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蕩》教案(精選5篇)

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蕩》教案(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蘆花蕩》被稱爲“白洋澱紀事之二”,創作於1944年。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蕩》教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蕩》教案(精選5篇)

  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蕩》教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把握故事情節,體味這個英雄故事的傳奇色彩。

2.賞析文中“老頭子”這個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點。

3.揣摩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在閱讀賞析中,品味語句的優美,把握作用;着眼於文本,在熟讀的基礎上分析課文內容,把握人物形象。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榮辱觀。

四、教學重點:把握故事情節,感知老英雄的性格。

五、教學難點:揣摩文中的景物描寫的作用。

六、教學準備:學生預習課文內容,查找資料。一些影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教師創設問題,2分鐘

電影《小兵張嘎》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你們知道電影中的小男孩是誰嗎?(小兵張嘎)有哪位同學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河北白洋澱)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了大片的蘆葦、美麗的荷花還有一望無際的水域,以及白洋澱獨有的水上生活、鬥爭情景。這部電影中小英雄嘎子機智勇敢,智鬥鬼子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白洋澱優美奇特的水上風光也令我們心生嚮往。今天,我們來學一篇課文,講述的也是抗戰時期打鬼子的故事,同樣發生在河北白洋澱上,只不過,其中的主要人物,不是一位小英雄,而是一位老英雄。讓我們一起走近課文《蘆花蕩》。

  二、作者簡介學生補充,板書鞏固。3分鐘

孫犁,1913年4月6日,河北人。現代小說家、散文家,“荷花澱”派代表作家。主要作品《荷花澱》《蘆花蕩》《白洋澱記事》等。

  三、閱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瞭解故事梗概:

1、邊閱讀邊標出段序,並注意以下字詞和詞語解釋閱讀感悟,自主研討。15分鐘

提防瘧子寒噤吆喝躥仄颯颯泅水

2、解釋詞語:

轉彎抹角:悠閒:

張皇失措:月明風清:

3、複述故事,理清文章思路:快速默讀課文,理清記敘要素。(學生口述,教師引導。5分鐘)

時間:地點:人物:

事件:

複述故事情節:注意交代清楚六要素,突出故事的主要內容。

示例:抗日戰爭時期,我軍隊伍駐紮在葦塘裏,裏外交通全靠一個將近六十歲的老頭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被鬼子發現,其中一個女孩受了傷,他發誓要爲女孩報仇。他引誘鬼子進入他的埋伏圈,用鋒利的鉤子把鬼子鉤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大意正確即可)

  四、再讀課文,把握文章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梳理行文思路。

反覆閱讀感悟,理清思路。13分鐘

第一部分:(1-8)交代故事發生的環境和主要人物。(爲情節展開作鋪墊)

第二部分:(9-54)在一次護送兩個女孩進蘆花蕩的看病途中,由於老頭子過分的自信,導致大女孩受傷,老頭子感到丟人,決定當着小女孩的面教訓敵人,挽回面子。(開端、發展)

一層:寫老頭子載了兩個女孩回葦塘找隊伍。

二層:由於老頭子的過分的自信和自尊,導致大女孩受傷。。

三層:老頭子爲沒能完成護送任務而內疚,發誓要爲女孩報仇。

第三部分:(55-末尾)寫老頭子用計謀通達了幾十個日本鬼子,爲大女孩報了仇,找回了自己的自尊。(高潮、結局)

  五、課堂小結:

學生梳理本節課的收穫。學生口述,2分鐘)

  六、佈置作業:

A組(學優生):完成練習冊,將故事內容複述整理在筆記上。

B組(中等生):將故事內容複述整理在筆記上,字詞小楷。

C組(後三分之一學生):字詞小楷,識記文學常識。

  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蕩》教案2

  教學目的:

1、體會文章景物描寫、人物對話的特色及其對展開情節、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主題的作用。

2、領略冀中抗日根據地人民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精神。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同學們,在我國當代文學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文學流派,這就是“荷花澱”派。這個流派作品的內容大都反映了我們河北白洋澱人民英勇艱苦的鬥爭生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荷花澱”派主要代表人物孫犁先生所寫的一篇作品——《蘆花蕩》。

作者介紹:

