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鄉路抒情散文(通用8篇)

鄉路抒情散文(通用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散文的身影吧?散文分爲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什麼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鄉路抒情散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鄉路抒情散文(通用8篇)

鄉路抒情散文 篇1

鄉路是一條泥巴路,從家鄉延伸到鎮上,一共13公里,鄉路是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

鄉路彎彎曲曲、坑坑窪窪,人走在上面一高一低,還讓人經常崴腳;鄉路很窄,窄到路邊瘋長的雜草可以伸頭相吻。每年發洪水時,鄉路都被大水淹沒,人無法淌過。洪水退去,路面留下一層厚厚的泥巴,人走在上面滑倒是常事……

鄉路承載着我悠長的記憶。20個世紀70年代初,母親通過考試從民辦教師轉爲公辦教師,7月的一天,她得到公社教育組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在縣人民醫院體檢。那時弟弟一歲多,母親讓我隨她到縣城帶弟弟。第二天,父親送我們母子三人到離家3公里的路邊等候過往的客車,在交通工具匱乏的年代,搭一趟客車不容易,等了幾個鐘頭不見客車的蹤影,我們只好步行到鎮上(時稱公社)等車,因爲途經鎮上到縣城的客車多些。那天下着傾盆大雨,天空濛蒙一片,路上水花四濺,父親穿着雨衣揹着弟弟。我們在泥濘的鄉路上一步三滑地行走,視野被雨水遮住,記不清我摔倒了多少次,到鎮上時,我的褲子變成了泥巴褲,鞋子變成泥巴鞋,衣服變成了“迷彩服”,鄉路從此烙在了我幼小的記憶裏。

隨着年齡的增長,自行車成了我行走鄉路的代步工具。記得有一次,鎮上圩日,我騎着自行車到鎮上買東西,回家路上,自行車撞到路面的石頭,車後輪爆胎,我只好推着自行車走。在黃土飛揚的鄉路上,我第一次覺得鎮上到家裏的路是那麼漫長,遙遙望不到盡頭。

黨的惠農政策如一股春風吹綠了大江南北,農村公路大會戰的號角響徹了家鄉空闊的山谷。十多年前,鄉路變成了柏油路。柏油路修建後,通往鎮裏的車輛多了,村裏人紛紛到鎮上趕圩做買賣,村民的生活漸漸富裕起來。

前幾年,柏油路變成了平直寬敞的二級路,改道加寬的二級路縮短了村民到鎮上和縣城的距離,現在,從家鄉到縣城只要一個小時的時間,開往鎮上和縣城的客車絡繹不絕,你隨手一招,客車便會把你送到目的地。現今,村裏人小到日用品大到鋼材電器均到縣城購買,買賣做到鎮上做到縣城,由於交通便利,村裏和外地老闆簽訂了合同,產銷本地農產品,交通便利吸引了衆多遊客,週末抑或節假日,城裏人開車到家鄉河道游泳、釣魚……

隨着社會的發展,發達的公路已覆蓋城鄉各地。家鄉捷報頻傳,正在修建的百色到靖西高速公路途經家鄉,高速公路修好後,家鄉通往各地的路將更加便利和快捷,也加快了家鄉脫貧致富的步伐。

現在,那條泥濘的鄉路已被柏油路、二級路、高速路所取代,它已不再是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它已在我的記憶中逐漸消失。

鄉路抒情散文 篇2

當日落西山,頭頂一抹抹紅色絲綢纏綿飄舞時,站在廣袤的田野中,才發現家鄉的路是如此的安詳蜿蜒。我的家鄉在安徽,安徽是個很大的地方,最著名的莫過於黃山了,那棵老鬆不知歷經了多少個春夏秋冬,見過多少個流連忘返的遊客。因此每每提及安徽,幾乎人人的腦海裏蹦出的總是黃山,那個雲霧繚繞的人間仙境。而我總是想到家鄉的路,田間的小道。是的,你沒聽錯,我就是對家鄉的路情有獨鍾。

家鄉的路是一片廣闊的天,那上面的一朵朵泥花兒是紅色的雲,來來往往的腳步是一幅沒有盡頭的風景,那田埂上一頭水牛悠閒地甩着尾巴,彷彿要把自己踏實的腳印烙在路上,看着一串串的腳印似乎又回到了童年。

