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高中文言文《季氏將伐顓臾》課堂實錄

高中文言文《季氏將伐顓臾》課堂實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思路】

高中文言文《季氏將伐顓臾》課堂實錄

《季氏將伐顓臾》被選入《語文讀本》第一冊。讀本中的文章如何教學?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我們既不能對之大包大攬,也不能完全放手不管。於是,我嘗試放手讓學生自讀課文,然後進行討論。但是選擇什麼內容作爲學生進入文本的抓手呢?我絞盡腦汁想尋找一個恰當的角度。最後,一個個孤零零的“曰”字觸發了我的靈感:每一個人說話的情態、心態都各不相同,而同一個人在不同情境中的發言其心理、表情也多有差異。我何不利用讓學生爲“曰”加修飾語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心理和文章脈絡呢?事實證明,這一方式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

 【實錄】

師:《季氏將伐顓臾》是《論語》中的名篇,全文均由一組對話連綴而成。這些對話由六個“曰”字領起,大致可分爲三個回合。大家能根據人物說話內容體會出說話人當時的情態嗎?請同學們在每個“曰”字前面加上一個表示說話人情態的狀語並說說理由。

 【第一回合】

生:我在第一個“曰”前加“恭敬地”。因爲冉有、季路是在和他們的老師說話,他們對老師一定是尊敬的。

生:我在第一個“曰”字前加“含糊其辭地”。因爲他們不是直截了當地說“季氏將伐顓臾”,而是說“季氏將有事於顓臾”,故意把“伐”字輕描淡寫地說成“有事”,是想試探一下孔子。

生:我在第一個“曰”字前加“悄悄地”。因爲這事屬於軍事機密。

師:大家最贊成哪一種?

經過討論,學生大多贊同添加“含糊其辭地”,認爲冉有等始終尊敬孔子,此時不必專門強調。而“悄悄地”則有“泄密”嫌疑。“含糊其辭”既表現了冉有等贊成此事但又略覺不妥的矛盾心理。

(板書:含糊其辭、試探)

那麼,且看孔子怎樣“曰”。

生:我加“旗幟鮮明地”。因爲冉有、季路想試探一下孔子的口氣,而孔子則明確地表示反對。

生:前面用“含糊其辭地”,我就在這裏用“毫不含糊地”,前後照應,使人物的性格互相映襯。

生:我加“理直氣壯地”。孔子反對季氏伐顓臾,理由非常充足:“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說的是顓臾受先王之封,是不可伐的;“且在邦域之內矣”,是說顓臾在魯國境內,已是魯國的附庸國,是不必伐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說顓臾是魯國的臣屬,是不當伐的。

生:我用“勃然大怒地”。因爲孔子是先責備,再陳述理由。文中用了一個感嘆號,可見孔子說話時的感情非常強烈。還有兩處反問句,這是明顯地表示孔子對季路和冉有的指責。

師(插話):標點是今人加的,古文沒有標點。不過,此處加感嘆號確實符合孔子的心理。

生:我用“義正辭嚴地”。對“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孔子是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對學生的指責也是很嚴厲的,孔子不指責主謀季氏,而指責作爲家臣的兩個學生,可見孔子對自己的學生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孔子擺出的理由也是無可爭辯、大義凜然的。

師:大家最讚賞哪種添加?

生:(齊聲)同意“義正辭嚴地”。

師:對“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孔子與兩個學生談話一開始就展開了矛盾衝突。

  【第二回合】

生:我在第三個“曰”前加“頗感委屈地”。因爲主張伐顓臾的主謀是季氏,孔子不指責他,卻指責作爲家臣的兩個學生,所以,我想,這兩個學生心裏感受到委屈,他們爲自己辯解也是理所當然的。

生:我在第三個“曰”字前加“口是心非地”。冉有、季路是參與了“將伐顓臾”事件的`策謀,他們對季氏的這一主張,不僅沒有反對,而且是贊同的。(師:何以見得?)如果他們表示強烈的反對,季氏也可能不會貿然作出伐顓臾的決定,他們是季氏的支持者;從後面冉有繼續爲季氏辯護來看,他倆是認同了季氏伐顓臾的理由。他們缺乏孔子那樣的正義感。他們說“吾二臣皆不欲也”,其實是口是心非,只不過是想逃避老師的責備而已。

師;說得好。還有不同的添加嗎?