孫犁(1913~2002)現、當代作家。原名孫樹勳。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學畢業後流浪到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去大學旁聽,當過職員。1936年到安新縣的小學教書,瞭解到白洋澱一帶勞動羣衆的生活。後任教於冀中抗戰學院和華北聯大,在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日報》當編輯。1944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和工作,發表了著名的《荷花澱》、《蘆花蕩》等短篇小說。1945年回冀中農村,1949年起主編《天津日報》的《文藝週刊》。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等職。1956年起因病輟筆。1977年以後,又寫有不少散文和評論以及少量小說。

孫犁的作品以小說、散文集《白洋澱紀事》爲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澱》、《囑咐》等短篇作爲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藝界視之爲“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孫犁的小說以抗日戰爭時期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爲背景,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民羣衆的生活和戰鬥情景。

這篇課文的體裁是小說,我們先來理清思路,再來品味語言。

  二、研讀討論:

1.快速閱讀課文,理清小說的故事情節

1)這篇小說以“蘆花蕩”爲題,實則講的是發生在蘆花蕩裏的一則小故事。說說這則小故事是從哪裏開始的,它前面的幾段文字起什麼作用。

2)本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請你給這則小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個部分各擬一個小標題。

提示:

1)這則故事是從“一天夜裏,……”開始的。它前面的幾段文字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和主人公,是小說的序幕部分。

2)隊伍駐紮在葦塘裏,裏外交通全靠一個將進六十的老頭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護送兩個女孩子進葦塘,被鬼子發現,其中一個女孩子受了傷,他發誓要爲女孩報仇。他引誘鬼子進入他的埋伏圈,用鋒利的鉤子鉤住鬼子,用竹篙痛打鬼子。

2.下面我們着重來品味這篇小說的語言

提問:你覺得孫犁這篇小說哪些地方寫得最精彩?

下面我們來品味這篇小說的景物描寫。

(1).“夜晚……目標好象就是天上”

借敵人的視角,寫出了葦塘就是他們的葬身之地,他們正落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因而只能萬分恐懼,卻又無可奈何的呆望着,爲故事情節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提問:將“呆望着”改爲“望着”好不好?爲什麼?

非常生動地寫出了鬼子兵十分注意地看卻有無法看清的那種無可奈何的神情。

下面我們再來品味一段景物描寫。

(2).“這是冀中區的女孩子……她們長大成人了”

借女孩子的視角,寫冀中農村的夏秋之景,抒寫了人民忍受苦難的艱辛,對家鄉的眷戀,對勝利的渴望。

學生大聲地自由地朗讀這兩段景物描寫,讀出其中的意境。

提問:這兩段景物描寫的作用是什麼?

爲人物活動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增添了小說的詩意。(“詩體小說”)

下面我們來品味人物的對話。

1、提問:這一段寫的是老頭子護送女孩的過程中的一段對話,表現了老頭子對兩個女孩子的什麼感情?

這段對話表現了老頭子對兩個女孩子無限的喜歡和憐愛。

2、提問:將“多麼俊的一個女孩子呀!”改爲“好一個靚女呀!”效果有什麼不同?

“俊”字含有樸實清新的泥土氣息,這是孫犁作品的藝術風格。

學生仔細揣摩,同桌分角色朗讀。

3、提問:在老頭子護送的過程中,他連續說了哪三句類似的話?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一找。

“不怕,洗一洗吧,多麼俊的一個孩子呀!”

“不怕,小火輪上的探照燈,它照不見我們。”

“不怕。他打不着我們!”

4、提問:這三個“不怕”的意思是否一樣?

第一個“不怕”的意思是“可以”的意思,後面兩個是“不要害怕”的意思。

5、提問:三個“不怕”各應用怎樣的語氣讀?

前一個應該帶着喜愛的語氣,後兩個“不怕”應該帶着鎮定、自信、樂觀的語氣。

6、提問:當小女孩意外的受傷後,老頭子又說了哪些話?表現了老頭子什麼性格特徵?

“我不能送你們進去了。”

“我沒臉見人。”

表現了老艄公對工作認真負責,爲不能完成任務而感到深深的自責、內疚。

6、提問:朗讀這兩句話應該怎樣讀?

垂頭喪氣,自責,內疚。

7、提問:老頭子是不是就這樣一直自責、內疚下去?他又說了哪些話?

“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麼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

8、提問:朗讀這句話,重音應該落在哪裏?

重音應落在“十個人”上。

學生反覆朗讀,品味。

9、提問:兩個孩子並沒有答言,老頭子覺得受到輕視,他又說了一句什麼話?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你們不信我的話,我也不和你們說。誰叫我丟人現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們看吧!”

