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精短文言文及翻譯

精短文言文及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爲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精短文言文及翻譯,相信能帶給大家幫助。

精短文言文及翻譯

  精短文言文

1.陳寔曉喻樑上君子

(陳)寔在鄉閭,平心率物。其有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至乃嘆曰寧爲刑罰所加不爲陳君所短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於地稽顙歸罪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盜竊。

2.李存審出鏃教子

李存審出於寒微嘗戒諸子曰爾父少提一劍去鄉里四十年間位極將相其間出萬死獲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鏃者凡百餘因授以所出鏃命藏之曰爾曹生於膏粱,當知爾父起家如此也

3.孫臏脫險

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爲惠王將軍而自以爲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於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慾隱勿見齊使者如樑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齊使以爲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4.陶母責子退鮓

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鮓餉母母封鮓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爲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

5.畫鬼最易

客有爲齊王畫者齊王問日畫孰最難者日犬馬最難孰易者日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於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於前故易之也

6.當今之世,捨我其誰

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聞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時此一時也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由周而來七百有餘歲矣以其數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吾何爲不豫哉

7.漢明帝尊師

上自爲太子,受《尚書》於桓榮,及即帝位,猶尊榮以師禮。嘗幸太常府令榮坐東面設几杖會百官及榮門生數百人上親自執業諸生或避位發難上謙曰太師在是既罷悉以太官供具賜太常家榮每疾病帝輒遣使者存問太官太醫相望於道及篤上疏謝恩讓還爵士帝幸其家問起居入街下車擁經而前撫榮垂涕賜以牀茵帷帳刀劍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牀下。榮卒,帝親自變服臨喪送葬,賜冢塋於首山之陽。子鬱當嗣⑦,讓其兄子泛;帝不許,鬱乃受封,而悉以租入與之。帝以鬱爲侍中。

8.李勉埋金

天寶中,有書生旅次宋州。時李勉少年貧苦,與一書生同店。而不旬日書生疾作遂死不救臨絕語勉曰某家住洪州將於北都求官於此得疾且死其命也因出囊金百兩遺勉曰某之僕使無知有此者足下爲我畢死事餘金奉之勉許爲辦事餘金乃密置於墓中而同葬焉。後數年,勉尉開封。書生兄弟齎洪州牒來,而累路尋生行止,至宋州,知李爲主喪事,專詣開封,詰金之所。勉請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9.強項令 範 曄

董宣,字少平,陳留圉人也。…………後特徵爲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於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 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殺之宣叩頭曰願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聖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箠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爲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爲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勅強項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慄,京師號爲“臥虎”,歌之曰:“桴鼓不鳴董少平。 ” 在縣五年。年七十四,卒於官。

10.呂蒙正不計人過

呂蒙正相公不喜計人過初參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於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爲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問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人皆服其量

11.子墨子怒耕柱子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毋俞於人乎子墨子曰我將上大行駕驥與羊我將誰驅耕柱子曰將驅驥也子墨子曰何故驅驥也耕柱子曰驥足以責子墨子曰我亦以子爲足以責

12.唐太宗賜絹懲順德

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受人饋絹事覺上曰順德果能有益於國家朕與之共有府庫耳何至貪冒如是乎猶惜其有功不之罪但於殿庭賜絹數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順德枉法受財罪不可赦奈何復賜之絹上曰彼有人性得絹之辱甚於受刑如不知愧一禽獸耳殺之何益

13.陳萬年父子

陳萬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善事人,賂遺外戚許、史,傾家自盡,尤事樂陵侯史高。......子鹹字子康,年十八,以萬年任爲郎。有異材,抗直,數言事,刺譏近臣,書數十上,遷爲左曹。萬年嘗病召鹹教戒於牀下語至夜半鹹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欲仗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鹹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鹹諂也萬年乃不復言。

14.錢大昕觀弈

予觀弈於友人所。一客數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爲不逮己也。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甫下數子,客已得先手。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餘。竟局數之,客勝予十三子。予郝甚,不能出一言。後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今之學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15.王荊公旁聽文史

