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論語十二章教案大綱

論語十二章教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7W 次

  【教學目標】

論語十二章教案

掌握重點文言詞語,理解各章語錄的含義,提高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哲理,聯繫自身的學習經歷,體會課文豐富精彩的內涵。

背誦課文,激發學生熱愛民族經典文化的熱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同學們,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泱泱大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就達三千多年,在這輝煌燦爛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典籍,《論語》是就其中的一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文化經典,一起研讀它的節選部分《<論語>十二章》。

2.首先,請看我們這一節課的學習目標: ⑴誦讀,積累文言詞彙,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⑵理解各章語錄的含義,聯繫自身的學習和生活,說說其中倡導的“爲學之道”“修身之理”。 】

⑶瞭解《論語》在歷史上的價值,熱愛我們的民族經典文化。

  二、瞭解作家作品

1. 文體知識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20篇。是儒家經典著作,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爲“四書”。 《論語》內容以教育爲主,包括哲學、政治、經濟等方面,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社會的政治生活情況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的人格修養、治學態度和處世方法等。

《論語》多采用語錄體(也可稱格言體),只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話,不寫出說話的環境(包括說話的對象)。也有對話體,記錄孔子對弟子(或其他人)的問題所做的回答,寫法比較靈活。還有敘事體,其中多少有一點情節,但也往往以記錄孔子的話爲主。 2.孔子簡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被譽爲“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爲“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後世尊爲“聖人”,戰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與孔子並稱“孔孟”。

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他知識淵博,是私人講學之風的開創者,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論語》。注意,讀準字音。

  三、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論語(lún) 說(yuè) 慍(yùn) 三省(xǐng) 曾(zēng)子 傳(chuán)不習乎 逾(yú) 罔(wǎng) 殆(dài) 一簞食(dān) 曲肱(gōng) 篤志(dǔ)

2.讀出味道

溫馨提示:(1)讀時要字正腔圓。“字正”就是字音準確,“腔圓”就是發音飽滿。(2)處理好停頓,控制節奏。(3)把握重讀和輕讀。(4)注意語速語調,做到聲韻和諧,抑揚頓挫。

3.指名讀,正音。

4.配古典音樂讀。

  四、探究學習,疏通文意

1.回顧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1)一字一詞,逐詞展開。

(2)根據語境,組詞猜詞。

(3)結合註釋,記詞說意。

(4)知詞順義,不要反推。

(5)直譯爲主,意譯爲輔。

(6)調整句序,添詞成句。

2.用這些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結合註釋,把握重點字詞,理解前六章論語的意思。

3.同桌合作翻譯。

4.提出疑問,一起來探討交流。

5.掌握和積累重點文言詞彙。

  五、結合自身經歷說感受

1.這裏面有關於學習方法的,有關於學習態度的,還有修身養性的,請你說說哪些是學習方法和態度?哪些是修身養性?

2.在《論語》中,孔子告訴他的弟子應該如何學習,如何修身,這是“爲學之道”“修身之法”。這種思想傳承下來,對歷史上許多著名文士詩人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對於我們現代的中學生來說,同樣也有着現實的意義。請你聯繫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經歷,說說哪一則論語對你有啓發?

3.放到語言環境當中,靈活運用:

⑴張明的幾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老師指出他基礎不牢固,教導他學習應該“ 。”

⑵“上合總理會”在鄭州召開。迎接各國領導人的到來時,我們想說:“ , ?”】

  六、小結,背誦

同學們,《論語》不僅作爲一種行爲導向,更作爲一種精神,融入了世代中國人的血脈,隨着時代跳動的脈搏,不息地流淌。現在,讓我們懷着一種自豪的`心情一起來誦讀經典吧!

  板書設計:

《論語》十二章

爲學之道

修身之法

  第二課時

  一、溫故而知新

1.背誦上一課時學習的《論語》前六章。

2.指名翻譯《論語》前六章。

  二、學習《論語》後六章

1.自由朗讀,注意停頓節奏,讀出文言文的古風古韻。

2.用上一課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結合註釋,把握重點字詞,理解前六章論語的意思。

3.同桌合作翻譯。

4.提出疑問,一起來探討交流。

第七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雍也》

譯文∶孔子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爲樂的人。”

第八章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述而》)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着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中間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第九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譯文:孔子說:“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

第十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子罕》)

譯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一去不復返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 日夜不停。”

第十一章: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子罕》)

譯文:孔子說:“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第十二章: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

譯文:子夏說:“博覽羣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的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掌握和積累重點文言詞彙。

  三、分類,歸納總結

1.學習方法: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學習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3.修身做人: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四、《論語》散文的寫作特點及對後世的影響。

語錄體是《論語》文體的基本特徵,它或是記錄孔子的隻言片語,或是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的對話,都比較短小簡約,還沒有構成單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論語》這種在對話中說理的形式,直接影響了先秦說理文的體制。

《論語》的文學色彩在於表現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實、含蓄雋永的語言。言近旨遠、詞約義豐的說理,形象雋永的語言,使它成爲先秦說理文主要的形態。

  五、課堂小結

本文的內容圍繞着孔子的言談舉止,向我們展示了其形象、性格、思想觀點和態度,通過學習本文我們能夠準確的背誦和翻譯本文,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常識,理解了文章的深層含義和主旨。

  六、課下作業

默寫全文、做相關的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