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古典之殤》讀後感(精選12篇)

《古典之殤》讀後感(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典之殤》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典之殤》讀後感(精選12篇)

《古典之殤》讀後感 1

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們成長的經歷與記憶中,自然少不了書的存在,書不僅傳授我們知識,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思想。

在我印象中還真沒有幾本書會被我反反覆覆的閱讀、品味、感嘆,唯有一本《古典之殤》。幾年前偶爾在書店裏看到這本書,我被書上那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幽藍色的神祕所吸引,於是買下了這本書。初讀,大概因爲那時思想還未成熟,初步的體驗只是這本書不同一般,閱讀中,感覺似乎是在拉家常,可當時我卻認爲這本書沒有多少“營養價值”,對我的寫作不會有多大幫助,自然地它就被放在書櫃的一個角落,靜靜地等待着我的再次發現。再次發現它,是幾個月後一個無聊的節假日,我又打開它閱讀起來,漸漸地我瞭解了原來的大自然與現在的大自然,瞭解了真實與本質,也看清了一些社會現象。

看到這些文字,心裏產生了一些共鳴,產生了那種不能言傳的特殊感受。但這種感覺太縹緲,太朦朧。往後的日子裏,我開始聽起新聞,觀察起生活,注意到周圍人身邊事,漸漸地對一些社會現象有了自己的看法。我開始漸漸明白這本書的價值。這本書有一個副標題是“紀念原配的世界”,意思是爲了表達與原配世界的離別之意。在作者眼中,原配世界是一個天光明澈、風物燦爛的世界,我們今天正在告別這樣一個世界,正在用自己過度膨脹的慾望,拋棄延續數千年之久的傳統與習俗。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原始大自然的.美,讓我理解了作者回憶往事時所流露出來的感情,我們產生的共鳴越來越多了。作者揭示了社會上一些不正之風,一些不道德的行風。他把最現實的生活,徹底展示在我們眼前,使我學會了道德、責任的堅守,學會了誠實、善良地對待他人,懂得了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於是,我一口氣讀完整本書,那種正義、善良的品質已深深感動了我。那種百分之一百的實話的文章,雖沒有任何華麗的詞藻,卻用真實訴說着永恆。

這本書喚醒了沉睡的自然美景,這本書洗滌着我心靈的污垢,它告訴我許多道理,這些道理將伴我一生,讓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改變自己。與高尚的人談話你也會變得高尚,讀好書就如同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他會改變你的一生。

《古典之殤》讀後感 2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題記

你會有這種感受嗎,如此近距離的接近自然?或許有,但是定然不會太多。因爲這個世界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了。敢問在今天的夜裏你會聽到什麼,恐怕除了人在大聲爭吵,機器在大聲運轉,小販在大聲吆喝,乃至什麼也聽不見吧;又敢問你會看見什麼,恐怕除了炫目的霓虹,刺眼的車燈,不滅的燈光,乃至什麼也看不見吧;再問你會嗅到什麼,恐怕除了刺鼻的汽油,油膩的酒肉,腥臭的垃圾,乃至什麼也聞不到吧。爲什麼?只是這世界變了。

19世紀的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寫到:“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他的指向是法國大革命,但是對於我們這個民族所處的這個時期也同樣適用。我們這個時代或許說飛速發展,或許說日新月異,但是生態保護這方面卻遠遠沒做到飛速發展,日新月異。或許這便是王開嶺先生寫這本書的原因,紀念也是提醒。

王先生在這本書中把注意力集中到自然細節,那些曾經來過卻告別的風物:熠耀宵行的螢火蟲,不捨晝夜的河水,似曾相識的燕子……用自己深沉而睿智的筆去描摹他們,去記住他們,去反思他們。先生是這樣認識的:好東西都是原配的,好東西都是免費的。我開始是不信的,但是先生把一幅曾經的失去的古代田園畫卷慢慢展開,慢慢解釋給我聽時,我就瞬間明白了,原來好東西真的都是原配的免費的,比如螢火蟲,比如活水,比如蟋蟀……

先生是這樣說的,但是他只能帶動我們這些讀者去傷感,去理會,但誰會去真的幫忙找回那個失去的世界,就算有心也很難,更何況沒有人會因爲一隻蟋蟀而放棄什麼,因爲蟋蟀只是蟋蟀,它換不回金錢,權利,發展。

但是有個人他真的努力去做了,他說,中國將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爲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雖然是最官方的語言,但是他的所作所爲並不官方,而是有力度的:“碧水藍天”工程的實行,讓生態文明不再是紙上談兵。

我是個在鄉下長大的孩子,喜歡鄉下無憂無慮的白雲蒲公英,奔流不息的河水小溪,翩翩的蝴蝶流螢。我會在長着柔柔的青草的土地上赤着腳丫走,我會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的夜裏捉那些閃閃的螢火蟲,我會在門口的那棵歪脖子樹上看雲朵慢慢慢慢地飄過藍藍的天空,我會在樹下側耳聽蟬鳴,聽鳥叫……