王荊公介甫退處金陵一日幅巾杖屨獨遊山寺遇數客盛談文史詞辨紛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顧有一客徐問公日亦知書否公唯唯而已復問公何姓公拱手答日安石姓王衆人惶恐漸俯而去。

16.大樹將軍馮異

(馮)異爲人謙退不伐 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爲整齊每所止舍諸將升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軍中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

17.顏回不遷怒不貳過

回年二十九發盡白蚤死孔子哭之慟曰自吾有回門人益親魯哀公問弟子孰爲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18.曾參不受魯君邑

曾子衣敝衣以耕.魯君使人往致封邑焉曰請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覆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於人人則獻之奚爲不受曾子曰臣聞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驕人縱君有賜不我驕也我能不畏乎終不受孔子聞之曰參之善足以全其節也

19.賢妻桓少君

勃海鮑宣妻者,桓氏之女也,字少君。宣嘗就少君父學,父奇其清苦,故以女妻之,裝送資賄甚盛。宣不悅謂妻曰少君生富驕習美飾而吾實貧賤不敢當禮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侍執巾櫛即奉承君子唯命是從宣笑曰能如是是吾志也妻乃悉歸侍御服飾,更着短布裳,與宣共挽鹿車歸鄉里。拜姑禮畢,提甕出汲,修行婦道,鄉邦稱之。

20.魏徵論自制

(唐)太宗問魏徵觀近古帝王有傳位十代者有一代兩代者亦有身得身失着朕所以常懷憂懼或恐撫養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驕逸喜怒過度然不自知卿可爲朕言之當以爲楷則徵對曰嗜慾喜怒之情賢愚皆同賢者能節之不使過度愚者縱之多至失所。……伏願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終之美,則萬代永賴。”

21.呂蒙正不記人過

呂蒙正相公不喜記人過初參加政事入朝堂有朝士於簾內指之曰是小子亦參政耶蒙正佯爲不聞而過之其同列怒令詰其官姓名蒙正遽止之罷朝同列猶不能平悔不窮同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復忘固不如無知也不問之何損時人皆服其量。

22.石勒不計前嫌

後趙王勒悉召武鄉耆舊詣襄國與之共坐歡飲初勒微時與李陽鄰居數爭漚麻池相毆陽由是獨不敢來勒曰陽壯士也漚麻布衣之恨孤芳兼容天下豈仇匹夫乎遽召與飲引陽臂曰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因拜參軍都尉。

23.韓信袴下受辱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爲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爲吏。常從人寄食飲,人多厭之者。嘗數從其下鄉南昌亭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爲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企望報乎!”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衆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熟視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爲怯。

24.世評華歆王朗

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爲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爲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25.齊王築城

齊王一日臨朝,顧謂侍臣日:“吾國介於數強國間,歲苦支備,今欲調丁壯,築大城,自東海起,連即墨,經大行,接軒轅,下武關,逶迤四千裏,與諸國隔絕。使秦不得窺吾西楚不得竊吾南韓魏不得持吾之左右豈不大利耶?今,百姓築城,雖有少勞,而異日不復有徵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聞吾下令,孰不欣躍而來耶?”艾子對日今旦大雪臣趨朝見路側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問其故答日大雪應候且喜明年人食賤麥我即今年凍死矣正如今日築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當在何人也

26.宣王好射

宣王好射說人之謂己能用強弓也其嘗所用不過三石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試之中關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宣王悅之然則宣王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爲九石三石實也九石名也宣王悅其名而喪其實。

27、教學相長

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禮記》

28、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9、師曠撞晉平公

晉平公與羣臣飲飲酣乃喟然嘆曰莫樂爲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於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壞於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今者有小人言側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爲寡人戒

30、多多益善

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將兵多少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爲爲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信之所以爲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精短文言文翻譯