應該突出“你們看吧”四個字。

學生朗讀,揣摩。

10、提問:當小女孩子表示懷疑的時候,老頭子又怎麼樣?

老頭子狠狠地說:“爲什麼不能……有熱鬧哩!”

11、提問:去掉“狠狠地”可以嗎?

不可以,去掉就不能寫出老頭子對敵人的痛恨,也不能表現老頭子過於自尊、自信的性格

“爲什麼不能?”是一個什麼句式?改爲陳述句好不好?

不好,用反問句語氣更加強烈。

仔細品味朗讀這一段對話。

12、提問:通過我們剛纔品味人物的對話,誰能給老頭子下一個鑑定?

機智,勇敢,自信,對工作極端負責,富有愛心。

教師小結:通過我們剛纔的理清情節,品味語言,我們明白了孫犁小說最大的藝術特色有兩個:一個是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烘托了人物形象。另一個是簡潔樸素的人物對話,展示了人物鮮明的性格特徵。

  中心思想:

通過寫主人公夜送兩個女孩子進葦塘和第二天狠狠懲罰敵人、報仇雪恨的故事,讚美了老船伕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英勇機智的革命精神。表現了根據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英勇抗敵的愛國主義精神。

同學們課後熟讀課文,繼續品味文中景物描寫、對話描寫的精妙,可與《荷花澱》比較閱讀,用心體味其中那樸素清新的泥土氣息!

  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蕩》教案3

  【教學目的】

1.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2.體味這個英雄故事傳奇色彩;

3.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

  【教學重點】

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教學難點】

領悟文中景物描寫的妙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在那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時期,發生了許許多多的英雄故事,有一位年近六十的老人照例講應該是養老的年齡,課時他卻能神出鬼沒,無數次通過鬼子的封鎖線,保證了蘆葦塘中部隊的物質供應,保證了部隊的戰鬥力,他能夠手無寸鐵,把十幾個鬼子打得頭破血流。的確是一個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現代小說家孫犁寫的一篇小說《蘆花蕩》,去感悟這個傳奇故事吧。

作者介紹:孫犁,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河北安平縣人。1913年4月6日生。(其他情況見教師用書P15-16頁適當介紹)

  二、指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感悟老頭子的英雄性格:強烈的愛國抗日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爲;過於自信自尊。(引導學生找出相關詞語進行賞析,也可參見教師用書P11頁)

  三、感悟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不可征服的人民。(略)

  四、引導學生探究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學生先討論,教師根據情況點撥與指導)

1.課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他對葦塘裏的負責同志說:

“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他“過於自信和自尊”。

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裏,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閒的心情撐着船,編算着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他“過於自信和自尊”。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爲萬無一失,什麼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爲“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爲“他打不着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於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於自尊了。

老頭子發狠要爲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於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血債,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爲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於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髮出來的。

2.人物描寫藝術探究:這篇小說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

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乾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是那麼悠閒自得,.異常自信;業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裏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課文着重寫一場“英雄的行爲”,更有點傳奇色彩。作者主要用兩個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懷疑來反襯。這裏有一段對話描寫,老頭子說“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後來又說“等到天明,你們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卻一再表示懷疑,先是沒有答話,以爲老頭子不過發發狠,說說罷了,再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麼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爲之奇。

再是在敘述過程中只寫其然,不寫其所以然,讓讀者回味其所以然,使傳奇色彩顯得更爲濃郁。老英雄是設好圈套讓鬼子往裏鑽。他事先繫好了鉤子,又想出用蓮蓬引誘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動規律。作者不寫這些,只從鬼子洗澡寫起,寫老頭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蓮蓬,只顧剝着蓮蓬吃,也不寫他的用意,寫小船衝着鬼子這裏來,又轉了一個圓圈回去,也不寫老頭子的船爲什麼這樣劃來劃去,其實是誘使鬼子進入圈套,這層意思要回味起來才能明白。進了有木樁的水域,先不說樁子上有無數鉤子,只寫小船繞着鬼子轉,鬼子們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寫鬼子這麼亂轉,一個個都被鉤子咬住了。待到明白過來,越回味越感覺這場英雄行爲富有傳奇色彩。一個乾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於掌股之間,置他們於死地,真可以說是一位傳奇式的英雄。

3.敵人嚴密監視着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裏的歌聲還是那麼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像?你還能想到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鬥歌聲嗎?