小時候,我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爺爺奶奶白天都要幹農活,而我只能呆在家裏,或者和小夥伴們在後院玩這“家家酒”。每每一到傍晚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刻,因爲那個時候我就可以去田裏接爺爺奶奶了。鄉間的小路很窄,就更別說田埂了,可是對於那個時候的來說卻顯得寬敞,一路上,拔着一根稻子活扯着一些葉子蹦蹦跳跳地就去了,直到看見自家田裏那個戴着草帽,彎腰幹活的爺爺奶奶,纔會放下手中的那些活兒,嚷嚷着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當然也會停下手中的那些活兒跟我說會兒話,忙的時候就讓我坐在田埂上等會他們,停不下來的我當然也得找些事兒做做。呵呵~~跟蛤蟆玩兒是個不錯的選擇哦!蛤蟆那敏捷的跳躍性選手也逃脫不了我的“魔掌”,不過我可是一個善良的孩子,抓了放,放了抓,如此的循環着卻無半點乏意,直到爺爺奶奶忙完活才依依不捨的與“朋友們”告別。爺爺左手扛着鋤頭右手牽着我的左手,奶奶右手拎着水壺左手牽着我的右手。小小的我與爺爺奶奶擠在那窄窄的鄉間小道上,卻一點兒也不覺得擠,只有那滿滿的幸福溢出。當晚霞盛開在天際時,路是漲紅了臉的橘紅色,這時的腳步是最歡快的,路也是最燦爛的,臉上也蕩着幸福的花朵,透着豐收的.喜悅。

窗外汽車嘟嘟的聲音,把我帶回現實生活中。現在的我在家鄉人渴望的大城市,而我卻思戀着家鄉的花花草草和印滿我童年腳步的小道。

家鄉的路,綿長而幽遠,曲曲,折折,彎彎,蕩着快要溢出的愛,伴着我童年夢想伸向遠方 。

鄉路抒情散文 篇3

少年。

放暑假了。媽媽說今天下午靠晚一點的時候,我們騎車回老家去。

回老家去!多麼快樂的一件事,可以隨心所欲地玩,可以滿村滿野地瘋跑,還可以肆無忌憚地在奶奶懷裏撒嬌。奶奶心疼我們,一定有省下日用開支等我們回去改善生活了。想到這裏,我的心已經飛回老家去了。

“不坐車嗎?”我和哥哥問。

“不坐了,孃兒仨,一來一去好些錢呢,能省就省點吧。”

中午的時候,媽媽就倒了一大杯開水,衝了一大壺桔子汁留着路上解渴,其實路邊有賣汽水的,只是我們從來沒買過。

好不容易到了下午五點多鐘,太陽沒那麼毒辣了。媽媽說我們可以出發了。哥哥自己騎一部車,我坐在媽媽的車後面,一路說笑着,沒多會兒就出了城。郊外,水田裏的稻子碧綠碧綠的,一些農人捲起褲腿,走下田裏,弓起腰來拔稗草,太陽照在他們佝僂的身上,他們古銅色的滴着汗珠的臉上,在稻田面上投下一條條長長的黑影。媽媽說:“你們看,這麼熱的天,種田的人卻不能在家裏歇息,農民多辛苦啊!”農民的辛苦得到了回報:黃豆地裏的青豆角壓彎了杆子;茂密的花生地裏黃花都謝了,想必泥土地下一定是碩果累累了;陣風吹得玉米地裏沙啦啦地響,露出結實粗壯的玉米棒子。正是吃烤玉米的好時候,我希望媽媽騎得更快一點,因爲我覺得我家的玉米也該成熟了。奶奶也應該在家裏等着我了。

媽媽的車卻漸漸慢了下來,並且不十分穩當地左右晃動。“媽媽,是不是累了?停下來歇會兒吧。”

