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伯牙絕弦》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伯牙絕弦》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6W 次

  教學目標:

《伯牙絕弦》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

1. 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引導學生藉助註解讀通讀懂文言文,感受伯牙和子期真摯的友情。

3. 理解文章內容,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點。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較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感受藝術(音樂)的美好。

2.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感受伯牙和子期真摯的友情。

 教學時間:

一課

  教學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樂曲導入,回顧學法

1、播放樂曲,揭示課題。

2、板書課題:弦,正音,組詞,(琴絃、弓弦、……)課文裏指琴絃。能不能組“船舷”。再寫絕,

師:絕,是斷絕的意思,那絕弦應該是怎樣理解?

師:誰弄斷了琴絃。(老師相機板書伯牙)讀課題

3、爲什麼不寫俞伯牙絕弦?(“伯牙絕弦”這個故事是找到知音,珍惜友情的千古絕唱,演變成了成語,)再讀課題

4、讀完課題後,你有什麼疑問呢?

 二、學習課文

第一步:“讀”出韻味。

1、指名讀。

2、板書課文中的兩個語氣詞“哉”“兮”,理解並閱讀有關句子。

哉:語氣詞,表示感嘆,如回答得很好,可以說“妙哉”,一道難題難於解答出來了,可以說“豈不快哉”。

兮:語氣詞,相當於“啊”,比如“狂風大作,塵土飛揚”連起來就是“狂風起兮塵土揚”。

讀:“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對比句子讀“善,峨峨若泰山”“善,洋洋若江河”

師:缺少這兩個字,讀起來感覺怎麼樣呢?有了這兩個字呢?

領讀,齊讀,

3、自由讀課文,

4、再請第一位同學示範讀。

師:文言文的學習,朗讀是第一位,要求讀準確,讀流暢,停頓正確,有節奏感,這纔會讀出文言文的韻味來。

6、請一位同學用自己的話來講述故事。

第二步:“悟”出知音的內涵。

師:學習文言文能背能講述故事,還不夠,還得學會咬文嚼字,爭取每一個字的含義都能理解得準確到位。那先交流,說說你理解了哪些字的意思,還有哪些字不懂,哪些句子的意思你知道大概卻表達不出來。

(學生交流)

師:考考你們的自學能力。分別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句子一(板書)伯牙鼓琴,鍾子期聽。

再補充板書“善”,突出對善的理解。

師:善是什麼意思。

生:善於,擅長於某種事。

師:何幻善於投籃什麼意思,

生:何幻投籃準,別人都比不上。

師:馮海速度快,一百米總是第一名,可跑1500連名都不敢報,我們可以怎麼說?

生:馮海善於短跑,不善於長跑。

師:課文都說誰善於做什麼呢?

生: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

師:這裏的琴是指古琴,聽指欣賞,鑑別能力。從課文的哪些描寫看得出伯樂善於演奏古琴,鍾子期善於欣賞音樂呢?

生:志在高山,志在河水。(伯牙)

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

師:伯牙能寄情出山水,將自己的思想與情感,生命與性格都融入到古琴的優美旋律之中,抒發自己的理想與抱負,這難道還僅僅是用手在彈琴嗎?

生:用心在彈琴,用心在演奏。

師:鍾子期呢,完全陶醉在音樂中,在優美的旋律裏放飛思想,與演奏者產生思想的共鳴,產生心靈的火花,這難道不是善聽?這樣的欣賞水平與藝術水準,又有幾個人能達到呢?

3、讀出讚賞敬佩的語氣。

師:從一個善字看出伯牙與鍾子期在音樂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才華。他們因爲音樂而相識,因爲在音樂方面的出色的才華而走到了一起。這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呀,這兩個人相見,譜寫了交友的一段佳話。

4、再讀這一句。

師:(補充鍾子期識琴的故事)

句子二(板書)

伯牙所念,鍾子期得之。

1、念、必、得、之。重點指出之是指伯牙“心中所念”。

2、從課文裏哪些描寫看出伯牙所念,鍾子期都一一得之呢?

3、口語練習。

師:老師現在是伯牙,你們是鍾子期,我彈琴,看你們是否能得之。

志在高山,子期曰:“巍巍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子期曰:“滔滔兮若江河。”

志在明月,子期曰:“皎皎兮若明月。”

志在垂柳,子期曰:“依依兮若垂柳。”

志在長路,子期曰:“漫漫兮若長路。”

志在歲月,子期曰:“悠悠兮若歲月。”

……

4、這時,伯牙會是怎樣的心情?他會怎麼做?說什麼呢?

5、讀個句子。

師:鍾子期非常欣賞伯牙的演奏水平,完全理解音樂的情節,讓伯牙無比興奮,無比激動,他視鍾子期爲知音,從此兩個人從相識到相知,兩人攜手並肩,徜徉在音樂的海洋裏。那什麼樣的人才可以稱爲自己的知音呢?

學生交流

一是“善”,在相同的領域裏有着出色的才華。

一是“必得之”,心相通,相互羨慕、欣賞、理解。

句子三(板書)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1、理解“乃、復”。

2、對於子期的離去,伯牙爲什麼會有如此過急行動?

3、除了“破琴絕弦”,發誓“終身不復鼓”,還會有些什麼變化呢?

