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每逢佳節倍思親》語文教學反思

《每逢佳節倍思親》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每逢佳節倍思親》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每逢佳節倍思親》語文教學反思

《每逢佳節倍思親》語文教學反思1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篇文章通過一個通俗易懂的故事形象化地解釋了王維詩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抒發了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濃濃的思鄉之情。

我用“同學們喜歡過節嗎?爲什麼呢?”導入,喚起學生對過節時團聚、開心的心理體驗。當學生們談得正開心時,過渡“看來,大家在過節時都是開開心心的,不過,唐朝有位詩人(課件詩人背影)在重陽佳節這天,卻道出了這樣的感嘆:(課件“每逢佳節倍思親”)”。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通過佳節的快樂與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形成對比,使學生有隱約的情感體驗。

然後用“你離開過你爸爸媽媽一段日子嗎?多久?心情如何?”感受王維的心情。

第二自然段中把家家戶戶歡度節日的情景與王維當時的心情對比:“這樣的情景,你有過類似的印象嗎?”體會“扶老攜幼、興高采烈”並要求學生:“能和你身邊的同學配合着演演嗎?”讓學生回顧生活中這樣歡聚過節,興高采烈遊玩的經歷,體會王維孤身一人在外求學時,眼見別人家團聚而自己卻不能與兄弟們團聚的孤獨感和思鄉情。可惜爲了節省時間,這裏的表演沒有到位,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對體會情感作用不大。

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整篇文章情感積澱的關鍵環節。這一段中詩人回想以前和兄弟歡聚登高的時刻,再回到現在與兄弟們天各一方不能相見,在這兩種情感對比的設計中,由我範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再次情感的落差使得學生情感流露,欲要表達。此時,回到詩文,視頻中播放錄音朗誦詩歌,並且配以生動的動畫,讓學生評評朗誦者讀得怎麼樣,再加上背景音樂學着吟誦詩文,就顯得字字傳情,聲聲動情了,而且能在課堂上就把詩歌背誦流利,而且有感情。

爲了幫助學生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作業中提出:“每逢佳節倍思親”,有這樣感嘆的又豈止王維一人呢?我國曆代就有不少詩人借詩來抒發自己心中的情感請大家下課後找一找這類詩作,選擇你喜歡的一首讀給大家聽!目的是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有材料可收集。

最後沒能把詩文再完整清楚的結合理解一下,這是本堂課最大的失誤。

而且總體感覺,還是老師教授的內容大於了學生表達的內容,要在今後的教學中吸取教訓,加倍努力!

《每逢佳節倍思親》語文教學反思2

首先想感謝,感謝帶給我幫助的每一位老師。特別是在針對某些看法時有些老師不但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還給出了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如果說這兩次課例活動中我還有些許的進步,那麼我想,這是與每位老師的指導、幫助密不可分的。以下是綜合一些老師的建議、結合我自己的認識、想法,總結出在本次課例活動中出現的或是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評價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在學生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後,老師應及時、恰當的給予評價。但這評價不能只停留在“你說得真好”“你說得真棒”……,這些表面的,不深入的詞語上。老師在引導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時更應該注意這一點。如:劉東旭讀完古詩後,我問學生他讀的有沒有感情?而這個問題首先就使學生的回答限制在了“有”或“沒有”這兩個範圍之中,無形之中使得學生很難再有創造性地對劉東旭進行評價。並且學生還會有一種潛意識的認爲:老師讓我來評價其他同學那我就只說出他不好的地方。所以李瑩評價時就只抓住了劉東旭不足的方面來進行。這樣的評價很大程度上會使學生有一種挫敗感,使學生喪失一定的信心。而這樣一來,就使“生與生”之間的評價這一環節變得沒有實際意義。因此,老師在平時的課堂上應有意引導學生在評價別人時,應以肯定爲主,以實事求是爲依據.另外在培養學生評價能力的同時,老師也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向師性,根據自身的良好示範性作用來有效的影響學生。記得在我之前幾次講公開課時,便有老師給我提出這方面的不足,但下去之後並沒有專門的對這個問題進行解決。另外,這兩次在下面備課時,針對有些預設的問題也設計了一些評價言語,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面對學生形形色色的回答,我之前設計的那些針對性很強的評價言語又顯得格格不入了。由此也使我更進一步的想到:教師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臨場發揮能力其實都來自於課下各方面知識、多方面技能綜合的基礎。因此,紮實的基本功,豐富的多層面知識儲備也是上好一節課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而在這個方面,我還需要加倍的努力。

學生的主體性是否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看了教學實錄以後,和辦公室的老師有較爲一致的看法:感覺整節課下來,老師說的話遠遠多於學生說的話。可是回顧了整個教學過程後又有了疑問:針對學生的背景情況(學生大多爲外來務工子女,理解能力以及素質底蘊較差),如果老師不說這些話學生能否理解文本、深入文本?或者說,可以運用哪些更爲有效的方法使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得較爲全面。在這個問題上我還需要請教更多的老師來幫助解答,此外自己也應該更加全面、深入地來思考這一問題。

