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範文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8W 次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範文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範文1

本課我在練習設計上比較有特色:

1、第一題,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時,緊緊抓住“聾啞青年”愛魚的特點進行深入理解。首先理解“忘我的境界”的意思,在到課文中找根據,具體感受“忘我的境界”。在找根據的過程中,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從能力培養的角度講,該題旨在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與表達的能力。

2、第二題在第一題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更深入地理解,使聾啞青年的形象更加突出。首先應讓學生分別理解“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心裏”的意思,然後緊扣一個“先”字,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弄清“魚游到了紙上”、“魚游到了心裏”之間的關係。在理解的過程中,凸現聾啞青年勤於觀察、刻苦練習到了忘我境界的形象,使學生理解分析能力得到鍛鍊。

3、第三題,重在語言的積累。在朗讀與抄寫中,體會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

自主性練習:

一、讀句子,回答問題

說他“特別”,因爲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1、“忘我的境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具體表現在哪些地方?先認真讀課文,找出相關的部分。把自己的意見與同學說說,再簡要地寫下來。

二、讀課文,自由分組研討以下問題後選出發言人全班交流

1、“金魚游到紙上來啦”是誰說的?爲什麼這樣說?

2、“魚先游到我的心裏”是誰說的?是什麼意思?

3、魚“游到心裏”與“游到紙上”有什麼關係?

三、聾啞青年的外貌是怎樣的

他看魚、畫魚時的神情、動作又是怎樣的?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語句讀一讀,再體會聾啞青年“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並選擇其中的兩三句抄寫下來。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範文2

我在教學過程中能把握文章重點,體現語言文字的訓練,特別是朗讀的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

不足的是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還摳得還不夠深,比如說在對"讚歎"進行換詞練習時,不要僅僅只是讓同學知道可以換爲"讚賞","讚美","稱讚""讚揚",而應該再往前走一步,爲什麼用"讚歎",而不用其它的詞?從而讓學生對這些詞的用法有更明確的認識。

在爲"一絲不苟"找近義詞時,可以創設多種語境讓學生明白在什麼情況下用一絲不苟。此外對課文適當進行延伸和擴展效果更好,比如開始教學時對西湖八景作簡單的介紹。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師生間的配合比較默契,但整個課堂氣氛感覺有點悶,學生沒放開,老師也沒放開,沒能達到活而和諧的境界。我想這主要原因在於我的教學思路不夠清晰,問題多而亂,使學生回答得也雜而散。如果我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後,緊扣課題,問"魚游到了紙上"是誰說的,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引導學生抓住青年畫魚的句子進行感悟,體會到句子意思是說青年魚畫得像真的一樣。

爲什麼能畫得這麼像呢?然後引導學生抓住青年認真觀魚的句子體會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這樣條理會更好些,也就可以避免學生回答得散亂,師花很多時間去引導了,從而也能更好的體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範文3

《魚游到了紙上》一文,通過對聾啞青年觀魚、畫魚表現的細緻描寫,讚美了其勤奮專注的品質。作者觀察細微、構思巧妙成文,寫得有情有趣,有聲有色,生動感人。其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是學生很喜愛閱讀的一篇課文。下面是我對《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

海爾集團總經理張瑞敏先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能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不平凡,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不簡單”。這句話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也是我的座右銘。我雖很難做到,卻在努力靠近它。

在教學《魚游到了紙上》時,,我曾先後設計了3條線:第一次試教:抓課題“魚游到了紙上”爲主線;第二次試教:抓青年的特別爲主線;第三次試教:抓課文的7處帶“遊”字的句子爲主線,最後我把教學的核心目標鎖定於“感悟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精心找準了進入文本的發竅處:引領學生學習青年看魚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的句子,青年畫魚畫得栩栩如生的句子。感悟青年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爲主線,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必須先游到心裏。

爲了落實《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目標,課堂教學圍繞“讀”而展開的。以讀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多讀、多想、多體會,抓住關鍵句、關鍵詞理解課文,感受青年看魚的專心致志、堅持不懈,畫魚得栩栩如生,在教學課文的畫魚這一個內容時,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句式對比、引讀、反覆強調等方式進行讀議結合,在讀和議中,認識到聾啞青年身殘志堅、勤奮專注、執著追求的品質,並受到感染。教學中反覆引導學生朗讀、感悟。落實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課堂小練筆讓學生有情可抒,落實語文教學的工具性。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每個人也都要有這種敢於自省、自察的勇氣,因爲“未經省察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人生”。只有敢於挑戰自身的弱點,並採取積極的態度及時糾正,才能不斷提高自身生命的質量。作爲一名教師,我們不可能不上公開課,每一次上公開課都是一種歷練,每一次歷練都是一次超越,每一次超越都是痛並快樂的成長,而每一點的成長都讓你有一種脫胎換骨的感覺。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自己還是很難做到遊刃有餘,有太多的束縛,有太多的擔心,感嘆於自己的卑微,感嘆於自己的渺小,然而,卑微不能成爲我鼓足不前得理由,渺小不能阻擋我前進的腳步!我將在卑微與渺小中努力做到不卑微、不渺小!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範文4

片段一

師:請同學們看着黑板讀“魚游到了”,你眼前彷彿看到什麼?