但是自從來這座繁華的城市求學後我看不到柔柔的真正的草地,我看不到閃閃的螢火蟲,我也根本沒有辦法爬上那一棵棵挺拔的移栽的一模一樣的樹了,蟬也少了,鳥也少了。再後來,回到家鄉,家鄉卻搖身一變,擺脫了“貧窮落後”,快速躋身於迅速發展的“小城鎮”了,聽到別人嘖嘖的讚歎,我有一絲無奈,一絲傷感。我是不是再也不能看到過去的那些原配的東西了。

現在,我們不要收費的黃山,不要收費的鳳凰古城,這讓我覺得那迎客鬆變成了老鴇一樣的搖錢樹,那沈從文變成了惹人厭的聒噪的推銷員,我不要這樣的生態文明,我要那個處處都有免費的生態文明。這就是我的夢,也應該是每個中國人,乃至世人的夢,最最美好的而且可以實現的夢。

《古典之殤》讀後感 3

“誰還記得從前的世界?誰還記得生活本來的樣子?”合上書本,王開嶺的質問仍在腦海裏迴響。擡頭,是這城市有些污濁的夜空,與偶有的,通過厚厚遮蔽下零落的星光。是啊,從前那個清澈澄淨的世界,到哪去了呢?

不知何時,我們的世界開始以驚人的速度變化着,蓋起的高樓,四通八達的道路,高起的煙囪。一切都以飛一般的速度發展着,前進着。不可否認,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新建的高樓讓住宅更爲穩固安全,連通的道路讓出行更爲便捷順心,高科技的發展讓生活更爲舒適愜意。

可是,爲什麼現在的我們,都被困在了這鋼筋水泥構成的`匣子中?充斥生活裏的是各式各樣的新式電子產品,高科技玩具。自然,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不提山間的流螢,草叢中蹦跳着的螞蚱,天上飛舞的紙鳶,夜晚靜謐中風兒突然吹起的悅耳的蟲鳴。只道那些悠長的溪流,青苔漉染的小橋,遍地的野草野花,都已難覓蹤跡。生活中那些自然之韻真的只能消失殆盡了嗎?

這個時代,不變的東西太少了,慢的東西太少了,我們前行得太快,以至於那些生活中的美好漸行漸遠,只能用來緬懷。當山間若隱若現的點點流螢無跡可尋,當夜晚的靜謐被浮躁的聲音打碎,當曾經的繁星點點化爲現在的霓虹燈濃重的商業氣息,噹噹年踏雪尋梅,煮酒對歌,變爲現在的奢靡攀比,慾望涌動。我們將何處尋找當初的生活。

爲什麼不慢下來呢?爲什麼不回頭看看呢?爲什麼一定要固執於創造一個又一個相似的高樓林立的城市而不尋找當年的大漠孤煙圓月,小橋流水人家?缺失了的是對自然的景仰,丟棄了的是慢的生活節拍,沾染上了濃重的商業氣息,多了的是市井紛紛的閒言碎語。

“我們唱了一路的歌,卻發現無詞無曲。我們走了很遠很遠,卻忘了爲何出發。”王開嶺如是說。在工業化,城市化這條路上疾行的我們,是否也該看看,當初夢想被丟到了何處。當初的信仰又在何方?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我們能做些什麼,不止是暗自神傷,不止是一昧哀嘆,我們要行動起來,去需找古典之美,去探尋自然之韻,盡所能來守護,華夏這五千年的傳承。

誠然,現在社會之上,奢靡成風,攀比成習,華而不實的風氣蔚然,不少人爲金錢所惑,丟棄了千古傳承下的風骨。工業化不斷推進,丟失了自然的靈性。可是,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的夢想,簡單自然質樸,一襲布衣,一杯清茶,三兩個知己,淡然自處,聆聽自然之聲。

我們張開手擁抱這個時代,儘管她有諸多不足,我們用一腔熱忱去熱愛這個時代,因爲我們每個人都生逢其時,我們愛它,除了愛,別無選擇,就連那些憎厭不滿,也都來源於愛。既然如此,那就去改變這個時代,去努力實現心中之夢,去回到那樣清明的歲月,聆聽古典的彈唱。

在這最好的時代裏,努力着,爲那一個簡單的夢。別讓古典,成殤。

《古典之殤》讀後感 4

看上這本書,一開始是因爲它的封面,厚重的藍色封面,典雅又古樸,正應了這個名字——《古典之殤》。

當合上這本書時,我心中悲傷:我們的黑暗去哪兒了?我們的寂靜去哪兒了?那些童年的螢火蟲還在嗎?