媽媽下了車,哥哥也停了下來。我遞過水壺去,媽媽咕嘟咕嘟喝了好幾口。她用毛巾擦汗的時候,我看見媽媽臉上的皺紋又深了許多。

一輛摩托車從我們身邊駛過。一個男人、一個女人、還有一個孩子。該是一家子吧!他們的臉上掛着笑。媽媽嘆了口氣,說:“要是你們的爸爸還健在,我們家可不就跟別人家一樣的嗎?”哥哥別過臉去,看着天邊的夕陽,喉結好像在蠕動着。過了老半天,哥哥才說:“媽媽,不早了,快趕路吧。”哥哥的聲音顫顫的。媽媽揉了揉微紅的眼睛,說:“可不是,快走。”“媽媽,下次別騎車了,多累啊!”我說。“哦,好!下次咱們也坐車。”

可是我知道,到了下次,媽媽依然會帶着我們騎車回家。

鄉路抒情散文 篇4

路,走的人多了,小徑也就成了大道;路,走的人少了,大道也荒蕪成了小徑。記憶之中,家鄉的路,經過幾度滄桑,卻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之中,每次走過它,都有一番興趣,總是讓我興奮。終於,我忍耐不住靈感的跳躍,抄起筆把它記下來……

家鄉的路通過我家門前,它依山傍河,不知有多少人從我家門前經過,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不計其數;坐在家中只聽見腳步聲聲或是自行車的叮噹聲、摩托車、汽車的嘶鳴聲……便知又是一撥人路過。

記憶中,門前的鄉路是村組幹道,在我很小的時候,只記得那路是多麼的泥濘,大人們在雨天行走時,都要在腳上鞋的中間繫上一道繩索,說是“防滑專用”騎自行車得人們一步三滑的,小心翼翼的,總是發現有很多人把自行車扛上,形成了“車騎人”的鏡頭。唉!如遇帶大幹旱的天氣,人走在前,後褲官上卻是厚厚一層塵土,騎車的只見向前奔,後面是一股旋風捲得一仗多高的“塵牆”尾隨。唉!泥濘骯髒的鄉路!

在我離家外出上學的時候,撤鄉並鎮,大修鄉村公路幹道,泥濘的鄉路終於得到了一次清洗,但好景不長,兩年後的某一個季節中,老天爺突降天災,猶如憤怒的獅子,大雨猛降了兩天,東溝峽突發洪水,將修復好的路又恢復成了它原來的猙獰模樣。“不知道何年何月才又能恢復?再次變回它那溫柔的模樣?”大人們總是這樣嘮叨着……唉!猙獰泥濘的鄉路!

那時去年的冬季,由於西漢高速公路通過家鄉,於是家鄉的路又得到恢復。在中鐵十五局的資助下,泥濘的路被休整:填補了坑坑窪窪的路面;鋪設了管道;河流上架了橋樑;削減了坡度地段;改小了彎度;徹底輸清了各個阻塞環節……被他們這樣一“美容”,鄉路又以它那端莊秀麗的面龐展現在世人面前,啊!美麗平坦的鄉路!

鄉路,記憶河流中的一塊:曾給人們歡樂和憂愁,它歷經滄桑,變得如此憔悴、不堪重負……如今恢復了她那原有的姿色。這種變幻使我心跳;使我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寫出這被無數腳掌踩、無數車輪碾過…的鄉路。鄉路,你讓人聯想;鄉路,你讓人留戀;鄉路,記憶中的一塊傷痛;鄉路,願你越變越寬闊、越走越平坦……

鄉路抒情散文 篇5

靜默的夜空下,童年的往事披一身輕飄飄的衣裙向我緩緩走來,我驚詫,但不躲閃,因爲那是我在冬季的夜裏,無數次用夢幻書寫着的懷念與呼喚。

鄉村清晨總是在微微晨曦與溼潤晶瑩的露珠氣息中開始的。漫步在這田野的小徑上,四周一片闃靜,兩旁才綻開繁盛的油菜花,以黃色淡雅的姿態在微風中輕輕晃動。路狹窄而不斷向羣山逶迤至那墨綠的遠方。腳尖輕柔觸碰到了嫩綠的青草,明亮的雙眸中是一抹綠意,卻又透出些清新。風,漸起,樹葉細碎的喃喃低吟,恍惚間彷彿有一曲悠揚而清麗的自然韻律於靜美中鋪展開,出奇地和諧,唯美。