1、【參考譯文】陳寔在鄉間,以平和的心對待事物。百姓爭着打官司時,陳寔判決公正,告訴百姓道理的曲直,百姓回去後沒有埋怨的。大家感嘆說:“寧願被刑罰處治,也不願被陳寔批評。”當時年成不好,民衆沒有收成,有小偷夜間進入陳寔家裏,躲在房樑上。陳寔暗中發現了,就起來整頓衣服,讓子孫聚攏過來,正色訓誡他們說:“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於是到了這樣的地步。樑上君子就是這樣的人!”小偷大驚,從房樑跳到地上,跪拜在地,誠懇認罪。陳寔慢慢告訴他說:“看你的長相,也不像個壞人,應該深自剋制,返回正道。然而你這種行爲當是由貧困所致。”結果還贈送二匹絹給小偷。從此全縣沒有再發生盜竊。

2、【參考譯文】李存審出生於家境貧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誡自己的孩子說:“你父親年輕時提着一把劍到鄉里去,四十年裏面,地位達到將軍宰相,這當中脫離危難,險境,得以生存(的情況)不只一次,拔出箭頭的也有數百次.”因此將拔出的箭頭交給兒子,命令他收藏起來,說:“你們出生在富貴人家,應當知道你父輩是像這樣起家的.”

3、【參考譯文】孫臏曾經跟龐涓一起學習兵法。龐涓在魏國做官,成爲魏惠王的將軍,自己認爲才能比不上孫臏,就暗中派人把孫臏叫到魏國來。孫臏到了(魏國),龐涓害怕他才能超過自己,嫉妒他,就用辦法懲罰(他),弄殘了他兩條腿,並在他臉上刺了字,想讓他埋沒不被發現。齊國的使者到了魏國,孫臏以受刑者的身份暗中拜見(使者),說服齊國使者。齊國使者認爲(他)才能出衆,偷偷的用車把他帶到齊國。齊國的將軍田忌對(孫臏)很友好,以賓客的待遇來接待他。

4、【參考譯文】晉代陶侃年青時,曾經擔任監管魚池官員,他將一些醃魚送給母親。母親封好魚乾交給送來的人,反而寫信責備陶侃說:“你當官,把官府的東西送給我,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增加我的憂慮啊! ”

5、【參考譯文】有人爲齊王作畫,齊王問他:“畫什麼最難?” 他說:“狗、馬最難畫。” 齊王又問:“畫什麼最容易?” 他說:“畫鬼怪最容易。” 狗、馬是人們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現在你面前,不可僅僅畫得相似而已,所以難畫;鬼怪是無形的,不會出現在人們面前,所以容易畫。

6、【參考譯文】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他說:“看樣子您好象有些不痛快。以前我曾經聽到您講過,‘君子不該抱怨天,不該責怪人。’”孟子說:“當時是當時,現在是現在。歷史上每過五百年,必定有聖君興起,其中還必定有聲望很高的輔佐者。從周武王至今,已有七百多年了。算年頭,已經超過五百年了;按時勢需要而論,也該是可以有作爲之時。只是老天還不想讓天下太平,如果要使天下太平,面臨今天這樣的形勢,除開我以外,還會有誰?我爲什麼不痛快呢?

7、【參考譯文】 明帝自從當太子時,向桓榮學習《尚書》,登基爲皇帝后,依舊尊重桓榮以師禮相待。他曾經親自去太常府(桓榮已封太常)探望,讓桓榮坐東面,設几杖,召百官和桓榮弟子數百人來行弟子禮,明帝親自執弟子禮節;諸生提問題時,有的避位表示尊敬皇帝,明帝謙讓說:“太師在這裏。”結束後,把太官的供具都賜給了太常家。每次桓榮生病,皇帝就派遣侍從看望問候,並派太官、太醫爲桓榮醫治。桓榮病勢沉重的時候,呈上奏摺叩謝皇恩,並辭讓交還爵位和官職。明帝親自到他家問起居情況,進去他家所在街道就下車了,擁經上前,撫摸着他哭泣,賜給他牀茵、帷帳、刀劍、衣被,良久才離去。從此後諸侯、將軍、大夫來探病的,不敢再乘車到門口,在牀前都下拜。桓榮死後,帝親自改換喪服送葬,賜他在首山之陽修築墳墓。桓榮的兒子桓鬱應當繼承爵位,想讓給他兄長的兒子桓泛;明帝不許,桓鬱於是接受封賜,而把得到的封邑的收入都給桓泛。明帝任命桓鬱爲侍中。