“殤”字,在字典裏有兩個意思:一,還沒到成年就死了,二,指戰死者。

我想這本書裏的“殤”,估計是兩者的意思都有吧!

忘不了王開齡書中的一句話:我越來越篤信兩點,好東西,都是原配的,好東西應該是免費的。

我不由開始想象,最初的河流該是怎樣的`?最初的鄉村夕陽又該是怎樣的?那些鴿子還記得鴿哨嗎?哪裏還殘留有螢火蟲?

如此令人遺憾,如此叫人悲傷,那些逝去的自然之美,叫那些曾經的人何去何從?

自然與文明的發展總有衝突,戰死者卻總是自然。但如今,又總有人要保護自然,破壞了再反悔,又怎能回到最初,這世上可沒有後悔藥。

最初的,最爲純粹,可,當純粹被破壞,哪怕只有一點,也如白紙上一個墨點,再也無法回到最初的純白。

誰還記得這世界本來的樣子?我們被困在城市之中,生於斯,長於斯,鄉村的模樣,早已從記憶裏,從血液裏忘卻。當城市遍佈了世界,當最後一個鄉村被改造成城鎮,又有誰還會記得,那些逝去的自然之美?

蟋蟀的叫聲,純粹的黑,最初的寂靜……我們早已在城市生活中磨滅了身體對於最初的生活的本能。

城市與鄉村,是否永遠不能共存?

我們居住在城市中,被隨處可見的高樓擋住了日出日落,被水泥隔絕了蟋蟀的叫聲,被繁華喧囂的車水馬龍打破了寂靜,被夜晚五彩繽紛的霓虹燈趕走了黑暗……

這樣的生活太快,也太累了!

何時能夠慢下來去看看,這世上還未消失的自然之美呢?

慢慢的走,欣賞那些殘存的美吧,趁着它們還未消逝,不要再等他們消逝後緬懷。

《古典之殤》這本書,是對逝去美好的記錄,但更是對世人敲響的警鐘。

《古典之殤》讀後感 5

初遇這本書時,看着封面上“自然美學”“心靈美學”等字樣,我只是不屑地聳了聳肩。按照我的經驗,這種什麼什麼美學的文章通常空洞乏味,是我鮮少涉足的高大上領域。隨意地翻開,扉頁上突兀地寫着“紀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彷彿一瞬間受了蠱惑,不由自主地讀了下去。

只是讀了序言,便再也放不下這本書。自顧自地陷入一種惋惜與留戀交織的複雜情緒中,我不是一個文青,卻感覺到某種純粹的東西即將消逝的恐怖氣息。

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家。記起小時候,在院外的石子路上踢踏踢踏地瘋跑,在小河邊折下一串串狗尾巴草,蹲在牆角逗弄石縫間的小昆蟲的日子。原來我也曾離自然這麼近,或者說,離純粹那麼近。然而這些都不在了,不記得是哪一年回去時,舊屋拆作新樓,石子路鋪作水泥地,道旁鮮見搖曳的狗尾巴草,沒有一方牆角容得下我的身影。哦,原來這就叫做消逝。那個我所熟稔的老家,我所牽掛的故鄉,早已無蹤,我在想待我們長大了,該如何寄託我們的鄉愁?是寄託於那個早已消逝的回憶中的完美恬靜的故鄉,還是寄託於那個逐步開發成型的陌生冰冷的城市?莫名陷入了回憶與思考中,這麼早就回憶了,或許是正因“無數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和收藏”,我們不得不堅信“傷逝提前降臨了”而我們的回憶,但是是“對清晨的懷念”。怎樣叫我不害怕?我怕,我怕遺忘,我怕那些完美被時刻沖刷消散,我怕自己變成冰冷的現代人。

“現代人過早地進入了心靈黃昏。”能怪誰?這是這個時代的宿命。

想想越來越少見的流螢吧,它們曾影影綽綽的陪伴多少兒童的夏夜;想想日漸停滯的流水吧,它們曾是那樣的奔騰不息,讓孔子感嘆“逝者如斯夫”;想想被迫噤聲的小蟲兒們吧,它們曾在每個夜晚不甘寂寞地吟唱……城市夜晚刺目的燈光使螢火蟲們黯然失色,城市的快速發展佔去了無數條河流,城市的喧鬧驚跑了一羣羣自由的歌者……或許我們無法遏制時代飛速前進的腳步,難道就眼睜睜地看着純粹的完美在眼前消逝?不,不能。古典之殤,本就是人類之殤。應對那些原配文化的消亡,我們怎能袖手旁觀?王開嶺先生心痛地發現這些可怕的消逝,於是帶領我們回憶完美,應對現實。爲的就是讓那些仍舊一心想發展,想勇往直前的'人們,冷靜下來,別忘了爲何要出發。

