄象,這段有聲有色的錄象使學生的無意注意很快地被活潑可愛的小蝌蚪所吸引。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巧妙導入新課:青蛙媽媽生下小蝌蚪就離開了,所以它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媽媽是誰,於是它們就到處去找媽媽,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新課《小蝌蚪找媽媽》(板書),這樣精心設計導言,調動學生視覺聽覺交*參與活動,有效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使學生能夠主動、充滿激情地參與學習活動。

二、整體感知,明瞭大意。

三、這一環節我堅持從整體入手,圖文結合的方法。

1、投影演示。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想:每幅圖畫的是什麼?再把這四幅圖連起來觀察思考: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這樣就使觀察更完整、更系統,在直觀上使學生對小蝌蚪的生長過程有了鮮明的感性認識。分頁標題#e#

2、從圖入文。根據低年級兒童愛看動畫片的特點,我請學生邊看動畫錄象邊聽課文範讀錄音,一方面使學生直觀上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同時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規範的語音、語調等朗讀技巧。看完後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教師重點檢查以下幾個生字的讀音。

四、精讀品味,參悟學法。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依據教材的結構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精心滲透了學法指導,側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1、略講第一自然段,讓學生了解小蝌蚪的樣子。

2、精講第二自然段,層層深入,滲透學法。

3、首先投影演示,使學生了解小蝌蚪此時長出了兩條後腿。

然後從圖學文,重點抓住“迎上去”一詞體會小蝌蚪的心情。這一詞語的理解對於低年級兒童有一定困難。爲了化靜爲動,化難爲易,我藉助活動投影片直觀啓發,引導學生動眼看,動腦想,動口說,多種感官積極參與。這樣學生就不難理解:“迎上去”就是小蝌蚪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同時在“體會人物心情”時,由於學生生活經驗所限,理性思維尚處在萌芽階段,於是我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規律對比理解(“游過去”和“迎上去”換位比較),加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感體驗,緊緊圍繞“迎上去”一詞及時追問:小蝌蚪爲什麼從鯉魚阿姨對面游過去?聯繫你的日常生活體會一下它此時的心情?這樣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無疑降低了教學難點的坡度,使低年級的朗讀指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

4、教師小結,回顧學法:

(1)抓住“迎上去”體會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2)分清小蝌蚪和鯉魚阿姨說話聲音和速度的特點。

這樣的小結使學生對朗讀對話的方法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潛意識中領悟到了朗讀的一些技巧(只求領悟,不求硬記)

五、自學點撥,靈活運用。

有了前面學法指導的基礎,此時我適當放手,適時點撥,引導學生運用學法,逐步形成能力。

1、圖文對照,讓學生了解小蝌蚪又長出了兩條前腿。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他們的媽媽有兩隻大眼睛,披着綠衣裳。

2、組織學生自學討論,教師點撥,投影出示思考題。

(1)通過哪些詞能體會小蝌蚪的心情,你是怎樣體會的?

(2)與小蝌蚪相比,烏龜說話的聲音和速度有什麼特點?

學生自學時採取自己想、同座說、組內交流、全班交流多種形式,教師巡視,適時點撥。如果學生體會心情時有困難,教師可以追問小蝌蚪爲什麼要連忙追上去呢?這樣削減了教學難點的坡度,分清人物後採取多種形式朗讀。分頁標題#e#

另外,在回讀前三自然段時我還充分發揮學生表演才能,讓他們帶着頭飾進行配樂表演讀,充分增強了分角色朗讀的效果。

六、鞏固練習,強化訓練。

語文教學要堅持不動筆墨不讀書,因此我在進行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的同時,還加強了寫的訓練,爲此設計了兩道思考題。

1、填空

()裏有()小蝌蚪,大(),()的身子,()長長的尾巴,快活地游來游去。

此題設計意在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滲透了一些仿寫的方法。

2、按照上面的寫法仿寫兩種小動物的樣子。

地點數量樣子幹什麼

(1)()有(),大象()()

(2)()()()()

此題設計體現了兩個層次,意在由淺入深,拓展學生思維,強化語言文字訓練。

總之,這節課我充分發揮教材的示範作用,時時刻刻堅持以讀爲基礎,讀訓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切切實實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語文說課稿 篇5