生:我彷彿看到魚在水中快活地遊動。

生:我看到魚在小河邊遊玩。

生:我看到魚在魚缸裏游來游去。

生:我彷彿看到魚游到了大海里。

師:魚到底在哪兒遊呢?師在“魚游到了”後面板書“紙上”。

生:齊讀“魚游到了紙上”。

師:魚究竟能不能游到紙上呢?我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生:自由讀課文。

師:魚能不能游到紙上?請一位同學說一說。

生:魚能游到紙上。因爲課文裏的那位青年畫得太逼真了,給人的感覺就像魚真的游到了紙上一樣。(加亮點分)

(點評:學生有了好奇心,學習就會變得興奮,思維就會掀起波瀾。熊老師正是抓住這一點,創設問題情境,魚游到了哪裏?魚能不能游到紙上?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片段二

師:那位青年的外貌怎樣?在文中找出有關句子,用鉛筆畫上橫線。

生:他高高的身材,長得很秀氣,一對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師:你找得真準。(出示小黑板,指名讀句子。)

師:玉泉的水有什麼特點?(玉泉的水清澈見底。)

師:你能用一個成語概括青年的外貌嗎?(眉清目秀)

師:請找出課文中的重點句子。

生:魚先游到了我的心裏。

師:再讀課文,邊讀邊用鉛筆畫句子,青年觀魚的句子用小括號,青年畫魚的句子用波浪線。(生按要求讀畫句子。)

師:請同桌相互交流畫的語句。

師:指名讀青年畫魚的句子。

生: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苟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緻;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加亮點分)

師:“工筆細描”是什麼意思?

生:指青年畫金魚像姑娘繡花那樣一針一線,非常仔細。(加亮點分)

師:“揮筆速寫”又是什麼意思呢?

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把金魚的動態描繪出來。

師:再指名讀,注意“工筆細描”的語速較慢,“揮筆速寫”的語速較快。

師:同桌表演讀,一位同學讀,另一位同學表演青年畫魚的動作。(師生合作讀)

師:還有哪些句子?

生: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師:這可以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爲一體了。”(齊讀)

師:你能說說“融爲一體”的意思嗎?

生:青年專心致志地畫魚,眼中所見,心裏所想,筆下所畫都是魚,好像和金魚融合在了一起,正因爲這樣,所以才把魚畫活了。(加亮點分)

師:小女孩怎樣讚歎?

生: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讀出驚奇的語氣,開火車讀。)

師:還有觀魚的句子嗎?

生: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師:這說明他是如何觀魚的?

生:他看魚看得入神,全神貫注。(加亮點分)

師:除了我們找的這些語句外,還有嗎?

生: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爲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師: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生:他看魚到了忘我的'境界。

生:他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

生:他看魚如癡如醉,廢寢忘食。(加亮點分)

師:請同學讀一讀,讀出忘我的境界。(指名讀、齊讀)

(點評: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能表現出人物的精神品質。熊老師緊緊抓住青年的外貌和他看魚、畫魚的句子來引導學生體會青年一絲不苟、全神貫注、堅持不懈的品質,讓學生真正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

片段三

師:我想同學們這時應該明白“魚先游到我心裏”是什麼意思?

生:他愛魚到了如癡如醉的地步。

生:我們學過胸有成竹的故事。宋朝文同善於畫竹子,當時蘇軾說他所以畫得好,是因爲他在動筆以前,心裏已經有畫成了的竹子的模樣。同樣,這位青年畫金魚前,心裏已經有了金魚的形象,可以說胸有成“魚”,所以他畫魚畫得栩栩如生,好像金魚在紙上游動似的。(加亮點分)

師:“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是什麼關係?用自己的話表達清楚。

生:魚先游到我心裏,再游到紙上。

生:因爲魚先游到我心裏,所以魚游到了紙上。(加亮點分)

生:它們之間是因果關係。

師:你佩服青年什麼?(全神貫注、堅持不懈、有毅力。)

師:我也很佩服他,他是一位聾啞人。有句話說得好:“上帝在爲你關閉一扇門時,會爲你打開一扇窗!”我也想到《觸摸春天》中的一句話:“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點評:如果要把金魚畫活,就要先仔細觀察金魚,使之形象鮮明、生動、深刻。這也就是“魚游到紙上”與“魚游到心裏”的關係,熊老師讓學生在感悟重點語句的基礎上,學生很自然地結合“胸有成竹”來理解兩者的關係,既突出了教學重點,又突破了教學難點。)