不僅僅是自然的美在消逝,許多生活中看似瑣碎的細節之美,也逐漸湮沒於時代的快速發展中。猛然發現自己早已違背了許多美的生活的規律。我從未體驗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鮮少聽見雞鳴,更別提由雞鳴喚醒一天的生活了。如今的孩子聽見的雞鳴,更多的是動畫片中經過電子處理的所謂“機”鳴,有幾人瞭解雞鳴真正的用途?又有幾人真正體驗過“伴蟲入眠,聞雞起寢”的生活?童稚時期耳熟能詳的《三字經》所言:“犬守夜,雞司晨,蠶吐絲,蜂釀蜜……”萬物各司其職,不逾矩不越位。可時代的發展漸漸剝奪了雞的本職工作,人工白晝把雞刺激得心神不寧,正如王開嶺先生所言:真是生物鐘災難。純粹的自然生活規律被打破了,人們違背了天地之序,人們無法做到“與時俱進”,不是隨着時代的變化發展前進,而是順着自然的時刻規律純粹地生活。

於是我很好奇。爲什麼大人們不想想自己的小時候:他們也以前歷過無拘無束的童年遊戲,他們也曾顧慮過那些被長輩們一本正經地強調過的,看似荒謬但十分可愛的美麗禁忌,他們也曾在放學路上和小夥伴們走過一個個拐角,穿過一道道老巷,嘰嘰喳喳,興高采烈,他們也曾在父母不在身邊時被左鄰右舍或街坊們默默關懷,不用擔心什麼綁架、失聯等安全問題。他們比我們幸運得多。但是如今他們爲什麼要把世界變成完全陌生的樣貌,爲什麼任由時代的自由發展,卻偏偏剝奪了我們享受他們以前享受的純粹童年的權利。這不公平。他們忘記了美,也剝奪了美。

說到底,還是這個時代變了,不再純粹。社會上充斥着各種負面新聞,這天那裏一件食品安全,明天那兒一樁醜聞。負能量真的很多,不勝枚舉,我也不敢枚舉。旁的不說,僅一個食品安全,便能衍生出諸多話題,人心惶惶,應對一桌的佳餚也沒了胃口,誰知道這些菜是怎樣來的?誰又能把每一天過得知根知底?不得不說,我們已經習慣於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正因我們每一天都過得如履薄冰,險象叢生,來不及擔驚受怕。更可怕的是,人們習慣於接收負面新聞,甚至樂於聽取這些聽上去離奇、詭異、近乎變態的新聞。我們的時代,早已不再簡單,不再純粹。純粹變成了一種稀有的品質。

我不敢再多想這個時代的疾病。我從剛開始正因感覺到某種純粹的東西即將消逝的恐懼,慢慢地轉變爲身處一個有些病態的時代而恐懼。但我很慶幸,能夠在還未被矇蔽前看清這個世界的缺點,同時對過去的純粹之美有所瞭解。我很慶幸我早早的讀了這本書。

我們還能繼續忽視古典之殤麼?我們還能繼續麻木地看着時代在病態的道路上策馬奔騰麼?不僅僅是詩詞中反反覆覆提到的美在消逝,先人們津津樂道的美在消逝,童年時耿耿於懷的美在消逝,更多的是純粹的生活態度在消逝,純粹的文化品格在消逝,純粹的人性在消逝。多麼可怕,多麼悲壯。我們能做什麼?我們還來得及補救麼?快快修復記憶吧,恢復自然原本純粹的樣貌,恢復生活原本純粹的樣貌,恢復人類原本純粹的樣貌。

純粹是可敬的。

跟隨《古典之殤》,向純粹致敬。

《古典之殤》讀後感 6

我曾向朋友推薦過王開嶺先生的隨筆集《精神明亮的人》,她讀了說“很好”;最近她反過來也向我推薦了同一作家的另一本散文隨筆集《古典之殤》,我讀了也覺得“很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那種讓讀者“精神明亮”的“好”。

查新華字典,“殤”的解釋是“還沒到成年就死了”,有惋惜和感傷的意思在。爲什麼取這個書名呢?王先生說:當我們大聲朗讀古典詩詞時,殊不知,那些美麗的鄉土和自然風光、那些曽把人類引入美好意境的物境,早已蕩然無存;現實空間裏,我們找不到古人的精神現場,找不到對應物,連遺址都沒有……古詩詞,成了大自然的悼詞和殤碑。

原來這是一部祭奠之作。但作家不光是祭奠古詩,他還憑弔着人類的童年和自己兒時的回憶,他在紀念一個“原配的世界”。

作者看來,世界有兩個組成:人間和非人間;人間的成就不足萬年,而非人間即大自然的成就,包括原始地理和物種繁衍已達46億年。我們只生活在自己的成就裏,卻拼命去篡改和毀滅大自然的成就!

