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教研活動課)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教研活動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教學目標: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教研活動課)

知識目標:積累欲、得、患、甚、是、賢、心等文言詞語,準確、明白的翻譯文句;

能力目標:學習本文比喻恰當,對比鮮明, 說理透闢的論證方法;

情感目標:認識孟子“捨生取義”思想的進步性及其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比喻、對比的論證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本文論證層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學方法:

誦讀法、質疑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導入新課:

知名主持人倪萍在一次接受採訪時,被要求選取她主持生涯的幾個關鍵詞,她選中了“選擇”這個詞。倪萍說,她喜歡選擇,也害怕選擇,因爲所有的選擇都是你必須付出的,你想得到東的時候可能西就隨着失去,東西都擁有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就得想好了要放棄,而放棄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在關鍵時刻我們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呢?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魚我所欲也》尋找答案吧。

作者作品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於孔子,後世常以“孔孟”並稱。他生活在兼併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政治上主張“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學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仁政”學說,主張行“仁政”以統一天下,曾遊說樑、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書立說。其言論和行動的記載,保留在《孟子》一書中。此書不僅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也是我國古代極富特色的散文專集。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於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覆雜的道理。對後世散文家韓愈、柳宗元、蘇軾等影響很大。

設計意圖:這篇課文其實是論述了一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問題,這就需要做出選擇,引用倪萍的話導入新課切題而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自主學習:

反覆朗讀課文。注意不讀錯音,讀好句子的節奏和重音,要讀得流暢,朗朗上口,讀出語言氣勢和感情。

設計意圖:本文屬於論述性文章,不如故事性文言文易懂,所以首先要反覆朗讀、讀熟課文,讀出節奏,以便於串解課文。

 三、合作探究:

1、請學生翻譯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詞的解釋。

[所欲] “所”動詞,相當於名次,意爲“喜愛的東西”。

[得兼] 同時得到。

【有甚於】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這裏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惡】wu4,厭惡,與“欲”相反。

【患】禍患,災難。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義同。【何不用也】有什麼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這種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見。

【非獨】不僅僅。

【勿喪】不喪失(其本心)

2、齊讀全段。

設計意圖:相對於故事性強的文章,這篇文言文較生澀,所以串講需下一定功夫,尤其是重點字詞。講完再讀是給學生以消化的時間。

 四、拓展提高:

1、請學生概括本段大意,即分析引論部分,說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第一段論證了人皆有羞惡之心,應該並且能夠做到“捨生取義”。

2、提問: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魚和熊掌兩樣東西的價值不同,魚低賤而熊掌珍貴。二者不能同時得到,必然捨棄魚而選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義的價值也不同.正義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必須捨棄生命選取正義。這裏運用了類比推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

3、提問:“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討論並歸納:這裏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爲人民謀解放,爲了四化建設,爲了別人的安危等。

4、提問:“所惡有甚於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

討論並歸納:此題無固定答案。這裏的“所惡”應指不正義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

5、提問:“故患有所不闢”“患”指什麼?

討論並歸納: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險等。

6、提問:“非獨賢者有是心“是心”指什麼?

討論並歸納:指側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這些善心。

設計意圖:這篇文章論述性很強,除了要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外,還要引導學生分析本文的論點及論證方法。

  五、小結:

本段首先由設喻引出論點“捨生而取義者也”,接着運用嚴密的的的邏輯推理展開分析論證。這個推理過程分兩步,第一步是通過對喜愛的東西和厭惡的東西的分析闡明瞭爲了“義”(有甚於生者)可以“捨生”(不爲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不做無“義”的事。第二步是假設推理,設想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們說厭惡的沒有比死亡得厲害的,那麼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麼事都能幹出來。通過正反兩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有甚於死者”的結論。最後進一步指出,“義”不只是少數賢者具備,而是人人皆具備,所不同的只是賢者“求之”,所以“能勿喪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備了。

設計意圖:總結上述問題,分析本段是如何展開論證的,幫學生理清思路。

 六、佈置作業:

比做:整理本段譯文,掌握重點字詞語句的含義;