【教材分析】

首先我來說第一部分內容,教材分析。這一部分內容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心聲》是第四單元的第三課。本課學習目標是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小說的主題,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說的語言。《心聲》這篇小說篇幅較長,但情節清楚,線索分明,語言精美易懂。小說以其深刻的思想內涵、悽楚的`人物形象和令人傷感的語言表達感染着讀者,因此,它對於學生理解小說這種體裁及它的現實意義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學生還可以從主人公身上學習天真、純樸、執著地追求目標的思想和品格。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與技能:

分析和評價小說人物形象,理解“心聲”的含義。

(此目標就是讓學生明白小說是藉助人物形象刻畫來體現主題。)

2、過程與方法:

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精讀課文,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畫;獨立思考,討論交流,理解文章主題和細膩的心理描寫;聯繫自己的生活經歷,明白小說所反映的問題。

(此目標是根據本文篇幅長的特點,注重培養學生“讀”的能力。)

3、情感與態度:

(1)展示學生個性,引導學生辯證地看待社會問題和學校的不良現象;

(2)讓學生從京京的身上體悟親情,懂得在今後的生活中應怎樣去珍惜親情、友情。

(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本文重點是弄清“心聲”含義,在熟識小說情節的基礎上,分析小說人物形象。

2、教學難點:小說在塑造人物時主要運用心理描寫,這是本課的難點;初次接觸小說,側重引導學生體會心理描寫的特點和作用。

(初一的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和認識還不夠深刻,所以我把本節課的教學難點設爲了解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描寫方法,從而正確把握本文主題。)

【教學方法】

在充分分析了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方法爲設置情境、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活躍課堂氣氛,我還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學法指導】

由學生的特點確立自主探究式的學習方法。考慮到我校學生的學習實際,在教學中我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啓發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自主探究,將學生的獨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討論活動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過程】

設計這一部分內容時我從學生的發展方面進行考慮,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作用和教師的引導作用,創設良好的情境,實現師生互動,以實現共同發展的目的。

活動一——傾訴心聲

“我有一個小小的心願呢”

教師配音:“在很久以前,人們常盼望流星的出現,因爲只要對着流星許願,你的願望就會很快實現。現在就讓我們也對着流星許個願吧!”展示流星劃過天空的美麗畫面,並播放歌曲《流星雨》,營造一個浪漫、神奇的想像空間。

(在上課開始時,設置情境,播放學生十分熟悉和喜愛的歌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巧妙導入課題。)

活動二——傾聽心聲

老師激發學生:剛纔我們一起道出了各自的心願,這些珍藏在我們心中的祕密就是我們的心聲。相互傾訴讓我們的心貼得更近了,我們的友情更深了。現在我要給你們介紹兩個新朋友——李京京和凡卡。請大家迅速走進黃蓓佳的小說《心聲》,看誰最先和他們交上朋友,體味他們心中的苦痛。

(在這裏,老師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開始與文本對話。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對話的中心是每一

教案《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心聲》第二課時說課稿》,來自網!

個學生個人,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

在這一過程中,我設計了3個問題:

1、看誰能抓住文中的關鍵語句,快速梳理小說的情節?

(訓練學生快速閱讀,從文本中提煉關鍵語句的能力。)

2、看誰能發現這篇小說在人物描寫上最突出的方法是什麼?

(引導學生從感知文章內容,到關注文章的表現形式,體會文章刻畫人物最突出的方法是心理描寫。)

學生跳讀描寫李京京心理的段落,仔細揣摩李京京的心聲。讓學生猜猜他的心聲是什麼?然後對着流星也來幫他許個願!(重現流星雨的鏡頭)

3、看誰能說說李京京讀《凡卡》的心願爲什麼那麼強烈?《凡卡》爲什麼能那樣撥動李京京的心絃?(發揮學生的想象,閃現凡卡和李京京的生活情景片段,與同學交流。)

由於李京京的身世與凡卡的身世遭遇相似,使他在閱讀《凡卡》時產生強烈的共鳴。李京京渴望讀《凡卡》是想借此宣泄自己內心的積鬱,表達對爺爺和小夥伴的思念,對幸福生活的渴望。

(讓學生懂得在文學欣賞中,既要有生活,又要有感受,更要投入感情。共鳴是文學欣賞的最高境界。)

活動三——實現心聲

設計提問:

1、李京京讀《凡卡》的心願終於實現了,他的朗讀成爲了這次公開課的亮點。李京京爲什麼能讀好這篇文章?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精讀課文,共同探討,分組交流。

2、你認爲李京京是一個怎樣的人?說出你的理由。

他是一個天真、純樸、特別是銘記親情和渴望表達親情的學生。

3、請大家討論下“心聲”的含義有哪幾層?(提示:本課以“心聲”做標題,作者描述了什麼人的心聲?怎樣的心聲呢?)