人類總認爲世界即人間,他們忘了,自己和萬物一樣,只是地球的匆匆過客。人不是地球業主,只是它的孩子,它的無數孩子中的.一個。它是人類的家園,但也是獅子、老虎和一棵草的家園。人類的倫理、美德和情懷,一旦越過了物種邊界,人類就變成了納粹,野獸的能量即刻釋放出來了。

作者懷念着那個原配的世界,極其細膩地描繪着那個消逝的世界,看看那一篇篇文章的標題你就會體會到他的一片深情——

“再見,螢火蟲”、“河殤”、“茶憾”、“橋是水的情書”、“誰偷走了夜的‘黑’”、“耳根的清靜”、“蟋蟀入我牀下”、“消逝的地平線”、“湮滅的燕事”、“女織”、“消逝的‘放學路上’”、“多聞草木少識人”、“春天了一定要讓風箏放你”、“有股焦灼讓你必須連夜種點什麼“……

老實說,光是這些標題就擊中了我心靈裏那個柔軟的地方,想起了我們曾經擁有的“美麗中國”和那些花樣年華,耳畔甚至還響起了風聲、雨聲和濤聲……那些草長鶯飛、魚戲蝦翩,那些青山綠水、星河燦爛,那些夏夜流螢、遍地蛙聲,還有古老的祠堂、繞村的小河和隆重的民俗……原來這些一夜蒸發了的物象並沒有在我的腦海裏蒸發,只是不去想、不願想、不敢想哪!

就說“放學路上”吧。那一程路負載着一個孩子最大的快樂。記得我和好朋友勾肩搭背,嘰嘰喳喳,孩提時代幾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聞都是在放學路上邂逅的。那是最值得期待的空間,每天充滿了新奇和陌生。我們每天都在小馬路和弄堂裏穿來穿去,其樂無窮。那時的馬路很短、很窄、拐彎很多,生趣盎然、信息肥沃,而且很安全。是呀,那時整個環境,在表面的鬆散和雜亂之下,有一種無形的維護系統,憑藉它,生活雖然貧困,卻是溫情、安定和慈祥的。可是現在的孩子還有沒有“放學路上”呢?一個個孩子被大人押送着,離開一個“戰場”,休息片刻,喂一點食,再進入“第二戰場”……當他們成人以後,他們的回憶裏還有些什麼,他們還聽得到從弄堂裏飄出來的那一聲吆喝“你媽媽叫你回家吃飯”嗎?

這不是一本所謂環保的書。這是一本充滿着人文精神、修復記憶、保衛生活、喚醒感官和心靈美學的書。人類無法停止前進的腳步,這是人的本能。於是一眨眼的功夫,無數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和收藏。弔詭的是,我們無意中留下的,卻成了需要全民保護的精神遺產。當地球只剩下了人的時候,人的末日也就來臨了。如果我們,尤其是決策者能事先覺察到這些,事情會不會有所改觀呢?環境問題持悲觀態度的人士不少,因爲人的慾望是無底洞呀。

《古典之殤》一書的副標題就是“紀念原配的世界”。記住王開嶺,記住《古典之殤》。

《古典之殤》讀後感 7

接觸到這本書,還是有次坐我們周校長的車,閒聊中,他說自己都會隨身攜帶一本書,包裏放着的剛好就是這本《古典之殤》,順便就向我推薦了這本,說挺不錯的。回頭我也立馬買了一本,但是拿到書一看,其實我是很排斥的,不是我喜歡的類型,感覺會很難讀懂,也就隨手扔一邊了。再次拾起這本書,是在懷孕期間,想着打發時間用的,沒想到越看越入迷,很多字不認識,邊查字典邊標記,倒是認識了很多生字。

這本書的封面上寫着“這是一部喚醒記憶、修復現代感官和心靈美學的書;這是一部追溯古典、保衛生活、懷念人類童年的書”看到這段文字,就不禁讓人想讀下去。讀了第一輯《再見,原配的`世界》,才知道原來很多東西都在悄然地消逝,而我們卻不自知,這真的讓人細思極恐。小時候還會看到的螢火蟲、蟋蟀如今已很難尋覓到它們的蹤影;飛速發展的城市佔據了一條條河流;夜晚的霓虹燈使晝夜的邊界模糊了,夜變得淺薄,沒了厚度和深意;自來水的開通使井荒廢了,被鏟了,被填了;“無數的新橋轟鳴降生,鋼筋水泥,旱地拔蔥,和水完全沒有瓜葛了”……

突然記起小時候,自己也曾和小夥伴在小石子路上蹦蹦跳跳地瘋跑,在小河邊摘下一串串狗尾巴草,並做成戒指戴在手上,蹲在牆角甩弄石縫間的小蟲子,一幫人爬樹上偷摘無花果吃,跑去田間烤番薯吃的美好時光。原來我也曾離自然這麼近,或者說,離原配的世界那麼近,然而這些都不存在了,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已經流逝了,而且已無跡可尋。這讓我害怕,害怕找不到以前的自己,害怕那些美好的事物會被時光淹沒掉,怕自己也會隨波逐流。

