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小學五年級下冊橋教案

小學五年級下冊橋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一、教材簡析

小學五年級下冊橋教案

《橋》是一篇小小說,本文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產黨員臨危不亂、忠於職守、捨己爲人的光輝形象。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樑,這座橋樑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爲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繫羣衆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做題目的深刻內涵。

這篇文章展現了小說的一些表達特點:

1.設置懸念,前後照應。

2.本文多用簡短的句、段來渲染緊張的氣氛。

3.大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增強表現力。

除了小說體裁體現的這些特點以外,課文還重在通過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表現人物高尚的品質,在這裏既可以進行一種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體會人物品質的閱讀方法;也可以是一種習作方法的指導,學習作者通過對人物外貌、動作、語言的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品質。在教學中,應讓學生抓住重點語句多讀感悟,在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既感受小說的以上表達特點,同時感悟人物高尚的品質。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有關村支書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體會村支書臨危不亂、忠於職守、捨己爲人的高貴品質。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方法。學習抓住人物外貌、動作、語言體會人物品質的閱讀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文中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語句,通過對比朗讀,體會語句較強的表現力,感受洪水的肆虐與可怕,領悟環境描寫的襯托作用。

3.瞭解小小說“巧設懸念”前後照應的表達特點。

三、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教學重點: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動的句子,結合老支書的語言、動作等描寫,體會村支書的性格特點和高貴品質。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瞭解小小說“巧設懸念”前後照應的表達特點。

教學突破:聚焦老漢,通過朗讀關於老漢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感悟村支書臨危不亂、忠於職守、捨己爲人的高貴品質。通過對比朗讀,體會語句較強的表現力,感受環境描寫的襯托作用。

四、教學設計

(一)檢測、鞏固生字詞

1.課件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認讀易錯的字詞“放肆、呻吟、勢不可當”等。

2.學生體會怎樣寫對、寫好“奠”字,師指導書寫。

(二)談話導入

1.結合“奠”字理解祭奠的意思,想一想:在本課中是誰祭奠誰?

2.老漢是個怎樣的人?爲什麼得到了全村人們的尊敬和懷念。

【設計意圖】學生對老漢的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

(三)聚焦老漢形象、品質

1.學生讀課文第7~22自然段,找到關於老漢的描寫,看看哪處描寫最能打動你。

2.生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相互交流可豐富學生的感悟。

3.引導學生彙報自己最受感動的描寫。

(1)抓住老漢的語言描寫。

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

同學們觀察這幾句語言描寫有什麼特點?句式簡潔,感嘆號連續出現三次。

引導學生理解體會形勢危急,而老漢的喊話像大山一樣堅定,是一個臨危不亂的人。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語言描寫。

(2)老漢面臨的“危”是什麼?惡劣的環境,人們慌亂的局面。

①找到文中相關語句描述環境的惡劣,學生談體會。

抓住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語句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語句較強的表現力。

【設計意圖】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環境描寫的語句,在對比朗讀中,體會比喻、擬人句的表現力,感受環境描寫的襯托作用。

②你又從哪裏體會到了人們的慌亂呢?抓住“跌跌撞撞、你擁我擠”等關鍵詞來體會。

③指導朗讀。

師:在兇猛無情地洪水面前,死亡一步步逼近,老漢鎮定地喊話……生接讀。

師:在人們你擁我擠的慌亂情形下,老漢焦急而又堅定地喊道……生接讀。

④小結:環境的惡劣描寫和人們的慌亂更加襯托出了老漢的臨危不亂。

(3)在老漢的指揮下,慌亂的村民們又是怎樣過橋的?

①學生理解“依次”的意思。“依次”的意思就是一個接一個的,非常有序。

②引導學生排一下過橋的順序:村民──羣衆──老漢。體會老漢“先人後己”。

③老漢把生的希望讓給他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這已不僅僅是先人後己,更是──捨己爲人。

(4)老漢有機會先過橋嗎?

結合相關語句體會:作爲村支書,他履行了他的職責,那老漢是個怎樣的人?忠於職責的人。

(5)文中還有對老漢的語言描寫嗎?找出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通過老漢的語言進一步體會老漢的品質。

(6)對於老漢這個人物的描寫,除了語言,還有哪些方面?對老漢的刻畫,文中還有動作的描寫。

抓住動作──揪、神態──兇得像只豹子等有關語句朗讀體會,體會老漢的不徇私情。因爲小夥子是黨員,小夥子同時也是老漢的兒子。

(7)引導學生從課文的最後兩個自然段瞭解人物關係。

師小結:我們讀書,就要課文的前後內容連貫起來理解。老漢把自己的兒子揪了出來結尾點明,但在前面已經讓人感覺關係不一般。前面巧設了懸念,與結尾相照應起來。使得這一結尾讓人感覺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8)提出問題:那木橋轟地一聲塌了。洪水吞沒了小夥子,吞沒了老漢,也吞沒了老漢那沒喊出的話,老漢會喊什麼?那沒有吞沒的又是什麼呢?

4.探討:課文爲什麼以橋爲題目?

這位深愛着自己兒子的父親,這位忠於職責、捨己爲人的老漢用他的生命架起了一座橋,一座救了羣衆的生命橋呀!我好像明白了課文爲什麼以橋爲題目了?你們明白了嗎?

(四)創設情境,口語表達

1.學生朗讀:五天以後,洪水退了。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着,來這裏祭奠。她來祭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

2.師:同學們,聽,風在嗚咽着;看,雲也低垂着。滿面淚痕的老太太在別人的攙扶下來了,獲救的村民們都來了,站在殘橋前大家思緒萬千、輕輕低語。假如你是獲救的村民,你會低語些什麼?

提示:可以用上橋,也可以學着寫寫環境來襯托人們的心情。

(五)延伸學習

師:同學們,我看到你們的淚,也聽到了村民們對村支書的懷念。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洪水中,是老支書──這位清瘦的老漢,一個普通的共產黨員,用他的生命架起了一座橋呀!木橋雖然塌了,但相信老支書這座救了羣衆的生命橋,已經從那一刻起永遠矗立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1.摘錄文中語言表達有特色的句子。如簡潔的句子、比喻句、擬人句等。

2.閱讀五年級下冊“語文幫”《生死抉擇》一課,領會文章是否運用了藉助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文中是否也巧設了懸念?

3.閉上眼睛,老支書的話就響在耳畔,他的一舉一動會牽動着我們,他的高大形象清晰地浮現在我們眼前。你能介紹一位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給我們認識,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嗎?試一試吧!

提示:1必做,2、3可選其一。

【設計意圖】

1.積累語言。

2.在拓展閱讀中,進一步領會文章藉助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的寫法,以及小說巧設了懸念的表達特點。3.學習作者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