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伯牙絕弦》片斷及反思

《伯牙絕弦》片斷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2W 次

師:什麼地方看出伯牙善鼓琴,鍾於期善聽?

《伯牙絕弦》片斷及反思

生: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生: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師:志在高山——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師:志在流水——

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師: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生:鍾子期就好象看到巍峨的泰山。

師:伯牙鼓琴志在流水——

生:鍾子期就象看到了浩蕩的江河。

師:伯牙是個音樂家,他的琴聲肯定不止表現高山流水,還會表現哪些景色呢? 生:還會有皎皎明月、皚皚白雪、芳草萋萋、大海洶涌……

師:是呀,還會有這些動人的情景。(出示詞語,讓學生讀一讀。)

師:伯牙鼓琴志在清風——

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風。

師: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師:伯牙鼓琴志在楊柳——

生:善哉,依依兮若楊柳。

師:好一個善鼓的伯牙,好一個善聽的鐘子期。伯牙所念——

生:鍾子期必得之。

師:他們不是一般的朋友,是——

生:是知音。

師:是真正的知音,伯牙當時已是一位有名的音樂家,在遇到鍾子期前會缺少讚美嗎?

生:不會,但他聽到的可能只是些恭維的話。

生:只是在恭維他,說他彈的琴聲太好聽了,卻沒弄懂到底好在哪兒。

師:他需要這樣的恭維,表面上的讚美嗎?

生:不需要。

生:只有鍾子期能明白他的心。

師:當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沒有人會像子期那樣說——

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師:當伯牙鼓琴志在流水,沒有人會說——

生: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師:當他聽到的是毫無意義的讚美時,心情怎樣?

生:失落。生:傷心。 生:憂鬱。

師:他的心裏一定會發出呼喚,呼喚什麼?

生:我的知音,你在哪兒呀?

師:後來,他找到了知音,面對子期,他的心情怎樣?

生:激動。 生:歡樂。 生:興奮。

師:萬千感慨化作一句話,會說什麼?

生:你是我的知音。

生:知我者,子期也。(師補充介紹伯牙與子期的故事。)

師:他們倆僅僅是一對音樂方面的知音嗎?

生:不,他們是心靈相通的兄弟。

生:是人生的知音。

師:想象知音相聚時那融洽、歡樂的場面,再來感受他們之間的情感。(學生齊讀前四句。個別朗讀,評價。)

“妙哉,石老師所念,學生必得之。”在這樣詩意的課堂裏學生與教師的心靈是相通的。

  教學反思:

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孩子的心靈,伯牙絕弦謝知音令人感傷,令人欽佩,可是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這是一件讓人無法理解、不可思議的事。通過這堂課,學生不僅理解了“知音難覓”,而且還學會了用發展的眼光來看知音。之所以能打動學生,是因爲我努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引導學生多向感受,讓學生把心放進課文裏,身臨其境地去讀,去想,讓學生的靈魂沉浮於字裏行間,讓心靈浸染書香。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同文本真切地暢談,與教師真情互動,在課堂上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情感波瀾,產生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收穫了對生命的感悟。這樣的課堂有着靈動的生命,深沉的人文內涵。課堂的精彩源於教師深厚的文化底蘊,源於教師對語文的滿腔熱情,源於教師充滿魅力的才氣,源於教師“讀書就是生活”的理念。可以肯定,有了這樣的文言文啓蒙教學,學生會愛上這難啃的“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