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下冊語文《望月》教學片斷及反思

五年級下冊語文《望月》教學片斷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月亮”是一個古老的“圖騰”,隱喻着中國文化的悠久與神奇,“月亮”也成了中國文化的一個象徵形象。人們又常把中華文化比作匯流百川、奔騰不息的長江大河,隱喻着中國文化的悠遠浩瀚、綿延不絕。“嫦娥”“玉兔”“白玉盤”,那是一片夢與幻的仙境,“浩瀚壯闊”“奔騰不息”的長江水又是一派萬丈豪情。“月光如水”,這個中國漢文化中悠久而優美的成語,將“月光”與“水”相連,展示着自然的、柔美的、女性的溫柔,調理着天地間的和諧與平衡。

五年級下冊語文《望月》教學片斷及反思

蘇教版五年級(下)《望月》,是一個獨特的充滿了生動而豐富的文學和美學氣質的作品,“月印萬川”的印象尤爲明顯。散文筆觸下的月亮女神柔美、仁慈,展現在孩子們面前的江中月夜是那麼的安詳朦朧:“夜深人靜,我悄悄地走到江輪的甲板上坐下來。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它的光輝。月光灑落在長江裏,江面被照亮了,流動的江水中,有千點萬點晶瑩閃爍的光斑在跳動。江兩岸,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處隱隱約約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爲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古詩視野中的月光清幽、聖潔:“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我”與小外甥的對詩,又把學生帶入到了詩的國度,在古人留下的文化遺產中感受月下江景的寧靜悠遠。而小外甥充滿純真的童心與幻想的話語,則從童話的視角展示了孩子眼中純真、會說話的月亮。“像眼睛,天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大一次……”“月亮困了,睜不開眼睛了……”這幅“月光”“江水”“孩子”的畫面,不正印證了“自然與人共在,明月與人共生”“文化與人俱在”的“清幽曠遠”的文化意境嗎?這一輪圓月,溫柔的散發着的不就是我們民族的聖潔、仁慈與祥和嗎?“望月”的意象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舉目望月時的神情和氣質,想到虔誠與膜拜時的平和、靜穆與高貴,“望月”的神情也成了對中國文化虔敬與忠誠的意象轉化。月亮是什麼?月亮是一篇雋永的散文;是一首古老的詩歌;是一個浪漫的童話。

如何引領孩子們在文學中漫步,感受散文、詩歌和童話不一樣的文化情韻和意趣呢?如何通過教學讓孩子們在美的意境中徜徉,獲得豐富的感覺呢?基於以上對教材的認識,我作了如下教學。

 教學片斷一

  設計意圖

《望月》第一部分展示了一幅安詳朦朧的江中月色圖。要想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月神文化美的痕跡,靠那種喋喋不休的講解,層層剝繭的分析是無濟於事的,需要將學生引入體驗和陶冶的文化情境,用美去浸潤、感染學生的心靈。藉助多媒體畫面,配以德彪西的《月光曲》,老師用詩一般的語言引領學生走入月光下,在悠揚的月光曲中,多媒體展現出的那輪圓月分外皎潔,寧靜的江面上波光粼粼,江輪緩緩前行、蘆蕩、樹林的黑色剪影緩緩後移,加上一次次聲情並茂的誦讀,力圖在學生的心靈蕩起無限的遐思。在這種充滿詩意的語境中,讓學生的情思放飛。希望在這種美的陶冶下的學生,會感到從心靈的懵懂和沉睡中醒來,感到天地自然與我的同在,月光和心靈的共鳴,言談中也能洋溢人性的光輝。

教學中的多媒體畫面,是根據語言文字所表述的形象製作的。以深藍色爲主色調,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爲近景。在波光粼粼中,輪船緩緩前行,似明似暗,朦朦朧朧,將一輪圓月映襯得分外妖嬈。

