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向往的古村落散文

我向往的古村落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早就聽過文友介紹,在湖南嶽陽市區以東約70公里的筆架山下,有一個神祕的古村落,名叫張谷英村。於是就渴盼着能走一走。

我向往的古村落散文

初夏,我終於在文友陪同下來到了張谷英村。古村坐落在羣山環繞中,緩步眺望,只見眼前一片新綠,山花盛開。潺潺的渭溪河水橫穿全村,流淌着四季不敗的風景。村中的河面上有石橋58座,是一道各色古橋的風景,被譽爲是“金帶環抱”的村莊,是一塊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此古村落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體現聚族而居的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羣村落。全村現有600多戶人家,系明代張谷英的後代。

貼近張谷英村,站在古老的石橋,頓覺眼面前又豁然開朗,四面青山綿延起伏,忽如巨大的屏障耀着仙霧緩緩騰空,把村子和外界自然地隔離開來。600多年的歷史,600多年的綿延,造就了張谷英村的燦爛與輝煌。古村間的屋宇相連,綿延達數裏之遙,村內還有數十幢高起的屋脊相接的大屋,猶如巨幅彩卷展鋪展在人們的眼前,隆起了古村的閃靚。

張谷英這個人名在歷史傳記有二種說法:一是相傳明洪武年間,張谷英是一位資深的風水先生,他從江西途經湖南時,看中了這塊神奇的土地,從此開始建村立業,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世代繁衍至今,具有濃郁的自然生色彩。

二是有後人在墓碑上找到的記載;張谷英約生於元順帝至元年(1335年),死於明成祖永樂5年(1407年)。張谷英原籍江西,曾任明指揮使(相當於當今的軍區司令),他於明?洪武年間由吳入楚,歸隱於岳陽縣渭洞筆架山麓,寄情山水,建村後還立有傳世百代的規劃。留下了傳種接代,榮宗耀祖的美麗夢幻。

不管怎麼說,張谷英確有其人。六百餘年來,張谷英村的後人們在這裏勤勞耕耘,繁衍生息,已達26代之多,形成了現有單姓裔孫達萬餘人的赫赫大族,古村聚居人數2200餘,成爲一個張姓自然村。村裏的農家老少,大多情真義重;男女長幼,尊卑有序,過着寧靜的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生活。

村裏有古建築面積51000平方米,古天井206個,古廳堂237個,古房屋1732間。張谷英大屋的整體設計是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重要哲學思想。大屋於四面環山的風景區內,它北倚龍形山,系風水上所謂“龍脈”集結之地。大屋建築傍水,成爲歡騰的龍脈,是好山好水因地制宜的典範之作。近看大屋,古堡般的幽靜而美麗,就象是一座迷宮覆蓋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這裏是一片靜地,百年沒有戰爭的硝煙,沒有世俗間的紛爭。六百多年來,人們按照自己的生活軌跡隨緣而過,面對自然的生態而然地生活着。

觸摸張谷英村,高高的牌坊兩邊是古建築,蔚爲壯觀,古建築羣的每戶人家大門外,石刻對聯醒然入目,好象在向世人展示一幅歲月滄桑的歷史畫卷。路邊,清澈的溪水劃過,從橋下淙淙流淌,恍如流淌着一本厚厚的史書,也似乎在訴說着六個世紀遙遠的歷史鉅變。張谷英村不僅有優美的自然景觀,而且還有傳奇的耕讀故事。

據資料介紹:張谷英家族在當地數百年中,傳承着講道德,求團結,讀詩書,明禮義,攻武技,事農桑,不以江南望族自居,不以屋大欺鄰弱小。尊親孝祖,友睦鄉鄰,“孝友家風”,和諧著稱。在明清時,這裏共出秀才45人,太學生33人,貢生6人,貢員1人,舉人7人,進士1人,中憲大夫1人,其中有兄弟同登虎榜的,祖孫奪取文魁者也不乏其人,留下許多優美的故事和佳話,這些佳話都與一間間古色古香的`老屋相連。

整個張谷英村由當大門、東頭岸、西頭岸、聚龍灣、石大門、王家塅、上新屋、長沙塅、楓樹屋、下新屋、和風塅、潘家衝等十幾個門頭構成一個龐大的單姓家族民居大院,這裏的建築羣既是一個嚴密的整體,又具有明、清兩代建築的不同風格。每棟建築門庭嚴謹,高牆聳立,方磚鋪地,青瓦蓋頂,十字穿堂,巷道相通,使古屋充滿了無比的神奇。