提示:可由歌聲想像戰士的情緒,想像戰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地說,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充足,戰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

聯想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鬥歌聲,可以回憶課內外讀過的文藝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五、作業:把文中景物描寫的句子抄出來,仔細品味,細心揣摩,在仿寫幾句家鄉的景物。

  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蕩》教案4

  【教材解讀】

《蘆花蕩》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本單元的課文都與戰爭這一主題相聯,瞭解歷史,可以看到正義戰爭的威力和非正義戰爭的罪惡。本課就是一篇發生在抗日戰爭年代裏的故事,在充滿詩情畫意的蘆花蕩裏,穿梭着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老頭子,正是因爲有了他,敵人對葦塘裏部隊的封鎖不起絲毫作用。孫犁用他清新流暢的筆墨勾勒出了他自信、自尊、愛憎分明的鮮明性格。

  【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對於中國抗日戰爭歷史有一定的瞭解,學習這樣一篇文章就能結合歷史知識,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這是一篇小說,故事情節很吸引人,而且富有一定的傳奇色彩,學生極爲感興趣,再加上本篇小說的三要素很突出,對於學生掌握小說這種文體很有幫助。所以學生學習這篇小說比較輕鬆。

  【設計理念】

此教案以新的課程標準爲指導,突出了三個特點:

1、能力的培養:

這篇講讀課文,我所設計的這一課時的目的在於鍛鍊學生概括、複述故事的能力。

2、強化速讀法的`運用:

故事比較長,讓學生選取自己最感興趣的情節進行精讀、詳讀。

3、強化學科鏈接:

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結合課文內容並運用自己所學的美術知識,畫一畫感興趣的情節或老頭子的人物素描。

4、強化合作探究精神:

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和同學們一起合作探討、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複述故事情節,感知人物形象;

2、認識到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

3、瞭解小說的特徵;

4、能動手畫一幅有關課文的素描。

  【教學重點】

1、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內容,瞭解人物鮮明的個性;

2、掌握小說通過情節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課前準備】

1、教師:

準備有關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多媒體輔助教學。

2、學生:

預習課文生字詞,查閱作者孫犁的有關資料。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大屏幕播放《小兵張嘎》影片中,他跳進一片長滿蘆葦的河塘中的片斷。

同學們,當你看到上面這幅熟悉的畫面時,你是否想起了你所熟悉的抗日英雄呢?其實,在抗日戰爭時期,類似的傳奇故事數也數不清。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麗的白洋澱上,就有這麼一個老頭子,年齡將近六十歲了,可他仍像年輕人一樣,毅然投入到抗日戰爭的洪流中去。並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很地教訓了敵人。今天,我們來學習著名作家孫犁的一篇小說──《蘆花蕩》。

出示目標並板書課題。

二、課前熱身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自己清出生疏的字詞,並弄懂它。

2、讓學生結合課前預習,走近作者。

(可讓幾位學生上講臺寫出自己已經弄懂了的字詞或說出有關作者的介紹。)

三、合作探究

1、整體感知:

這篇小說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抗日戰爭,一個老頭子撐着一隻小船,在白洋澱裏無數次地穿過了敵人的夜間封鎖,爲游擊隊運輸糧草、護送幹部。他不帶一枝槍,只靠那隻靈巧的篙和水鴨子似的游水本領,在萬畝葦塘裏穿梭,從未發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擊隊才維繫了澱裏澱外的交通聯絡。他愛憎分明,對同胞、對抗日隊伍充滿深情,對侵略者充滿仇恨。他的過於自信和自尊,包含了一種強烈的責任心,還有葦塘裏的歌聲,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2、雙邊互動:

互動1:學生閱讀本文後,說出應把握哪些要素。(即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互動2:學生速讀課文,理清情節,全班交流。(小說主要通過情節來塑造人物形象。)

三個情節:概述老英雄形象;護送兩女孩到葦塘;第二天痛打日本兵。

互動3:請同學複述最喜歡的情節,師生共同點評。

互動4:說一說老英雄具有哪些性格特點,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師生共同評議。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表現在:⑴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⑵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⑶他的過於自信自尊上;⑷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爲上。

互動5:你喜歡這個老頭子嗎?用自己的手來素描老頭子的形象,也可以素描文中所喜歡的情節。

3、學習小結:

這篇小說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老頭子。他有鮮明、倔強的個性,智勇雙全,決不認輸,決不退縮。他的身上展示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爲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作者用了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封鎖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乾瘦,不帶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自信,業績突出。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是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這種寫法在同學們的作文中也可應用。