 教學片斷

師:我們欣賞過日出噴薄的壯闊,也讚歎過晚霞滿天的絢麗,那麼月光的美是一種怎樣的美呢?自己輕聲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生自由朗讀課文。)

生:月光的美是一種安詳的美。文中說,月亮出來了,安詳地吐灑着她的清輝,真像母親安詳地、慈愛地看着我們。

生:我覺得月光的美是一種寧靜的美。多麼寧靜而祥和的月夜啊,我被深深地陶醉了。

生:我覺得月光的美還是一種朦朧的美。

師:我們坐在江輪的甲板上,江輪緩緩地行駛着,你們覺得是江輪在動呢?還是黑色的剪影在動呢?

生:我覺得是江輪在動。

生:我覺得是黑色的剪影在動。

師:是呀,一切是朦朦朧朧的。江輪繼續緩緩地駛着,你們看江兩岸,看見了什麼?

生:我們看見了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

師:這黑色的剪影也是朦朦朧朧。再看,月光爲它們鍍上了一層銀色的花邊,就更是朦朦朧朧的了。我請一位同學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讀出這種朦朧的美,讓我們來欣賞。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同學們欣賞着月光安詳的、跳動的、朦朧的美,我們彷彿在聆聽一首優雅的月光曲。誰願意連起來把這段文字讀給大家聽?讀出這種美的意境。

生:(有感情地朗讀,十分投入)

  教學反思

蒲震元先生在《中國藝術意境論》中說,“意境”這一概念,在我國文藝史上有過漫長的孕育與發展的過程。“意境”一詞的提出見於唐代,傳王昌齡所撰的《詩格》一書,提出“詩有三境:一曰物鏡,二曰情境,三曰意境。物鏡一:欲爲山水詩,則張泉石雲峯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於心,處身於境,視境於心,瑩然掌中,然後用思,瞭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娛樂愁怨皆張於意而處於身,然後馳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則得其真矣。”中國有一詞爲“情景交融”,“這一詞逐漸被移用來解釋意境。”“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明確使用‘意境’一詞,並把‘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即情、景、事的逼真生動,視爲敘事作品的‘意境’”。蒲震元先生認爲,“意境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沒有藝術形象就沒有意境,而沒有景情交融的慘淡經營,就沒有具有生動藝術情趣和藝術氣氛的藝術形象。意境生於藝術形象,特定的形象是產生意境的母體,沒有形象的意境一般說是不存在的。意境的形成是基於諸種藝術因素虛實相生的辨證法則之上的。意境的創造,表現爲真境與神境的統一。作品中特定藝術形象的意境常常是靜伏的、暗蓄的、潛在的。只有在創作者與欣賞者頭腦中,意境才浮動起來,明現出來,生髮出來。”“情景交融是創造與生髮意境的非常重要的方式和手段。甚至可以說,沒有情景交融就難於產生意境。”“大叫一聲天宇寬,團團明月空中小”,“吾寫此紙時,心入春江水。江花隨我開,江月隨我起……一嘯水雲低,圖開幻神髓”。

李吉林老師強調情境的創設有四點要點:形真、情切、意遠、理蘊。“形真”就是真實、真切,真實不是鉅細無遺地描摹實情和實物,要讓兒童去想像,並帶着想像去學習,那纔是完美的意境。“情切”就是利用兒童情感易於被激起的特點,以教師的真切情感去感染學生,從而激起兒童的相應情感,來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是教學成爲兒童的主觀需求,成爲他情感驅使的主動發展的過程。“意遠”就是意境廣遠,“情境”不是“情景”,因爲情境有廣度有深度。“理蘊”是情境的內在蘊含,是情境的命脈。沒有它,情、形、意就失去了支柱,情境就只能是內容貧乏的,色彩蒼白的空架子。

教學中,悠揚的樂曲伴隨着江輪緩緩前行,蘆蕩、樹林和山峯的黑色剪影輕輕後移,彷彿怕擾亂了這寧靜的江水,這如水的月光。在這如詩如畫的散文世界裏,任何的問題都是多餘的,唯有一次次聲情並茂的誦讀,讓學生的情思放飛,才能產生那種類似於“高峯體驗”的生活。