多麼美妙的一種感覺:是一份安享,一種聆聽,更是一種心靈的滿足……哦,陽光於悄然間滴落在那翠綠的葉尖上,更增添一絲鄉村獨有的慵懶與恬靜。一邊走,一邊細細咀嚼自然的芳香。

歲月飛逝,世事果然都如浮光掠影。可是那條曾經走過的鄉道,卻如蝶翅般顫動着片斷,不知爲什麼,在這麼久以後,依舊會不時飛入我心中……

鄉路抒情散文 篇6

我在家鄉已經住了近二十天。

在這不長的日子裏,有一個九歲的孩子幾次問我:你真的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嗎?

他的問題,源自於我的一句話。我在電話裏告訴朋友,在這裏,我很好。這裏,真的很好。

起初,他是帶着滿臉的疑惑在詢問的。

一次次,詢問的神色漸漸消失,臉上出現的是不理解。

一個九歲的孩子,是無法理解我的想法的。在孩子的眼裏,居住在城市裏似乎就是天堂。

因爲電視劇中,城市裏的孩子有漂亮的衣服,美味的冰淇淋,華麗的玩具,還有許多雖然年少但腰包裏總是塞了零錢的朋友。

而這些,農村的孩子都沒有。

在我的身邊,那羣天真的農村孩子,他們衣着陳舊,款式落後。即使買了新衣服,也只是廉價的。但是,每當他們穿上那些質量一般的衣服時,依然會自豪地認爲,這就是城市孩子的生活。

他們沒有冰淇淋,夏天解暑的是涼了的蜂蜜水,或是兩角錢一個的冰糕。

他們沒有玩具。又或者說,大自然的一切,就是他們的玩具。他們的玩具不需要高昂的價格,不需要精湛的做工。哪怕一棵大樹,一條懸掛在大樹間的皮繩,一隻攀爬在樹幹上的甲蟲,都可以成爲他們的玩物。

與城市孩子相比,他們似乎都沒有。

然而,我卻覺得,他們什麼都有。

如今的我,十分羨慕這些臉上手上帶着新鮮泥土痕跡的孩子。如果我的童年也在這樣一幅畫卷裏度過,那該多好。

我稱家鄉爲畫卷,並不爲過。

湛藍的天空,是我們的畫布。

遼闊的平原,是我們的調色盤。

隨風飄揚的植物,是我們的畫筆。

當我每一次疲憊了,從田野間的小路走過時,總是覺得自己像是一個藝術家。

我從那些繪畫的工具間走過去,於是天空就有了絢麗的色彩。

於是,晴朗的天空裏,爲了我固執地掛上彩虹。

這是一個神奇的畫面,一片讓人輕易就能爲之動容的土地。

每天的傍晚,孩子們從鄉村小學裏快樂地蹦跳而出,許多孩子總是會聚在我所居住的小樓前,在光潔的水泥地面上跳繩,或是玩孩童有趣的遊戲。

我每每從窗口望出去,聽着他們天真的歡笑,總是覺得豔羨不已。

我回想着他們第一次見到我的電腦時張大的嘴,卻又不得不輕輕嘆息。他們並不是沒見過電腦,而是覺得,一臺電腦對於個人而言,那是多麼遙遠的夢。

許多屬於城裏孩子的東西,並不屬於他們。

但是,物質的貧瘠並不能奪去孩子的天真容顏。他們依然在每天的傍晚嬉戲,直到星光在夜空盛開,才滿載着沒有刻意裝裱的笑容離開。

燈光在這片土地上開放,靠在窗邊,閉上眼,依然能夠聽到他們的笑聲。

在晴天的下午,我總是會走出屋子,走上田野間的小路。而那些孩子們,總是喜歡跟着我。

他們默契地放棄了正在玩鬧的遊戲,手拉着手,不近也不遠地跟隨着我。每當我回過頭去,帶頭的孩子總是會微笑着說:走快些,我們的火車快撞到你了。

他們在催促我走快些,只是孩子溫和的玩笑罷了。即使我想站在小路上看斜斜的太陽,他們也會在原地陪着我一起觀望的。

我喜歡走走停停,喜歡望着田野裏忙碌的家鄉人發呆,喜歡看他們勞碌時彎曲的後背。我還喜歡看那些甚至不知道名字的植物,它們在家鄉人勤勞的雙手下,茁壯成長,回報給了家鄉一絲淡然的色澤。