四、延伸作業

在我們周圍有沒有像老頭子那樣富有傳奇色彩的人?把你瞭解到的故事告訴你的同學和老師。

  【教後記】

講完本節課後,感覺到學生對於這樣的人物具有極大的興趣,帶着濃濃的興趣來學習,課堂氛圍很積極,愛國熱情高漲,民族精神得到了張揚!作業的完成比較出色,同學們瞭解到的本地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的故事也有豐富,例如聞一多、李時珍、陳細怪學生的素描也很不錯。(附學生素描作品一張。)

  八年級上冊語文《蘆花蕩》教案5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一定聽過許多英雄的故事吧,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個抗日英雄的故事。一個乾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於股掌之間,置他們於死地,可謂智勇雙全,讓我們走進《蘆花蕩》去見識見識這位傳奇老人。

  二、整體感知全文

1.師:《蘆花蕩》講述的就是一個老英雄的傳奇故事。速讀全文,概括這個故事。

2.師生交流文章記敘的要素,小結:文章記敘了一個無名老英雄智殲鬼子爲負傷的大菱報仇的故事。

3.師:文中的無名老英雄充滿了傳奇色彩,讀課文,說說他“奇”在何處。

教師示例:他“奇”在“將近六十歲”卻不在家休息。

4.學生活動,交流:

“奇”在他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花白鬍子卻特別精神,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

“奇”在他手無寸鐵,卻神通廣大:裏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幹部,樣樣都行。

“奇”在敵人封鎖嚴密,他卻來去自如。

“奇”在他穿行在槍林彈雨中,卻一點兒也不害怕。

“奇”在他一支槍也沒有,卻讓十幾個鬼子送了命。

“奇”在他工作那麼繁忙危險,他卻始終是那麼樂觀和自信。

“奇”在他那麼“好面子”,工作出了一點差錯,就覺得“沒臉見人”……

5.教師小結:“老頭子”“奇”,就“奇”在他神通廣大的本領,“奇”在他自信而又自尊的性格。

  三、分析人物形象

1.師:對這樣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作者傾注了滿腔熱情來刻畫他,比如概括介紹、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外貌描寫、心理描寫等等。請你選擇一個角度,用和“老頭子”對話的方式在課文旁寫批註。

教師示例:

我喜歡“老頭子”身上那種自信,請看他的語言--

(1)什麼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到葦塘裏,咱們還有大米和魚吃。

(2)不怕,洗一洗吧,多麼俊的一個孩子呀!

(3)不怕,小火輪上的探照燈,它照不見我們。

(4)不怕。他打不着我們。

批註:每一次你都說:“不怕”,難道你刀槍不入嗎?不,只是因爲你熟悉蘆花蕩,對自己“水上的能耐”非常自信;同時,你有一種戰勝敵人的堅定信念,這種信念使你藐視一切敵人,所以,你無所畏懼。

2.學生活動,如:

(1)我喜歡“老頭子”的自尊,你看他得知大菱負傷後的心理感受--

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爲什麼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麼叫人喜愛!自己平日誇下口,這一次帶着掛花的人進去,怎麼張嘴說話?這老臉呀!

批註:敵人封鎖得那麼嚴,槍林彈雨中,誰又能擔保萬無一失呢?你對自己要求太嚴格了,出了一點差錯你就自責成這樣。

(2)我喜歡“老頭子”的智勇雙全,你看他的行爲--

一個乾瘦的老頭子,只穿着一條破短褲,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沒一篙地撐着,兩隻手卻忙着剝那又肥又大的蓮蓬,一個一個投進嘴裏去。

批註:我真佩服你的膽量,在敵人的眼皮底下還如此悠閒;我也佩服你的智謀,這“一個一個”投進嘴裏的“又肥又大”的蓮蓬果然讓鬼子饞得上了鉤。

3.師: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正是“老頭子”堅定信念和高度責任心的表現。

  四、語言積累

1.師:孫犁筆下的戰爭不是瀰漫着血腥味,而是籠罩着詩情畫意,因爲他要用美的環境來烘托美好的人性和心靈。用波浪線畫出文中寫景的句子,選擇最喜歡的一句,說說它是怎樣表現“老頭子”的英雄形象的?

示例: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隻小船從葦塘裏撐出來,在澱裏,像一片葦葉,奔着東南去了。把小船比喻成一片葦葉,既表現了水鄉的特色,又寫出了小船的輕快敏捷,烘托出撐船者的高超技藝。

2.學生活動。

3.全課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