古村的主體建築大門,現在保持得很完好。飛檐和斗拱明顯地異於其他地方保留的晚清民國時期的建築,保持了濃厚的明代建築的風格。大門兩旁各建有一口煙火塘,既可防火又壯觀瞻。跨進高高的石門檻,迎面就是天井,沿大屋中軸向裏是一個很寬敞的廳堂,四井五進,雕樑畫棟,最後一進廳堂,莊嚴威武,爲祖先堂,神龕上有始祖谷英公塑像。東西兩側依地而建,呈對稱地伸出3—4個橫向分支,呈“豐”字形結構,即橫堂屋,由3—5進組成,廳堂寬敞,天井對稱。每一組堂屋都有明顯的功能,是當年主人行祭祀、婚嫁、喜慶、或集會議事、或休閒娛樂的地方。

更爲驚詫的是,這裏的建築宏偉,規劃匠心獨具,設計巧奪天工。遠觀檐廊銜接,樓閣參差;近看天井相連,複道縱橫。古村的佈局之妙,巷道之幽,天井之玄,雕畫之美,用材之神,堪稱爲五絕。其通風、通道之協調,別具一格,其採光、屋宅排水之奇妙,令人歎爲觀止。每一間獨立的屋子都有着大致相同的結構,主堂屋及橫堂屋由數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由天井和半開敞的堂屋以及兩側封閉的廂房構成;屋中間有屏門、檐廊、巷道相隔。分則自成庭院,合則貫爲一體,穿行其間,晴不曝日,雨不溼鞋。正堂屋及其兩側的廂房居室供長輩使用,側堂屋由家族裏晚輩的每個小家庭居住。

室內外的窗戶、門樑、屏門等大都是用中國傳統的木石雕刻工藝裝飾,有的是明萬曆年間的舊物,雖經歲月的風霜,仍然完好如初。建築羣的木石雕刻中鏤刻着許多民間傳說,筆畫簡練,線條清晰,形象逼真。如牌坊上的舜耕歷山,掛角攻書;大梁上的二龍戲珠,雙鳳朝陽;屏門上的八仙過海,四郎探母;窗戶上的喜鵲梅花、蝙蝠、松鶴;案臺上的鯉跳龍門、麒麟送子;天井石面上的福祿壽喜等等,技藝嫺熟、造型生動。其中當大門接官廳旁邊堂屋的八駿圖最是大氣淋漓。畫面上的八匹駿馬瞟肥體壯,栩栩如生,或引頭長嘶,或相互嘻戲,或昂首奔騰。表現了馬放南山的太平盛世和這大家庭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勃勃生機和繁榮景象。

所有建築全部有幽深的巷道迴廊連接着,獨具特色的62條巷道曲折迂迴,四通八達,戶戶相連,巷道總長達1495米,把整個屋場連成一片,幾乎不用出大門便可走遍村裏的每一戶人家。歷經數百年,歷經多次滂沱大雨、洪水傾瀉,大屋安然無恙,至於水排向何處,更是一個難解之謎,實屬奇蹟。除排水外,天井還有采光、通風等功能。晴天可沐浴陽光,夜晚可把酒邀月,極具舞臺藝術效果。足不出戶即可體會外面世界寒來暑往的四季變化。

踏着鋪滿石板的幽深古道,穿梭在迂迴曲折的走廊,走進一扇扇高高的大門敞開的屋子,觸摸一根根重逾萬斤的石柱,探訪一處處陽光直射的天井,環視一個個雕刻圖案的窗口,尋求一種探古的幽情,追溯其數百年來的風雨滄桑,不知不覺中會覺得,大屋周圍的雕刻人物和神仙們恍惚退隱到了一片神祕的虛幻世界中,彷彿感覺到歷史似乎離我們更遠了,但又似乎離我們更近了,這也許就是張谷英村最大的遊覽感受所在……

傍晚,夕陽把古村染得通紅,像是披上了一塊紅裏帶紫的紗巾,當我我即將離開古村的時候仍是那樣的依依不捨,回望這個繁衍了二十多代人的寵大古宅,我的耳畔突然又有了一種源遠流長的田園文化在呼喚。是的,它不僅是美,更是它的獨特和擁有的深邃,傳承和構成了研究湘楚文化的“活化石”的魅力,是古村落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