孩子們總是不明白,我每一次駐足,究竟在看什麼。

我所觀望的景色,在他們眼裏已經習以爲常。

當他們帶着疑惑詢問我時,我多想告訴他們,孩子,當你們長大,離家,歸來時,說不定也會愛上這片滋養你們的土地。

我穿過田野,走着漸漸熟悉的小路,眼神不斷在土地間遊走。

在這片土地上,家鄉人代代成長。孩子們長大,褪去天真的笑容,變成結實的莊稼人,滋養土地,接受土地的滋養,結婚,生子……

一代代,在這片土地上經歷着不朽的輪迴。

在我童年時,每一次暑假寒假,總是很想回到這片土地。

鄉路抒情散文 篇7

我們常在人潮翻涌的紅綠燈口等待與闖蕩,無論焦躁與否,卻總是不堪回頭細歷並非如此平直的鄉間道路。

幾年前的鄉道還不是這般姿態。它不如城市裏的公路儘管沒有紅綠燈也愛堵塞;它不同巨型螞蟻般的總要將路面當做一塊啃剩的髒饅頭一擁而上,生怕不圍得水泄不通就有人來爭搶;它不會在傍晚時分就引得一羣繞路旋轉好幾圈的車主們挨個地找車位。

當我看見路邊停車也有脖子上掛着一本厚厚的冊子的阿公收費站崗時,冷不丁地回想起當時人與人之間不會有車阻隔的那般通暢。

那時的鄉路,夏天不溫不火而有些燥的日光穿梭在路邊挺立着的數不盡的樹枝縫隙中,將綠蔭割裂成了無數條細細的斑馬紋。樹影斑駁的泥土路上雖然坑坑窪窪,下過雨的日子裏或許也有些泥濘,但這樣一來汽車就很少開進,來來往往的人羣熙熙攘攘地緩步在美好的日光下,老人們晾着自己黝黑的身子坐在綠樹下談天,沒有高分貝的噪音,只有那熟悉悅耳的土方言。

再長大一點,經濟還不是特別景氣的時候,平直的水泥路也是囊括了大大小小的街道,甚至瀝青路也如一條筆直的黑蠟筆刮在重山之中。我常在路邊看見印着“水利”等字樣的大井蓋,上面有花生大小的空空。十字路口拐角處擦皮鞋的阿姨會好心地提醒我不要用手去摸。當有一天碰巧真正看見了井蓋底下的內容已經是修路工人在砌路幹活了。現在的井蓋們,早已被川流不息的車羣碾壓在它們鼓脹的輪胎之下了。

現在走在大街上,連馬路過得都心驚膽顫,剛躲過一輛直行的車,一輛疾馳迎面而來的電動車就毫無預兆地衝出來,嚇得我不知道該往前趕緊跑還是往後退。真有一次嚇懵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傻站在路中央,等車子都衝到面前了馬上用手去擋住它的面部,遭來女車主的憤憤不安。

車子太多了,把路隔得太寬了,連我們走,都走不過去。

在這個小鎮上沒有裝紅綠燈,它的解堵措施就是每一天在每一個關鍵的轉折路口配置幾名身着制服的維持路況的警察,操着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啊,還有一隻嗶嗶作響的口哨,推這個搡那個地把停滯車輛分別塞往不同的路口。菜市場門口的停車位也被遷出了許許多多。我難以明白那一排排的自助自行車欄到底是有助於人們少開私家車還是佔了大多數的停車部位。爲什麼那麼多的鄉人們仍然大步流星地在窄小的鄉道里硬要拽起私家車的威風,也不願意給原本寧靜無痕的小鎮一份該有的平和?

