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精選《第一次抱母親》教後反思

精選《第一次抱母親》教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第一次抱母親》教後反思一

精選《第一次抱母親》教後反思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情深意長、感人至深的文章。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牀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麼輕,不由想起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着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裏很難過,也很愧疚。於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裏,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裏流出了淚水。文章的字裏行間流露着濃濃的親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然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瞭解到現在的學生對母愛的理解大都是膚淺的,甚至把母愛視爲一種理所當然的付出。基於這樣的認識背景,要學生走進母親的內心,感受母愛,進而回報母愛,成爲了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難點。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以朗讀爲抓手,通過對關鍵詞句的深讀,並聯系生活實際,建立起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在朗讀、感悟中充分感受母愛的無私和偉大。

  《第一次抱母親》教後反思二

這是一篇情感型課文,如何讓學生走進語言文字,體會到母親的偉大,體悟到孝子的情懷,並從語言文字中走出來,感受到自己母親的愛,感悟到自己也該表達愛,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與難點。四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幼,還沒有太多的經歷,他們依然處於被精心呵護的階段,要體會母親的愛意並要學會對母親感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有賴於課堂的預設,有賴於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更有賴於課堂的生成。跟着學生的需要走,引領他們在情感世界裏走個來回,這是預設本課教學時的初步想法。

課堂教學中,爲了觸及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與文章的情感內涵產生共鳴,我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充滿真摯的感情,用心去上,儘量用自己的情感感染,激發學生的情感,打開他們的心靈之門,讓傾訴成爲他們課堂的需要。

課堂上,我還通過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品讀、默讀課文,引導學生從重點詞句入手體會、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充分研讀文本之後寫下此時此刻最想對母親說的話等方式,打開學生的感情閘門,使抽象的文字符號變得更立體,更飽含情感,更能打動人。使學生自然由文本進入自己,表達真實的情感。

  《第一次抱母親》教後反思三

《第一次抱母親》是一篇情深意長、感人至深的.文章。課文記敘了由於母親住院,護士來更換牀單,就這樣的一個偶然的抱母親的機會,引發了母子之間心靈的碰撞。字裏行間洋溢着母親對子女的愛,更流淌着子女對母親深深的感恩之情。這篇課文的文眼在一個“抱”字上,我抓住文章中關鍵的語句引導學生品出滋味,品出情感。

一上課,我就讓學生讀文,找找文中哪些句子就是在具體描寫“我”抱母親的情形呢? 第一次抱母親,才發覺母親輕,這麼輕,竟然這麼輕,出乎“我”的意料,“我”吃驚,“沒想到母親輕輕的”和母親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的孩子由於偶然的一抱才發覺母親輕得那麼令人難以置信。

於是我着重引導學生品一品文中第一處寫“我”抱母親的句子。想一想,這一抱,讓作者抱出了怎樣的感受?然後品讀關鍵句:“母親竟然這麼輕,我心裏很難過。”但在處理“我爲什麼很難過?”這個問題時我挖掘得不夠深刻,太膚淺。學生體會到母親竟然這麼輕,發現了這一真相的兒子此時更多的是難過,難過母親用這麼輕的身子承受了那麼重的擔子。可是母親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淚呀,作爲兒子想到這些怎能不難過?作爲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深入地去探究“我”的心情。可以有這樣一些理解:“我”和母親生活了幾十年卻不知道她只有80多斤,我太粗心了,太不關心母親了;我爲自己一直不懂事,竟然沒能幫母親挑重擔,減輕一點負擔而難過;母親不怕勞累、毫無怨言,現在卻病成這樣,我心裏很難過。因爲當時我怕時間來不及就沒有讓學生深入文本細細品讀,這一點比較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