師:伯牙在子期的墳墓前,痛哭不已,帶着無比悲痛的心情,撫琴一曲,一邊撫琴,一邊想起——

生:鍾子期說的話。

師:一邊撫琴,一邊想起——

生:鍾子期的笑容。

師:一邊撫琴,一邊想起——

生:他們的之間的友情。

師:是呀,伯牙此時,和友人陰陽相隔,悲痛欲絕,他用琴聲哭訴對朋友的思念,用琴聲來表達對友人的依戀。然後站起身,長嘆一聲,“子期離去,世無知音”。然後破琴絕弦,以謝子期,悼念知已子期。

4、讀出悲壯的味道。

師:是呀,世間人衆多,知音能幾個,伯牙爲了自己的知音,而破琴絕弦,摔出了中華民族交友結朋的千古絕唱,

5、欣賞這首用心譜寫成的經典名曲《高山流水》的樂曲。

6、在音樂聲中朗誦課文。

第三部分:知識延伸,提升課文內涵。

師: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伯牙和鍾子期兩位就是因爲音樂而相識,在音樂中找到了共同語言,相互欣賞,理解,成爲知己。其他藝術形式也有如此魅力。

比如說書法藝術,也可以從書法藝術中得到享受。播放音樂,欣賞 徐老師的書法作品。談談對這幅作品的理解。

比如說詩歌,也是一種藝術形式,很多詩人因爲詩歌走到一起,分享詩歌帶來的快樂,享受詩歌這種藝術形式帶來的快樂與友情。欣賞老師創作的詩歌《父親》,談談對這首詩的理解。

 三、總結課文

1、播放音樂,點名入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全文

師:學完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

1、加強學習,提高藝術修養。

2、藝術並不遙遠,就是我們身邊。用心去領會,用心去創作。

3、珍惜友情。

4、再讀課題。

 四、作業

1、背誦課文;

2、收集體現知音良朋的詩文和名言名句;

3、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4、擴寫故事。(3、4二選一)

  五、板書設計

25 伯牙絕弦

俞伯牙   所念

知音

鍾子期   必得之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

《伯牙絕弦》選自《列子·湯問》,故事感人至深,卻只有5句話,77個字,而這77個字裏卻講述了一個千古流傳、感人肺腑的故事。儘管這是學生第二次碰到文言文,但是就這篇文章而言,字詞的理解不算很難,文章比較淺顯,因此我通過讓學生憑藉註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內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對於這篇文章,我覺得讓學生體會到伯牙與子期之間真摯的友情,感受知音情誼是本文的難點。一節課下來,覺得做得比較好的有以下幾點。

一、音樂渲染,營造氛圍。

課伊始,我便以音樂高山流水導入,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古文的意境,在補充介紹伯牙在子期墓前悼念子期時,也以慘婉動人的音樂加以烘托,讓學生入情入境地體會伯牙那種悲痛欲絕的心情,最後,讓學生在音樂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誦讀課文,感受伯牙和鍾子期那種知音情誼。

二、反覆朗讀,感受文言文之美。

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讀,而“朗讀”在文言文教學中尤爲重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從剛開始時要求讀通順,讀流利,到讀出節奏,讀出韻味,讀出感情。每次的朗讀並不是簡單機械的重複,而是環環相扣,步步提升。通過多層次、多元化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反覆地品味語言,不斷加深對伯牙與鍾子期知音情懷的體會,真切地感受到文章不是無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腸。

在朗讀的指導過程中,我注意把朗讀與想象及理解進行有機地結合。比如文章的前四句,指導學生要讀出高興、激動、稱讚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文章的後半部分,指導學生帶着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三、拓展練習,豐盈文本。

教學中,我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爲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了高山流水,除了峨蛾泰

山,洋洋江河,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句式練習,有效地調動學生去感受文言文的結構之美,又步步深入,準確地演繹,既豐富了文本的內容,又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世上那個最懂你知你的人。

四、資料補充,昇華主題

體會伯牙與子期的知音情誼是本文的難點,讓學生體會到那種知音情誼,特別是伯牙破琴絕弦的行爲,學生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所以我對文本進行了挖掘與擴充,引導學生想象別人是如何稱讚伯牙的,讓學生體會伯牙作爲一名著名的樂師,卻無人能聽懂他的琴聲,無人理解他的心意,從中感受到他的孤獨寂寞,瞭解知音難求,感受“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補充介紹鍾子期死後,俞伯牙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時所寫下的一首短歌,幫助學生感受伯牙對於知音之死的悲痛欲絕、肝腸寸斷的心情,讓學生真正體會伯牙絕弦的那種悲壯而又感人的行爲。

我覺得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還應進行正確的價值導向。因此,我在學生體會伯牙失去知音後那種痛苦與絕望的心情,及時讓學生說說自己想對伯牙說什麼,在學生安慰、鼓勵伯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然後告訴學生如果遇到了知音,應該好好珍惜,如果還沒有找到,則應該真誠對待周圍的朋友。

當然,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缺憾,有一部分學生朗讀不是很到位。這篇課文中有兩處停頓難點:“哉”“兮”是表示感嘆的文言虛詞,讀這樣的語氣詞,應拉長些,才更具音樂美,還有課文的最後一句的朗讀都需要在適當的時機多加指導。還有,課堂應變能力也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