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有關季氏將伐顓臾通假字

有關季氏將伐顓臾通假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9W 次

  季氏將伐顓臾通假字

有關季氏將伐顓臾通假字

無乃爾是過與 : “與”同“歟”,句末語氣詞,表猜測(猜度)。

  文言文古今異義

昔者先王以爲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以爲:古義:以之爲的省略,可譯爲“把它作爲”;今義:認爲)

季氏將有事於顓臾 (有事:古義:用兵;今義:泛指有事情。)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不能:古義:沒有能力;今義:辦不到。)

丘也聞有國有家者 (國:古義:邦國;今義:國家;家:古義:諸侯的封地;今義:家庭)

  文言文詞類活用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來:使動用法,使┅┅來)

既來之,則安之。(安,使動用法,使┅┅安定)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來:使動用法,使┅┅來)

  相關成語積累

既來之,則安之:語出《季氏將伐顓臾》。本指招來遠人,並加以安撫。後指已經來了,就應該安下心來多用於勸慰別人。

禍起蕭牆:語出《季氏將伐顓臾》。謂禍患起於內部。蕭牆,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比喻禍亂產生於內部。也作“禍發蕭牆”“蕭牆禍起”

分崩離析:崩:倒塌;析:分開。崩塌解體,四分五裂。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

  句式特點

1、 賓語前置

“求!無乃爾是過與?(古漢語中以“是”爲標誌的賓語前置句,“爾是過”“過爾”,責備你)

何以伐爲?(古漢語中,疑問代詞作介詞前置賓語句,“何以”即“以何”)

2、介賓短語後置(狀語後置)

“季氏將有事於顓(zhuān)臾(yú)(“於顓臾”做動詞“有事”的補語,翻譯時應放到動詞的前邊,譯作狀語)

虎兕(sì)出於柙(xiá),龜玉毀於櫝(dú)中(“於柙”“於櫝”做動詞“出”、“毀”的補語,翻譯時應放到動詞的'前邊,譯作狀語)

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於費”做動詞“近”的補語,翻譯時應放到動詞的前邊,譯作狀語)

而謀動干戈於邦內(“於邦內”做動詞“謀動干戈”的補語,翻譯時應放到動詞的前邊,譯作狀語)

3、 固定句式

無乃爾是過與?(無乃┅┅與,表示推測語氣,即“恐怕『該不會,莫不是』┅┅吧”;譯爲“恐怕應該責備你吧?”)

何以伐爲?(何┅┅爲,表示反問語氣,即“爲什麼┅┅呢?”譯爲“爲什麼要討伐它呢?”又如“何以見放爲?;夫子何命焉爲?”)

4.“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比喻?

將季氏比作虎兕,顓臾比作龜玉,季氏討伐顓臾就好比虎兕從籠子裏出來傷人,顓臾被攻滅,就好比龜玉在匣中被毀,會造成嚴重後果。其次,將冉有,季路比作看管人,是看管人的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