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小學的文言文及翻譯

小學的文言文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小學的文言文有哪些?這些文言文的翻譯又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小學的文言文及翻譯,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的文言文及翻譯

  小學的文言文及翻譯1

《孟母三遷》

劉向

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遊爲墓間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乃去,舍市旁。其嬉遊爲賈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之旁。其嬉遊乃設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處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長,學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

譯文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爲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孟母說:“這纔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裏定居下來了。

  小學的文言文及翻譯2

《愚人食鹽》

僧伽斯那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爲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反爲其患。

譯文

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朋友家,主人給他食物。食物嫌淡而無味。主人知道之後,於是添加鹽。吃的,很美,於是自言自語說:“之所以味道鮮美,是有了鹽的緣故。很少就如此,何況還多了?”這個愚蠢的人沒有智慧,就只吃鹽。味覺敗壞,反而成爲他的禍患。天下的事情都是這樣,經過則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是有害的.。

  小學的文言文及翻譯3

《楊氏之子》

劉義慶

樑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爲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譯文

在樑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裏有個九歲的兒子,非常聰明。孔君平來拜見楊氏子的父親,可是父親不在,於是便叫楊氏子出來。楊氏子爲孔君平端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孔君平指着楊梅對楊氏之子,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有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小學的文言文及翻譯4

《畫蛇添足》

劉向

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爲蛇,先成者飲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爲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爲之足?”遂飲其酒。爲蛇足者,終亡其酒。

譯文

楚國有個祭祀的官員,給手下辦事的人一壺酒和酒具。門客們互相商量說:“幾個人喝這壺酒不夠,一個人喝這壺酒纔有剩餘。請大家在地上畫蛇,先畫成的人喝酒。”

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他拿起酒壺準備飲酒,就左手拿着酒壺,右手畫蛇,說:“我能夠給蛇添上腳!”沒等他畫完,另一個人的蛇畫成了,奪過他的酒說:“蛇本來沒有腳,你怎麼能給它添上腳呢?”於是就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個給蛇畫腳的人最終失掉了那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