想想過去沒有那麼多車的時候,再窄的鄉路也容得下鄉人們馳步而走。而現在,把路加得再寬也很難順利地通過了。似乎一切都被“崇外”這個標籤下了訂單,連我們這個稀有的清靜的小鎮也正全力以赴地想要改造自己,從而能變得有如大城市般的華麗不菲呢。事物一旦被改變,就如同上癮了一般,難以剋制與節制,那我們僅存的那一點鄉路,是變得更好了嗎?

這曾經空蕩着卻存滿濃醇質樸情懷的鄉路,我是無法忘卻的啊!這曾經彌散在山城小鎮的真實,我是多麼想將它留存啊!

鄉路抒情散文 篇8

一條山路,曲曲折折,走出了許多向往山外生活的兒女;一座山峯,青青蔥蔥,隱沒了大山深處那個古老的村落。

三月的雨水,滋養了古路兩旁深深的青苔,我告別了故鄉,這個貧窮落後的地方,踏上了回往縣城的路途。下山的路,我們放棄了乘車的大路而選擇了那條有着上百年曆史的用青石板鋪成的蜿蜒山路。

蒼老卻發着嫩芽的松樹林間,一條佈滿青苔,嶙嶙峋峋的古路一直通往山腳。春日裏溼潤的雨水氣息,山林中雲霧繚繞的畫面,這一個個熟悉的畫面勾起了我的一段回憶。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雪將山厚厚覆蓋,我們一家三口跟在十幾人的隊伍中,沿着雪上深深淺淺的腳印向山裏進發。走在隊伍前邊的是長年奔波在這條路上的村民們。他們身背重重的擔子,裏面裝着過年必不可缺的食物和自家添置的衣服、用品。他們雖早已滿頭大汗,但臉上的質樸笑容透露不出一點兒疲憊。我小心地在積雪和青泥之間找一個個落腳點,但稍不留神,腳下一滑,便倒在了這沒有護欄的狹窄山路上,不光是危險,也是對我耐力的考驗。不一會兒,我便氣喘吁吁,汗流不止,但擡頭一看,那身背擔子的人們早已消失在這松樹掩映的山路中了。

也許是幾十年的來來往往,讓他們習慣了攀登這座高高的山峯;也許是半輩子山裏生活,讓他習慣了雞鳴而起、日落而歸的單調生活,但對我而言,山裏的一切與山外相比相差甚遠,落後與貧窮充斥着小山村裏的一切。

我不愛自己的故鄉,因爲它的貧窮與偏僻,但我卻放不下在山頂上生活了一輩子的祖母,和已經歸去的祖先。我忘不了老樹下她巍巍佇立的身影和那期盼的神情。我仍舊記得幾年前她在這條路上摔倒的情景,因爲沒有公路,她只能被幾個壯漢用擔架擡下山緊急治療。如今雖沒落下殘疾,但每逢陰雨,腰部的舊疾仍讓她無法入眠。

記憶的畫卷從腦海中一一浮現,不知不覺我們已沿着古道到了半山腰。父親指着不遠處的一條新修公路告訴我,那便是上山的新路,我看着遠方如一條臥龍盤旋而上的公路感到一股莫名的愉悅。替居住在這大山深處的人們高興,因爲幾十年來,他們終於盼到了這條通往山腳的平坦公路,“村村通”工程帶來的便利讓他們享受到了和山下一樣的便捷生活。

一陣急促的車鳴聲在馬路上響起,我遠遠望去,一輛小卡車上裝着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向山上駛去。想必又是村裏的哪戶人家新購置的。也許,當我再次踏上歸鄉的路途時,感受更多的是這大山深入的和諧和美麗。當夜晚來臨之際,那個曾經被寂靜和黑暗籠罩的小山村會傳來村民們和着DVD伴奏唱起的歌聲和滿屋的歡聲笑語。也許,互聯網會很快進入他們的生活,讓他們離山外的世界更近了一步。直到那時,故鄉的生活又是多麼令人嚮往啊。

想到這裏,我不禁又想起了父親當年打着火把趕去山下學校的故事,那些曾爲夢想行走在山路上的人們,憑着山裏人的執着,最終尋找到了未來的路途。

陣陣的欣喜帶着暖意從我的心頭涌出,早春的寒意在這條青蔥的鄉路上化成了一縷縷對故鄉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