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母親拼縫織繡的花書包日誌

母親拼縫織繡的花書包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葉延濱老師在《珍藏火柴的記憶》開頭這樣寫到:“記憶是奇怪的,有時,記憶像個最吝嗇的精靈,選擇當時零零碎碎的細節,留了下來,而且在腦海中留得越久,印痕越深,越在時光之後存放,放大的越清晰。”童年時,母親爲我拼縫織繡花書包的記憶,在時光的隧道里存放了三十三年之後的今天,依然清晰如昨。

母親拼縫織繡的花書包日誌

七十年代的湘西土家寨,年滿八週歲的孩子就可以上學讀書了。而我因爲爺爺奶奶去世得早,父親常年在外做事,母親一人在家掙工分,三個年幼的弟弟由我照看,啓蒙讀書就耽擱了一年,我年滿九週歲的那個春天,父母說下學期開學我就滿十週歲了,再也不能耽擱我上學唸書了。於是,母親想給我縫一個書包,她把衣箱翻了個底朝天,也沒有找到一塊可以縫書包的布片。那時候,人民穿衣用的布都需要國家配給,憑發下來的布票才能扯到布,。大山裏的孩子特別是女孩子能上學讀書就非常不容易,我不敢對書抱有奢侈的要求。很多孩子的書包都是他們的母親用破布片縫製的,書包上還打着補巴;有的孩子的書包還是用棕毛縫製的,那年月,還有人用棕毛補衣服呢。要是有小孩能提着一個花兩分錢買的網兜去上學,那就是最新潮、最時尚的書包了,不知道要吸引多少孩子豔羨的目光。所以,我對母親說:“娘,你就給我買一個網兜吧!”母親說網兜的網眼大容易掉筆,還是給我封一個書包。

在哪個春天裏,我對新學期和新書包充滿了渴望,一天,母親收工回家,放下揹簍就給三弟餵奶,一邊餵奶一邊跟我說:“慶蓮,你做好晚飯,就和弟弟們先吃,別等我,我去一趟巖頭寨。”巖頭寨是公社所在地,離家有十幾裏山路,要翻山越嶺的。母親說她一去就回,要我在家裏照看好弟弟。那是,家裏窮的連手電筒都沒有,母親在屋角拿了一把松枝用來路上照明,就匆匆地走了。弟弟們吃過晚飯,一個個睡着了。我坐在火塘邊等母親回來,起初還不斷地往火坑裏添加柴禾把火燒旺,後來,不知不覺趴在椅子上睡着了。“慶蓮、慶蓮……”當母親回來把我從睡夢中叫醒,也不知道夜有多深,外面還下起了大雨,母親把火坑裏的柴火燒旺,此時,藉着火的光亮看着滿身都是泥水的母親,我哽咽着說不出話來。原來,母親爲了給我縫一個書包,就去了巖頭寨裁縫鋪裏找碎布片,在回家的半路上下起了大雨,雨水淋溼了松枝火苗,母親只好冒雨摸回了家。母親微笑着從溼褲袋裏掏出了一些碎花布條兒,說是裁縫師傅送給她的,裁縫師傅還說幫母親收集一些。我坐在火塘邊和母親清理着那些只有指尖寬的溼淋淋的碎花布條兒,火坑裏的火苗在我早已潮溼的眼眶裏,把那個咋暖還寒的雨夜灼熱的暖暖的。

後來,母親利用晚上的時間又去了幾次巖頭寨裁縫鋪,拿回了一些碎花布條,差不多夠縫一個書包了。母親給裁縫師傅帶去了一些紅薯和蔬菜,母親說不能白拿人家的東西。接下來的晚上,吃過晚飯,餵過豬。天空就完全黑暗下來,我坐在火塘邊燃起松枝,母親就在松枝的火光裏清理着那些碎花布條,認真地剪修毛邊搭配花色,穿針引線開始拼縫起來。一個晚上過去了,又一個晚上過去了。母親白天掙工分,晚上縫書包。一個月過去了,又一個月過去了,夜晚,松枝的火焰跳躍着,那些只有指尖寬的.布條在母親的手掌裏一晚比一晚寬大起來,母親一共拼縫了一百多片布條,書包帶子也是母親用碎花布條斜着拼縫的,母親把拼縫好的布片斜着裁剪成書包的兩個平面,在書包的平面織繡了幾隻蝴蝶和小鳥,並且用白線醒目地織繡了八個大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一個別出心裁的書包在母親的手心裏誕生了,母親微笑着讓我挎上書包試試,真是獨一無二的漂亮極了。那千針萬線細密密的針腳;那百片布條百樣色彩;那百朵鮮花、蜂蝶振翅、小鳥鳴唱。我用雙手撫摸着書包就想撫摸着一個春天。

新學期開學了,我和母親在家裏焦急不安的等待着父親從學校歸來,一直等到下午,父親滿臉喜悅的回來了,他大聲地對母親說:“我給慶蓮報名了!老師同意把搖籃搬到學校去!讓慶蓮一邊帶孩子一邊讀書。”我和母親開心極了。

第二天,吃過早飯,母親爲我挎上新書包,再用她那兩根長長的裹腳布把只有六個月大的三弟捆在我的背上,我揹着三弟,牽着大弟和二弟,父親扛起搖籃浩浩蕩蕩地向學校走去。到了學校,老師熱情地迎接了我們,安排我坐在教室的最後面靠門處的位子,因後面好放搖籃帶孩子進出方便。

當我解下書包把書包放在課桌上時,老師驚訝着說:“多麼漂亮的書包!”同學們也都圍攏過來,看看又摸摸,父親有點不好意識地對老師說:“她娘手巧,用碎布拼縫的。”老師真誠地讚許道:“她娘真聰明,這是我唯一見到的最漂亮的書包了。”

那是我啓蒙求學的路上最新潮、最時尚、最珍貴的第一個新書包,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它遠遠超越了書包本身的含義。母親用她的才智和愛爲我們拼縫織繡着衣服、鞋子、帽子、襪子……拼縫織繡着那些日子裏的裂縫和破洞,把那個苦難的歲月和我苦難的童年拼縫織繡得春暖花開,鳥語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