但是這又能怪誰呢?這是時代的發展必然。時代變得複雜,變得危險,“現代人過早地進入了心靈的黃昏”,這是“古典之殤”,其實也是我們人類之殤。但是我很慶幸讀到了這本書,讓我瞭解了過去的美,喚醒了我的童年記憶。

跟隨《古典之殤》,向原配致敬。

《古典之殤》讀後感 8

我擡腳走了出去,拂去頭上冒出的一層細汗。眼前,是有些污濁的天空,稀稀散散的飄着幾朵灰白的雲。倒不像從前那樣,澄淨湛藍。“唉!”一聲嘆息輕輕吹進我的耳裏,“誰還記得從前的世界?誰還記得生活本來的樣子?”本來?樣子?我拿出揹包裏唯一的一本書,掀開了它的面紗。

我輕輕閉上眼,在腦海中勾勒出詩,勾勒出曲。

“勝日尋芳四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日光正暖,風兒柔柔地吹着,一雙腳悠閒自在地走着,想要去尋那良辰美景,泗水之濱。美,真美。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太陽有些毒辣,正值夏天,石榴花一朵朵的開得燦爛,嬌豔欲滴。荷花的清香彌散出來,遠遠飄香。美,真美。

然後,在某一天。自然離我們越來越遠。不再提四季特有的美景,不再提山間、樹叢熙熙攘攘的精靈,也不再提某些時刻的悠閒與樂趣。一切的一切,都就這麼消失殆盡。

然後,在某一天。詩詞畫離我們越來越遠。不再有抑揚頓挫的.朗朗誦讀聲,不再有極具韻味的南腔北調,也不再有揮筆成雨的瀟灑墨畫。一切的一切,都就這麼悄無蹤影。

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科技發達,車水馬龍。沒有了裊裊炊煙,沒有了芬芳田野,也沒有了那個富有情懷的我們。現在的我們,都被困在了由鋼筋水泥構成的鐵匣子裏。我們開始很輕鬆,很開心。但我們何時才能開始醒悟,開始無趣?

當我們缺失了對自然的熱愛,對情懷的追逐,我們還剩下什麼?我們的信仰又在哪個角落奄奄一息?

去幹一番作爲吧!去尋找,去感悟,我們要的不止是獨自嘆息,而是勇敢去尋,回到璞真。

《古典之殤》讀後感 9

初見它,我原以爲它很普通,與普通的書一般。充滿了心靈雞湯,讓我覺得索然無味。

打開書,迎面撲來流質的光芒將我淹沒,扉頁上寫着“紀念原配的世界和流逝的美”,讓我有些莫名的感傷,是什麼呢?

書是神奇的,當你打開它的時候,你會明白,它是一位孤獨的旅行者,在荒蕪的土地上尋找着它的同伴。

讀起它的第一句話,手再也不捨得將他放下。

它是一位引路者,帶領着我進入一個纏綿而又動人的世界。

時間原來會流逝,來到書中,來到主人公所在的地方,讓我領略古典消逝的殤痛。

城市的喧囂,自由的`舞者,奔跑的幼童,看着這個純潔又骯髒的世界吶喊彷徨,古典的溫暖在消逝,現代的冰冷在凍結這個世界。

王開嶺先生用他的文字讓我們體驗屬於古典之殤的獨特傷痛,殤字吐出口,纏綿在嘴中,就像茶的清香在嘴裏,久久不散。

讀出它你會驚喜的發現,它很美,如一位有着愁絲的美麗女子,看着它,心裏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時代在麻木的前進,屬於古典的美麗在流逝,屬於我們的溫暖在消逝。屬於我們的情感在悲鳴。

