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論語十二章教案

七年級論語十二章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論語》是我國儒家思想的智慧結晶,下面就是小編爲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論語十二章教案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七年級論語十二章教案

七年級論語十二章教案

  一、教材分析

《〈論語〉十二章》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五篇課文。它選自於我國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論語》是一本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論的語錄體古藉。課文中所選的《〈論語〉十二章》,着重敘述了求知態度、學習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內容。其豐富的語言精華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對於心理髮展正處於萌芽狀態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

  二、學情分析

這是升入七年級後第二次學習文言文。七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活動能力,善於思考並且樂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只是在對文言文這一語言形式的把握上還略有欠缺,而且學習興趣較低。教學時應注重培養學生學古文的興趣,並要求他們能通過學習,自主地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掌握一些淺顯的文言文基礎知識,打好紮實基礎,從而爲今後

的文言文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與技能:瞭解《論語》和孔子;積累文言詞彙和名句,提高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合作探究法和讀寫結合法傾吐閱讀感悟,使閱讀產生現實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聯繫自身學習經歷,體會課文豐富精彩的內蘊,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學習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則語錄,培養學生閱讀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並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道理付之於實踐的意識

  五、教法學法分析

1、誦讀法。反覆誦讀,體會文章內蘊,在讀中理解、領悟每一語錄的主旨,力爭當堂背誦。

2、質疑、合作、探究法。可就章節的內容提出問題,並共同解決。在教學過程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組織教學,並形成自己的認識。

3、競賽與自由表達法。以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能快速背誦課文,並讓學生聯繫生活暢談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

4、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我還應用多媒體及電子白板等電教化輔助手段,豐富教學手段,擴大教學容量;這樣既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前有位老師,他學識淵博,但從不自傲。有一次他周遊列國時,在去晉國的路上,遇見一個七歲的孩子攔路,要他回答兩個問題才讓路。一個問題是:“鵝的叫聲爲什麼大?”他答道:“鵝的脖子長,所以叫聲大。”孩子說:“青蛙的脖子很短,爲什麼叫聲也很大呢?”他無言以對。他慚愧地對他的學生說,我不如那個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你能猜出故事中的老師是誰嗎?

[設計意圖:故事導入,激發學習興趣,引出孔子及《論語》。]

(二)作家作品介紹

孔子(前551~前479),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譽爲“萬世師表”、“千古聖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論語》是儒家學派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共二十篇。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

爲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是四書五經之一。

[設計意圖:瞭解孔子及《論語》,明確孔子及《論語》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及對當下社會有何現實意義。]

(三)讀文感知

1、學生讀前三章,掃清字詞障礙。

2、教師朗讀示範。學生體會語氣語調停頓等。

3、學生自由朗讀,齊讀。加以體會。

[設計意圖:熟悉文言文的讀文節奏,誦讀中感悟作品內蘊。]

(四)合作探究

1、教師示範講授第一章

2、學法指導文言翻譯九法

3、合作探究,完成後二、三章文意疏通。探究所學三章的內涵。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生與生、組與組、師與生等多邊合作突破重難點,把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提高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

1、教師提出案例(以身邊發生的事例)

2、學生合作探究

3、結合所學,反思自己在學習、修身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改進辦法

4、誦讀感悟,體會精彩內涵。

(六)課堂小結

歸納所學文言知識點

(七)佈置作業

背誦前三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