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劉姓村落的故事的散文

劉姓村落的故事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我們村住戶普遍性劉。村落不大,但村落裏淳樸故事卻不少……

劉姓村落的故事的散文

  (一)尋親

抗戰的時候,四川是整個國家的大後方。雖然,很多地方沒有經歷過戰爭。但都爲抗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人出人,有力出力。那時候,最流行的就是抓壯丁。起先還沒有抗戰的時候,抓壯丁是爲了軍閥混戰。後來,抗戰的時候很多人都是主動參軍的。軍閥混戰的時候,人們爲了躲避被抓壯丁,各種各樣的方法都想得出來。最殘忍的就是把自己弄殘廢,現在想想都會心驚肉跳。

想一想,當時的軍閥混戰真是勞民傷財。後來,爲了國家正義而戰的時候,四川人也絕對不是孬種,那時候不用抓,都是主動參軍的。

有一年,當時我還很小,只是知道家裏來了一個老人尋親。聽他的描述,他應該是爺爺的叔輩的人,最開始被抓了壯丁,後來又參加了抗戰,解放的時候起義的。陪同他回來的是部隊的人。老人打仗的時候傷了命脈,所以沒有後代。那麼大的年紀了,就是想找找自己的親人。

那年他回來的時候,也不敢確定到底是不是我們家族人。老人家年紀大了,很多事都記不清楚了,只是憑着一些記憶找到我們,感覺我們就是他的親人的可能性最大。

要證實,需要很多東西來證明。當時,根據他的一些描述,爸爸就充當信使,幫忙寫書信,按照老人家的描述聯繫相關的部門,看能否證明其身份。

爺爺很小的時候就沒了父親。所以,爺爺這一脈就一個。當時也小,若真有一個那樣的叔輩,爺爺也不知道。當時的通訊不是很方便,只能通過書信和電報的方式傳遞信息。大概在家裏住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後來老人因爲身體不好就轉回了部隊。

再後來,沒過多久老人就去世了,這個事也成了不了了之,最終也沒一個確切的證明,很是遺憾。

雖然很遺憾,但他還是回到了這片養育他的土地了,也算是一種告慰吧。

現在很多時候,我們都還會記起他。逢年過節,都會祭拜他的在天之靈。

那是一段什麼樣的歲月,我們都無從知曉。可以肯定,當年他們一定是很苦,也很堅強,爲了國家付出自己的一切。後來,爺爺教育我們的時候都會給我們講這段故事。儼然,他就是我們的親人。

村裏除了有這麼一位尋親的老人外,再也沒有其他的個例了。年長一點的老人也記不清當年的一些情況了。所以,很多時候爺爺還會感覺到自豪呢。現在我們都長大了,在看那些抗戰劇的時候,難免就會想起他。特別是關於川軍出川抗戰的電視劇。每一次看的時候,都會黯然淚下。

今天美好的生活,都是他們用生命爲代價換來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好好珍惜?要告訴自己,一切都來之不易,要努力奮鬥活出精彩的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

  (二)當兵的那些事兒

這是解放後,響應國家號召去當兵的。其實,當時當兵在小山村來說,無疑是一條很好的出路。因爲退伍之後會分配工作,這樣就可以跳出農村了。

隔壁家的爺爺就是因爲當兵,最後成了縣裏繭站站長。當時我們那裏是要養殖蠶繭的,所以就專門成立了這一個部門。

他退伍後分分配的工作是下鄉收蠶絲,一步一步最後成爲了站長。當年爸爸也收過蠶絲。只是後來包產到戶,由於地域差異我們並不適合養蠶。因爲,繭站的效益就逐步減下來了。

再後來,直接就取締了這個部門。不過,他的運氣很好。在他卸任之前,小兒子還能頂他的班。大概頂了1年多的時間,最終這個部門取消了。他小兒子也只能做其他的事了。

但,他也還是能夠按照之前的職別養老。總體來說,他的這一個選擇改變了他的一生。

當初他要去當兵,要不是他老婆的大力支持,也是不行的。當時,家裏的農活是很繁重的。一個女人一邊要拉扯孩子,一邊要照顧老人孩子。可想而知是要面臨多大的困難。因爲他老婆的堅持和擔當,最後才成就了他。