時代的發展,城市的崛起,有趣的農村被高樓大廈截斷,熾熱的情感被掩埋在冰冷的外殼下,童年回憶被埋葬在高樓之下。

純粹的美好不再完美,屬於你的殤痛在出現,一點一點的擴大,一點一點的在侵蝕曾經的美好。

純粹的美在流逝,古典的殤痛,不可忽視。

回憶曾經的痛苦,纔會明白最初的美好,明白最初的美好,才能領略,最初的是世界。

人總會不端的安慰自己,麻木自己。

麻木自己的情感,忘記自己身上最初的美好,忘記自己最初的樣子。

有人常說,經常回頭看看自己,你會發現,你早已不是那個赤條條的樣子,身上帶無數的包袱,將你自己顯得臃腫不堪。

低頭看不見你自己的腳尖,擡頭費力的看向天空,渾濁的眼睛想要看清世界的樣子,卻也怎麼都看不清。

古典之殤,殤在心中,千言萬語,卻無話可說。

《古典之殤》讀後感 10

我們唱了一路的歌,卻發現無詞無曲。我們走了很遠很遠,卻忘了爲何出發。——題記

我曾向朋友推薦過王開嶺先生的隨筆集《精神明亮的人》,他讀了之後說很好。最近他反過來也向我推薦同一作者的另一本書《古典之殤》,我讀了也覺得很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那種讓讀者“精神明亮”的好。查新華字典,“殤”的解釋是“還沒到成年就死了”,有惋惜和感傷的意思在。爲什麼取這個書名呢?王先生說:“當我們大聲朗讀古典詩詞時,殊不知,那些美麗的鄉土和自然風光,那些曾把人類引入美好意境的物境,早已蕩然無存;現實世界裏,我們找不到古人的精神現場,找不到對應物,連遺址都沒有……古詩詞,成了大自然的悼詞和殤碑。”原來這是一部祭奠之作。但作家不光是祭奠古詩,但還憑弔着人類的童年和自己兒時的回憶,他在紀念一個“原配的世界”。作者看來,世界有兩個組成:人間和非人間。人間的成就不足萬年,而非人間即大自然的成就,包括原始地理和物種繁衍已達46億年。可你細打量,即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幾乎全是人類自己的成就!20世紀中葉後的人類,正越來越深陷此境:我們只生活在自己的成就裏,正拼命去篡改和毀滅大自然的成就!人類總認爲世界即人間,他們忘了,自己和萬物一樣,只是地球的匆匆過客,投宿而已。人類不是地球業主,而是它的孩子,和草木蟲魚一樣,受地球撫養……它是人類的家園,但也是獅子、老虎和一棵草的家園。人類的倫理、美德和情懷,一旦越過了物種邊界,人類就變成了納粹,野獸的能量即刻釋放出來了。當它的孩子越來越少時,人——這個野心勃勃的物種也將面臨末日,或精神上孤獨而死,或肉體上被烈日席捲、缺氧窒息!

作者懷念着那個原配的世界,極其細膩地描繪着那個消逝的世界,看看那一篇篇文章的標題你就會體會到他的一片深情——“再見,螢火蟲”、“河殤”、“茶憾”、“橋是水的情書”、“誰偷走了夜的‘黑’”、“耳根的.清靜”、“蟋蟀入我牀下”、“消逝的地平線”、“湮滅的燕事”、“女織”、“消逝的‘放學路上’”、“多聞草木少識人”、“春天了一定要讓風箏放你”、“有股焦灼讓你必須連夜種點什麼”……老實說,光是這些標題就擊中了我心靈裏那個柔軟的地方,想起了我們曾經擁有的“美麗中國”和那些花樣年華,耳畔甚至還響起了風聲、雨聲和濤聲……那些草長鶯飛、魚戲蝦翩,那些青山綠水、星河燦爛,那些夏夜流螢、遍地蛙聲,還有古老的祠堂、繞村的小河和隆重的民俗……原來這些一夜蒸發了的物象並沒有在我的腦海裏蒸發,只是不去想、不願想、不敢想哪!就說“放學路上”吧。那一程路負載着一個孩子最大的快樂。記得和好朋友勾肩搭背,嘰嘰喳喳,孩提時代幾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聞都是在放學路上邂逅的。那是最值得期待的,每天充滿了新奇和陌生。那時整個環境,在表面的鬆散和雜亂之下,有一種無形的維護系統,憑藉它,生活雖然貧困,卻是溫情、安定和慈祥的。可是現在的孩子呢?一個個孩子被大人押送着,離開一個“戰場”,休息片刻,喂一點食,再進入“第二戰場”!這不是一本所謂環保的書。這是一本充滿着人文精神、修復記憶、保衛生活、喚醒感官和心靈美學的書。人類無法停止前進的腳步,這是人的本能。於是一眨眼的功夫,無數事物只剩下背影,成了往事和收藏。弔詭的是,我們無意中留下的,卻成了需要全民保護的精神遺產。在這最好的時代裏,我們要努力着,爲那一個簡單的夢,別讓古典,成殤。

《古典之殤》讀後感 11

書櫃上,這本封面並不豪華,並不精美的書吸引了我,它就是《古典之殤》。

一下子,我被它的題目吸引了。“殤”字初見,只覺得筆畫複雜,讀音同“傷心”的“傷”,透着悽婉,透着悲涼。後來,才知道原來就是“消失、逝去”的意思。

翻開書,裏面的內容果然沒讓我失望,散文式的語言風格,字字珠璣。很快,我便把它翻了一遍,其中最喜歡,最有感觸的,莫過於第一篇《再見,螢火蟲》了。

說實話,作爲半個城裏人的我,從來沒有見過螢火蟲,而螢火蟲在我腦海中,也就是屁股後面會發光的小蟲子。可在作者眼裏,她是有生命的,是有感情的一個物種,一種小精靈!就連它的`光也是“或說青色,或說黃綠,或說冰藍……”剛想說它憂鬱,又覺不是燦爛;剛想說它冷幽,又覺頗含灼情……“有一抹謎語氣質,一股童話的味道”。