8、【參考譯文】天寶(唐玄宗年號)年間,有書生遊學住在宋州。當時李勉年少窮困,和一個書生住在同一個店裏。沒過多長時間,書生患了病,無法醫治而死,書生臨死告訴李勉說:“我家住在洪州,我將到北都(今太原)謀求官職,在這裏得病將要死了,這是命啊。”並從口袋裏兩百兩金子給李勉,說:“我的家丁僕人,沒有知道這個的,您爲我處理後事,餘下的錢送給你了。”李勉答應他爲他辦後事,剩下的金子祕密放在墓裏和書生一同埋葬了。幾年以後,李勉做了開封縣尉。書生的兄弟帶着洪州官府開的證明,沿路打聽書生的行路、住宿,到了宋州,知道是李勉爲書生主持的喪事,專門到開封面見他,詰問金子的下落。李勉向上級請假到了墓地,挖出金子交給了他們。

9、【參考譯文】 董宣,字少平,陳留圉地人。……後來被特例徵召爲洛陽縣令。當時湖陽公主的家奴白天殺了一個人,因爲(家奴)藏匿在公主家,差吏不抓不住他。等到公主出行的時候,(公主)用家奴陪乘。董宣在夏門外的萬壽亭等候他們,(董宣)攔住馬車,邊用刀在地上畫,邊大聲數說公主的過失,大聲喝斥着家奴讓他下車,於是打死了(家奴)。公主立即回到皇宮,將這事告訴了皇帝。光武帝大怒,召見董宣,準備用鞭子打死董宣。董宣叩了個頭,說:“希望乞求說一句話再死。”光武帝說:“想說什麼呢?”董宣說:“陛下您因聖明有德而復興,但放縱家奴殺死平民,您憑藉什麼來治理天下呢?我不需要您用鞭子打死我,我會自殺了斷的。”當即用頭撞擊柱子,血流滿面。光武帝命令太監強拉住他,讓他向公主叩頭謝罪,董宣不答應,(小太監)用強力使他叩頭,董宣兩隻手撐在地上,始終不肯低頭。董宣說:“皇帝您是平民百姓的時候,隱藏逃亡犯和死刑犯,差吏不敢上門(抓捕),您現在是天子,威嚴不能施加給一個縣令嗎?”光武帝笑着說:“皇帝跟百姓不同。”因此命令:“硬脖子的縣令退下!”賞賜三十萬錢。董宣全部分發給各位差吏。從此捕捉打擊依仗權勢欺人的權貴,使他們都害怕得發抖。京師稱之爲“臥虎”。歌頌他說:“沒人擊鼓鳴冤的董少平。”

(董宣)任縣令五年。七十四歲時,死於任上。皇帝派大臣前去察看,只看見用布裹着屍體,妻子兒女相對哭泣,(家中)只有幾斛大麥,一輛破車。皇帝很傷心,說:“董宣廉潔,直到他死後才知道。”因爲董宣曾經做過二千石的官,賞賜給他一條綠色絲帶,按照葬大夫的禮節埋葬了他。

10、【參考譯文】 呂蒙正宰相不喜歡記着別人的過錯。剛擔任副宰相,進入朝堂時,有一位中央官吏在朝堂簾內指着呂蒙正說:“這小子也當上了副宰相呀?”呂蒙正裝作沒有聽見走過去了。與呂蒙正同行的人非常憤怒,叫他責問那個人的官位和姓名。呂蒙正急忙制止他們。下朝以後,那些與呂蒙正同行仍然憤憤不平,後悔當時沒有徹底追究。呂蒙正則說:“如果知道那個人的姓名;就終身不能再忘記,因此還不如不知道那個人的姓名爲好。不去追問那個人的姓名,又有什麼損失呢?”一時間,所有的人都佩服呂蒙正的肚量。

