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國學常識之所謂八股文

國學常識之所謂八股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導語:八股文是明清科舉制度中常用的一種寫作文體,要求考生根據一定主題,按照八段制的形式進行寫作。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八股文的歷史發展過程吧!

國學常識之所謂八股文

八股文是應試作文,明清兩朝應用了幾百年,今天不僅被一腳踢開,還成了世上最爛文章的代名詞。一種文體被人們如此厭煩,在世界文學史裏也是少見的。

八股文是遵命文學。科舉是皇命,總考官是皇帝。貢生,舉人,進士這些名目,是向皇帝貢奉,舉薦,進呈之意的直率表達。皇帝的命令依古訓叫“制”,因此八股文的別名又叫“制藝”。也叫“制義”,指寫文章要微言大義。如今的教材,課本叫“講義”,也是此種路徑。只是今天的講義,“主義”講的多,人生大義講的少。八股文還叫“四書文”,明清的科考,“四書”是考試範圍,但標準答案只能是朱熹注的“四書”,這項硬性規定出自明朝。朱元璋學習唐朝李世民攀文化親戚的做法,李唐攀老子李洱爲遠祖,朱明攀朱熹爲近親,於是宋代的朱熹跨朝代成了明朝的講師團團長。清襲明制,一直到1905年八股皇考被廢止。其實在宋代,朱熹的學問並不是最好的,陝西的關中大儒張載就在其上,這基本上是當時的共識,張載百年後,是被“請入”文廟侍孔子的。後來的文廟,朱熹取代了張載,也起於朱皇帝的`攀親。可見,文人被皇帝攀上,是有好果子吃的。

八股是文章體裁,很程式化,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構成,每一股均有嚴格的規定。全是“規定動作”,沒有“自選動作”,寫作者不能自由發揮。八股文過於強調技巧,講究精雕細琢,修字煉句,對偶對仗,但也因此傷了文章整體的渾然大方,有佳句無名文,這是一弊。這一弊也帶來一點益處,後來楹聯的大興即受惠於此。再一弊是取悅龍顏,用張中行先生的話講,“著文,撇開自己,眼看皇帝,心想皇帝。還能寫出什麼來呢?”

八股文大的益處是使“四書”成爲普及讀物,不僅要讀通,還要讀透,否則考題也弄不懂,因爲是命題作文,作文題目均取自“四書”裏的原字句。有一字或幾個字的“小題”,有兩句三句以至全文的“大題”,還有比較荒唐的截搭題,“截取句子的頭尾,或前一句的尾搭上後一句的頭,或截前一章的尾搭後一章的頭,更有隔篇截搭的”(啓功語)。比如“王速出令反”這個考題,截搭《孟子》的“王速出令,反其旌倪,止其重器”一語。八股取士是給國家選人才,不是考作家。透過一個文章,摸摸生員的底子和基本功,也看看腦子是否清楚。今天高考的“話題作文”,應該是得了八股命題啓示的。

作爲應用文,八股文是一位歷史老人,顯赫了幾百年。至於它“遵在上者之命”,也不必太責備求全,做這檔子生意的又不止它獨門一家。八股文已廢止110年了,時至今日,各種面貌的新八股還少麼,真真是殺了一個八股,多少多少個八股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