反思

語文教學要“求實”,即樸樸實實,讓學生學得紮紮實實,使學生學有所得,真的能在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培養起良好的語文素養。在片段一中,熊老師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回答“魚能不能游到紙上”的問題,這有利於培養學生認真讀書,善於思考的習慣。在片段二中,熊老師讓學生再讀課文,要求學生用不同的符號畫出青年的外貌和觀魚、畫魚的句子,並細讀品味,這實際上是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時批畫的方法,引導學生找到閱讀的切入口,讓學生知道人物的品質,豐富的情感,都是藉助精美的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唯有真正體會到文本中語言文字的精湛,纔會與文本進行着心靈的交流和思想的撞擊。所以,語文教學要重視對文本語言的理解、揣摩、積累和運用,對於重點的詞句,要細嚼慢品,咬到文字的深處,咬出文字的滋味。

語文教學要“求活”,“活”就是要講求教學的藝術性,生動地教學,課上師生互動,讓語文教學深入人心,潤物無聲。教師在課堂上因學而導,神彩飛揚;學生在課上學語文如沐春風,在課外學語文其樂融融。在片段二中,熊老師在指導學生感悟青年畫魚的句子時,先讓學生理解“工筆細描”與“揮筆速寫”的意思,接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再同桌表演讀,最後師生合作讀,讀得入情入境,讀得津津有味,這時,師生與文本完全融爲一體了。在片段三中,熊老師巧妙地引導學生從胸有成竹聯想到胸有成“魚”,這是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體現,這是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這也是一種深層的、具有切合學生髮展意義的語文學習活動。這一教學環節展現了教學的精彩,給所有聽課的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回味無窮。

另外,教師的激勵措施爲課堂增添了色彩。在教學中,熊老師多次給發言精彩的同學“加亮點分”,這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的思維處於最佳的狀態,再加上“實”與“活”的語文教學理念,其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魚游到了紙上》的教學反思範文5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促進每一位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接下來,我就結合《魚游到了紙上》一課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和做法:

一、研讀教材,把握重點,力求教學內容簡約,教學目標明確

準確生動地解讀文本,是上好閱讀課的前提。在文本解讀時,我主要從普通讀者、學生收穫、教師教學三方面潛心研讀教材。

作爲一位普通讀者賞讀課文,隨着作者對文中主人公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愛魚成癖、觀魚似醉、畫魚如生的聾啞青年形象在我的心中逐漸清晰豐滿起來。同時還感悟到本文的語言平實但含義深刻,給人以啓迪,對人物外貌、神態、動作刻畫傳神,細緻入微、耐人尋味。

第二步,站在學生的視角,思考學生學習的疑點、難點、興奮點:

在此基礎上從教師教學的角度,將課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學的“精華”篩選出來,作爲教學的“內核”部分,這些內核往往居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處,它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也可以是一個語段、一個情感點。我抓的是題眼“魚爲什麼會游到紙上”。課堂上就將此做爲教學的切入點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着力點,引導學生潛心會文,深入研讀,力求成爲學生學習的創新點、發展。當然這一課特殊性,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鍵點,不止一處,還可以抓“舉止特別”“忘我的境界”“融爲一體”,這些點,都能夠引出本文的重點詞句,但不管抓哪一個,目的就是提煉教材精華,使教學內容更簡約。

  根據學段要求、學情以及本文的特點,確我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通過聯繫上下文,體會含義深刻的語句,感悟青年人繪畫時專注、勤奮的品質。

3、通過邊讀邊想象,體會重點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者對人物描寫的細緻傳神。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

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學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啓發,教學難點是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裏”的關係。

二、抓住四個着力點,實現發展性

1、抓重點內容,巧設質疑點,在探究中激活思維:

學生圍繞課題和本文一個含義深刻的語句提出了“魚爲什麼會游到紙上”“爲什麼說“先游到他的心裏”這樣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恰恰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透過這兩個問題就能體會聾啞青年專注、勤奮。課堂上,當學生帶着自己的問題,探究的時候,他們的思考會更加深入,理解會更加深刻。

2、抓重點詞,經選訓練點,在訓練中得到發展:

教學中,我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進行語文字訓練,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既感受到青年人的專注和忘我,又感悟到這樣的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不僅讀出詞語表面的意思,還讀懂了詞語背後蘊含的東西。在這樣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實現了三個維度的整體推進。

3、抓重點句,挖掘生成點,在體驗中受到薰陶:

青年人精湛、高超的繪畫技藝引來了圍觀的人,人們讚歎着、議論着,可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我抓住“人們讚歎着、議論着”教材這一生成點,利用文中插圖,播放背景音樂、創設情景,由一個小女孩驚奇的叫起來爲引子,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不同人物角色,與文中主人公零距離對話,達到師、生、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鳴。

4、抓重點段,在品讀中積累語言:

閱讀教學應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課文第七自然段細膩、生動地描寫了青年人作畫時的一絲不苟和技藝嫺熟,把金魚畫的栩栩如生。教學時通過想象情境、品味詞句,把“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進行對比,反覆朗讀,學生進入了文本,漸入佳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熟能成誦,積累語言,實際上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