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古典之殤》讀後感

《古典之殤》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W 次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編準備的《古典之殤》讀後感,歡迎閱讀。

《古典之殤》讀後感

  《古典之殤》讀後感【1】

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我們成長的經歷與記憶中,自然少不了書的存在,書不僅傳授我們知識,而且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思想。

在我印象中還真沒有幾本書會被我反反覆覆的閱讀、品味、感嘆,唯有一本《古典之殤》。幾年前偶爾在書店裏看到這本書,我被書上那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幽藍色的神祕所吸引,於是買下了這本書。初讀,大概因爲那時思想還未成熟,初步的體驗只是這本書不同一般,閱讀中,感覺似乎是在拉家常,可當時我卻認爲這本書沒有多少“營養價值”,對我的寫作不會有多大幫助,自然地它就被放在書櫃的一個角落,靜靜地等待着我的再次發現。再次發現它,是幾個月後一個無聊的節假日,我又打開它閱讀起來,漸漸地我瞭解了原來的大自然與現在的大自然,瞭解了真實與本質,也看清了一些社會現象。

看到這些文字,心裏產生了一些共鳴,產生了那種不能言傳的特殊感受。但這種感覺太縹緲,太朦朧。往後的日子裏,我開始聽起新聞,觀察起生活,注意到周圍人身邊事,漸漸地對一些社會現象有了自己的看法。我開始漸漸明白這本書的價值。這本書有一個副標題是“紀念原配的世界”,意思是爲了表達與原配世界的離別之意。在作者眼中,原配世界是一個天光明澈、風物燦爛的世界,我們今天正在告別這樣一個世界,正在用自己過度膨脹的慾望,拋棄延續數千年之久的傳統與習俗。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原始大自然的美,讓我理解了作者回憶往事時所流露出來的感情,我們產生的共鳴越來越多了。作者揭示了社會上一些不正之風,一些不道德的行風。他把最現實的生活,徹底展示在我們眼前,使我學會了道德、責任的堅守,學會了誠實、善良地對待他人,懂得了要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於是,我一口氣讀完整本書,那種正義、善良的品質已深深感動了我。那種百分之一百的實話的文章,雖沒有任何華麗的詞藻,卻用真實訴說着永恆。

這本書喚醒了沉睡的自然美景,這本書洗滌着我心靈的污垢,它告訴我許多道理,這些道理將伴我一生,讓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改變自己。與高尚的人談話你也會變得高尚,讀好書就如同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他會改變你的一生。

  《古典之殤》讀後感【2】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題記

你會有這種感受嗎,如此近距離的接近自然?或許有,但是定然不會太多。因爲這個世界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了。敢問在今天的夜裏你會聽到什麼,恐怕除了人在大聲爭吵,機器在大聲運轉,小販在大聲吆喝,乃至什麼也聽不見吧;又敢問你會看見什麼,恐怕除了炫目的霓虹,刺眼的車燈,不滅的燈光,乃至什麼也看不見吧;再問你會嗅到什麼,恐怕除了刺鼻的汽油,油膩的酒肉,腥臭的垃圾,乃至什麼也聞不到吧。爲什麼?只是這世界變了。

19世紀的狄更斯在《雙城記》開頭寫到:“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他的指向是法國大革命,但是對於我們這個民族所處的這個時期也同樣適用。我們這個時代或許說飛速發展,或許說日新月異,但是生態保護這方面卻遠遠沒做到飛速發展,日新月異。或許這便是王開嶺先生寫這本書的原因,紀念也是提醒。

王先生在這本書中把注意力集中到自然細節,那些曾經來過卻告別的風物:熠耀宵行的螢火蟲,不捨晝夜的河水,似曾相識的燕子……用自己深沉而睿智的筆去描摹他們,去記住他們,去反思他們。先生是這樣認識的:好東西都是原配的,好東西都是免費的。我開始是不信的,但是先生把一幅曾經的失去的古代田園畫卷慢慢展開,慢慢解釋給我聽時,我就瞬間明白了,原來好東西真的都是原配的免費的,比如螢火蟲,比如活水,比如蟋蟀……

先生是這樣說的,但是他只能帶動我們這些讀者去傷感,去理會,但誰會去真的幫忙找回那個失去的世界,就算有心也很難,更何況沒有人會因爲一隻蟋蟀而放棄什麼,因爲蟋蟀只是蟋蟀,它換不回金錢,權利,發展。

但是有個人他真的努力去做了,他說,中國將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爲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生產生活環境。雖然是最官方的語言,但是他的所作所爲並不官方,而是有力度的:“碧水藍天”工程的實行,讓生態文明不再是紙上談兵。