這小小的,淡淡的一抹光,在作家王開嶺心中,有着多少層濃郁的、複雜的情感啊!也許曾經多少次,他向她傾訴一天的煩心事;也許多少次,她在他身邊翩翩起舞,爲他消愁解悶。在他的心中,她就是一個朋友,一位導師,更是一個知己!

可我們現在的孩子,有幾個是見過螢火蟲的?少!又有幾個,和螢火蟲是“莫逆之交”呢?少之又少!

因爲,螢,越來越少了!

曾經她居住的花叢草堆,如今早已被鋼筋混凝土代替;曾經她熟悉的小河、莊稼,如今已被化工廠、農藥作踐得不成樣子!一切都變了!那個曾經適宜人、螢生活的大自然已不復存在!

隨着科技越來越進步,人們再也不用“囊螢映雪”了,隨便打個手電筒,都比它亮,更不要談白熾燈、LED二極管了!“螢火蟲”也看似可有可無了。可科普書上說“螢火蟲”屬於“指示物種”,意思是,在自然界,它屬廣泛性的生物,若其瀕危,則是因爲生態環境,極其惡劣。

一個螢火蟲都活不下去的世界,人能待多久?

《古典之殤》讀後感 12

“誰還記得世界?誰還記得生活本來的樣子?”我合上書本,擡頭望着窗外一點沒有星點的天空,只有那被燈光照得暗紅的顏色,腦中迴盪着王開嶺老先生的質問,我不禁疑惑了——曾經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

作爲一個00後和80、70、60後的長輩們相比,我無疑是幸福的了,不管是獨生子女還是二胎政策都改變不了我是爸爸媽媽心尖尖上的存在,從我們00後開始我們就擁有了優越的生活環境、良好的學習設施、代表時代的高樓大廈、幾乎人人手頭上都有一部手機,高科技的發展使我們受益無窮,我們生活在這樣平和、幸福、高科技的時代,跟爺爺、太爺爺他們那個動盪的時代相比,我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嗎?沒有,我們該知足了。

但是住在這個充滿鋼筋泥土的社會中,看着外面濃厚的霧霾中,仰望着沒有一點星光的夜空中,我只能感嘆——生活在什麼時代,就要付出什麼代價嗎?曾經的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王開嶺老先生在古典之殤提到過——流螢之美,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流螢,那謎語氣質、童話味道是什麼樣的呢?天上自由的鳥兒,草叢中婉轉動聽的螞蚱,有着遠方里程的河流,鬱鬱蔥蔥的樹林……它們在那兒?靜悄悄的跑了吧,自然似乎像月球那樣離我們越來越遠。

高度思考的大腦,人們匆匆忙忙的腳步,時代飛躍般的進步,似乎時間不變,但總有着什麼追趕着人們的步伐,什麼都是急迫的,沒有人在關注身邊的美好,所以流螢如天上的星星一起消失了吧。

“我越來越篤信兩點,好東西都是原配的,好東西應是免費的。”

“誰還記得從前的世界?誰還記得生活本來的樣子?”

天空是暗紅的,山已經禿了,河早就乾枯了,水裏剩下的只有垃圾,廟快拆光了,菩薩明白了事理,有的只是硬心腸,人臉不紅了,豬不在睡只在吃,房子是有產權的`,娃不能想生再生了,燕雀不會住樓房,守信的人很少了,商鋪心裏只有利益……

世界上尚存多少原配?人間還剩幾許古意?”我想我們該停下腳步了,我該試着發現生活中的美,古意快沒了,我該駐足了。

春天,看着小草發芽,聆聽樹上麻雀吱吱喳喳的聲音,體會來之不易的小雨綿綿;夏天,看着長勢旺盛的樹葉,嬌豔盛開的各色花朵,在暑假與朋友來一場痛快的旅行,一起歡笑、玩耍;秋天,吃着媽媽帶回來的橘子,欣賞枯葉紛飛的景色,感受風的作伴;冬天,吃的暖暖的小米粥,舒舒服服的躺在被窩裏,耳邊放着自己喜歡的音樂,捧着一本書,細細的品讀着。

這——纔是人生,美總是在不經意的小事中產生,才值得我們發現。

別讓古典成殤,世界自然是美的,不在於你想不想發現,而在於你是否能發現。

“誰還記得世界?誰還記得生活本來的樣子?”我可能不記得世界,不知道生活本來的樣子,但我知道生活現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