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語文課《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教學反思

語文課《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的情節是比較簡單的,但要想讓學生理解聶將軍的“活菩薩”和“中日友誼的使者”的形象,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我就在思考:怎麼才能讓學生真正的走近、走進呢?又如何走近走進呢?最後明白了,既然是讓學生走近、走進,爲什麼不尊重他們的選擇呢?在簡單回顧昨天的學習情況,要求學生用一句話告訴我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後,我問:“如果你是一名記者,你會用相機拍下故事中的那些鏡頭?爲什麼?”

語文課《聶將軍與日本小姑娘》教學反思

學生快速遊覽課文,尋找自己要“拍”的鏡頭,並思考理由。

定格最多的鏡頭就是第三自然段最後的一句話:“幾天以後,美穗子一點兒也不拘束了,她用小手拽着將軍的馬褲,跟着將軍跑前跑後,可親熱啦!”(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比較喜歡這個鏡頭)在指名讀、比賽讀、集體讀之後,孩子們真正地讀出了那股“親熱勁”。

而使我想不到的是接下來,顧穎竟然設計了一個高難度的對演員要求很高的鏡頭。第四自然段:“然而,激烈的戰事不知何時才能結束,爲了能保證兩個孩子的安全,聶將軍決定把她們送回石家莊的日軍指揮部去,讓日方把孩子轉送回國,交給她們的親友。”她在讀完後說:“我彷彿看到了聶將軍爲難的神情。”許多同學還沉浸在剛纔的“親熱”中,鏡頭一下子就轉了過來:“聶將軍爲什麼要把她們送走?”答案很多:聶將軍太忙了、她們應該回到自己祖國、她們有可能被戰爭奇奪去生命、跟着八路軍說不定她們就有被日本人殺害的可能、她們在日本的親友也非常牽掛她們……孩子們的情感一下子又跌了下來。

我讓他們把這兩句連起來讀一讀時,他們自然地突出了“然而”。

看着他們的那份投入,我實在不願意就此罷休:“同學們,你們在讀這前後兩句話時,面對着這兩個對比強烈的鏡頭,心中又想些什麼呢?也許就是一兩句,用筆把它寫在這‘然而’的.地方吧!”

精彩由此而生:

“一份剛剛得到的甜美的幸福,卻又要悄悄地離去了。我們不要戰爭!”

“美穗子,你是不幸的,戰爭奪去了你的親人;而你又是幸福的,因爲你遇到了聶將軍。”

“戰爭年代的幸福只能是一時的,戰爭破壞了我們的幸福,所以我們不要戰爭。”

“我知道幸福不是永恆的,但是戰爭年代的幸福更短暫。”

戰爭,你是惡魔的化身。”

…… ……

當我聽着這一切時,我明白了,讓孩子們自己走是多麼正確的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