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母親天國安好日誌

母親天國安好日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清明總是相思日,

母親天國安好日誌

遊子哀思祭奠時。

遙望慈母安身處,

暮雨清風斜斜飛。

清明節即將到來,謹以此文紀念逝去的母親以及那些同時代的平凡女性。

母親辭世已四月有餘。這段時間我是萬萬不能提及母親的,未能在母親走之前和老人家見上一面,至今我依舊深深自責。在母親辭世前不久,我本計劃回家看她老人家的,卻由於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未能成行,不曾想這次錯過,也就錯過了今生。

接到母親辭世的電話,我沒有哭,心卻痛的要命。母親總是爲別人着想的太多,哪怕是自己最思念的兒子,也生怕耽誤了我的工作,這次老人家未能再次創造奇蹟,匆匆離去。趕到家,跪在母親遺體前,用臉頰緊緊貼住老人家已經冰涼的面容,我已泣不成聲。

送走母親,晚上與父親躺在牀上,相對無言。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才能減輕父親心中那種失去至愛的痛,只能緊緊握住父親那雙尚在輕微顫抖的手,也是這雙手24小時前剛剛握別了朝夕相伴七十多年的母親。夜很靜,那隻母親喜歡的公雞低頭食米的老式鬧鐘依舊走的匆忙……恍惚間有人輕輕推我,好像是母親,“娘啊,你咋就不等兒子回來就走了呢?”我心中滿是委屈,就想用手抓住她……,醒了,已是淚溼枕巾。

母親七歲就來到我們家。那時爺爺是村長,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嗜酒如命的姥爺把母親送到這兒,也算是爲母親找了個安穩的落腳之地,不曾想這卻是母親受苦受累生活的開始。爺爺要在國軍、八路、土匪、毛子幾股勢力間周旋,又要維護鄉里鄉親的利益,無暇顧及家裏;奶奶是個懦弱的家庭婦女,在那個擁有二十多人的大家庭裏,能讓三個姑姑和父親吃上飯已實屬不易;只有九歲的父親那時也還不懂得這個外來的小女孩就是將來要陪伴自己一生的妻子。

就這樣,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無人關愛的母親恰如一個被收留的棄兒,幹着最苦最髒最累的活,卻還是無法得到最基本的溫飽,經常是餓的實在不行了,偷偷吃塊鹹菜充飢。飢餓與勞累給母親尚在發育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也就是從那時起,母親患上了一種一生都無法治愈的頑疾-氣管炎。在我的記憶中,母親晚上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我經常在睡夢中被母親劇烈的咳嗽聲驚醒。在母親的牀前,總會放着一塊紅薯,那是母親咳嗽時怕吵醒我,吃上幾口用來壓住咳嗽的。後來爲了不吵醒我,乾脆晚上趴着睡,甚至是跪着睡。母親跪着睡的身影,我一生都無法從腦海中忘掉。

父親二十三歲那年,響應國家號召,參軍衛國。在當了三年兵後,由於爺爺的突然病逝,父親作爲當時家裏唯一的男人,不得已提前復員回到了家鄉。爺爺的突然離去,使得家庭的重擔一下子落在了父母親的肩上,這可愁壞了心比天高卻不屑農活與家務的父親,是母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贍養奶奶,照顧子女。

那時父親如果外出幾天家裏並無大礙,但母親要是一兩天不在家,那家裏可就真的要亂翻天了。那年舅舅結婚,母親作爲舅舅唯一的親人(姥爺由於酗酒成癮,脾氣暴躁,迫使姥姥在舅舅尚在幼年時就改嫁遠走他鄉,後姥爺也死於醉酒),在舅舅家呆了不到三天,就被父親“搶”了回來,爲此,舅舅到死也不能在此事上原諒父親。