生:我加“不負責任地”。他們在強權面前不敢說“不”字,在輿論面前不敢承擔自己的責任。他們把責任全推給了季氏,忘了自己肩上的責任,缺乏一種敢於承擔責任的勇氣,這是很自私的。

生:我用“言不由衷地”。(師:與“口是心非地”一樣?)(生略一思考:是。)

生:我用“遮遮掩掩地”。他們想掩飾自己的過失,結果是欲蓋彌彰,所以孔子接着毫不客氣給他們指出來。

師:還有其他見解嗎?這些詞語中,大家喜歡哪一個?

(大多數學生表示喜歡“口是心非”)

生:我爲第四個“曰”加“曉以大義地”。孔子以一個引用和兩個比喻論證方法來講道理,大義凜然,指出了季氏將伐顓臾,作爲家臣,冉有、季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生:我用“擲地有聲地”。孔子的話,言之鑿鑿,令兩位學生意識到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生:我用“語重心長地”。孔子對學生的表現是不滿的,孔子對他們的批評還是以理服人,這也體現了孔子大教育家的風範。用比喻和引用的方法,表現了孔子循循善誘、誨人不倦的教育家的形象。

師:(插話)比喻句中,“虎兕”“龜玉”各指什麼?

生:“虎兕”指季氏,“龜玉”指顓臾。

生:我用“義憤填膺地”。孔子沒想到自己的學生說話這樣不負責任,我感到孔子對學生的批評是很嚴厲的。

生:我用“大義凜然地”。孔子堅持原則,決不姑息,語氣非常嚴厲。

(經討論,學生大多認爲“大義凜然”較好)

生:(補充)我還有一個詞語,我用“不依不饒地”。對冉有、季路爲自己推脫責任的做法,孔子是十分不滿的,孔子堅持原則,對他們的批評指責也是十分嚴厲的,這又推動矛盾衝突的發展。(很多學生點頭認同)

  【第三回合】

生:第五個“曰”字前,我用“強詞奪理地”。侵略者把發動戰爭的責任推給受害的弱者,這是強盜邏輯,冉有居然還在孔子面前振振有詞,真是顛倒黑白。

生:我用“無中生有地”。顓臾的城牆堅固,應是出於自衛的需要;雖“近於費”也不會對季氏構成威脅,因爲它只是一個附庸的小國,勢力強大的季氏說它“後必爲子孫憂”,完全是在找藉口。

生:我用“固執己見地”。我覺得,經孔子的批評之後,冉有、季路可能意識到自己有責任,但他們沒有識破季氏的陰謀;他們在師長面前是不敢強詞奪理的,他們也不是那種無中生有別有用心的人,他們也是受了季氏的欺騙;當然,也說明他們不能站在孔子的高度來看問題,沒有孔子那樣豐富的政治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

生:他們既然意識到自己的失職,說明他們也認識到伐顓臾是非正義的,他們還要固執強辯,那應是自欺欺人的狡辯。

師:那最後一個“曰”呢?

生:我用“一針見血地”。孔子首先指出,說“後必爲子孫憂”的說法是在找藉口,這種做法是令人深惡痛絕的,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們自欺欺人的陰謀;接着,孔子闡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再指責學生的失職;最後,揭露了季氏的陰謀,說明季氏認爲顓臾“後必爲子孫憂”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滅顓臾,擴大自己的地盤,削弱魯君的勢力。這一番話,孔子說得針鋒相對,一針見血。

學生對於這一回閤中添加的各類詞語看法不一,爭論激烈。教師要求學生暫停爭論,課後通過小作文發表自己的觀點。接着,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最後一個環節。

 【總結】

師:三個回合分析完了,請大家對全文主要內容和體會最深的一點做一小結。

生:談話是由“季氏將伐顓臾”這件事而引起,內容是圍繞着孔子的仁政主張而展開的。

生:人物對話的矛盾衝突推動了談話情節的發展,起伏有致。

生:在矛盾衝突中展示了人物性格,人物刻畫個性突出,栩栩如生。

生:篇幅雖短,但內容豐富,情節生動。

……

師:今天的課上得很好,同學們積極參與,思維活躍,發言也很精彩。(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