“心聲”的含義:①深埋在京京心底的親情、友情;

②京京渴望表達自己內心感情的願望;

③作者藉此呼籲教育者要尊重、關愛每一個學生的期望。

4、對程老師上公開課的做法,你們是如何看得呢?

(在這一環節,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對學生的發言要給予適當的鼓勵,這樣既加深了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又培養了他們積極思考、獨立思考的習慣,還鍛鍊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真正創建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活動四——表露心聲

李京京借讀《凡卡》宣泄了他的心聲,讀了課文,你是否也有了同李京京一樣的宣泄的想法?請你也來一次真情的表白。

話題:在你的生活中,也有過類似的心理歷程嗎?說說看。

(讀了這篇課文,學生都瞭解了李京京的心聲,我想許多學生都會對程老師、李京京的父母有許多想法,也許李京京的故事也會引起部分學生的共鳴吧。那我就給學生一個說話的機會,讓他們說個痛快!)

(這一環節結合課文內容,聯繫生活實際,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進一步挖掘文章的主題,發散學生的思維,既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又啓發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

『延伸拓展』:

寫一段文字,表現你生氣或害怕時的心理。

『佈置作業』:

以李京京的身份給他鄉下的爺爺寫一封“長長的、像凡卡寫的”那樣的信。

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語文園地6》共分“我的發現”、“日積月累”、“口語交際”、“展示臺”四個知識板塊。其中“日積月累”這一板塊中包括讀讀認認、我會填、我會讀三項內容。本課時我們學習的是“我的發現”、“讀讀認認”、“我會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含有反義的疊詞,能發現詞語的結構特點。

(2)學習相同偏旁部首的新字。

(3)區別形近字並組詞。

2.過程與方法

(1)在比較、辨別中學習新字,複習舊的字。

(2)在展示中擴大知識面。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結合字詞進行語言訓練,培養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疊詞、新字,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積累、運用。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探究、積累。

二、說教學設計

曾在洪興實驗學校聽過一位上海專家瞿老師的一堂作文指導課。瞿老師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張嘴,把作文指導課上得有聲有色,聽課的老師無不對之欽佩。是啊,細想我們的教師每天忙於教學,忙於教育學生,忙於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活動。真的沒有時間爲每一節課花費很多的時間製作精彩紛呈的課件。因此我們今天的這節課是本着樸實、可操作,在質樸中追求效率這一原則來的。下面我從三個方面說說這一節課。

(一)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積累運用。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這節課中我們對此有所嘗試,並把教學的重點定爲鼓勵學生探究發現,引導學生積累運用。上課一開始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引出疊詞讓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去發現這些詞語的特點。通過讀一讀,說一說我發現了什麼,讓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發現的過程。接着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同桌交流發現和同學說說自己的發現,聽聽同學的發現,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與他人分享發現的快樂。最後讓學生試着說出一些這樣的詞語並進行積累(讓學生選兩個反義疊詞寫下來,並讀一讀書上和自己寫下來的詞語記在心裏)。這樣在發現──交流──積累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探究、發現的樂趣,積累了好詞,從而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愛上語文。

(二)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下學習

在今年的南湖之春上,有老師提出在語文園地的學習中創設情景,安排那麼多的遊戲有沒有必要。我想我們一切的教學手段,教學策略,情景的創設都是爲學生學習服務的。語文園地的學習本身是很枯燥的。創設一定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主動學習,自信地學習,還是有必要的,但不能過度。我在這節課中也創設了一些情景,並儘量做到無痕。

“讀讀認認”是由四組同偏旁的字和於之相對應的八個詞語組成的,彼此間聯繫不大。爲了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樂於學習。我設置了一個老師和學生一起買菜、燒菜的情景。學生在愉快的買菜、燒菜、品嚐美味的過程中複習了熟字,學習了新字,積累的詞語。

在情景的創設中我們也儘量做到無痕。如剛上課,老師和學生不熟悉,學生有點緊張,老師就說:“走進秀洲實驗小學老師感到很舒服。看,我們的地上乾乾淨淨的,課桌椅擺得整整齊齊的,我們的小朋友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真高興啊,我想我們的合作一定會是快快樂樂的。”。這雖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情景,但這樣的談話既引出了下面的學習內容,又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很欣賞他們的學校,很喜歡他們,並且很願意跟他們一起學習。學生不再緊張,而是輕鬆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