是啊,你想要做成一件事,另一半的支持是相當重要的。

一個選擇就是不一樣的人生。隔壁家的爺爺因爲這個機遇,改變了一家人的境遇。現在他們家已經遷走了。孩子們也各有各的事業。

村裏還有一位當兵改變命運的人,論輩分我也得叫爺爺。但他的年紀並不大,和爸爸他們差不多,只是輩分高。

他退伍後被分配到一個監獄當獄警,後來因爲各種機遇,到沿海一家企業當了總經理。村裏的晚輩有人還在他管理的公司上班呢。

村裏人很少見過他,他成家立業都在外地。只是回家看望過幾次家人。他的思想格局和村裏的人完全不一樣。

他家裏現在還有一個老母親,但老母親不願意走那麼遠的地方去。所以就留在老家和大兒子一起。老人家的大兒子就是我們村裏的那位老師。今年老人家應該是88歲了。

他們都是因爲一個重要的選擇而改變了自己的一生。其實,我們很多時候也一樣。不一樣的選擇就有不一樣的生活。但無論是什麼樣的選擇,選擇後需要面對的就需要自己堅強的面對。永遠沒有退路,因爲時間不會倒流。

村裏很多和他們同輩的人會羨慕他們。其實,有什麼好羨慕的,當年或許都有着同樣的機遇,只是別人抓住了,而自己沒有抓住。所以,不管因爲什麼原因失去了機遇,那也是你自己的原因。

學會接受現實吧。

  (三)村裏的團長

他的確是團長,但不是帶兵打仗,是伙食團團長。

當年集體生產的時候,他管理伙食團。這是他引以自豪的事,他就是我爺爺。

小時候,經常聽爺爺提起當年做伙食團團長的故事。那年他才14歲就勝任了,他只上了一個小學,因家裏窮就輟學了。但爺爺的珠算很厲害,大小賬目都可以搞定。或許正因爲這樣,他纔可以當上伙食團團長吧。

他說當時管着幾百人的伙食,確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爺爺雖然沒怎麼上過學,他的這些經歷無一例外都證明他在村裏還是算一個人物。

那些年月,生活條件都不算好。每家每戶生養的孩子都不少。聽爺爺說,爸爸出生後沒奶吃,那時候可把他急壞了。後來想了好多辦法,費盡千辛萬苦還是把孩子拉扯大了。

爺爺是45年生的,那年剛好抗戰勝利。若細算出生的月份,剛好就是日本投降的日子。

爺爺一手拉扯大了5個孩子,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年輕的時候,他拜師學藝學會了木匠。在方圓幾裏的村莊都知道他,凡有活計都會找他去做。爺爺最近這些年還會去做木匠的活,一般都是幫忙指導指導。

爺爺經常說:“天荒餓不死手藝人。”後來,三個兒子都學了木匠的手藝。改革開放後外出務工都乾的是和木匠相關的行當。

爺爺是村裏第一位坐過飛機的老人。爺爺坐飛機那年,我還沒坐過飛機呢。前幾年,父親他們三兄弟出錢讓他到沿海遊覽了一次。出門的時候是坐火車,他沒有坐過火車。然後回來的時候坐飛機,還坐過一次輪船。當時本來讓奶奶也去,只是奶奶暈車,身體不怎麼好,就沒去了。

回到村裏後,爺爺逢人就會說飛機是如何如何的。其實,他不是爲了炫耀什麼。只是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老人也想看看這個世界。

後來,村裏也有幾位老人出去過,但都沒坐飛機。因爲年紀大了,身體條件不允許。雖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老人還是割捨不了自己對家鄉的熱愛。

這些年,爺爺奶奶還一直種地。爺爺的身體一直很不錯,只是奶奶身體要差一些。奶奶比爺爺大一歲。今年,爺爺71歲了。在村裏,他只能算中等年老的。村裏有三位80歲以上的老人,留在村裏的年紀最小的也都上了60歲了。老人們守護着村子,年輕人在外努力的拼搏,爲村子的富裕努力。這些年,好些人家逐漸都蓋了新房。有的直接就遷到城裏去了。現在村子的.面貌煥然一新,村裏的人也人才輩出。

關於爺爺還有很多故事,我只希望他和奶奶能健健康康的長命百歲。

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們曾經那麼的辛苦,現在也該歇歇了。希望老人們都能健健康康,萬壽無疆。

  (四)結婚最早的人

據說他是村裏結婚最早的人,當時好像是12歲的樣子。不過細細算算當時的年代來說,也不足奇怪。因爲當時的人結婚都比較早。他是村裏上八十歲以上三個老人之一。三個人中,他的年紀是最小的。今年也83歲了。他這一生吃過很多的苦。中年的時候他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後來他一直都沒娶。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

他八十大壽那年我回去過。當時他每天都要放羊和牛。一頭牛,三隻羊,無論天晴下雨都不會耽誤。能上山下坡的幹這些活兒,怎麼看也不像是一個八十歲的老人。

那次我看見他還能背幾十斤的番薯,我就在想:“若我八十歲的時候,我還能和他一樣嗎?或許還活不到八十歲呢?“除了感嘆之外,還是感嘆。對於我而言,那或許是很遙遠的事,其實也很近。