11、【參考譯文】墨子對耕柱子發怒,耕柱子說:“難道我就沒有勝過旁人的地方嗎?”墨子問:“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馬或一頭牛來駕車,你預備驅策那一乘呢?”耕柱子答道:“那我當然用良馬了。”墨子問:“爲什麼要良馬呢?”耕柱子說:“因爲良馬可以負得起責任。”墨子說:“我也以爲你是負得起責任的。”

12、【參考譯文】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接受他人贈送的絲絹,事情被發覺後,唐太宗說:“順德確實是對國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倉庫的財物,他爲什麼貪婪到這地步呢?”因爲吝惜他有功績,不懲罰他了,不過在大殿中贈送絲絹幾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說:“順德違法接受財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麼還再送他絲絹?”唐太宗說:“他是有人性的,獲得絲絹的侮辱,超過了接受刑罰。如果不知道慚愧,就是一隻禽獸了,殺了他又有什麼益處呢?”

13.【參考譯文】陳萬年字幼公,是沛郡湘人.他擅長討好別人,用盡全部家產去討好遠戚許、史家,特別是樂陵侯 史高. 陳萬年的兒子陳鹹字子康,十八歲,憑藉陳萬年做了侍郎。他資質與衆不同,性子比較直,而且敢於說話。多次上書論及國事,諷刺皇帝身邊的近臣。這樣的書奏大概上了數十次,結果被貶爲左曹。陳萬年病了,把兒子陳鹹叫到牀前。教他讀書,教至半夜,陳鹹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年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我口口聲聲教你,你卻睡去,不聽我講,爲什麼?” 陳鹹趕忙跪下,叩頭說:“爹爹的話,我都曉得,大抵教兒子對司要拍馬屁、討好啊,如此而已!”陳萬年沒有再說話。

14.【參考譯文】我在朋友家裏看一棋。一位客人屢次輸掉,我譏笑他計算失誤,總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認爲他趕不上自己。過一會兒,客人請求和我下棋,我頗爲輕視他。剛剛下了幾個棋子,客人已經取得主動的形勢。棋局快到中盤的時候,我思考得更加艱苦,而客人卻輕鬆餘。終局計算雙方棋子,客人贏我十三子。我很漸愧,不能說出一句話。以後有人邀請我觀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現在求學的人讀古人的書,常常非議古人的錯誤;和現在的人相處,也喜歡說別人的錯誤。人本來就不可能沒有錯誤,但是試試彼此交換位置來相處,心平氣和地估計一下,自己真的沒有一點失誤嗎?自己能夠認識別人的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誤,自己能夠指出別人的小失誤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誤,自己檢查自己的失誤尚且沒有時間,哪裏有時間議論別人呢!

15、【參考譯文】王荊公介甫,退居金陵。一天,他頭裹一塊絹,拄着手杖行走,獨自遊覽山寺,遇見幾個人在那裏高談闊論文史,議論紛紛。王安石坐在他們旁邊,沒人注意到他。有一個客人慢慢問他說:“你也懂得文書?”王安石含糊的應答。人家再問他姓名,王安石拱拱手回答說:“我姓王,叫安石。”那羣人惶恐,慚愧的低着頭離開。

16、【參考譯文】馮異爲人處事謙虛退讓,不自誇。出行與別的將軍相遇,就把馬車駛開避讓。軍隊前進停止都有標明旗幟,在各部隊中號稱最有紀律。每到一個地方停下宿營,其他將軍坐在一起討論功勞時,馮異經常獨自退避到樹下,軍隊中稱他爲“大樹將軍”。等到攻破邯鄲,要重新安排各將領任務,沒人都有被分配隸屬,士兵們都說願意跟隨大樹將軍。光武帝因爲這個而讚揚他。

17、【參考譯文】顏回二十九歲,頭髮全白了,過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傷心,說:“自從我有了顏回,學生們(以顏回爲榜樣)更加親近我。”魯哀公問(孔子):“(你的)學生中誰是最好學的?”孔子回答說:“有個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脾氣發到別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樣的錯誤。不幸年紀輕輕死了,現在沒有(像顏回那樣好學的人)了。