馬斯洛把“高峯體驗”定義爲人生中一種奇妙的時刻;最快樂的時刻;最着迷的時刻;最消魂的時刻;最成熟的時刻;最個體化的時刻;最完美的時刻;最富有人性的時刻,“一句話,最健康的時刻”。這一時刻。顯然具有極高的精神價值。他把“高峯體驗”比作“去拜訪個人意義的天堂。”此情此景中,兒童的心靈蕩起無限的遐思:“寧靜的美”“朦朧的.美”“晶瑩的美”“安詳的美”“跳躍的美”……這時的兒童是否也已經感到從心靈的懵懂和沉睡中醒來,感到天地自然與我的同在,月光和心靈的共鳴呢?這也正應和了“中國人所用的語言,是特別的爲‘描繪’而造的,不是爲分類而造的,那是一種觸發特別感情,爲詩人或懷古家所設計的語言……”[③]

語言的感悟確實不需要老師做那麼多繁瑣的分析,兒童一次次表演性、體驗性的聲情並茂的朗讀,能讓他們情不自禁地走進語言詩意的世界,把月下江景的神祕、神奇和神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充滿詩性的語言裏漫步,小小的心靈就在純美的世界裏得到愉悅和滿足。

 教學片斷二

  設計意圖

中華民族的月亮文化是一條源遠流長、亙古不息的長河。河水滔滔,不捨晝夜,孕育了浩瀚悠遠的華夏經典,無孔不入地滲透於五千年古國文明長河的最深處,消融在中國人的血液和骨髓裏。《望月》的第二部分,是“我”和小外甥的月下吟詩。月亮呀,千百年來,你一直這樣深情地望着我們,又有多少人們也這樣深情地望着你,想着你,讀着你。

如何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走進傳統,走進經典,感受月下吟詩的清幽與美好,尋求自身在文化薰陶中心靈的頓悟,體驗沉浸於傳統文化的心靈愉悅,從而培養更爲寬闊敦厚的文化心靈?把學生帶入吟詩的清幽曠遠的氣氛中,處在這樣的情景中,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會涌動起濃濃的詩情的。月下對詩也就成了有趣又有韻的雅事。

  教學片斷

師:凝望着天上的月亮,每個人都會沉思,都會陶醉,都會在心中涌動起濃濃的詩情。我們的祖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古往今來,月亮一直被反覆地吟誦着。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師生齊誦)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師:是呀,寫月亮的詩多如繁星,小外甥就知道許許多多,他在甲板上跟舅舅你一句我一句地吟誦起來。同桌一個做舅舅,一個做小外甥,讀讀下面的內容。讀之前想一想,在月下吟詩,應該在一種怎樣的氣氛裏呢?他們吟誦的每一句詩又應該讀出怎樣的情趣呢?

生:(同桌分角色讀詩)

師:誰願意上來扮演舅舅和小外甥的?(請出兩位同學)同學們看他們對詩對得怎麼樣?(引)我的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小外甥開始向舅舅挑戰吧!

“小外甥”:我們來對詩吧,寫月亮的。

“我”:(點頭)。

“小外甥”: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我”: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小外甥”: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小外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我”: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師:古人說得好,一切景語皆情語呀!