選做:背誦本段課文。

 七、板書設計:

設喻——提出論點(捨生取義)——分析論證——得出結論(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檢查第一段課文的背誦、重點字詞和語句翻譯,交代本節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通過檢查作業回顧上節內容,進入本節教學情境。

 二、自主學習:

1、朗讀第二自然段,注意以下的重點詞語: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豆】古代盛飯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

【呼爾而與之】沒有禮貌地呼喝着給他(爾,助詞)。

【蹴爾】用腳踐踏着。

【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不願意接受。

【萬鍾】鍾:古代的一種計量器名。六斛(hú)四鬥爲一鍾。萬鍾:指

很厚的俸祿。

【何加】 (有)什麼益處。

【奉】奉侍。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所識窮乏者:所認識的貧窮的人。得,通

“德”,恩惠,這裏是感激的意思,動詞。與:通“欽”,語氣詞。

【鄉爲身死而不】鄉,通“向”,以前。爲,爲(之)全句:從前爲了

“禮義”寧死也不接受。

【今爲宮室之美爲之】第一個“爲”,wèi,介詞。第二個“爲”,wéi,動

詞,這裏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這。已,停止,放棄。

【本心】天性,天良。

2、疏通文意。

3、齊讀第二段。

設計意圖:此段此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等現象較多,字詞講解很重要,也利於疏通文意。多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三、合作探究:

研讀本段、分析以下問題:

1.提問:我們曾提到過的吳晗的《談骨氣》一文中有一個論據,說是古代有一個窮人不接受不敬的施捨,最後餓死。這個論據與課文第2段用的是同一個典故。請用最簡練的一句話概括這個典故。

討論並歸納:貧者不受嗟來之食。

2.提問:《談骨氣》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話來解釋骨氣的含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那麼“萬鍾則……”這句話應指前面的哪一句?

討論並歸納:富貴不能淫(高官厚祿誘惑不了)。

3.提問:爲什麼高官厚祿誘惑不了?試舉例說明。

討論並歸納:因爲高官厚祿與禮義的價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禮義的高官厚祿則不能接受。比如說,叛變革命,到國民黨去當大官,真正的共產黨是寧死不爲的。再比如說,出賣國家機密得到很多錢,愛國志土是寧死不爲的。再比如說貪污受賄得了很多錢,正直的幹部是寧死不爲的。

4.提問:文中說得了“萬鍾”是爲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爲了“宮室之美”,爲了“妻妾之奉”,爲了“所識窮乏者得我”。

5.提問:作者認爲這種作法如何?

討論並歸納:作者認爲“此之謂失其本心”應當“可以止”。

6.提問: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讚揚了什麼樣的人,斥責了什麼樣的人?

討論並歸納: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

設計意圖:此段的論證與《談骨氣》一文有相絲之處,聯繫起來思考會更易讓學生接受;另外通過最後一個問題,也委婉的對學生進行了人生觀價值觀教育。

 四、拓展提高:

7、提問:課文中運用了許多兩兩相對的句子,它們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試找出兩個這樣的句子,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討論並歸納: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這些句式使行文流暢,論證嚴密,語氣連貫,氣勢恢弘。

8.提問:第3段運用了什麼句式,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運用排比句式。加強了語言的氣勢。

設計意圖:本文句式的運用很有特點,通過問題設計,讓學生了解並學習本文運用相對句式和排比句式的特點和好處。

  五、小結:

本文闡明瞭義重於生,義重於利和不義可恥的道理,提出了“捨生取義”的中心論點。他對比了兩種人生觀,讚揚了那些重義輕生、捨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苟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爲是不可取的。

設計意圖:總結全文主要內容,讓學生留下整體印象,完成情感目標。

 六、作業佈置:

比做:整理本段譯文,掌握重點字詞語句的含義;

選做:背誦本段課文。

 七、板書設計:

  句式特點及好處

兩兩相對的句式 排比句式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闢也。 第三段

(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作用:行文流暢 論證嚴密 加強語言的氣勢

語氣連貫 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