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五年級下冊《楊氏之子》教學反思

簡簡單單小古文,平平淡淡見真章。在與名師、前輩共同研究《楊氏之子》的過程中,作爲後學晚輩的我,委實受益匪淺。期間最令人記憶猶新的,大約就是這“兩不該”了。

一不該:“教不得”的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習文言文當然要涉及學習方法,但這些方法怎樣傳授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靈活運用,卻是我應當反思的問題。

在初上《楊氏之子》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請學生說說,想明白文言文的意思,都有哪些方法?學生根據以往經驗,很快便說出了“找註釋、查字典、看插圖、聯內容”等常用方法。於是我便請學生用這些方法來自讀文章,讀懂大意。粗看起來,這樣的教學過程並無錯誤,我之前所教的幾篇文言文也有這樣的環節。但在評課時,特級教師趙老師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樣的過程,只是關注了“教法”,想着自己作爲老師要“教什麼、怎麼教”,學生其實並未明確各種方法應當如何運用。這樣的方法,是“教不得”的!要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必須改變自己的觀念,去關注“學法”,即學生應當“學什麼、怎麼學”。

一語點醒夢中人!

原來,變“灌輸方法”爲“學生自己說方法”,從根本上講仍然沒有走出聞言教學低效的誤區。仔細回想,學生後來在說大意時候出現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錯誤,恐怕不僅是因爲文言的難懂,更是因爲沒有真正使用好這些學習方法。要紮紮實實地品味語言,學生就必須學會在什麼情況下采取什麼樣的方法。在反思和修改之後,換班再次教學《楊氏之子》時,課堂呈現了這樣的環節——

師:(投影出示課文內容,其中有註釋的文字變爲藍色,可根據插圖來幫助理解的兩句話變爲紅色,其餘聯繫上下文即可解決的沿用黑色)大家剛纔提到了不少方法,請認真觀察投影上的課文內容,與大家手中的課本有什麼不同呢?

生:有三種顏色。

師:對!那咱們再仔細觀察這些藍色的字,我們可以怎樣知道它們的意思?

生:這些字都帶有註釋,可以作爲參考。

師:這裏還有兩句用紅色表示的句子,咱們可以通過什麼途徑來幫助自己理解呢?

生:(仔細觀察並發現)插圖上畫的就是這兩句所說的內容!

師:真聰明!最後這些沒變色的字呢?

生:很簡單,聯繫上下文就可以知道。

師:(帶領學生再總結三種方法)現在給大家幾分鐘實踐,咱們就用這三種方法來自學課文大意。

如此一來,學生在接觸文言文的時候不但明確了方法,而且學會了如何在恰當的時候使用恰當的方法解釋文章意思。在之後的環節中,這個班的學生基本上可以說出大意,再沒有出現前一個班反饋的那些問題。

學生是教學主體,教師是教學主導,這是我們都已耳熟能詳的認識。但在我們的文言文教學中,是否真正尊重了主體的學習需要、又是否讓自己的主導起到了實效呢?語文大師葉聖陶說“教是爲了不教”,從關注“教法”,到注重“學法”,我要走的路還很長。

二不該:“教不得”的朗讀。

文言文教學應當重視朗讀,這已經是當下的共識。範讀、自讀、默讀、齊讀、互讀……許多種形式都在幫助孩子們如何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提高,最後讀懂意思、讀出感情、讀出文言文的韻味來。在我的文言文閱讀教學中,總出現這樣的環節:學生初讀——教師範讀——學生嘗試模仿自讀——指名讀——齊讀。有時,還會針對難句專門進行斷句、停頓的指導。我曾經認爲,文言文的朗讀,假若沒有這樣的“教”,就不算讀到位。但這一次教學卻引發了我對這種範讀方式的思考。

在初始環節,我設計的是給學生範讀、出示帶有斷句的提示,要求學生模仿。但趙老師再次給予了提示:學生在沒有理解的基礎上,怎麼可能真正讀好?幾十讀好了,也只是有樣學樣,談不上什麼理解。

又是一語點醒夢中人!

多次公開課,我都是因爲出色的範讀而博得了聽課老師的讚許。當然,這也造成了學生們一直以來都以老師爲榜樣,學着老師的語氣來讀書。尤其是在相對接觸較少的文言文誦讀方面,孩子們更是有樣學樣,課堂讀書幾乎成了“模仿秀”。我理所當然地認爲,孩子們是認同了老師的理解,“作者的心情是多麼激動”、“這一句中蘊含着多麼深的感情”等等,這才帶着自己的感情去誦讀的。沒想到原來,他們只是在單純地模仿老師的語調、頓挫甚至是聲線的高低罷了。至於爲什麼這麼讀,似乎根本沒去細想。這樣的誦讀,與魯迅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裏所描述的又有何區別呢?原來,我自己不知不覺地扮演着文中自我陶醉的老先生的角色,殊不知衆學生也大都是“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跟着半懂不懂地讀書而已。

課堂上,怎樣纔算讀好文言文?我總認爲無非是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而已。然而韻味可仿,感情難學。爲了達到深入理解文中人物情感的目的,老師帶領學生查閱人物生平、寫作背景,逐字逐句分析文章意思,挖掘文字背後信息,想象文中所述場面……功夫下了不少,真正的效果卻未見多高。學生們倒是稀裏糊塗地自以爲學得挺好,可身爲教師,不能這樣“難得糊塗”下去呀!

怎麼辦?改!在後來的“有感情朗讀”環節,我不再強求孩子們記憶什麼斷句、停頓、重讀,代之以十分誇張、近乎表演的示範。引導體會人物心理的時候,也不再用“他現在會怎麼想”,代之以“你就是他,你現在是怎麼想的”這類提示。果然,這種不再單一靠“嘴上功夫”的誦讀方式一下子就把孩子們吸引住了。課堂上一個個讀得津津有味,一會兒模擬長輩微笑發問,似在考較後輩;一會兒模仿徐孺子擺手應答,充滿了孩子特有的伶俐和認真。那一節課,印發的材料上上再也沒有了圈圈畫畫的所謂“重點”,但誦讀的效果反而遠高於以往。孩子們不再一味模仿,而是真的在享受誦讀帶給自己的快樂,相當一部分孩子已經在課堂上一遍遍的誦讀中完成了背誦的要求。尤爲難能可貴的是,配合表情、動作的朗讀,讓孩子們對體會人物內心世界更加得心應手。

一次備課,兩個“不該”,讓我對文言教學、乃至語文教學的認識再次得到提升。我想,“教”是爲了“學”,“不教”更是爲了“學”。學生是一支支需要被點燃的火把,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激情需要教師精彩而有效的教學來點燃。而文言文課堂的精彩,不應來自於對教師的模仿,更不應該是走過場式的“自學”;它應當來自學生自己的感悟,帶有自己的獨到理解。它的目的,是幫助“畏文言如畏虎”的孩子們迸發出潛能,使文言文不再脫離他們的生活,能夠充滿創造和樂趣,也讓傳統文化的智慧,閃耀出新的、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