  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擔負起促進文化濡染的使命,讓學生構築起無論是知識、精神還是語言內涵都十分豐富的文化心理結構。毫無疑問,這樣的閱讀,對實現這種濡化是至關重要的。語文課程高度重視學生的閱讀,尤其是文學閱讀的積累。我們應當充分利用漢語的文化稟性,藉助開拓閱讀的疆域,來開拓意識,開拓思維,開拓文化視野,讓學生在文本的學習中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在詩句的吟誦中使其個體的生命成長具有鮮明的文化內蘊。

散文世界的月亮和詩歌境界中的月亮是不一樣的覺悟。月亮詩是一種特別的情境,是入情入景,借景生情的相應藝術。它滲透着鮮明的情感,使閱讀者、接受者得以品味意外之旨。那麼多凝聚着無數詩人豐富情感的“月亮詩”,就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在給人的感覺、知覺、情緒、心境都不一樣,都可以溶解進更多的社會的、歷史的、民族的、自然的、文化的內涵來品味與咀嚼。王國維稱“一切景語皆情語”,詩的本質並非“語詞的組合與排列”,並不是段落構成與句子的多層次、多角度、多方向、多維度的支架和空間,而是在這些支架和空間中彌散着、生長着的情感,是從作者進而是讀者的內心深處生髮出來的情思,而不是語言本身所固有的。語言表現的,便是人賦予的。

教學中,千百年前在同一輪月光下吟誦的詩句此時又在孩子們的耳邊迴響。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在《春江花月夜》的樂曲聲中感受“月下吟詩,一種多麼美好的感覺。”讓傳統文化扣響每個人的心靈。我們應當充分利用漢語的文化稟性,這一句句詩,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走進傳統,走進經典,尋求自身在文化薰陶中心靈的頓悟,體驗沉浸於傳統文化的心靈愉悅,從而培養更爲寬闊敦厚的文化心靈。

  教學片斷三

  設計意圖

文章最後一部分,小外甥充滿童真與幻想的話語,又把學生帶入到童話的世界裏,讓他們在經歷了一次傳統文化的洗禮後,回到天真浪漫的童年時代,去尋找月亮童話之趣。童年的快樂是和月亮婆婆緊密相連的,月亮就是一個童話。童話的意義正是童年特有的精神和幻想的體現。給兒童童話的情境,伴隨着邁克·傑克遜《童年時代》的美妙吟唱,讓孩子們展現童年特有的創造想象天賦,想象自己飛向神奇的月亮,促發他們的筆尖馳騁在文化的河流中,把滿腔的情,深深的愛,悠悠的思向月亮女神傾訴。在一篇篇洋溢自己真情實感的散文、詩歌、童話的即興創作中,逐步建構起自己的“月亮文化”。這就是智慧的操練!

  教學片斷

師:祝老師想先問問你們,你們不止一次深情地凝望過月亮,在你眼裏,月亮像什麼?

生:像圓餅,

生:像小船。

生:像香蕉。

師:小外甥說的和我們都不一樣,他說月亮像什麼?

生:像天的眼睛。

師:舅舅驚訝了,祝老師在備課的時候也驚訝了!他把月亮比作了天的眼睛,太美妙了!你覺得月亮怎麼就像天的眼睛呢?

生:月亮就像一隻明亮的眼睛,看着大地。

師:月亮怎麼看大地,看我們呢?

生:它的眼睛會變,有時用大大的眼睛看我們,有時又眯着眼睛看我們。

師:多麼愛幻想的小外甥呀!他深情地看,美美地想,會蹦出這麼智慧的火花,這麼奇特的語言。誰能像小外甥一樣繪聲繪色地說這段話?自己先讀讀。

生:(自由練讀)

師:小外甥用童話的眼睛去看月亮,用童話的語言去說月亮,用童話的心靈

去感受月亮。深深地打動了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也張開幻想的翅膀飛向月亮!(音樂起)用我們散文的語言,詩歌的語言,童話的語言寫出自己的月亮詩篇。

(孩子們用飛快的速度寫下心中的月亮,亮晶晶的瞳子裏光彩熠熠,他們一定是在和月亮女神對話,看着她笑,聽着她說,想着她的神態、表情、風姿,任想像奔馳在宇宙間。這時筆尖馳騁流淌着的是孩子們的悠悠深情,款款思緒)

師:同學們,把你們心中涌動的對月亮的熱情抒發出來吧!誰先來?