其實,他的長壽沒什麼祕訣,主要就是能吃,扣肉他能吃好幾塊。而且,他一直都在勞作。所以身體一直都很好。記得他六十幾歲的時候還出去幫工。那時候,我們那個地方收割稻穀。有的地方要收割得早些,就會請人去幫忙。當時他還去過呢,另外他會石匠。所以很多石匠的活計他也能做。

其實村裏的老人基本都是這樣,一直都忙碌着。雖然這些年的生活條件好了,但他們還是改不了之前勤勞的美德。

閒暇時分,大家也會嚼舌根。很多時候就會把他的事拿出來說。說那麼早就結婚,當時估計都還不懂“人事”。每每別人說起的時候,他雖然會感覺心裏不悅。但也不會有太多的爭執。畢竟只是一些玩笑的話語而已,不必當真。他算不上村裏比較牛的人物。但他無疑是村裏最勤勞的人,也是村裏吃苦最多的人。當時,他自己一個人拉扯孩子的時候,那種苦難是可想而知的。

目前,他還是保持着日日勞作的習慣。現在,他也是兒孫滿堂,對於老人來說是莫大的安慰。後人們一直都不要他繼續幹活,但他就是閒不住。感覺停下來就不舒服。

很多時候,我們勸爺爺不要種地了。爺爺就會給我們說:“你看人家八十幾的人都還在做,我還年輕。”那一刻,我們就無語了。其實老人們自己心裏知道自己老了,但還是有一種不服輸的感覺。

隔壁家的爺爺,還是回到老家養老,也還親手種些小菜。其實,他們要的就是這種勞動的感覺。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其實老人們在這樣的年紀也有他們的活法,所以我們很多時候也不必要太較真。凡事,自己心裏是最清楚的。因此,請尊重別人的想法。

  (五)高薪的“年輕老人”

留在村裏的老人,最小年紀也有六十歲多歲了。他們大多都還繼續辛苦的勞作着。

他今年63歲了,在村裏的老人中算是年紀人,他是村裏“高薪的年輕老人”。

現在他在老家做着一樣活計,很是不錯。收入上來說,可以和爸爸他們在外地打工相比較。我們村後面就是國家森林,所以也有這麼一羣人。按照相關的法規,可以伐木。

他和附近幾個村的一些人,聯合起來就一同去伐木。每天大概有300的收入。

一個月下來,運氣好的時候大概有6000多吧。一個月能做20天左右。這樣算起來,和在外地打工差不多。只是,這個活計很是辛苦的,一般人也吃不了這個苦。他年紀要小一些,身體自然要好些,所以能做這個活計。但,這幾年他也做得少了,也慢慢的做一些其他的活計。

現在,他開始養殖蜜蜂,是一種產蜜很高的蜂。據說效益還是不錯,這幾年我也沒回家,這還是聽爺爺說的。他有三個兒子,現在整體情況都不算好,所以他還要繼續的努力。對於他而言,有一種無奈的感覺吧。雖然,他口頭不說,但心裏還是很苦的。畢竟別人家的兒女都還算好,他卻沒有任何驕傲的資本。

大兒子現在離異,二兒子外出務工一直沒回家,小兒子憨厚老實,不算聰明。目前他做的一切都爲了最小的兒子,也寄希望自己再老一些的時候,小兒子能少一些負擔。老人的心是無私的,做的一切都是爲了自己的兒女。

高薪對應的是“高辛”,這是可以理解的。現在我們很多年輕人吃不了苦,一有點困難就把自己嚇到了。想想父輩的付出,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堅持。年輕的時候,不吃點苦,什麼時候吃苦呢?

很多時候,每次自己遇見困難想要放棄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家鄉的這些老人。一想到他們那麼大的年紀都還在辛勤勞作,我就告訴自己要堅持下去,立刻就有了動力。

小時候,爸爸經常給我說:“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沒有付出,就不會有收穫,這是一個真理。不要想那些一夜暴富的事,還是腳踏實地的去爲自己的幸福努力爭取。

我們都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的路,一旦決定了就義無反顧的走下去。若錯了,就立馬改正。錯了,沒什麼可丟人的。丟人的明明知道錯了,還繼續堅持。別人怎麼說你,都不重要。關鍵是你自己如何看待自己。

就像這位爺爺一樣,他雖然會有很多“所謂的不堪”讓別人指指點點。但又有什麼關係呢?他還是勤勤懇懇的勞作,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少一些爭執,多一些行動,這纔是最實在的事。

小山村有許多故事,淳樸節儉是村裏人最美麗的東西。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這種生活作風還時時刻刻的保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