(三)引導學生延伸拓展,聯繫生活開拓運用

語文園地是引導學生髮現,掌握識字方法,積累好詞佳句的重要場地。因此在學習發現後作一定的拓展能引發學生更廣的思考和注意。我在這堂課中也注意了拓展。如在學習讀讀認認時引導學生髮現了每一組字都是同偏旁時,讓學生再找一找這一類字。再如學習“我會填”在引導學生組詞區別了形近字的音、形、義以後引導學生在課本後面的生字表(二)中再找一找形近字並組詞。對於形近字,學生經常會混淆。我想通過這樣的延伸拓展使學生在平時對形近字更注意,並會用今天學習的方法進行辨析。

學習是爲了運用,在學完了讀讀認認的四組字和含生字的八個詞語後,我設計了一段含有這些生字、新詞的接近學生生活的一段話,讓學生朗讀,對這一題進行整合。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識字是爲了運用。

簡簡單單教語文實實在在促發展。

語文說課稿 篇7

《師說》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三第三單元的自讀篇目,該文集中反映了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對從師與學習的認識的論述。該單元所選課文都是古代的議論性散文。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在於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掌握基礎的文言語法知識,學習如何清晰有力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見解。本文安排在單元的第四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是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嘗試主動學習文言文,掌握文言學習方法的關鍵。

根據新課標倡導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的要求和高一的學生對於文言文的知識還在積累階段的,應該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和一定量的誦讀的實際情況。

我擬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本課出現的文言知識。

新課標指出,應該“通過閱讀與思考,領悟其豐富的內涵,探討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以利於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因此,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是本文的教學重點。由於本文是論說文,韓愈對比論證的手法是其文的一大特色,值得學生在習作中借鑑。因此,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是本文的教學難點。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我採用誦讀法和分析法進行教學。誦讀法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如節奏、語調、語氣等,這就需要揣摩文意。因此,範讀、多讀尤爲重要。分析法在於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引下對課文的思想內容進行探究,從而使學生了解文中所載的道,體現語文課程的人文性。

關於學法,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古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可以把疏通文意和課文思路的任務交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背誦課文,使記誦和理解結合在一起,這樣才符合學生的記憶規律,也減輕學生課下的負擔。

本課計劃安排兩課時。今天我重點講第二課時的安排。

第一課時的教學過程主要有:

首先,導入課文,我計劃從學生們學習過的有關“說”這種文體的知識導入,介紹寫作背景。其次,誦讀課文。通過單個學生讀課文、教師的糾正範讀、全體學生共同誦讀三個步驟,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使文言文語感的訓練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能夠落到實處。另外,使學生整體上對文章有所瞭解,明確課文論述的中心。第三,讓學生主動疏通課文詞句,指出應該注意的文言知識點,教師給與總結與點撥,這是給學生主動權,讓他們學會收集整合資料,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第四,分析課文的第一段,明確課文的中心。第五,再次誦讀課文,加深記憶和理解。最後佈置作業,要求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我作如下安排:

首先,檢查課文的背誦情況。藉以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

其次,進入課文的分析。本課從分析討論課文的第二段開始。這一段中,對比論證使的手法是教學的關鍵。我設問[提問]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爲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爲了批評“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幾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目的在於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鍛鍊搜尋有效信息和歸納的能力。要求學生將幾方面的對比關係一一列出,並用課文原文回答作者通過每一組對比得出的結論。從而在誦讀與找尋中明確對比論證的使用效果,並鼓勵學生在習作中使用。分析後要求當堂成誦。第三段,作者用了舉例的手法論證“聖人無常師”。在設計中,我設問[提問]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用文中原句回答。這就要求學生能夠明確所舉例子背後所蘊含的道理,明確學習應該勤學好問、不恥下問。分析後,要求學生當堂成誦。最後一段是作者闡述寫作原因的段落。不做重點分析,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風氣和韓愈寫作的原因即可。背誦最後一段。

再次,全文講解完要求學生再次背誦全文。加強誦讀訓練的力度,培養語感。同時提出一個思考題讓學生討論,[討論]前面學過的《勸學》和今天學習的《師說》都市和學習有關的論說文,說明古人很注重學習的問題。那麼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學者”與“師”應該是一種什麼關係呢?大家討論一下。設這個問題,一是讓學生將所學道理運用到實際的思考中,二是促進師生間相互學習關係的發展。

最後總結全文,佈置作業背誦全文。就課堂討論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小文章,闡述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