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其實我也有同感。反應快、思維敏捷、認真思考的學生反覆站起來回答問題。而一部分學生始終沒有太多的機會和教師或是學生之間進行互動。課後仔細想了想認爲這樣的現象一方面是由於平時在課堂上老師沒有很好地爲學生營造獨立思考的條件。可能很多情況下是老師代替學生或是一些基礎素質較好的學生代替了更多的學生來回答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一部分學生在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方面形成一種惰性,沒有養成積極良好的習慣。另一方面,教師對一些問題進行設計時沒有周全的顧及到大多數甚至是全體學生的思維能力、認識能力這一因素。因而這一原因也有可能造成“提問冷場”。並不是學生聽得不認真、不專心,也不是學生懶於動腦、不願思考,而是對於老師的提問學生無從下口,不知該怎樣去回答。因此,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應注重對這一問題進行有效地解決。

在一次次的不足中積累經驗,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提升自我。在一次次的反思中快速成長。這是我的深切感受,也是我的堅定決心。

《每逢佳節倍思親》語文教學反思3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學生並不陌生,但出現在課文裏,要求就不一樣了,學生要能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身居外地在重陽佳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

本文采用“文包詩”的形式,以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名句“每逢佳節倍思親”爲題,濃濃的親情躍然紙上。第二課時教學中,引導學生將故事短文與古詩對照起來閱讀思考,藉助短文,理解詩句,體會古詩的意境和情感。

先要讓學生讀懂這個通俗易懂的故事,先簡要介紹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和原由,唐朝詩人王維,15歲就離開家鄉,兩年之後的重陽節,看到家家戶戶登高遊玩、歡度節日的情景,思緒萬千,明白如話的語句,拉近了學生與詩人的距離,爲學生理解詩句、感悟意境、體驗情感作好了鋪墊。在此基礎上,引出王維的這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先理解字面意思,詩用詞自然卻又極度凝練,一個“獨”,兩個“異”,把那種獨自在外、人地兩疏的情景表現了出來,同時透露給人們寂寞的心情,“倍”字倒出了詩人思鄉情濃。

讓學生劃出解釋古詩後兩句的意思,其實就是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這是對“思親”情境的具體描繪,指導學生朗讀課文,體會此時詩人激動而複雜的情感,“總要”“頭插茱萸”“手挽着手”“登高遠眺”的情境,體會如今“天各一方”“不能相會”的遺憾,“一定也在登高聚會,西望長安,思念着我”的想象,要讓學生懂得看起來是兄弟們思念處在異鄉的自己,實際仍是寫自己思念家鄉兄弟們的一片深情,反覆指導朗讀,體會詩人內心的激動與神往,最後指導反覆吟誦古詩,並告訴學生“每逢佳節倍思親”已成爲許多身居他鄉“遊子”表達思鄉之情的佳句。

學完後,幫助學生進行了拓展與歸類,我們曾學過的“文包詩”的形式的課文有哪些,體現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有哪些。

《每逢佳節倍思親》語文教學反思4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唐詩,記得早在教學《練習4》中的“處處留心”時,教學到“重陽”、“老人”、“登高”這些詞時,就已經和學生一起背誦過這首詩。所以這篇課文的教學,我從這首詩開始。

師:重陽節是什麼時候?

生:九月初九。

師:有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誰記得?

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師:你能背嗎?

生:能。(生背誦)

師:還有誰能背?(教室裏一大片的同學把小手舉得高高的)

師:既然有這麼多的同學都會背,我們一起來背!

生一起背。

師:同學們背得既正確又流利,但是我認爲有一個最大的缺點,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生:沒有讀出感情。

師:你認爲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怎樣的感情?

生: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思念親人的感情。

生:還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

師:回憶一下,老師以前對你們說過的話,怎樣才能讀出感情呢?

生:腦子裏要出現詩中描寫的畫面。

生:可以把自己當作是王維。

師:回答得真好!不過不僅僅是可以,而是一定要把自己當作是王維,和王維一起思念親人、思念家鄉。誰來讀一讀?

生讀。指名對比讀。

師:女同學讀一遍。(女同學讀)女同學讀得不錯,男同學也來讀一讀,好嗎?(男同學讀)

師:同學們還記得老師說過,文字是有溫度的嗎?有些句子,讀了後讓人感覺很高興、很愉快,心裏熱乎乎的,而有些句子,讀過後讓人感覺很難受、很傷心,心裏有些冰冰涼的感覺。誰能告訴老師,這首詩的溫度是熱的還是涼的?

生:涼的。

師:你能把文字的溫度讀出來嗎?

生讀。

師:讀得不錯,真的讓老師感覺到涼颼颼。大家一起用這樣的感情來讀一讀。