艱難的生活,使父親的脾氣變得極爲暴躁,在我的印象中,父親幾乎總是緊鎖眉頭,不苟言笑。當兵的經歷使他有軍人的正值與剛毅,愛打抱不平,卻也斤斤計較,不愛佔任何小便宜,卻也吃不得一點小虧,經常爲了一些小事與鄰里爭吵甚至大打出手。母親就像一劑滅火良藥,以她的真誠與和善平息着他人的怨氣,維繫着與鄰里和睦的關係。父親每次買東西回家必親自再稱量一下,多了送回去,少了肯定要找回來。

那次買東西由於斤兩不足,和村裏張姓賣主吵了起來,話不投機一腳踹折了秤桿,賣主讓父親等着,他回去找幫手,父親也趕回家磨起他那把復員時帶回來的尖刀。母親知道,以父親的脾氣,他肯定會赴約的。母親一邊讓姐姐和父親拖延時間,一邊偷偷拿着錢找到賣主,趕緊給人家賠錢道歉,以求諒解、躲開父親。父親也許不知道,爲了與鄰里之間的和睦相處,母親忍辱負重,真的付出了太多。

母親沒有文化,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但在子女教育上,母親卻完全支持父親:“只要孩子想上學,我們就是砸鍋賣鐵也供。”那時大部分家庭都選擇讓孩子放棄上學,進生產隊勞動掙公分以減輕家庭的負擔。爲了讓我們上學,父母親起早貪黑,特別是母親幾乎沒有任何休息的時間,一天到晚總有幹不完的活。

除了大姐外,我們兄弟姐妹五人全部上了學,大哥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爲了給大哥湊齊上學費用,母親一有時間就帶着我們用從地裏弄來的麻瓣編制手工藝品,交到公社換錢。老姐考初中的那年,母親的氣管炎發作的特別嚴重,爲此,作爲村裏唯一考上鎮中學的'女孩,老姐放棄了學業。老姐哭了兩天,母親也跟着落了兩天的淚,母親說,這是她一生中做的最愧疚的一件事,至死都在自責。

在我10歲那年,對母親來說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姥姥後找的姥爺去世了,姥爺的兒子給姥姥下了逐客令,十天之內必須搬走。姥姥找到了舅舅,而從來沒有見過姥姥的舅母死活不同意姥姥搬回來,年老多病的姥姥已無路可走,怎麼辦?母親一籌莫展。在農村有兒子在,父母絕對不會住到閨女家的,再說奶奶還活着,根本無法在一起生活啊。

關鍵時刻一向脾氣暴躁的父親主動說服奶奶和我們,把姥姥接了過來,這也許是母親一生中最感激父親的地方。姥姥接過來了,如何協調姥姥和奶奶以及家庭其他成員的關係,母親費盡了心血,受的苦、累和委屈常人難以想象。也就是從那時起,母親由氣管炎發作時吃藥變成了每天離不了藥,且越吃越多,直到辭世,再也沒有脫離開藥物。等先後送走了兩位老人,母親的身體也已損害的相當嚴重。

母親的一生經歷了太多的苦太多的痛,病痛一直折磨了老人家多半生,但母親面對生活的艱辛與病痛的折磨,始終積極面對、樂觀向上,對人熱情、真誠、和善,一生與人無爭,他的美好品性不但維繫了與鄰里之間的和睦,更重要的是維護了這個不太富裕的家庭的和睦與幸福。母親天性聰明,愛鑽研,不但做家務、做女工出色,地裏的農活也是樣樣精通,並且經常帶着我們自己動手製作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耳薰目染,我們這些子女在母親的薰陶下,學會了許多,這讓我們一生都受益匪淺。

每當想起母親,心中便即刻升起一股難以割捨的思戀。十七歲出來求學的我,二十多年來,每次回家都會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與母親訴說,躺在母親懷裏訴說的日子也許是我今生最幸福的時光!

母親走了,今後我再也不能躺在母親懷裏訴說了。

今生苦短情未了,來世再續母子情。

別了母親!

天國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