18、【參考譯文】曾子穿着很破舊的衣服在耕田,魯國的國君派人要封給他一塊采邑,曾子堅決不受。再送來,曾子還是不受。使者說,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別人獻給你的,你爲什麼不受。曾子說,我聽說,接受別人饋贈的人就會害怕得罪饋贈者;給了人家東西的人,就會對受東西的人顯露驕色。那麼,就算國君賞賜我的采邑而不對我顯露一點驕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嗎?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孔子說,曾參的話,是足以保全他的節操的。

19、【參考譯文】渤海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跟隨少君的父親學習,少君的父親爲他的清貧刻苦而驚奇,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少君出嫁時)嫁妝陪送得非常豐厚,鮑宣不高興,就對妻子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慣穿着漂亮的衣服和裝飾,可是我實在貧窮低賤,不敢擔當大禮。”妻子說:“我父親因爲您修養品德,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拿着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聽從您的命令。”鮑宣笑着說:“(你)能這樣,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數退回了那些侍從婢女服裝首飾,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漢代貴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長衫),與鮑宣一起拉着小車回到家鄉。(她)拜見婆母禮節完畢後,就提着水甕出去打水,修習爲婦之道,鄉里的人對她非常稱讚。

20、【參考譯文】唐太宗問魏徵說:“觀察近來和古代的帝王,有傳承帝位十代的,有傳承帝位一兩代的,也有自己得到天下自己又失去天下的。我常常心懷憂慮的原因(是),或者害怕撫慰養育人民不能得到適當的方法,或者害怕心中產生驕傲懈怠的情緒,高興憤怒超過了限度,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超過限度了),您可以爲我說出這個情況,(我)應當把您的話當作準則。”魏徵回答說:“喜愛慾望高興憤怒的情緒,聖賢之人和普通人是一樣的,聖賢之人能夠剋制它,不讓它超過限度,普通人放縱它,(喜愛慾望高興憤怒的情緒)多到失去適當的限度……希望陛下常常能自我剋制,來確保能夠善終的美德,那麼千秋萬世就永遠仰賴您了。”

21、【參考譯文】呂蒙正先生不喜歡記着別人對他的犯下的錯。當初剛任參知政事的時候,上朝時,有一個朝廷官員在簾內指着他說:“這樣的粗陋之人也能夠參與朝政嗎?”蒙正假裝沒有聽到走了過去。他的同事很憤怒,讓人詢問那位官員的.姓名,蒙正急忙制止了同事。朝事結束後,他的同事心中仍然憤憤不平,後悔沒有追問到底。蒙正說:“一旦知道了他的姓名,那麼我終身不能再忘了他,還不如不知道。沒有查詢他的姓名,又有什麼損失呢?”當時的人都很佩服他的氣量。

22、【參考譯文】後趙王石勒請武鄉有聲望的老友前往襄國(今河北省邢臺市),同他們一起歡會飲酒。當初,石勒出身貧賤,與李陽是鄰居,多次爲爭奪漚麻池而相互毆打,所以只有李陽一個人不敢來。石勒說:“李陽是個壯士,爭漚麻池一事,那是我當平民百姓時結下的怨恨。我現在廣納人才,怎麼能對一個普通百姓記恨呢?”於是急速傳召李陽,同他一起飲酒,還拉着他的臂膀開玩笑說:“我從前挨夠你的拳頭,你也遭到了我的痛打。”隨後任命李陽做參軍都尉。

23、【參考譯文】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當初爲平民百姓時,貧窮,沒有好品行,不能夠被推選去做官,又不能做買賣維持生活,經常寄居在別人家吃閒飯,人們大多厭惡他。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亭長處吃閒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就提前做好早飯,端到內室牀上去吃。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離去不再回來。

韓信曾經在城下釣魚,有位在水邊漂洗絲綿的老太太看到他餓了,就拿飯來給他吃。韓信非常高興,對那位老太太說:“我一定會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氣地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不過是可憐你這位公子纔給你飯吃,難道是希圖有什麼報答嗎?!”

