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失落的村莊的散文

失落的村莊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有這樣兩組數據:民部門最新統計數字顯示,我國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萬個,現在則降到了270萬個,也就是說,過去10年全國每天消失80個自然村;另一則,2012年6月發佈的數據顯示,從2004年到2011年,全國村民委員會的數量逐年遞減,從64.4萬下降到59.0萬,平均每年減少7700多個村委會(平均每天減少21個村)。與此同時,居委會數量從2004年的7.8萬增加到去年的8.9萬,說明城市化加快了和發展了。

失落的村莊的散文

從這兩個數據中可以看出,有一種選擇叫離開,有一種趨勢叫進城。隨着城鎮一體化的有力推進中,這些情況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在自己的身邊時時刻刻發生着。面對這樣的局面,這樣的一種城市化發展的態勢,我不禁要問:這樣的模式和生活方式真的適合人們長期的生活健康嗎?雖然說現在,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多年了,國家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一個大國向着強國邁進。但是,在中國的歷史脈絡中,幾度繁榮,幾度沒落,最終大部分的人們還是選擇了村莊。

在當下這種城市化的進程中,以土地爲生的人們是去是留?被陷入到選擇的兩難境地中。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千百年來,形成了居住在村落人們獨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特別是具體到一個村落時,就有“十里鄉俗就不同”之說,可見以村落爲單位的協作勞動,生產生活,情感交流,成爲了以土地爲生人們的根基,有個共同的名字“家鄉”。家鄉——形成了人們的精神寄託,情感交流的紐帶,包含了“落葉歸根”安放靈魂的淨土之情。

從一個人出生在村落開始,不管是以後的人生經歷了多少,到一定的時候,家鄉那種質樸和純淨,就成爲了一種抹不去的情結。因爲,在那裏有親人的牽掛,有童年的發小,有成長的快樂。在那裏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留給生活過的人,最美好的記憶。在那裏,居住的人們有着一個共同的名字“父老鄉親”。這種從內心自發的情感,是他鄉的“遊子”迴歸的期盼。特別是到了佳節來臨的時候,就有了“每逢佳節倍思親”之情,不由地就會對着家鄉的方向凝望或者祭拜。

到今天,許多的自然村落,已經不能留住人們在此安寧的生活和耕作了。特別是不足千人的小村落,人口流失更加嚴重。面對着現在社會高速的發展,高消費時代的到來,讓許許多多的人們選擇了離開自己的家鄉,或者出外打工。特別是對於依靠土地的農民,在土地上耕作的收入,已經維持不了自己的日常開銷,因此,只有背井離鄉去發展或打工。這樣以來,現在很多的村莊,只有老人和孩子居住,成爲了留守在村莊人們的主力軍,因此顯得特別地蕭條,毫無生機。

許多自然村落形成了這樣的局面以後,看到的是,學校的撤銷,醫療室的滯後簡陋,文化活動室的冷清,常常伴有荒草雜生的情景出現。當一個村落,沒有了發展的生機,留不住人們生活的安寧,那麼只有失落了。因此,在當下的現代化進程中,小村落的生存狀態,正在被人們一點點地放棄了。特別是中年人,面對這種社會現實,只有無奈和嘆息。在這些人羣中,以60,70後的生人爲主,因爲他們的孩子,如果考上了大學,就選擇了城市生活;他們的孩子即使沒有上大學,也會在城鎮選擇定居。所以小村莊的後續發展已經被劃上句號了。

現在,這些涌入到城市生活的人們,真的生活的幸福嗎?這些離開了土地的人們,放棄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離開了特有的文化供養,能快樂嗎?雖然此時他們住着樓房,甚至開着小車,但是這是他們想要的嗎?展現在他們眼前的是物質的充盈,物慾的膨脹,卻失去了自己靈魂深處情感歸宿的根。總有一種漂泊感,無處安放自己的心。在鋼筋水泥都市的叢林裏,真的有利於人們的生存健康嗎?我想,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是不會長久的。更重要的是,抹殺了許許多多的地域文化和自然生活模式。

以我生活的關中道爲例,千百年來人們居住的房子,是“房子半邊蓋”的土木結構。這樣的房子有着冬暖夏涼,接地氣、通風利,住着舒坦等等優點。但是,現在材料的高漲,工價的高昂,讓許多人已經蓋不起這樣的房子。因而只有選擇千篇一律的水泥平房,在這種現實矛盾中,可以說明一點,對於居住的選擇,更多的人們只是無奈和感慨。本來,民居建築,就包括了建築結構,文化內涵,風土人情等等,可是現在已經失去了原有的特點了。從這種民居的現狀中,可以證明一點,在發展中,人們更應該重視自身的文化和生存方式。

在每個人平日的'“衣食住行”中,失去了原有的東西太多了。民以食爲天,現在都市的飲食中,從表面上看,豐盛而多彩,但是沒有家常菜的味道,就是讓每個人心中常常掛念得母親的拿手菜。因爲在都市裏吃的主食、蔬菜、雞鴨魚肉等等都是商品化和工業化的產品,已經失去了食品原有的味道了。在我們所穿的衣服中,雖然已經是精彩紛呈,風格迥異的時代,但是這些衣服只是商品,沒有情感的寄託。是永遠比不上母親做的千層底或者織的毛衣那樣溫暖和合適。在我們住的房子中,都是千篇一律的面目,沒有睡在家鄉土炕上的那種踏實感。雖然說現在的出行工具有汽車、飛機、高鐵等等,但是沒有坐在牛背上或者拖拉機上的親切感和悠閒之心。

失去了村落文化,可以說是現在當代人最大的一種悲哀。現在,當許許多多的年輕人興致勃勃,高談闊論所謂的時尚生活,是否能從自己內心自問一下:我來自哪裏?我的本根文化呢?屬於我的精神寄託呢?燈紅酒綠,流光溢彩,車水馬龍,忙忙碌碌的都市生活,真的是每個人需要的嗎?面對着失落的村莊,如果現在的人們不珍惜,不去延續,那麼當有一天完全荒蕪了,成爲了一種紙張上的記錄之時,我們該怎樣面對自己的後人呢?我想,從村落中走出的孩子,能夠多一份迴歸之情,常回家看看,留住自己的根吧。

我認爲:保護村落生態文明和保護村落文化勢在必行。在現在的村落髮展中,要以人爲本,注重人們的生活健康,精神愉悅爲根本。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爲了經濟利益,破壞生態環境爲代價,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在國內外村莊發展的事例中,不是發展地越快越好,而是有着自己獨特文化的村莊,是人們一直嚮往的地方。因此,定位好村落髮展的基調,勢在必行。國外具有代表的名鎮威尼斯,就是保持着工業革命前村落的狀態,拒絕現代工業產品,以手製品聞名於世。國內具有代表的烏鎮,就做得不錯,成爲江南小鎮的文化符號。

要想村莊不消失,就需要有產業支撐。現在,一些鄉村的產業空、青年人空、住房空、鄉村幹部空,“四大皆空”是造成村落凋敝和衰落的重要原因。對於當下的時代變遷,政府有必要給村落建立起科學地管理機制,完善有效地引導和保護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鼓勵農民進城發展和居住。特別是對於離退休的老人,或者有故鄉的人,我建議還是去村落居住,更有利於身體的健康。最重要的一點,可以把他們的人生經驗和餘熱回饋給家鄉。榮歸故里,熱愛家鄉,同時也了卻了,落葉歸根,魂歸故里的人生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