我是個在鄉下長大的孩子,喜歡鄉下無憂無慮的白雲蒲公英,奔流不息的河水小溪,翩翩的蝴蝶流螢。我會在長着柔柔的青草的土地上赤着腳丫走,我會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的夜裏捉那些閃閃的螢火蟲,我會在門口的那棵歪脖子樹上看雲朵慢慢慢慢地飄過藍藍的天空,我會在樹下側耳聽蟬鳴,聽鳥叫……

但是自從來這座繁華的城市求學後我看不到柔柔的真正的草地,我看不到閃閃的螢火蟲,我也根本沒有辦法爬上那一棵棵挺拔的移栽的一模一樣的樹了,蟬也少了,鳥也少了。再後來,回到家鄉,家鄉卻搖身一變,擺脫了“貧窮落後”,快速躋身於迅速發展的“小城鎮”了,聽到別人嘖嘖的讚歎,我有一絲無奈,一絲傷感。我是不是再也不能看到過去的那些原配的東西了。

現在,我們不要收費的黃山,不要收費的鳳凰古城,這讓我覺得那迎客鬆變成了老鴇一樣的搖錢樹,那沈從文變成了惹人厭的聒噪的推銷員,我不要這樣的生態文明,我要那個處處都有免費的生態文明。這就是我的夢,也應該是每個中國人,乃至世人的夢,最最美好的而且可以實現的夢。

  《古典之殤》讀後感【3】

“誰還記得從前的世界?誰還記得生活本來的樣子?”合上書本,王開嶺的質問仍在腦海裏迴響。擡頭,是這城市有些污濁的夜空,與偶有的,透過厚厚遮蔽下零落的星光。是啊,從前那個清澈澄淨的世界,到哪去了呢?

不知何時,我們的世界開始以驚人的速度變化着,蓋起的高樓,四通八達的道路,高起的煙囪。一切都以飛一般的速度發展着,前進着。不可否認,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新建的高樓讓住宅更爲穩固安全,連通的道路讓出行更爲便捷順心,高科技的發展讓生活更爲舒適愜意。

可是,爲什麼現在的我們,都被困在了這鋼筋水泥構成的匣子中?充斥生活裏的是各式各樣的新式電子產品,高科技玩具。自然,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不提山間的流螢,草叢中蹦跳着的螞蚱,天上飛舞的紙鳶,夜晚靜謐中風兒突然吹起的悅耳的蟲鳴。只道那些悠長的溪流,青苔漉染的小橋,遍地的野草野花,都已難覓蹤跡。生活中那些自然之韻真的只能消失殆盡了嗎?

這個時代,不變的東西太少了,慢的東西太少了,我們前行得太快,以至於那些生活中的美好漸行漸遠,只能用來緬懷。當山間若隱若現的點點流螢無跡可尋,當夜晚的靜謐被浮躁的聲音打碎,當曾經的繁星點點化爲現在的霓虹燈濃重的商業氣息,噹噹年踏雪尋梅,煮酒對歌,變爲現在的奢靡攀比,慾望涌動。我們將何處尋找當初的生活。

爲什麼不慢下來呢?爲什麼不回頭看看呢?爲什麼一定要固執於創造一個又一個相似的高樓林立的城市而不尋找當年的大漠孤煙圓月,小橋流水人家?缺失了的是對自然的景仰,丟棄了的是慢的生活節拍,沾染上了濃重的商業氣息,多了的是市井紛紛的閒言碎語。

“我們唱了一路的歌,卻發現無詞無曲。我們走了很遠很遠,卻忘了爲何出發。”王開嶺如是說。在工業化,城市化這條路上疾行的我們,是否也該看看,當初夢想被丟到了何處。當初的信仰又在何方?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我們能做些什麼,不止是暗自神傷,不止是一昧哀嘆,我們要行動起來,去需找古典之美,去探尋自然之韻,盡所能來守護,華夏這五千年的傳承。

誠然,現在社會之上,奢靡成風,攀比成習,華而不實的風氣蔚然,不少人爲金錢所惑,丟棄了千古傳承下的風骨。工業化不斷推進,丟失了自然的靈性。可是,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的夢想,簡單自然質樸,一襲布衣,一杯清茶,三兩個知己,淡然自處,聆聽自然之聲。

我們張開手擁抱這個時代,儘管她有諸多不足,我們用一腔熱忱去熱愛這個時代,因爲我們每個人都生逢其時,我們愛它,除了愛,別無選擇,就連那些憎厭不滿,也都來源於愛。既然如此,那就去改變這個時代,去努力實現心中之夢,去回到那樣清明的歲月,聆聽古典的彈唱。

在這最好的時代裏,努力着,爲那一個簡單的夢。別讓古典,成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