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精華】高考作文合集3篇

【精華】高考作文合集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高考作文合集3篇

高考作文 篇1

一個富人去請教一位哲學家,爲什麼自己有錢以後很多人不喜歡他了。哲學家說:因爲你有錢後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別人了,富人仔細體味着這句平淡無奇的話,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較小而已。但這個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遠是不受歡迎的。世界是由許多人組成的一個整體,我們都是隻有一隻翅膀的天使,只有擁抱着才能飛翔,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輩子,其實就是與其他人溝通。要能夠溝通,就必須堅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現在許多人就如前面那個富人,一有些錢就目中無人,說話也變了味,這樣的人渾身盡是銅臭味,他只願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記了“達者兼濟天下”這句話,別人在他眼裏都是窮光蛋,說話不客氣,完全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這樣的人是要吃大虧的。

陳世美一心只想榮華富貴,他攀龍附鳳,殺妻滅子,終究是人才兩空,死在包大人鍘刀之下。唐明皇寵信楊貴妃,不顧百姓勞頓,嶺南快馬送荔枝往長安,終究弄得衆叛親離,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則知道這個道理,他採納魏徵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自然國泰民安,歷史上纔有貞觀之治的美譽。

孟子進言齊威王,以“齊桓晉文之事”曉之以理,闡述了要體諒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則天下可運於掌上,民之歸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多爲別人想想,世界將更加和平。想想那些醫療事故,那些殘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戰俘,那些流離失所,掙扎在水深火熱中的難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頭、熊掌,難道動物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嗎?這些太可怕了,可這卻是一些人的所作所爲,他們的行爲將被人們唾棄,他們終有受到懲罰的那一天!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爲別人着想,別人也會爲你着想,真誠才能換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世界一定會更加和平,安寧。生活得更加和諧,充滿快樂。

評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語出《論語·顏淵》。意思是,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這是儒家的信條之一,以此作爲文章的標題,略嫌“迂腐”,倒也無可厚非。

話題內容不正是“看到自己與看到別人”嗎?

何其相似乃爾!無論是擬題還是立論,這位考生都顯示了比較豐富的文史知識。文中列舉了孟子、齊威王、唐太宗、魏徵、唐明皇、陳世美等歷史人物的行跡,不僅充實了論點,而且使文章搖曳多姿,充滿趣味性。不惟如此,作者還十分關注生活和時事。文中如“醫療事故”、“虐待戰俘”、“難民問題”、“動物保護”等等這些現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都被一一提及,體現出當代學子的廣闊視野和強烈的人文情懷。

高考作文 篇2

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周國平先生對當代人的精神狀況作過這樣的描述:“精神生活的平庸化是我們時代的一個明顯事實。在精神領域,不管幸運還是不幸,每個人獨自承擔拯救自己靈魂的責任,這將是許多代人的命運。熱情的理想家所能做到的,至多是鼓舞人們自救,而不是充當救世主。”

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標誌,即使沒有哲學和哲學家,我們也有不滿和自救的需要。

請以“精神的自救”爲標題寫一篇文章。可以敘述自己或別人的經歷,也可以表達感悟和思考。

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於800字。4.不得抄襲,套作。

【寫作指津】

這是一個關於人與自我的話題,直指人的心靈,符合高考[微博]命題的趨勢。寫好這篇文章的關鍵在於讀懂材料。這則材料透露出三方面的意思:一是當今時代存在着精神生活平庸化的現象;二是每個人都有獨自承擔拯救自己靈魂的責任;三是精神自救是精神健康的標誌,精神的缺失要靠自救來完成。理解了這三層意思,就可以進行立意了。

可從以下幾方面構思:

(1)什麼是“精神的自救”。簡單地講,“精神的自救”,就是從精神的層面對自己進行思考、反省、修正和調整,從而加強道德修養,提升精神境界。

(2)爲什麼要進行“精神的自救”。可列舉現象,闡述當代人精神的缺失。如缺少應有的信仰和信念,精神頹廢,萎靡不振,人心浮躁,功利至上,以“自我”爲中心。或缺少應有的基本道德。如瘦肉精、毒奶粉、地溝油、注水肉、蘇丹紅、漂白劑等事件屢禁不絕。缺少應有的基本文明行爲,如亂吐亂扔、破壞環境、毀壞公共設施等行爲屢見不鮮。

(3)怎樣進行“精神的自救”。可闡述“精神自救”的具體方式和途徑。如多讀書,吸收前人的精神營養。多思考,經常自省。多學習,補充精神給養。

(4)“精神自救”的艱鉅性、複雜性。“精神自救”,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斷努力,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5)只有“精神自救”,才能成爲人格完善的人。要明確表達自己對“精神自救”的理解,力求把見解說深說透,但也要注意辯證思考。注意論證的全面性與層次性。

【佳作展示一】

精神的自救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們的精神需求能否跟得上經濟發展的步伐呢?精神的缺失必將導致生活的畸形,若陷入泥淖,誰是我們的救世主?