生:“我靜靜地坐在寫字檯前做着題。無意間,我擡起頭,圓圓的月亮正好從我的窗子裏探出腦袋,好似一面明晃晃的鏡子,鑲嵌在沒有一絲雲彩的天空上。月亮,你是在喊我嗎?否則你的眼睛爲什麼那麼清澈晶瑩?……”(謝靜雯)

生:“青黑色的天空中,月亮大如金盤,光華燦爛,像娃娃的臉,稚氣十足。忽然,飄來了朵朵淡雲輕輕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見月亮在雲層中穿行閃光。她擠啊,使勁想鑽出來。一陣涼風吹散了雲霧,月亮重新露出了她秀麗的臉蛋,像小姑娘撩去了披在額上的烏髮向人們露出笑臉……”(張雨婷)

生:我讀的是小詩《會說話的月亮》

當一輪皎潔的明月升上暗藍色的夜空,

你是否想過,

月亮是會說話的。

當星星們圍在她身邊一起遊戲時,

她情不自禁地說:“我真開心!”

當她睜大圓圓的眼睛,

用耀眼的光芒將星星們擋住時,

她唉聲嘆氣地說:“誰來陪我玩。”

沒人陪她玩,

只好靜靜地等在天空。(陳曦)

師:月亮也有孤獨的時候呀!

生:月亮穿一身潔白出現在深藍色的夜空中,爲走夜路的人照明,壯膽。月亮就像一位慈祥的老奶奶,當我們傷心哭泣時,耐心地安慰。月亮如同一個奶油餅,讓我們產生無限的遐想。月亮,你是我們永遠的好朋友!(賈俊傑)

……

 教學反思

我們教學的最高境界,要讓孩子們在課堂上思如泉涌,想象放飛,靈感不斷涌現。正如李吉林老師所說的“把孩子教聰明瞭”。智慧非知識、技能,靠傳授就能解決的。它只有靠啓迪,讓兒童在活動和情境中,進入教材,走入人物的內心,接觸鮮明的形象,產生積極的內部言語。

課上的多媒體展現的這個神奇的童話世界,把孩子們帶入滿懷憧憬的情境中向月亮飛去。這就是童年時代!畫面所展示的奇幻的景象和神奇的力量,讓每一個人爲之感動。安排這樣的畫面與音樂,既是對純真詩意的童話世界的詮釋,更是張開幻想翅膀飛向月亮的象徵。孩子們“飛向月亮”的隱喻,象徵着孩子們嚮往美好的希望和未來,象徵着對於文化的追尋和探索。

兒童文學的天職在於塑造民族未來的性格。在《望月》的教學中,我引領兒童在優美的文學意境中漫步,與自然相融,和着月亮文化共呼吸,凝神體驗月光的如詩如歌,共同沐浴月光的清麗美妙,共同感悟月亮的頑皮神奇。文學文本,也是文化文本,承載着文化信息,鑄造着文化印記。兒童的文學閱讀,牽連着社會的各種異己關係,不斷地與他者對話,其帶有文化的互文性,是無法把文學文本看作純粹的文學樣態的。

王力先生曾說,中西語言之差異,一爲“人治的也”,一爲“法治的也”。確乎與英語之重形式建構迥異。漢語情趣盎然,意境遙深,虛實相生,具有獨特的人文內涵。因之,漢語教育應當有與之相應的取向與策略的採擇。用李慶明老師的話說,祝禧執教的《望月》一課,抓住月亮與中國文學藝術乃至中國文化的內在聯繫,營造具有豐富文化意蘊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步入詩化的閱讀境域,流連於月亮文化的神韻之中,在充滿情趣的誦讀、感受和品味中,悅目賞心,啓智怡神,或沉醉於夜幕月色的安詳、朦朧,或浸淫於月下詠詩的清幽曠遠,或馳騁於月亮童話的神奇美麗,表現了對語文教育別具特色的文化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