淮陰屠宰場裏有侮辱韓信的年青人,對韓信說:“你即使長大了,喜歡佩帶刀劍內心還是膽怯的。”他當衆侮辱韓信說:“韓信如果不怕死,用刀刺我;如果怕死,從我褲襠下鑽過去。”於是韓信仔細看着他,俯下身子從他褲襠下匍匐鑽過去。整個市場中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爲他是膽怯的。

24、【參考譯文】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很爲難。王朗卻說:" 幸好船還寬敞,有什麼可爲難的。" 一會兒賊寇要追上來了,王朗想丟下剛纔搭船的人。華歆說:" 剛纔我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託身,哪裏能因爲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 於是就繼續帶着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25、【參考譯文】齊王一天上早朝,他看着侍臣們說:“我們國家處於幾個強國之間,年年苦於要支付大量軍備費用。現在我想抽調一批壯丁,修築一座規模很大的長城,從東海築起,連通即墨,途經太行山,連接輾轅山,直下武關,曲折蜿蜒四千裏,即可與各強國隔絕,使秦國不能窺覦我國的西方,楚國不得偷犯我國的南方,韓國和魏國不得牽制我國的左右,這難道不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嗎?現在讓老百姓去修築大城,雖會有些勞累,但日後就不會再有遠征和遭受侵犯的禍患,可以一勞永逸了。老百姓聽見我下達這個命令,誰能不歡欣踊躍地參加呢?”

艾子回答說:“今天早晨下雪,我來趕早朝,看見路旁有一個百姓,袒露着身子,凍倒在地上,望着老天唱哀歌。我很奇怪,便問他什麼緣故。他對我說:‘這場大雪順應了時令,正高興明年人們能吃到賤價的麥子,可是我在今年就要被凍死了。,這件事正像今天所說的築大城,等到大城築完,還不知道享受永久安樂的是些什麼人呢?!”

26、【參考譯文】齊宣王愛好射箭,喜歡別人誇耀他能夠拉開強弓,其實他使的弓只用3石的力氣就能夠拉開了,拿給左右的大臣看,個個裝模作樣地接過來試一試,大家在故意把弓拉開一半,便故作驚訝地說:“要拉開這弓的氣力不少於九石啊,不是大王又有誰能用這麼強的弓呢!” 齊宣王聽了非常高興。 然而,齊宣王使用的力氣不過三石,可是他卻一輩子以爲是用九石。三石是真實的,九石是徒有其名,齊宣王只圖虛名卻不顧實際。

27、【參考譯文】即使有精美的食物,不品嚐也不會知道它的滋味;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學也不知道它好在哪裏。因此說,認真學習之後,才知道自己知識的不足;教別人的時候,才知道自己知識上還存在迷惑不解之處。知道了自己知識的不足,然後才能反過來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在教學時發現了自己有迷惑不解的地方,然後才能進一步加強學識修養。因此說:敎和學是互相促進的啊。28、【參考譯文】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着光陰流逝,意志隨着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爲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裏,悲傷嘆息,還有什麼用呢

29、【參考譯文】晉平公和臣子們在一起喝酒。酒興正濃時、他得意地說:“哈哈!沒有誰比做國君的更快樂了!他的話沒有誰敢違背!”著名音樂師師曠正在旁邊陪坐,聽了這話,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晉平公連忙收起衣襟躲讓。琴在牆壁上撞壞了。晉平公說:“太師, 您撞誰呀?” 師曠故意答道:“剛纔有個小人在胡說八道,因此我氣得要撞他。” 晉平公說:“說話的是我嘛。”師曠說:“喲!這可不是做國王的人應說的話啊!”左右臣子認爲師曠犯上,都要求懲辦他。晉平公說:“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爲鑑戒。”

30、【參考譯文】劉邦曾經在閒暇時與韓信討論各位將領能率兵多少。劉邦問道:“像我自己,能統帥多少士兵?”韓信說:“陛下你只不過能統帥十萬人。”劉邦說:“對你來說能統帥多少?”韓信答:“我統帥士兵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說:“統帥士兵越多越好,那爲何被我所控制?”韓信說:“陛下不能統帥士兵,但善於統帥將領,這就是韓信我之所以被陛下你所控制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上天授予的,不是人們努力就能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