曾收看中央電視臺舉辦的青年歌手大獎賽,選手們的精彩才藝表現讓我心潮澎湃,但知識問答環節卻讓人大[微博]跌眼鏡。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歌手竟將英國國旗誤認作中國國旗,連一點基本的文化常識都沒有,“精神自救”真是迫在眉睫。

我們聽慣了激情澎湃、語速極快的流行音樂,卻逐漸忽略了古琴古箏的渺遠、悠揚。

我們對“非誠勿擾”等娛樂節目爛熟於心,卻忘了《詩經》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帶來的感動。

我們隨手從暢銷書中取一本《小故事大智慧》便覺得自己親近着書本,卻將《論語》《史記》等經典拋諸腦後。

沒有人能拯救你的靈魂,精神只能自救。忙裏偷閒時,泡一杯香茶,捧一本好書,靜靜地品味字裏行間的喜怒哀樂,這未嘗不是“精神自救”的途徑。

節日氣氛的冷淡大家有目共睹,年味不濃了,湯圓不甜了,糉子不香了,其實這也正是我們精神生活平庸化的標誌。告別酒店年夜飯,一大早起來,跑跑菜市場,洗洗涮涮,暗香浮動的夜晚,豐盛的年夜飯會告訴你年的味道。告別超市裏的速凍糉子,買些糯米,洗洗泡泡,雖然可能包得形態各異,但親手包的糉子才香。快餐文化時代的我們,過於倦怠懶散,缺乏對精神的關懷,這不只是人類的悲哀,更是文化的悲哀。

面對種種精神平庸化的表現,我們該何去何從?理想家早已爲我們勾畫出一系列的藍圖,若我們只是冷眼旁觀,那它們將永遠只是一個個漂亮的幻影。能夠拯救精神的只能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別人。

【點 評】

從文化的視角切入,密切聯繫社會生活實際,由表及裏,探討“精神自救”的途徑。通過文化現象折射出的人們精神之缺失,論證了自救之必要,中心突出,主旨鮮明。善用修辭,長短句、整散句的恰當運用,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

高考作文 篇3

伸手觸不到的天際,也可看到希望。

誰能說自己一生從未誤入歧途?幸福必是苦後品味纔開感受到其精彩,若不懂坎坷爲何物,又怎麼能知道什麼是希望?

獨自走在空蕩蕩的大街上,黑幕籠罩着天空,預示着一場滂沱大雨即將來臨。街道上也可以看到零星的幾盞路燈,昏昏暗暗的,似乎照不亮身下的那一片土地。渾渾噩噩,這是怎樣的一種心情?悽楚,悲傷,還是無忘。我想,若是心中載滿了希望,面對同樣這般的景象,也許又是另一番風味。

要相信,希望就在空中,即使早已分不清白天黑夜。那一輪又圓又亮的太陽,似乎觸手可得,而又亂入雲中,背對着大地。辛勞的農人看到了這是希望,那炙熱的陽光知道農人的內心,攏了一片雲,爲他們遮住自己。待炎炎正午,再現於當空,給了莊稼所渴望的光照。那一輪又大又紅的驕陽,如天空中的向日葵,待成熟的秋天,也便收穫了希望的種子。

在伸手觸不到的天際,也可有希望,爲世人所擁有的希望,即使在空闊的山谷中也爲你架起了一根面向彼岸的獨木橋。其實,希望就在頭頂,就在腳下,只是需要你自己去發現。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帶來的不僅僅是美好的事物,更多的,是藏在鮮爲人知的地方的那一縷陽光。若是有意,拾起它,一方廣闊的天地便通過它指引着你去到達,待你發現了那長滿向日葵的田園,內心應該會泛起一道又一道快樂的波瀾。

心若在,夢就在,在你我心中,是否都有一片洋溢着清香的向日葵莊園,是不是比天空中的那一顆大大的向日葵更加迷人,更加耀眼。在不經意間,拾起地上的一片花瓣,也應該是欣喜的,希望的種子發芽了,成長了,結果了……

擁抱希望,是對人生的肯定,是對挫折的熱愛。希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層階梯,它帶着成功的通行證,失去了它,便意味着灰心喪氣。那麼,在黑暗的路燈下的耀眼的陽光,便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遠方。試着,在無論什麼逆境中,尋找希望,播撒一顆顆的種子,在金黃的秋季,定會用辛勤的汗水去換取成功的通行證。

面對大海,有的人看到的是無邊無際的內心的害怕、緊張,最終丟了性命,而有的人看到的則是另一方海岸,最終開心地到達了彼岸,欣賞着彼岸花開。

在金秋,收穫了天空中散落的葵花籽,那是希望的果實,又是希望的種子,好好把握住,這來之不易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