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目送》的教學反思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目送》的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從第一次接觸《目送》,到今天執教《目送》,回顧這一段備課過程,頗有些想法。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目送》的教學反思

記得趙老師第一次把龍應臺的《目送》擺到我面前的時候,有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感覺,不是慌張,是沮喪,因爲自己已經好幾年沒有關注文壇的動態了,說這些年一心沉浸在初中語文教學上,而忽略了對文學的關注,其實是一個多麼蒼白的藉口。雖然語文不等於文學,但文學卻是語文教學素材的真喲來源。於是沒有退縮的'理由,只好硬着頭皮去沉浸其中,這麼一來,發現自己很快被作者帶進去了。記得以前看過她的《野火集》,這裏似乎沒有那樣的鋒芒了,眼前出現的是一個無比孤獨的龍應臺,在政治上,文學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她,突然發現:“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目送》中的龍應臺似乎正一步步邁向空前的落寞。我被落寞抓住了,深深的,深深的不能解脫。於是解讀的切入點就是落寞。但是仔細一想,一篇文章的感情是不能夠從一開始就告訴學生的,這種感發的力量必須一點點培育,才能逐步的觸動學生,所以這顯然是一個不太合適的切入。那麼路徑在哪裏呢?

再一次回到文本,再讀,再思考,我發現經過幾次反覆的讀,似乎對文本有了不同的感覺,這種直覺跟一個字有關,那就是“門”,從小學的校門,機場的檢票門,單位的側門,醫院的玻璃門,火葬場的爐門,門像一個到處存在的指示燈,一下子照亮了我的行的道路。對,就是門,就從門入手。那麼。怎麼開始?又怎麼結束

時間關係,明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